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悦宾馆设计毕业论文1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的要求总和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与结构等相关的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本方案采用框架结构,四层,是一座以宾馆为特色的永久性建筑,根据地形,该楼正面朝南。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该建筑要体现现代化特色。 框架结构是多层、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建筑立面容易处理,可以适应不同的房屋造型。同时,在结构性能方面,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延性。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结构形式,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工艺和使用要求,也可能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当柱为正方形,或楼面荷载较大的情况下,可采用纵横向承重方案,这时楼面常为现浇双向板楼盖或井字梁楼盖,两个方向的框架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该建筑体现现代化特色,既满足当代人们活动的需求又满足消防、抗震等安全要求,适应现代化的消费休息娱乐场所的需求。建筑设计依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50001-20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11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由于建筑平面通常较为集中反映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一些剖面关系比较简单的民用建筑,它们的平面布置基本上能够反映空间组合的主要内容,因此,首先从建筑平面设计入手。但是在平面设计中,我始终从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来考虑,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立面,分析剖面、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断调整修改平面,反复深入。也就是说,虽然我从平面设计入手,但是着手于建筑空间的组合。 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类。 建筑平面设计是组合布置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它包括使用部分设计和交通联系部分设计。1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中各个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是建筑平面组合的基本单元。本设计在使用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注意了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门窗的大小和位置考虑了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风通风良好;房间的构成注意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应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对于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通常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先确定所需设备的个数,根据计算所得的设备数量,考虑在整幢建筑中辅助房间的分布情况,最后在建筑平面组合中,根据整幢房屋的使用要求适当调整并确定这些辅助房间的面积、平面形式和尺寸。11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是把各个房间以及室内交通合理协调起来,同时又要考虑到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的用途,减少交通干扰。楼梯是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是各个楼层疏散的必经之路,同时又要考虑到建筑防火要求,本建筑采用板式双跑楼梯。本设计中交通联系部分设计能满足下列要求:交通线路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满足一定的通风采光要求;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组合等设计问题。12 建筑做法121 墙体工程 1、 200机制砖墙适用于0.000以下,采用MU10粉煤灰实心砖,M5水泥砂浆砌筑,1:3防水砂浆抹面;200,100机制砖墙适用于卫生间1.2m高度以下,采用MU10粉煤灰实心砖,M5水泥砂浆砌筑;240,200加气砼墙适用于0.000以上所有墙,砌块抗压强度3.5MPa,容重650KG/M,M5混合砂浆。 2、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下约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内加3-5%防水剂的墙身防潮层,当室内地坪变化处防潮层应分别设置,并在高低差埋土一侧墙身做20厚1:2防水砂浆防潮层。如埋土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3、墙体留洞:钢筋混凝土墙预留洞见结构和设备图;砌筑墙体预留洞见建筑和设备图;砌筑墙体预留洞过梁见结施说明。 4、预留洞的封堵: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用C15细石混凝土填实。122 门窗工程 门的设计与布置:对门的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1) 根据功能确定门的大小 (2) 根据使用具体要求确定门的数量 (3) 窗的设计和布置房间中窗子的大小、形式和位置,对室内采光、通风、日照和使用等功能要求,对建筑物的装门面构图,都有很大关系,在设计时应根据各方面要求综合考虑。 (4) 窗的大小教室的窗面积与地面面积应为1/41/6。窗子的大小、数量,还应考虑经济条件和当地的气候条件。 (5) 窗的位置在设计窗的位置时,考虑了下列问题:a 窗的位置应很好地考虑房间内部的使用情况。b 窗子大都兼有通风的作用,因此房间的窗子位置应与门的位置一起考虑,最好把窗开在门对面的墙上或离门较远的地方,以使房间尽可能得到穿堂风。c 窗子的位置还考虑了立面的要求,使立面构图整齐谐调,不致杂乱无章,影响立面的效果。 (6) 窗的形式窗的形式不仅考虑了采光、通风的要求,而且还考虑比例造型的美观,因为窗是建筑外形和室内艺术造型的重要内容。123 内外装修工程 1、外装修工程 (1)外装修设计和做法索引见平面图、立面图、外墙详图及建筑做法表。 (2)外墙主要保温采用硬泡聚氨酯板,钢筋混凝土梁、柱、墙等外贴35厚硬泡聚氨酯板(燃烧性能A级)。 (3)外装修选用的各项材料其材质、规格、颜色等,均由施工单位提供样板,经建设和设计单位确认后进行封样。 (4)本工程外饰面为:石材、真石漆、仿石材真石漆,详见立面图。 2、内装修工程(1)内装修工程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楼地面部分执行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具体做法详见建筑做法表。(2)楼地面构造交接处和地坪高度变化处,除图中另有注明者外均位于齐屏门扇开启面处。 (3)凡设有地漏房间均做防水层,图中未注明整个房间做坡度者,均为地漏周围1m范围内做1-2%坡度坡向地漏;有水房间的楼地面低于相邻房间20mm(竣工标高)。 (4)本工程装修选用的产品应满足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5)内装修选用的各项材料,均由施工单位制作样板和选样,经确认后进行封样,并据此进行验收。 124 室外台阶设置 建筑物室内地面必须高于室外地面,为了便于出入,应根据室内外的高差设置台阶。室外台阶的坡度比楼梯小,在15-20之间每级台阶高度约为100-150毫米,宽度在300-400毫米之间。在台阶和出入口之间一般设有1000-1500毫米宽的平台作为缓冲,平台的表面应作成向室外倾斜1-4的流水坡,以利排水。 台阶应采用耐久性,抗冻性好和耐磨的材料,如天然石,混凝土,缸砖等。台阶的基础要牢固,较简单的做法只需挖去腐蚀土,做一垫层即可。13 基础和地基 基础和地基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又是不同的概念,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他们传给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根据地基土质好坏,荷载大小及冰冻深度,常把基础埋在地表以下适当深度处,这个深度成为埋置深度(简称埋深)。一般基础的埋深应大于冰冻线的深度,从经济和施工角度分析,基础的埋深,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越浅越好,但最小不能小于0.5米。天然地基上的基础,一般把埋深在5米以内的叫浅基,超过5米的叫深基。本工程考虑到地下水位的高度,冰冻线的深度,以及地下软弱层的深度和范围,确定1.5米深度作为基础埋深,同时考虑到该工程为框架结构,梁柱中心线不重合,将会产生叫大的竖向弯矩,为了提高抗侧刚度,满足纵横向弯矩的平衡,提高抗剪切能力,该工程选用柱下条基,满足以上条件,同时又能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14 其他设计141 散水设计建筑物的外墙做散水,主要是为了迅速排除靠墙体的地面水并堵住地面水沿墙脚向下渗透,以减少墙脚基础受水侵蚀的可能性。以便将水导至远离墙脚处。 散水用素混凝土现浇坡度为3%-5%。本次设计的散水宽度为600mm,坡度3%,具体做法为:300厚素土夯实宽L+300,60厚75号混凝土垫层,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142 勒脚设计用1:2水泥砂浆粉刷这种勒脚的优点是造价低,施工方便,因此一般民用建筑多采用。本次墙勒脚采用1:2水泥砂浆粉刷,高度600 mm。143 女儿墙设计女儿墙是屋顶上直接受到风吹雨淋的一个构建,如果没有适当的放水措施,雨水就有可能顺着女儿墙渗入室内,女儿墙的外饰面材料也有可能因此而破坏。防止女儿墙渗水的办法主要是在女儿墙的墙身中铺设油毡防水层,或是防水层铺过女儿墙。女儿墙对屋面防水和抗震是不利的,因此在没有必要做女儿墙的地方,如为了安全和美观确有需要时,应充分做好防水和抗震措施。2 结构设计为了使建筑物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设计占有重要地位。建筑结构方案设计和选型的构思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选出优化的方案。21 结构计算211 工程概况 济南心悦宾馆,建筑面积约3500m2按照规划要求层数为4层,框架结构。设有一部楼梯。 212 设计原始资料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为30.5,冬季采暖计算温度为1.5。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降雨量671mm,小时最大降雨量90mm。最高地下水位-3.2m,常年地下水位-3.9m,无腐蚀性。基本雪压SO=0. 3KN/M2,基本风压WO=0.45KN/M2 。室外环境类别为二b类,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m。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类别为二类。213 材料选用 混凝土楼梯和现浇板和基础全部采用C30。 钢筋:梁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400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300。 墙体:外墙采用灰砂砖其尺寸为240mm120mm60mm,重度=18KN/m,内隔墙采用水泥空心砖,其尺寸290 mm290 mm140 mm,重度=9.8KN/m。 窗: 钢塑门窗=0.35KN/。 门: =0.2KN/。214 结构选型 1.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2.屋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屋盖,刚性屋面,屋面板厚120。 3.楼面结构: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板厚120。 4.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215 框架计算见图及梁柱线刚度 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顶标高根据地址条件、室内高差,定为-1.250m,二层楼面标高为3.3m,故底层柱高为4.55m,其余各层柱高从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即层高)故均为3.3m,由此可绘出框架计算简图如下图: 图2.1梁柱线刚度图 主梁取bh=300mm650mm 基础梁bh=250mm450mm 中跨梁bh=300mm450mm 2、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注:对于中框架梁取I=2 边框为I=1.5左边跨梁: i左边跨= EI/l=3.0107KN/21/120.30.653/6.9m=5.97104KN.m I右边跨= 5.97104KN.m=i左边跨中跨梁: i中跨梁= EI/l=3.0107KN/21/120.30.453/2.4m=5.7104KN.m上层各柱: i=3.0107KN/0.350.353/3.31/12=1.14104KN.m底层柱: i=3.0107KN/0.350.353/4.551/12=0.82104KN.m 令i左上柱=1.0则其余各杆件相对线刚度为 i左右边跨=5.24=0.72216 竖向荷载计算1、恒载标准值计算(1)屋面 防水层(柔性)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0.4 KN/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 0.015m20KN/=0.30KN/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 0.015m20KN/=0.30KN/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平 0.04m14KN/=0.56KM/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 0.08m14.5 KN/=1.16KM/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 KN/=3KN/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17KN/=0.17KN/ 合计:6.89KN/(2)各层走廊楼面水磨石地面(10面层、20水泥砂浆打底、素水泥浆结合一道)0.65KN/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KN/=3KN/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17KN/=0.17KN/ 合计:3.82KN/(3)标准层楼面白色瓷砖面层,水泥砂浆擦缝、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 厚素水泥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1.16KN/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KN/=3KN/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17KN/=0.17KN/ 合计:4.33KN/(4)横梁自重 bh=300650梁自重 : 25KN/0.3m(0.65m-0.12m)=4.0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65m-0.12m)2+0.3m17KN/ =0.23KN/m 合计:3.81KN/m中跨梁:bh=300450 25KN/0.3m(0.45m-0.12m) =2.85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5m-0.12m)2+0.30m17KN/ =0.18KN/m 合计:3.03KN/m基础梁: bh=250450 25KN/0.25m0.45m=2.81KN/m(5)柱尺寸 bh=350350柱自重 : 25KN/0.35m0.35m=3.1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35m417KN/=0.24KN/m 合计:3.34KN/m(6)外纵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 0.9m0.24m18N/=3.89 KN/m 铝合金窗: 0.35KN/1.75m=0.61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3.3m-1.75m)0.36 KN/=0.56KN/m 外墙面水泥粉刷外涂涂料: (3.3m-1.75m)0.5 KN/=0.78 KN/m 合计:5.84KN/m 底层: 纵墙: (4.55-2.2-0.65-0.45)0.2418N/=5.40 KN/m 水泥粉刷外涂涂料外墙面: (4.55-2.2) 0.50kN/=1.18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4.55-2.2)0.36kN/=0.85kN/m 合计:7.43KN/m(7)内纵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 2.8m0.2m18KN/=10.08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2.8m0.36 kN/2=2.02 kN/m 合计:12.10KN/m(8)内隔墙自重 底层: 内隔墙: (3.3-0.65)0.218KN/=9.54KN/m 水泥粉刷墙面: (3.3-0.65)20.36KN/ =1.91KN/m 合计:11.45KN/m 标准层: 内隔墙: (3.3-0.65)0.218KN/=9.54 KN/m 水泥粉刷墙面: (3.3-0.65)20.36 KN/=1.91 KN/m 合计:11.45KN/m2、活荷载标准值计算(1)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 不上人屋面:0.5kN/ 楼面:2.0 kN/ 走廊:2.5 kN/(2)雪荷载:=1.00.3 kN/=0.3 kN/屋面活荷载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中取最大值。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1) 计算单元取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计算单元宽度为4.5m,如图2所示,该框架的楼面荷载如图中的阴影线所示,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纵向框架梁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架使用于各节点上,由于纵向框架梁的中心线与柱的中心线不重合,因此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集中力矩。 图2.2梁柱线刚度图(2)A-B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荷载的传递示意图见下图. 恒载: 6.89 kN/2.25(1-2+)2=6.89 kN/1-2+ 2.252=6.89 kN/1-2+2.252=25.50 kN/m 活载: 2.02.252(1-2+)=7.40kN/m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 4.33 kN/2.25(1-2+)2=16.02kN/m 活载: 0.92.02.252(1-2+)=6.66kN/m 梁自重: 4.23kN/ mA-B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4.23kN/m+25.50 kN/m =29.73kN/m 活荷载=板传荷载: =7.40kN/m 楼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4.23 kN/m+16.02kN/m=20.25 kN/m 活荷载=板传荷载: 6.66 kN/m(3) B-C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 6.89kN/1.125m5/82=9.70 kN/m 活载: 2.5 kN/1.125m5/82=3.52 kN/m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 4.33 kN/1.1255/82=6.09kN/m 活载: 0.92.5kN/1.125m5/82=3.16kN/m 梁自重: 4.23 kN/mB-C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 4.23 kN/m+9.70kN/m=13.93kN/m 活荷载=板传荷载: 3.52kN/m 楼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4.23kN/m+6.09kN/m=10.32kN/m 活荷载=板传荷载: 3.16 kN/m(4)C-D轴间框架梁:屋面板传荷载: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荷载的传递示意图见下图. 恒载: 6.89 kN/2.25(1-2+)2=6.89 kN/1-2+ 2.252=6.89 kN/1-2+2.252=25.50 kN/m 活载: 2.02.252(1-2+)=7.40kN/m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 4.33 kN/2.25(1-2+)2=16.02kN/m 活载: 0.92.02.252(1-2+)=6.66kN/m 梁自重: 4.23kN/ mC-D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4.23kN/m+25.50 kN/m =29.73kN/m 活荷载=板传荷载: =7.40kN/m 楼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4.23 kN/m+16.02kN/m=20.25 kN/m 活荷载=板传荷载: 6.66 kN/m(5)A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500,100的混凝土压顶): 0.24m0.5m18KN/+25KN/0.1m0.24m+(0.6m2+0.24m)0.5KN/ =3.48KN/m 顶层柱恒荷载=女儿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3.48kN/m4.5+4.23kN/m (4.5m-0.35m)+25.50kN/m4.5m=147.96 kN 顶层柱活荷载=板传荷载: 3.52 kN/m4.5m=15.84kN标准层柱: 柱恒荷载=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 5.84 kN/m(4.5m-0.35m)+4.23 kN/m(4.5m-0.35m)+9.7 kN/m4.5m=85.44kN/m 标准层柱活载=板传活载 : 3.524.5=15.84kN 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7.43kN/m(4.5m-0.35m)+2.81kN/m(4.5m-0.35m)=42.50kN(6)B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 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4.23 kN/m(4.5m-0.35m)+4.23 (3.45-0.175)+3.03(1.2-0,175)+6.89 kN/m 5/82.254.5m+ 6.89 kN/m1-2+4.5m0.9=101.06 kN 顶层柱活载=板传荷载: 2.0 kN/m1-2+4.50.9 + 2 kN/4.5m2.25 = 19.31 kN 标准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墙自重: 4.23 kN/m(4.5m-0.35m)+ (4.33 kN/m2.25 4.5+4.33 kN/m0.91-2+4.5=59.37kN 标准层柱活载=板传活载: 2.0 kN/2.254.5+2.0 kN/ 0.91-2+4.5m=19.31 kN/m 基础顶面恒载=基础梁自重+底层内隔墙自重: 2.81KN/m(4.5-0.35)+11.45 kN/(4.5-0.35)=59.18 kN(7)C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 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01.06kN 顶层柱活载=板传荷载: 19.31 kN 标准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墙自重 : 59.37 kN 标准层柱活载=板传活载: 19.31 kN(8)D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顶层柱: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500,100的混凝土压顶)=0.24m0.5m 18KN/+25KN/0.1m0.24m+(0.6m2+0.24m)0.5KN/ =3.48KN/m顶层柱恒荷载=女儿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147.96 kN顶层柱活荷载=板传荷载: 15.84 kN标准层柱:柱恒荷载=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85.44 kN/m标准层柱活载=板传活载: 15.84 kN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42.50kN 图2.3竖向受荷总图2.1.7 使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弯矩(1)恒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A-B轴:顶层:29.73KN/m 标准层:20.25KN/mB-C轴:顶层:13.93KN/m 标准层:10.32KN/mC-D轴:顶层:29.73KN/m 标准层:20.25KN/m 图2.4框架梁受荷图(KN/m) 顶层计算单元 图2.5顶层弯矩分配图(KN.m) 图2.6标准层弯矩分配图(KN.m) 图2.7底层计算单元及弯矩分配图图2.8弯矩重分配后框架弯矩图(KN.m)注:对称部分数值未标出图2.9弯矩调幅后框架弯矩图(KN.m)(2)活载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假设活荷载满跨布置各层计算结果如下各图: 图2.10活荷载作用下顶层的杆端弯矩计算图(KN.m) 图2.11活荷载作用下标准层的杆端弯矩计算图(KN.m) 图2.12活荷载作用下底层的杆端弯矩计算图(KN.m)图2.13活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图(KN.m)图2.14调幅后活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图(KN.m)(2)弯矩分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框架梁的塑性内力重分配,取弯矩调幅系数为0.85,调幅后横载和活载弯矩图见以上各图。 (3)梁端剪力及柱轴力 梁端剪力: 式中:梁上均布荷载引起的剪力,。 梁端弯矩引起的剪力,。柱轴力: 式中:梁端剪力 节点集中力及柱自重最终的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如下列图所示:图2.15恒载作用下的最终剪力图图2.16活载作用下的最终剪力图 图2.17恒载作用下的最终轴力图 图2.18活载作用下的最终轴力图22 风荷载计算221 风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将计算单元范围内外墙面的分布风荷载化为等量的作用于屋面梁和楼面梁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基本风压为0.45KN/m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荷载体形系数, =0.8-(-0.5)=1.3 风振系数,因房屋高度小于30m,所以=1.0 下层柱高 上层柱高,对于顶层为女儿墙高2倍 B计算单元迎风面宽度,B=4.5m计算过程见表(1):离地高度(kN/)(m)(m)(kN)13.650.741.01.30.453.31.24.3810.350.741.01.30.453.33.36.437.050.741.01.30.453.33.36.433.750.741.01.30.453.753.36.87 表2-1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因此,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荷图如图(19)所示。 图2.19 风荷载受荷图(单位:kN)222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位移计算时,各荷载均采用标准值。1、侧移刚度D值计算各层柱的D值及总D值见表2-2表2-3构件名称(KN/m)A轴柱 (25.9710)/(21.1410)=5.240.729045B轴柱2(5.97+5.7)10/(21.1410)=10.240.8410552C轴柱2(5.97+5.7)10/(21.1410)=10.240.8410552D轴柱 25.9710/21.1410=5.240.729045=9045 kN/m+10552kN/m +10552 kN/m +9045 kN/m =39194 kN/m=3.92010 kN/m 表2-2横向24层框架D值计算构件名称A轴柱 5.9710/0.8210=7.280.8385864B轴柱 (5.97+5.7)10/(0.8210)=14.230.9086354C轴柱(5.97+5.7)10/(0.8210)=14.230.9086354D轴柱5.9710/0.8210=7.280.8385864=5864 kN/m+6354kN/m +6354 kN/m +5864 kN/m =24436 kN/m=2.44410 kN/m 表2-3 横向底层框架D值计算2、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第j层的总剪力标准值 第 j层所有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第j层的层间侧移 第一层的层间侧移值求出以后,就可以计算各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各层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是该层以下各层层间侧移之和。顶点侧移是所有各层层间侧移之和。 j层侧移 顶点侧移 框架在风载作用下的侧移计算见表2-4。层次/kN/kND/(kN/m)/m/h44.384.383.92100.00011/3300036.4310.813.92100.00031/1100026.4317.243.92100.00041/825016.8724.112.444100.00101/3750u = =0.0018 表2-4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 侧移验算:对于框架结构,楼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为1/550.本框架的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的最大值满足1/37501/550的要求,框架抗侧刚度满足要求。3、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第i层第m柱所分配的剪力为:Vim = Vi 框架柱反弯点位置 y=y0+y1+y2+y3见下表:表2-5 A轴框架柱反弯点位置层号h/my。y1y2y3yyh43.35.240.450000.451.48533.35.240.50000.51.6523.35.240.50000.51.6514.557.280.550000.552.5表2-6 B轴框架柱反弯点位置层号h/my。yyyyyh43.310.240.450000.451.48533.310.240.50000.51.65023.310.240.50000.51.65014.5514.230.550000.552.5表2-7 风荷载作用下A轴剪力和梁柱端弯矩层号Vi/kN DimVimyhMc上Mc下Mb总44.383.921090450.2311.0121.491.8371.5081.837310.813.921090450.2312.4971.654.1204.125.628217.243.9210 90450.2313.9821.656.5706.5710.69124.112.4441058640.2405.7862.511.84714.4718.417表2-8 风荷载作用下B轴剪力和梁柱端弯矩层号Vi Dim Vim yhMc上Mc下Mb左Mb右44.383.9210105520.2691.1781.492.141.761.041.09310.813.9210105520.2692.9081.654.804.83.203.36217.243.9210105520.2694.6381.657.657.656.086.38124.112.441063540.2606.2692.512.8415.6710.010.50表2-9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柱轴力与梁端剪力层AB跨BC跨A轴B轴C轴D轴VbVbNcVbNcVbNcNc40.4170.908-0.417-0.491-0.4910.4910.4910.41730.8422.8-0.842-1.958-2.4491.9582.4490.84221.2365.317-1.236-4.081-6.534.0816.531.23612.2148.75-2.214-6.536-13.0666.53613.0662.214注:轴压力为正,拉力为负图2.20 风荷载弯矩图(kN)23 地震计算23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计算过程为 : 顶层重力荷载包括:屋面恒载,50%屋面雪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体自重包括窗的自重。 其它层重力荷载包括:楼面恒载,50%楼面均布活荷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个半层柱及纵墙体自重。 计算过程如下:(1) 顶层: 屋面恒载:=6.89(3.6+6.9)=499.2KN 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