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介绍及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五篇课文中,开国大典、明天更辉煌、山海关是精读课文,望大陆、太阳与士兵是略读课文。开国大典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叙,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望大陆是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病重时的一首哀歌,饱含着他期望叶落归根和祖国统一的一往深情。明天更辉煌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一首赞歌,全诗充溢着为香港回归祖国而无比兴奋、鼓舞的浓浓深情。山海关是一位现代作家描写的赞美山海关的散文,表达出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火热情怀。太阳与士兵是描写中国边防军人的动人事迹的一则短文,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无限赤诚之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本单元中应注意将有声之阅和无声之读结合。首先把课文生字的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做到正确流利,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课文要朗读得有感情,这是“有声阅读”。同时,要加强静心默读,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把课文读懂,这是“无声之读”。在安排教学流程时,应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去设计,提出朗读和默读的不同要求。另外要将理解内容与领悟写法结合。阅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抓重点语句去理解内容,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要关注不同课文在表达上突出的特点,领悟写作方法,吸收课文语言,以利于在自己的口语交际、书面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达到学习语言的高层次要求。而且还要将阅读文字与观看插图结合。要让学生更多地动口、动眼、动脑、动手,去接触课文,在自主阅读中感知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形象,体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同时,要用好每篇课文中的插图,把它作为阅读材料的一部分,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把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画面的能力。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二”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有“理解与运用”“拓展与交流”“积少成多”三项内容。“理解与运用”练习,一是读句子体会词义,认识比喻修辞;二是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这是训练学生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的一项基本功。“拓展与交流”采用宁宁和丫丫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本单元各课后的感受和收获,有的从描写方法谈,有的从修辞方法谈,有的从学习方法谈,意在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积少成多”选编了清代龚自珍的一首名诗已亥杂诗,一是让学生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二是配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的主题,让学生认识又一位“爱我中华”的古代名人。“习作”是自由作文,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是学生自助写作能力的展示,也是对学生自助写作能力的测试。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24个,会写生字26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或指定的自然段。阅读相关的“学习链接”,丰富自己的文学常识。3、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认真体会课文中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5、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6、自由作文,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提高自助写作能力。学习状态分析:本单元都是表现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赤诚而炽热的爱的情怀的课文。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语言生动具体,情感蕴含丰富的文章不能静心地认真品读,缺乏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写作方法的揣摩,以及对作者情感的体会。针对本单元课文的特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另外要加强静心默读,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把课文读懂。在反复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进而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单元计划:开国大典2课时望大陆1课时明天更辉煌2课时山海关2课时太阳与士兵1课时 6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3、帮助学生认识“耸、渠、钮、枳、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枳、融、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资源:教材、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教法学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课题,读题。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3介绍时代背景(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断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二、学习生字新词要求: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三、反馈交流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四、学习第一部分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重点句“总数达三十万人。”“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向海上的波浪。”(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2、通过分析比较,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1)教师适时引导(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很多。)(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理解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看书上插图:这是董希文的著名红色经典油画开国大典,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诞生了的生动而宏大的场面。指导朗读: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自己读、朗读、齐读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理解2“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理解3“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理解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想象描绘的画面,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朗读(自豪,扬眉吐气)4、体会写作方法: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二、学习第三部分1、齐读第三部分。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三、小结:学了开国大典你有什么感受?四、小练笔: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6开国大典热爱、激动、自豪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重点突出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有详有略教学反思:7*望大陆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2、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资源:于右任资料、写作背景教法学法:讲演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诗人。简介诗人生平及写作本诗的背景。二、学习诗歌1、自学生字。注意字的音和形。“兮”“殇”都是一声;“殇”Shang,翘舌音。2、自己读课文,注意把诗读正确、流利,了解每一小节诗的大意。3、体会诗歌感情。(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3)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节。(4)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指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山之上,国有殇”(体会诗人愿以身许国的情怀。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指导朗读三、小结体会诗人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体会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乡亲人相见的痛楚。四、指导朗读、背诵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首诗朗读后试着背一背。五、布置作业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板书设计:7*望大陆望故乡山之上,国有殇(爱国)教学反思:明天更辉煌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3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2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教学资源:重点语句幻灯片。教法学法:讲读教学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具准备生字新词卡片,重点语句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揭示课文题目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你们谁能找出香港的位置?你们知道香港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吗?2是的,1997年7月1日,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天是举国欢庆的时刻,(出示欢庆场面的图片)人民群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心情,你能想到什么方式?学生甲:*,看升旗。学生乙:载歌载舞,放鞭炮。学生丙:写文章、作诗。3板书课文题目,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为了纪念这一时刻而写的诗。学生齐读课文题目。4老师出示香港的资料和图片,学生读课文。二、再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学生自渎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3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耻辱寻觅点缀乳汁荆棘步伐4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炎凉沧桑:指事物很大程度的改变。曙光:一是指清晨的日光;二是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的前景。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三、整体感知,划分段落1本文是一首现代诗歌,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赞歌。请试着给它划分段落。2学生讨论,划分段落。全诗共三节,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祖国对香港的思念之情,盼望着香港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第二部分:回顾了香港人民饱受的沧桑,讲述了祖国对香港的关心与帮助,体现了祖国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第三部分: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祝愿香港明天更加辉煌。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香港饱受沧桑的关爱之情,赞扬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并祝愿香港明天更加辉煌。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节,画出重点词句。2你从“漫长的岁月”里读出了什么?漫长的岁月指香港自19世纪中期至20实际末一百多年的日子,从后面的“一串串故事”可以看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发生了好多的事情。3出示句子:(1)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2)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不尽长江为你悲伤。从这两句话里,你又读出了什么?学生甲:香港离开了祖国的怀抱,人们无比悲痛。学生乙:写长江、黄河,其实是在表现举国上下的愤怒与悲痛。小结:香港离开了祖国的怀抱,骨肉分离,我们怎能不悲痛,怎能不愤怒呢?香港的回归成为了举国上下共同的努力和期待。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2了解香港回归这段历史,激发爱国情感。3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教具准备香港相关资料,重点语句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1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明天更辉煌。听写词语:耻辱寻觅点缀乳汁荆棘步伐2学生互相检查,不会写的练习巩固。3你们课下搜集了哪些资料呢?学生甲:香港在*战争后被英国占领,还有一段时间被日本占领。学生乙: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学生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学生丁: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二、学生课文第二部分1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香港饱受了屈辱和苦难,那香港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句子: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你把滴滴汗水,点缀在东方之珠上。香港人民在艰苦的环境里利用一切机会改造自己的生活,寻找着自强不息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把香港建设成为“东方之珠”,这都是几代香港人用辛勤的汗水凝聚成的。3不管香港被分割多久,它都是祖国母亲的一部分,香港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祖国的帮助,是全国人民对香港的关心和爱护,才使香港有了今日的辉煌。出示句子:不管你离开多少岁月,母亲的血在你身上流淌。在你的发展和繁荣中,融进了母亲的泪水、乳汁和力量。学生齐读这段话,感受祖国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中,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邓小平,在他的领导下我国启动了同英国政府的谈判,并最终签定合约,规定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出示句子:在亿万炎黄子孙中,有一位伟人永志不忘。他用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它表达了作者对邓小平同志的赞颂,说明邓小平同志为香港回归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是啊,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将更加繁荣、昌盛。出示句子: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回到母亲怀抱的香港啊,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表现了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香港明天的美好祝愿。四、背诵课文第三节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的第三节。3课下搜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香港板书设计祖国的思念期盼归航香港百年回顾受辱的历史血脉相连明天更辉煌伟人的胆略香港回归教学反思:山海关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按“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貌、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全篇行文思路以及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叙山海关风貌的局部行文思路。 3. 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4. 帮助学生认识“巍、蜿、蜒、垠、烽、顷、盔、捍”8个字,会写“巍、蜿、蜒、垠、颈、烽、顷、盔、捍”9 个字;掌握“巍然耸立、蜿蜒、锋台、无垠、碧波万顷、盔甲、捍卫、名不虚传、浑然一体、连绵起伏”等词语。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衔接小诗长城,能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领略山海关的雄伟险要,感受山海关“伟大的体魄”与“忠贞的灵魂”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资源 1联系课文内容查找资料,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做斗争的故事,了解山海关历史,明确山海关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法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去过万里长城吗?你知道万里长城的起点在哪儿吗?(一)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峻青,去认识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吧。 (二) (展示课件第三屏)欣赏山海关风貌,感受山海关气势。 (三)用一句话来概括山海关给你留下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二) (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一、步骤二)检查字词读音。 (三)默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整篇课文中,那些部分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其余部分分别写什么? 三、按要求读课文,理清条理 指名学生读相应的段落,感受全篇的行文思路。 四、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蜿( ) 烽( ) 捍( ) 顷( ) 豌( ) 锋( ) 悍( ) 倾(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要塞 ( ) 殷 红( ) 情不自禁 ( ) 燕 山( ) 脖颈 ( ) 气势磅 礴(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山海关果然名不虚传!那气势的( ),那地形的( ),在我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一)听写词语。 巍然耸立 蜿蜒 烽火 广袤无垠 碧波万顷 脖颈 盔甲 捍卫 (二)回忆:课文主要表现了山海关的什么特点?哪些自然段表现了山海关的这些特点? 设计说明:温故而知新,这一步的训练、回忆,将本课时的学习,自然的与前面的学习连接起来。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 (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一,相机展示步骤二步骤三) 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来到了思慕已久的山海关,看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又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二)学生自读、思考、探讨、交流。 (三)全班交流汇报。 1. 读第1、2自然段,看看作者用了怎样的词语、句子来介绍山海关风貌,这样的写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 快速浏览第35自然段,用笔画出能概括山海关风貌特点和给“我”留下深刻感受的句子。 3 (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一,相机展示步骤二步骤三)读句子,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它“气势的雄伟和地形的险要”?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抓住什么来表现它气势的雄伟, 试着给第4自然段分层。 登上城楼,举目远眺,他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练习有感情朗读第 35 自然段,并思考:在介绍山海关风貌这个部分,作者是按什么思路来行文的? 4. 默读第69自然段, 画出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思考:他先想到了什么?后又想到了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旁注自己读后的感受。 5.(展示课件第七屏步骤一,相机展示步骤二步骤三)读句子,思考:这两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给它换个说法吗?比一比,哪种句式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6. 看来,作者思慕山海关,不仅是因为气势雄伟,地形险要,更因为它曾抵御外敌入侵,捍卫了祖国神圣的疆土,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 (引读第九自然段) 7. 齐读第10自然段,思考: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各指什么?这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练读全文,领悟表达方法。 1.选词填空。 赞美 歌颂 心 见 眼 想 历史 风貌 本文先写我的( )中所( ),描绘了山海关的( );后写了我的( )中所( ),回忆了山海关的( )。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山海关的( )和( )之情。 2.按提示把下面词语分成两类抄写一遍。 伟大的体魄 险要的地形 捍卫疆土 可歌可泣 雄伟的气势 忠贞的灵魂 高耸云天 抵御入侵 小结 :山海关是一篇描写我国著名的古迹山海关的散文,通过描写山海关的风貌以及我站在山海关上所产生的联想,抒发了我对山海关的赞美与歌颂之情板书设计: 伟大的体魄 山海关 险要的地形 雄伟的气势教学反思: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4、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5、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难点: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学习“语文百花园二”,安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习作”。一、 温故知新1、理解与运用:体会出句中带点词语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辞方法,把句子描绘的情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让学生在比喻句子中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1)投影:“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比喻)每一声炮响,全场就有一阵十分响亮的掌声。(形容)”(2)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3)反馈交流:第1个句子中,采用“海洋”来比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宽广无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来比喻天安门广上的红旗也很多以及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汽车4S店租赁合同(含汽车保险及理赔服务)
- 2025版汽车维修配件品牌授权合同
- 2025版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生物制药原料采购专项合同范本
- 2025年房屋租赁合同消防安全及应急处理协议
- 2025保险代理咨询服务合同模板(含法律法规解读)
- 2025版能源企业退休技术专家聘用合同范本
- 2025版特种设备维修及改造合同
- 2025版互联网企业大数据分析平台采购合同
- 2025年度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知识产权保护聘用合同
- GB/T 14491-2025工业用环氧丙烷
- 变电站隔离开关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精彩讲话:做细一件小事就是做实整个教育
- 开学第一课(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新生儿蓝光仪使用课件
- 2025年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制药原料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讲座
- 应聘副研究员汇报
- 2025年登高证考试试题(附答案)
- 重症患者体位管理与安全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