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研发毕业设计 .doc_第1页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研发毕业设计 .doc_第2页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研发毕业设计 .doc_第3页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研发毕业设计 .doc_第4页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研发毕业设计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研发毕业设计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第1章 绪论1.1 RFID发展背景及趋势 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性的自动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电磁波在读写器和贴有标签的移动物品之间传输数据,达到识别和跟踪物品等作用。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RFID是继PC、互联网和无线通信之后的第四次的信息技术革命,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1。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以产品电子编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和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为核心在互联网之上构造“物联网”,可以在全球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对物品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各环节物品移动监控和动态管理2。 RFID最早发明于1948年,并首先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安装在飞机上的RFID标签和阅读器发送和接受无线射频信号,来分辨敌我双方飞机。到了7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Los Alamos科学实验室,将RFID技术转为民用,并应用在物品跟踪管理上3。从90年代开始,RFID正逐步应用在邮包跟踪、机场行李及乘客跟踪、仓储管理、存货控制、健康护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4-12。随着RFID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RFID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成本也越来越低,应用领域则更为广泛。为了使RFID在全球进行推广应用,国际上已成立了一个标准化组织EPC global13,提出了基于RFID的应用体系架构,制定全球统一标准来保证供应链各个环节信息的自动识别。各大软件厂商也在其产品中提供了支持RFID的服务及解决方案,如Sun EPC网络14、SAP-自动识别基础设施15、Oracle传感服务器16、IBM Websphere服务器17、Sybase RFID解决方案18、微软的RFID中间件19等。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RFID技术开发应用,2006年9月,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十五个部委发布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20。国内在RFID应用构架、公共服务体系、中间件、系统集成以及信息融合和测试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初步成效。RFID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在公共交通、高速公路收费、城市暂住证等各类电子证照与重要商品防伪、动植物电子标志、食品药品实时跟踪管理等领域均已先后启动了RFID应用试点项目。虽然RFID产业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标签读写设计与制造企业数十家,系统集成与应用系统开发企业逾千家21。在未来的几年中,RFID技术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RFID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RFID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等领域22,23。物品上所附贴的RFID标签中EPC电子产品编码是全球唯一的,能够通过部署在物流各个环节的RFID读写器读取物品上的电子产品编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可以得到物品从生产运输销售等供应链各环节的移动路径信息。然而,随着RFID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应用,将产生大量物品的路径信息,由带RFID标签的物品组成的巨大网络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将带来许多亟待解决的数据管理问题和挑战24,25,管理和分析RFID系统产生的这些海量数据就是研究和利用RFID技术所需首要解决的问题26,27。虽然学术界已普遍认识到RFID数据管理技术是实现RFID应用并充分发掘其的价值的关键,但到目前为止,针对RFID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在国际上还不是很多,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尤其在RFID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也刚刚开始28-30,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也制约RFID技术应用推广的重要因素。1.2 课题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环境问题也不断突出,污染事故出现的频次、强度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状况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往往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生产、运输、使用化学危险品时,人为的疏忽或错误操作,造成泄漏,会引起环境的污染,使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由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在瞬时或短时间内大量的排出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可见,建立统一高效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监管与应急处理系统迫在眉睫。1) 通过本项目研发出基于RFID的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危险品流转管理软件,形成RFID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建立一个现代基于RFID的危险品流转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并在其他物流行业的危险品流转进行推广应用,对加速我国的危险品流转管理信息化推进是有重要意义。2) 研发的基于RFID的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危险品流转管理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前景和产业化前景,对促进我省软件产业和危险品流转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3)通过基于RFID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并结合具体的危险品生产运输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监管案例进行应用示范,将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技术应用到在危险品生产、存储、运输等危险品流转过程跟踪与监管,实现危险品安全生产和运输,以及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监管与决策分析,促进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及其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提高我国环境管理与监管的总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3 课题主要任务本项目主要研究基于RFID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以及基于RFID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架构;研究RFID中间件技术,对危险品流转信息以及现有环保信息等数据进行集成。研发出基于RFID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在危险品生产一开始就给每个危险品贴附一个RFID标签,在生产、流通、回收等整个过程来唯一标识该危险品,跟踪危险品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来确保危险品的安全生产和流通,形成基于RFID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开放性公共服务平台。1) RFID系统应用体系结构研究基于RFID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架构;对RFID与无线通信、传感网络、GIS等技术集成进行研究开发,来对全球物品信息和物品跟踪等多源数据进行集成。通过在物品生产一开始就给每个物品贴附一个RFID标签,在生产、流通、回收等整个过程来唯一标识该物品,跟踪物品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来确保物品的安全生产和流通。2) RFID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研究研究RFID应用系统中间件技术,研究RFID系统中各软硬件和数据的接口技术与服务功能,通过RFID中间件对危险品流转跟踪信息以及现有环保信息系统等多源数据进行集成和整合。3) 基于RFID技术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软件研发研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RFID数据管理平台软件和支持我国RFID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危险品流转管理系统软件。并结合具体的危险品生产运输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监管案例进行应用示范,将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技术应用到在危险品生产、存储、运输等危险品流转过程跟踪与监管,实现危险品安全生产和运输,以及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监管与决策分析。3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第2章 RFID基本理论2.1 RFI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实现自动识别目的的技术49。国际著名实验室埃森哲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RFID技术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这种突破主要表现在:第一,使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包装材料读取物品数据,而不像条形码技术必须靠激光照射来读取物体表面条形码所含的信息;第二,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RFID技术可对单个物体进行编码,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事物;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识读。此外,RFID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2.1.1 RFID技术的优势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在现代物流活动中,RFID技术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RFID技术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 信息容量大,可以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2) 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跟踪定位。(3) 标签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高。(4) 不需要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5) 穿透性强,读取距离远,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能无屏障识别。(6) 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能够通知处理多个标签。(7) 可以写入及存取数据,写入时间比打印条码短。(8) 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快捷方便。2.1.2 RFID系统的典型结构图2.1 RFID系统基本组成应用软件RFID中间件读写器电子标签内置天线典型的RFID系统主要由读写器(Reader)、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RFID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四部分构成,如图2.1所示。读写器在RFID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负责与电子标签的双向通信,同时接受来自于主机系统的控制指令50。典型的读写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此外,许多读写器还有附加的接口(RS232、RS485、以太网接口等),其主要功能是:查阅RFID电子标签中当前贮存的数据信息;向空白RFID电子标签中写入欲贮存的数据信息;修改(重新写入)RFID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信息;与后台管理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真正的数据载体,它是由IC芯片和无线通信天线组成的,其内置的射频天线用于和读写器进行通信。系统工作时,读写器发出查询(能量)信号,电在标签(无源)收到查询(能量)信号后将其一部分整流为直流电源供电子标签内的电路工作,另一部分能量信号被电子标签内保存的数据信息调制后反射回读写器12。应用程序端使用中间件所提供的一组通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即能连接到RFID读写器,读取RFID标签数据。中间件是整个系统的运营支撑平台,具有数据采集、过滤、排序、封装和转发等功能。并提供数据流、文件和XML等多种数据交换方式,可以实现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平滑连接。RFID应用软件是针对不同行业的特定需求而开发的软件,它可以的控制读写器对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进行读写,并且对收集到的目标信息进行集中统计与处理。2.1.3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RFID系统工作原理是:当装有电子标签的物体接近天线时,读写器受控发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安装在物体表面的电子标签收到读写器的射频信号后,根据射频信号中的命令要求,将标签中的数据信息反射回电子标签读出装置。读写器接收到电子标签反射回的合成信号后,经读写器内部微处理器处理即可将电子标签贮存的识别代码等信息分离出来。这些识别信息作为物体的特征数据被传送到控制计算机中的数据管理系统作进一步处理,数据管理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电子标签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置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2.1.4 EPC编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编码)是提供对物理世界对象的唯一标识。EPC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标识和访问单个物体,就如在互联网中使用IP地址来标识、组织和通信一样。电子标签是产品电子编码(EPC)的物理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电子标签中的EPC代码通过读写器读取并将其输入网络信息系统的设备。EPC射频识别系统为数据采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人工干预,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是“物联网”形成的重要环节。根据Auto-ID Center最早提出的EPC编码格式,长度为96bits,后来EPCgloabl组织为了过渡时期能节省成本,推出了64bitsEPC码EPC基础编码如表2.1所示。表2.1 EPC基础编码编码类型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96bit828243664bit Type221172464bit Type215133464bit Type2261323EPC代码是由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的一组数字。其具有以下特性:(1)科学性:结构明确,易于使用、维护。(2)兼容性:EPC编码标准与目前广泛应用的EAN.UCC编码标准是兼容的,GTIN是EPC编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使用的GTIN、SSCC、GLN等都可以顺利转换到EPC中去。(3)全面性:可在生产、流通、存储、结算、跟踪、召回等供应链的各环节全面应用。(4)合理性:由EPCglobal、各国EPC管理机构(中国的管理机构称为EPCglobal China)、被标识物品的管理者分段管理、共同维护、统一应用,具有合理性。(5)国际性:不以具体国家、企业为核心,编码标准全球协商一致,具有国际性。(6)无歧视性:编码采用全数字形式,不受地方色彩、语言、经济水平、政治观点的限制,是无歧视性的编码。当前,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参与EPC测试所使用的编码标准采用的是64位数据结构,未来将采用96位的编码结构。第3章 系统业务分析3.1 系统主要流程根据国家环境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等有关法规,对整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确定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预防流程进行了梳理,其主要流程如图31所示。图31主要业务流程图3.2 系统主要业务3.2.1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码危险货物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等九类危险货物品名编号由五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表明危险货物所属的类别、项号和顺序号。 表示该危险货物品名的顺序号表示该危险货物的项别表示该危险货物的类别每一危险货物指定一个编号,但对其性质基本相同,运输条件和灭火、急救方法相同的危险货物,也可使用同一编号。3.2.2 重大危险源辨识3.2.2.1术语1)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4)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5)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6)生产场所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7)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3.2.2.2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21。表2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物 质 名 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1雷(酸)汞0.112硝化丙三醇0.113二硝基重氮酚0.114二乙二醇二硝酸酯0.115脒基亚硝氨基脒基四氮烯0.116迭氮(化)钡0.117迭氮(化)铅0.118三硝基间苯二酚铅0.119六硝基二苯胺550102,4,6-三硝基苯酚550112,4,6-三硝基苯甲硝胺550122,4,6-三硝基苯胺55013三硝基苯甲醚550142,4,6-三硝基苯甲酸55015二硝基(苯)酚55016环三次甲基三硝胺550172,4,6-三硝基甲苯55018季戊四醇四硝酸酯55019硝化纤维素1010020硝酸铵25250211,3,5-三硝基苯550222,4,6-三硝基氯(化)苯550232,4,6-三硝基间苯二酚55024环四次甲基四硝胺55025六硝基-1,2-二苯乙烯55026硝酸乙酯552)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22。表22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类别物 质 名 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1闪点28的液体乙烷2202正戊烷2203石脑油2204环戊烷2205甲醇2206乙醇2207乙醚2208甲酸甲酯2209甲酸乙酯22010乙酸甲酯22011汽油22012丙酮22013丙烯2201428闪点60的液体煤油1010015松节油10100162-丁烯-1-醇10100173-甲基-1-丁醇1010018二(正)丁醚1010019乙酸正丁酯1010020硝酸正戊酯10100212,4-戊二酮1010022环己胺1010023乙酸1010024樟脑油1010025甲酸1010026爆炸下限10%气体乙炔11027氢11028甲烷11029乙烯110301,3-丁二烯11031环氧乙烷11032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11033石油气11034天然气1104)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23。表23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物 质 名 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1氯酸钾2202氯酸钠2203过氧化钾2204过氧化钠2205过氧化乙酸叔丁酯(浓度70%)1106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浓度80%)1107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浓度80%)1108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浓度80%)1109过氧化二碳酸二苯甲酯(盐度90%)11010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浓度70%)11011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浓度80%)11012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浓度80%)110132,2-过氧化二氢丙烷(浓度30%))11014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浓度80%)110153,3,6,6,9,9-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11016过氧化甲乙酮(浓度60%)11017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浓度60%)11018过乙酸(浓度60%)11019过氧化(二)异丁酰(浓度50%)11020过氧化二碳酸二乙酯(浓度30%)11021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浓度77%)1105)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24。表24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物 质 名 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1氨401002氯10253碳酰氯0.300.754一氧化碳255二氧化硫401006三氧化硫30757硫化氢258羰基硫259氟化氢2510氯化氢205011砷化氢0.4112锑化氢0.4113磷化氢0.4114硒化氢0.4115六氟化硒0.4116六氟化碲0.4117氰化氢82018氯化氰82019乙撑亚胺82020二硫化碳4010021氮氧化物205022氟82023二氟化氧0.4124三氟化氯82025三氟化硼82026三氯化磷82027氧氯化磷82028二氯化硫0.4129溴4010030硫酸(二)甲酯205031氯甲酸甲酯82032八氟异丁烯0.300.7533氯乙烯2050342-氯-1,3-丁二烯205035三氯乙烯205036六氟丙烯2050373-氯丙烯205038甲苯-2,4-二异氰酸酯4010039异氰酸甲酯0.300.7540丙烯腈4010041乙腈4010042丙酮氰醇40100432-丙烯-1-醇4010044丙烯醛40100453-氨基丙烯4010046苯205047甲基苯4010048二甲苯4010049甲醛205050烷基铅类205051羰基镍0.4152乙硼烷0.4153戊硼烷0.41543-氯-1,2-环氧丙烷205055四氯化碳205056氯甲烷205057溴甲烷205058氯甲基甲醚205059一甲胺205060二甲胺205061N,N-二甲基甲酰胺20503.2.2.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21、表22、表23及表24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第4章 系统数据分析4.1 系统数据流程分析为了系统的全面性和可扩充性,将企业的排污标准及申报/监测、重大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等外围系统也考虑进来,这些外围系统通过系统接口与环境总量监测、环境综合统计等现有软件进行集成。具体须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再适当的增删。系统数据流程图如图51所示。图51系统数据流程图4.2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4.2.1 基础设置 1) 单位基础代码主要是对地区代码、经济类型、行业代码、隶属关系代码、企业规模代码、企业类别代码、主管部门代码等基础代码进行录入维护,并且具有增加、删除、修改、保存、退出等功能。 2) 危险品申报基础代码主要是对质量标准、存储方式、隔离存储方式、地表水去向、与居民区距离、居住人数、其他相对距离、区域位置、生产污水去向、所处地形地貌、运输方式等危险品申报基础代码进行录入维护,并且具有增加、删除、修改、保存、退出等功能。 3) 危险源及环境代码主要是对重大危险源分类、危险源级别、危险废物类别、隐患级别、危险货物级别、环境污染类别、环境污染源类别、检测方法、环境标准分类、环境标准类别等危险源及环境基础代码进行录入维护,并且具有增加、删除、修改、保存、退出等功能。 4) 计量单位 主要是对基础计量单位、计量符号、计量名称、基准单位、换算单位、执行标准等基础计量单位进行录入维护,并且具有增加、删除、修改、保存、退出等功能。 5) 用户权限设置对系统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类型等用户信息进行登记。对用户功能模块、用户单位等权限进行设置,并且具有增加、删除、修改、保存、退出等功能。 6) 环保单位信息 主要是对单位编码、单位名称、单位法人代码、单位负责人、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环保单位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并且具有增加、删除、修改、保存、退出等功能。4.2.2 危险品申报 1) 危险物品名登记主要是对危险货物品名信息登记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危险货物类别、危险货物编号、危险货物品名、危险货物别名、危险货物英文名、ERG4位ID码等。 2) 危险废物名称主要对危险废物品名信息基本情况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编号、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别名、危险废物英文名等。 3) 单位基础信息主要是对单位基础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申报登记代码、申报年度、单位负责人等单位相关基础信息。 4) 单位周边情况主要是对单位周边情况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EPC编码、居住人数、500米以内的居民点个数、储有易燃易爆品单位、储有有毒气体单位、储有其他危险品单位等相关信息。 5) 基本生产情况主要是对单位基本生产情况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EPC编码、主副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年产量等相关信息。 6) 危险品生产情况主要是对单位危险品生产情况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EPC编码、危险物类别、危险物名称、危险物编码、危险物计量单位、是危险品还是废物、是否易燃、是否腐蚀、是否刺激等相关信息。 7) 危险货物转移主要是对单位危险货物转移情况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EPC编码、危险物类别,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编号、计量单位、运输方式等相关信息。 8) 危险品使用情况主要是对单位危险品使用情况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EPC编码、危险物名称、危险物编码、危险物类别、危险物计量单位等相关信息。 9) 环保部门审核主要是对环保部门对所在区域的单位情况进行审核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相关信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10) 单位排污情况 主要是对排污单位基本情况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排污单位名称、排污申报登记号、排污许可证号、水污染排口总数、大气污染排口总数、无组织排放车间总数等。 11) 打印危险品申报主要是对单位基本信息、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基本生产情况、危险品生产情况、危险物转移情况、危险品使用情况、环保部门审核情况等进行报表打印。4.2.3 危险物属性 1) 化学品名登记主要是对化学品名信息登记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危险货物编号、危险货物品名、危险货物别名、危险货物英文名、ERG4位ID码等。 2) 化学品贮存登记 主要是对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信息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化学式、分子量、特性、包装、贮存条件、入库验收、堆码苦垫、在库检查、温湿度管理、安全作业、保管期限、注意事项等。 3) 化学品企业标识主要是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化学品及企业标标识,包括化学品名称、化学品编号、单位编码、企业名称、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应急电话、EPC编码、生效日期等。 4) 组成成分录入主要是对组成成分信息录入维护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有害成分、是否是纯品、浓度、CASNO等。 5) 危险品概述主要是对危险品危险品概述信息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 6) 急救措施主要是对危险品急救措施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等。 7) 消防与应急处理主要是对危险品消防与泄露应急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危险特性、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灭火注意事项、泄露应急处理、泄露消除方法等。 8) 操作与防护主要是对危险品操作与防护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操作处理注意事项、存储注意事项、最高容许浓度、检测方法、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其他防护等。 9) 理化特性主要是对危险物理化特性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外观与形态、熔点、沸点、相对密度、燃烧热、溶解性、主要用途、稳定性、禁配物、聚合危害、分解产物等相关信息。 10) 毒理学主要是对危险物毒理学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刺激性、突变性、致癌性、独立其他等。 11) 生态学 主要是对危险物生态学资料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生态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态降解性、生物富集性、其他有毒作用。 12) 废弃与运输 主要是对危险物废弃处理与运输信息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包装标志、包装类别、包装方法、运输注意事项等。 13) 法规信息主要是对危险物法规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化学品编号、化学品名称、EPC编码、法规信息、参考文献、填表时间、填表部门、修改说明、其他信息等。4.2.4 重大危险源 1) 危险物临界量维主要是对危险物临界量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危险货物编号、危险货物品名、生产场所临界量、储存临界量等。 2) 危险物单元情况 主要是对危险物单元情况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单元编号、单元名称、环境功能区、具体位置、危险单元面积、危险单元类别、重大危险源级别等相关信息。 3) 危险品储存登记 主要是对单位危险品储存量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单位编号、危险货物品名、危险货物编号、是生产还是储存等。 4) 重大危险源情况 主要是对重大危险源情况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危险源编码、危险源名称、单位编号、单位名称、环境功能区、危险源面积、重大危险源类别、重大危险源数量、重大危险源级别等。 5) 危险源周边情况主要是对重大危险源周边情况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危险源编码,危险源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编码、最大危险区面积、住宅情况、生产情况、公共场所情况、交通情况、人员情况、其他情况等。4.2.5 环境污染隐患 1) 事故基本情况主要是对事故隐患基本情况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危险源编码、危险源名称、隐患编号、隐患名称等。 2) 事故隐患管理主要是对事故隐患管理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编号、隐患评估、隐患预防、隐患应急、隐患治理等。4.2.6 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污染物代码 主要是对环境污染物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污染物名称、污染物代码、污染物类别、污染物说明等。 2) 环境质量标准 主要是对环境质量标准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环境标准类别名称、环境标准类别编码、污染物名称、污染物代码、取值时间、环境标准分类、标准限值计量单位、标准限值等。 3) 检测技术和方法 主要是对检测技术和方法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环境标准类别名称、环境标准类别编码、污染物名称、污染物代码、检测分析方法名称、检测分析方法代码、最低检出单位、最低检出值、分析方法来源等。 4) 排放标准制定 主要是对环境污染排放标准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包括环境标准类别名称、环境标准类别编码、污染物名称、污染物代码、取值类别、环境标准分类、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最高允许排放量、最高允许排放速度单位、最高允许排放速度,时段等。 5) 环境污染物检测 主要是对单位环境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信息录入维护,包括排污单位名称、排污单位编码、环境标准类别名称和编码、污染物名称和代码、取值类别、环境标准分类、排放情况等。4.2.7 信息统计查询 1) 危险品申报情况主要是对危险品申报情况进行查询,包括对危险品生产情况查询、危险废物转移情况查询、危险品使用情况查询等。 2) 危险物属性查询主要是对危险物属性情况进行查询,包括PH值、熔点、沸点、相对密度、相对蒸汽密度、饱和蒸汽压、燃烧热、临界温度、临界压力、EPC等查询方式。 3) 事故隐患查询主要是对事故隐患进行查询,包括隐患类型、隐患级别、治理情况、主管部门、坐在地区等情况进行查询。 4) 环境质量标准查询主要是对环境质量标准查询和污染物排放查询,环境质量标准查询包括环境标准类别、污染物、环境标准、检测分析方法等查询条件,污染物排放查询包括排污单位、污染物、环境标准类别等查询条件。 5) 环境标准文件主要是对环境标准文件进行查询,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方法标准、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环境保护地方标准等。 6) 环境法规文件主要是对环境法规文件进行查询,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资源保护法规、环境相关法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相关程序和实体法规、国际环境保护法等。4.2.7 XML数据共享 1) 数据的导入导出 主要实现了对危险品申报数据、系统基础代码数据、系统危险物属性、重大危险源、重大环境事故隐患处理、环境标准等数据进行备份、恢复、导出、导入。并实现了对系统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与恢复。第5章 数据库设计5.1 基础代码库1)用户信息表(USERCODE)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USERID用户IDC12是USERNAME用户名称C40USERPASSWORD用户口令C16USESTATUS可用标志C1ENDSTATUS末级标志C1USERTYPE用户类型C8DWBM单位编码C122)用户单位对应关系表(USERDW)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USERID用户IDC12DWBM单位编码C123)计量单位表(MEASURECODE)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MEASUREID计量单位C10是SYMBOL计量符号C16NAME计量名称C60CONVERSION换算关系N186STANDARD执行标准C164)地区代码表(DQBM)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BM单位基础代码编号C10是MC单位基础代码名称C60BZ单位基础代码说明C605)经济类型表(JJLX)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BM单位基础代码编号C10是MC单位基础代码名称C60BZ单位基础代码说明C606)行业代码表(HXLX)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BM单位基础代码编号C10是MC单位基础代码名称C60BZ单位基础代码说明C607)隶属关系表(LXGX)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BM单位基础代码编号C10是MC单位基础代码名称C60BZ单位基础代码说明C608)企业规模表(GXGM)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BM单位基础代码编号C10是MC单位基础代码名称C60BZ单位基础代码说明C609)企业类别表(QYLX)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BM单位基础代码编号C10是MC单位基础代码名称C60BZ单位基础代码说明C6010)主管部门表(ZGBM)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BM单位基础代码编号C10是MC单位基础代码名称C60BZ单位基础代码说明C6011)危险品申报基础代码类型表(WXPSBJCLX)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JCLXBM基础代码类型编号C10是SQDXDM所处地形地貌JZRS居住人数JMCJL3与居民区距离QTJL其他相对距离CCFS1储存方式CCFS2隔离储存方式YSFS运输方式BZ质量标准QYWZ区域位置DBSPFQX地表水去向SCWSPFQX 生产污水去向JCLXMC基础代码类型名称C30BZ基础代码类型说明C6012)危险品申报基础代码表(WXPSBJCBM)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JCLXBM基础代码类型编号C10是JCBM基础代码编号C10是JCMC基础代码名称C60BZ基础代码说明C6013)危险源及环境基础代码类型表(WXYJCLX)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键字备注JCLXBM基础代码类型编号C10是CDWXYFL重大危险源分类CDWXYLB危险源类别CDWXYJB危险源级别YHLB隐患类别YHJB隐患级别YHZL隐患治理HJBZLBBM环境标准类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