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正昆谈礼仪 金正昆简介: 金正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 浙江东阳市人,生于1959 年11 月6 日。 (中间为金正昆教授,其他为其学生) 1977 年4 月参加工作。 1986 年金正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 1989 年9 月起金正昆在人大国政系任教。 金正昆曾任国际传播与交流教研室、外交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其应用礼仪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居于前沿位置,现兼任国内多家国家机关及企事业的礼仪顾问,并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公关、礼仪或活动的运作。 目前金正昆在人民大学为研究生、本科生及函授生开设外交学理论与实务、国际礼仪、涉外工作实务、社交礼仪、现代商务礼仪、文官礼仪及谈判学等多门专业课、基础课。在国内高校中,首先开设礼仪课程。现招收外交学方面硕士研究生。 已公开发表近百篇文章、论文,个人正式出版专著、教材9 部,主编教材6部,累计个人发表约 320 万字。代表作为现代外交学概论、现代商务礼仪教程、国家公务员礼仪教程、社交礼仪教程、涉外礼仪教程、服务礼仪教程、大学生礼仪等。 金正昆:中国礼仪教授第一人 陈璐 沈泓 文 - 46 岁的金正昆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他口才好,被封为人大“四大名嘴”之一。“金正昆谈现代礼仪”的节目在央视和全国10 多家 地方电视台热播了一轮又一轮。 礼仪就在我们身边 上世纪90 年代初,金正昆决定将主攻方向转向礼仪学时,很多人嗤之以鼻。而那时适逢对外交往的大门敞开,可国人的表现呢 金正昆的语气有些激动,“当领导的挺威严,但是走近一看,鼻毛在外飘扬;小姑娘挺清纯,但一手戴了4 枚戒指,真是远看像棵圣诞树,近看像座杂货铺?”于是,毕业后不几年,他就开始致力于礼仪的研究、传播。 在公众眼里,金正昆已经成为国内礼仪教授的领头人物。他的课座无虚席,他从来不用讲稿,能一直口若悬河地讲下去,创有6 小时无重复的纪录。他在礼仪教学研究方面也是硕果累累。 他的课能指导人的行为,比如他说:“细节决定你的教养。女人看头,工作时,年轻姑娘的头发不要随意披散开来,你这儿一甩,没准旁边的人就晕了;男人看腰: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腰上是不挂任何东西的,你见过普京腰上挂手机吗 你见过安南腰上有钥匙吗 ”“礼仪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交往的艺术,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永远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务必要让多数人喜欢你。”金教授深沉地说道。 生活单调而快乐 在听众眼中,讲台上的金正昆神采飞扬,幽默风趣。可他说,在现实中,他的生活很规律、单调。“我没有什么爱好,一定要说有,那么读书是我唯一的至爱。”“我每天至少保证一小时的读报时间,两小时的读书时间,这一习惯从来不变。社交礼仪要求你与各式各样的人交往,各方面最新的消息和知识是你与人交往的钥匙,有共同语言才能拉近双方距离。”金正昆的“三不烦”原则已经广为流传。“昨天已过去不必烦,明天尚未来烦不着,今天正在过不能烦。”提到这个原则,金正昆津津乐道起来:“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因为我懂得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我也从来不拿别人折磨自己。总有人会批评你,每个人的背后都会有人说,因为别人而伤害自己,划不来。” (特区青年报8.11) 涉外礼仪 引 言在商务交往中,必须注意内外有别,中外有别,外外有别。特别是在涉外商务交往中,必须对有关惯例加以遵守。这些交往惯例,即涉外礼仪。所谓涉外礼仪,是指涉外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国际惯例。 内外有别 内外有别,指的是在运用商务礼仪时,对待自己人与对待外人可有所不同。 中外有别 中外有别,具体是指在涉外交往中,必须意识到:中国人的所作所为与外国人的所作所为多有差异。 外外有别 所谓外外有别,是指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惯,因而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在时间观念上,相对而言德国人、日本人非常严谨,而有些民族相对要较为宽松一些,晚到一些反而被视为一种风度。 维护形象 所谓形象,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留给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评价。在国际交往中,每一名员工的个人形象都代表其企业形象与国家形象。有鉴于此,必须严格地、规范地维护自身形象。个人形象的好坏与国家、民族、地方、单位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个人形象的好与不好,事关交往的成功和失败。 讲究卫生 现代社会,讲究卫生是每一个文明人的基本礼貌。在国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应当讲究卫生。比如,不能在公众场合随手乱扔物品,随地吐痰,同时要注意自身仪表的干净和整洁,身上没有异味,没有异物。这样的细节问题如果不注意,个人形象就会令人非议。 举止大方 一个有教养、有见识、充满自信的人,在外方人士面前,举止应当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泰然自若,既没有必要嚣张放肆,傲慢无礼,目中无人,也不能低三下四,畏首畏尾。 热情友善 一个真正待人友好的民族,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面对交往对象时,都会注意热情而友善。面无表情、冷若冰霜、待人冷漠、歧视、刁难及非议交往对象,都会有碍交往的成功。 遵守约定 先期约定 凡重要活动,均应提前进行约定,不允许不邀而至。在商务交往中,充当不速之客是不受欢迎的。提前约定既能体现自己的个人修养,又充分表示自己对主人的尊重。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掌握约定时间 预约的前提是两相情愿,在此前提下,商定到访的具体时间。作为客人,对主人提出的具体时间,应予以优先考虑;而客人提出方案时,最好多提供几种方案供主人选择。在一般情况下,不便拜会的时间是极为忙碌时、节假日、凌晨、深夜,以及用餐和午休时间。 了解约定人数 预约时,宾主双方应事先通报各自到场的具体人数及其身份,竭力避免自己一方中出现令对方反感的人物。双方人员一经约定,就不能随意变动。尤其是客人一方,一定不能增加拜访人数,否则会令主人应接不暇,打乱主人的安排和计划。 依约而行 对已有约定,一定要遵守。在商务交往中,如果和交往对象已经有约定,那么到时候一定要依约而行,如约而至,信守承诺。既不要早到,让对方措手不及,也不要迟到,令对方焦急等待。万一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约定,要尽早地通知对方,并向对方道歉。不允许有约不行,也不允许迟到或早退。 热情有度 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一样,都很热情友善,但是在对待热情的具体表现方式上,却是中外有别的。相对而言,中国人习惯上认为对别人越热情越好,而绝大多数境外的客人却强调热情有度。所谓热情有度,是指既要对别人热情,又要遵守一个界限,那么这个界限就是不能有碍于人,影响于人,妨碍骚扰对方。这个度,是在向交往对象表达热情友善时必须自觉意识、认真恪守的。在涉外交往中中国人和外籍客人打交道时要真正做到热情有度,就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关心有度 中国人有一种说法: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其实,这里的“他人”应该是指自己很亲近的人,如家人、朋友等。一旦你和外人打交道时,就必须注意关心有度。换言之,面对自己力不能及的范围,自己不大熟悉的人士,如果表现得过于关心反而是不大容易被对方理解和接受的,因此是不必要的。对外国人来讲,不该关心的事不能关心。 谦虚有度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反映的是中国人推崇谦逊为做人的一种美德。在国际交往中,适当的谦虚是必要的,但是在那些强调个性,强调自我表现的民族和国家面前,一定要意识到过分的谦虚会被别人误会,即要注意谦虚有度。在外国人看来,过分的谦虚往往是不必要的,过分的谦虚不是没有实力,就是虚伪做作。 距离有度 中国人讲究亲密无间,外国人却主张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同时,距离亦应有别。 所谓距离有度,是指与交往对象之间彼此要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自古以来中国人往往推崇亲密无间,而在国际交往中,人们的普遍性做法却是强调亲疏有别,距离有度。关系不同,场合不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有所区别,不可一概而论。 在商务交往中,商务人员所遇到的人际距离通常有四种,即私人距离、常规距离、礼仪距离及公共距离。 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指的是小于半米距离,以及身体之间无穷接近。显而易见,私人距离的使用对象是亲朋好友之间,家人、夫妻及恋人之间,以及需要扶老携幼之人。私人距离又叫亲密距离,在涉外交往中私人距离一般不可以使用。 常规距离 常规距离是指半米到一米半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是在人际交往中,或站或行时所允许保持的最为正规的距离,所以常规距离又叫交际距离。 礼仪距离 礼仪距离又叫尊重的距离,它指的是一米半到三米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之中,自己的动作不会触碰到别人,自己的飞沫不会喷到别人的脸上,此外,还可以跟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侵犯别人的私人活动空间。这是向别人表示尊重的一种做法,所以礼仪距离又叫做尊重的距离。 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外人相处时的一种距离。公共距离一般指的是三米开外的距离。 女士优先 在国际社会,女士优先是一种交际惯例。所谓女士优先,是指在社交场合,一个有教养的成年的男士应该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关心妇女、体谅妇女。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一个绅士,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做不到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 对中国人而论,尤其是对中方的男士而论,在国际交往中,没有必要去过分地强调自己熟练操作女士优先的种种做法的程度,而是要注意下面两大基本问题。 适用范围 众所周知,女士优先主要流行于西方社会,它适用的主要场合是社交场合。换而言之,在公务活动中,即便是在西方国家也未必强调女士优先,此外在东方国家中,女士优先往往也是行不通的。在西方社会一些人士的眼里,比如女权主义者之中,女士优先也不能够引起共鸣,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具体要求 女士优先的具体要求,是要求每一名成年男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尊重妇女,照顾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通常情况下,主要的注意事项有: ?进门出门的时候,男士要为女士开关门。 ?在女士面前有教养的男士是不可以吸烟的。 ?当女士落座或起立时,男士要为女士端起凳子,或者推进椅子。 ?当女士在衣帽间更换外衣外套时,一位绅士需要协助女士。 ?当女士在室外行走之时,如果手提笨重物品,男士要上前为之效劳。 ?当女士遭遇尴尬和难堪之时,比如道路有积水,座椅上有不洁之物,男士要主动出面,为女士排忧解难。 总之,涉外礼仪的基本要求乃乔笸嬉欤袷毓呃? 【自检】 请你判断以下人员在涉外交往中的行为是否正确。 1.一中国人向一外国人送小礼物。外国人道谢。中国人:“没有什么!这是我家用不完的!” 2.一中国人路逢一外国女士,互致问候。中国人:“去哪里?” 3.一外商与甲男士通电话:“我们今天下午14 点整在咖啡厅见。”咖啡厅内,一外商看表,大钟指向14 点半,甲男士赶至。 4.一外商与乙女士通电话:“我们今天下午14 点整在咖啡厅见。”大钟指向两点整,乙女士入内。 5.一外商与几位中方公司员工见面,一男员工擤完鼻涕与外商握手。 6.外商称道一女员工:“小姐,你真漂亮!”女员工:“哪里。” 【本讲小结】 求同存异,遵守惯例,是涉外礼仪的基本要求,也是涉外礼仪的宗旨之所在。所谓求同存异,是告诉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仅内外有别,中外有别,而且外外有别。但是在国际交往中,为了恰到好处地遵守礼仪,表达自己对交往对象的善意,人们要存异要求同,这个“同”就是国际惯例。遵守惯例,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胸怀,一种见识,也是国际交往成功的基本保证。 宴请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宴请客人的问题往往备受重视,不仅宴请的规模、宴请的规格、宴请的档次、参加的人员及邀请的函件都有一定之规,而且宴会的具体安排也有一些规范化的做法。 宴请商务客人的五M原则 按照国际商务礼仪的惯例,安排宴请的商务礼仪主要应遵守所谓的五 M 原则。五 M 原则是指在商务交往中安排宴会时有五大基本问题需要兼顾,因这五个基本问题的英文第一字母都是M,所以称为五M原则。 约会 约会的具体时间与对象,一定要三思而行。 ?宴请对象 宴请对象是指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士出席,请多少人出席。范围过大,造成浪费,范围太小,则会得罪某些人。总的原则是在照顾各方面关系的前提下,尽量控制范围,减少人数。 ?宴请的时间 确定宴请时间,最好先征求被邀主宾的意见,选择主、宾双方都适宜的时间,以示尊重。不要选择对方工作繁忙的时间,涉外宴请也应避开对方国内重大节假日。 回避选择禁忌日为宴请日期。如西方国家忌讳“13”,特别是恰逢13 日的星期五。 伊斯兰民族的斋月有白天禁食的习俗。所以,宴会只宜安排在日落以后。 给对方宽裕的准备时间,以便安排好各方面工作。 特定的节日、纪念日的宴请,只能在节日、纪念日之前或当日举行,不能拖到节日、纪念日之后; 临时动议的宴请,事前不可能有准备。如客人突然造访等。 环境 宴请地点恰当与否,体现着主人对宴请的重视程度。宴请地点可依据宴请目的、规模、形式和经费能力来确定。通常应选择环境优雅、卫生方便、服务优良、管理规范的饭店或宾馆。落实宴请地点时应注意: ?按客人多少确定宴请地点。客人多,在大宾馆;客人少,则可在小酒楼。 ?按宴请类型确定宴请地点。宴会可安排在饭店、宾馆,冷餐会、酒会则可安排在大厅或花园。 ?宾主熟悉程度、关系深浅也是选择宴会地点的依据。 ?注意按来宾的意愿和地方特色选择宴请地点。 ?可以选择负有盛名的老字号或名酒家。 ?尽可能选择举办者所熟悉的、有声誉的饭店或宾馆。 费用 在费用的使用上,既要热情待客又要量力而行,反对浪费。商务交往既要有档次,又不主张奢侈浪费,所以要注意少吃少餐,少餐而精,也就是说既要强调宴请内容的少而精,又要避免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做法。 菜单 在菜单的安排上关键是要了解客人尤其是主宾不能吃什么,排除个人禁忌、民族禁忌与宗教禁忌,而不是问之爱吃什么。具体安排菜单时,既要照顾客人口味,又要体现特色与文化,即吃文化、吃特色。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拟订菜单时要考虑宴请对象的喜好和禁忌。 ?拟定的菜单既要注意通行的常规,又要照顾到地方的特色。 ?应考虑开支的标准,做到丰俭得当。 ?宴席的菜单,应安排有冷有热,有荤有素,有主有次。 ?菜单以营养丰富、味道多样为原则。 ?略备些家常菜,以调剂客人口味。 ?晚宴比午宴、早宴都隆重些,所以菜的种类也应丰富一些。 ?考虑季节,菜肴应时、鲜、特,如春吃鲥鱼秋吃蟹。 ?在征求饭店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自己设计菜单,以更加适应客人的口味和宴会的需要。 举止 在餐桌上,宾主均应举止优雅、文明、规范。 ?礼貌入席 首先入席的应是主人夫妇与主宾夫妇,依次为其他宾客及陪客人员。 当长辈、女性入座时,晚辈、男性应走上前去将他们的座椅稍向后撤,待他们要坐下时,轻轻将椅子向前推一点,待其坐稳后再离开。 一般应从自己行进方向的左侧入座。 同桌的女士、长者、位高者先落座。 落座后椅子与餐桌之间不要过近或过远,距离最好为20 厘米左右。 双手不宜放在邻座的椅背或餐桌上,更不要用两肘撑在餐桌上。 ?举止文雅 入席后当众补妆、梳理头发、挽袖口或松领带是不礼貌的。用餐中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用自己的筷子东挥西指。 交谈适度 就餐期间,静食不语是不礼貌的。 交谈的对象要尽量广泛。 交谈的内容应愉快、健康、有趣。 交谈的音量要适中。 若的确有话不便公开讲,则应另找适宜的场合个别交谈。 与人交谈时应放下手中餐具,暂停进食。 正确使用餐具 不能用筷子敲打任何餐具或插在饭碗中。 席间若失手把餐具掉落在地上,应请服务员补上相应的餐具。 不小心打翻酒水溅到邻座的客人身上,应表示歉意并帮助擦干。如对方是女士,则应把干净的餐巾递过去,由其自己擦干。 应把餐巾摊放在膝盖上,主人打开餐巾就意味着宴席的开始。 餐巾不应用来擦汗、擦眼镜或擦拭餐具。 只使用餐厅提供的餐巾纸,不要把自己随身带的纸掏出来使用。 餐桌举止五忌 不夹菜 让菜不夹菜。在餐桌上可以把自己所欣赏的或者餐桌上有特色的菜肴推荐于人,但是不可为客人夹菜。 不劝酒 祝酒不劝酒。如果碰上志同道合者可以一醉方休,如果对方不喜饮酒,不要勉强于人,这是有教养者的基本表现。 不出声 吃东西不发出声音,在涉外交往的宴会上特别要注意这一点。在一些西方客人看来,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粗鲁而没有教养的表现。 不乱吐 不满桌满地乱吐,进了嘴的东西,原则上是不应该当众再吐出来的,万不得已,要用餐巾,或者手掌加以遮掩,不可以当众搞得沸沸扬扬,一团糟。 不整理服饰 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饰。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都不能够当众宽衣解带,脱鞋或卷袖子。 【本讲小结】 一次合乎礼仪的宴请,其本身常常就是一次成功的商务活动。而要使宴请办得成功,就必须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在准备宴请、进行宴请和赴宴方面,有很多应当熟悉和遵循的礼仪要求。因为就整个宴请的过程而言,“吃”只是手段,而“吃”背后的交际才是商务宴请的真正目的。在这一点上,遵守约定俗成的餐饮礼仪就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商务人员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饮料礼仪 中国人待客非常讲究饮料的选择。比如,见面之初人们除了要强调坐、请坐,请上坐之外,就会讲究:茶,上茶,上好茶。由此可见,饮料的选择是人们待客之时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或程序。因此,以饮料待客,一定要讲究必要的规矩。 品 种 安排饮料品种时,讲究照顾客人口味与备有选择两点。在宴请客人之前,应该对前来赴宴的客人的口味进行基本的了解,以便准备的饮料能够符合客人的口味。同时,为了有备无患,还应该多准备一些品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常规的做法,比如一般在重要场合强调一冷一热,一瓶一杯,即:可以考虑一瓶矿泉水,它是冷的;一杯茶,它是热的。如果宴请的客人中有外籍客人,还应考虑有中有外。 器 皿 饮料器皿的具体选择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点:第一要注意卫生,卫生做不好,那么对方是不会喝主人所准备的饮料的;第二要注意适用,即方便对方使用;第三要注意整洁,不能够选择破损、残缺的器皿用来盛放饮料,招待客人。 征询方式 在以饮料招待客人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以语言征询对方。征询的标准方式应为封闭式问题,而非开放式问题。 使用开放式的问题的缺点是给客人无限选择,使主人很难把握。例如“您喝点什么?”“您喜欢什么?”“您用点什么?”这些问题称为开放式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客人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回答,也许客人回答的饮料是主人没有准备的,或者是无法承受的昂贵的饮料,所以使用开放式问题征询对方是不合适的。专业的征询方式是使用封闭式问题,即给出所有选择,让客人从中挑选。例如:“王经理,您喝茶还是喝咖啡?”这句问话说明只有这两种饮料可以选择,那么客人就不会选择其他的饮料,也可以避免一些尴尬。 顺 序 以饮料招待客人时,上饮料的顺序安排也非常重要。一般而论,上饮料的规范顺序应该是先宾后主,先尊后卑,先女后男,先为地位高、身份高的人上饮料,后为地位低、身份低的人上饮料。 【自检】 以下情景中,女秘书犯了什么错误? 一男一女两位客人进入会客室。女秘书上前,询问:“两位喝点什么?” 男宾:“我要红牛!”女秘书:“不好意思,没有!” 女宾:“我要椰奶!”女秘书愕然? 选择礼品 在商务交往中,礼品往往必不可少。它既是一种纪念品,又是一种宣传品。选择礼品,关键要看对象、看关系、看场合、看目的,并据此确定有所为,有所不为。 宜选的礼品 在商务交往中,宜选的礼品均应具有一定的宣传性、纪念性、独特性、时尚性,有时还应令其具有便携性。 宣传性 在商务交往中,首先要注意礼品的宣传性,即在商务交往中所使用的礼品,意在推广宣传企业形象,并非贿赂、拉拢他人。 纪念性 在商务交往中,所使用的礼品要能达到使对方记住自己,记住自己的单位、产品和服务的作用,使双方友善和睦地交往。总之,让对方记住自己是商务交往中礼品的主要功效之一。 独特性 商务交往中礼品应具有独特性。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力戒千人一面,否则就有敷衍了事之感。 时尚性 礼品不仅要与众不同,还应特别注意礼品时尚与否。总而言之,在商务交往中选择礼品时,不能太落伍,否则会适得其反。 便携性 当客人来自异地他乡时,送给对方的礼品,要不易碎,不笨重,便于对方携带,否则会为对方平添烦恼,因此商务交往的礼品要注意它的便携性。 忌选的礼品 ?不能送大额现金和有价证券,否则就有收买对方之嫌。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金银珠宝也不适合送与别人。 ?粗制滥造的物品或过季的商品,不能送给别人。否则有愚弄对方、滥竽充数之嫌。 ?不能送给对方药品或营养品,否则有暗示对方身体欠佳之意。 ?有违社会公德和法律规章的礼品是不能送给别人的。比如涉及黄、赌、毒之类的物品。 ?有违交往对象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物品不能送给别人,否则有不尊重对方之嫌。 ?带有明显广告标志和宣传用语的物品不能送给别人,否则有利用对方,为自己充当广告标志之意。 赠送礼品 从商务礼仪的角度而言,赠送礼品需要强调三个方面:赠送礼品的时间、赠送礼品的地点、赠送礼品的具体方式。三者需要兼顾。 赠送时间 赠送礼品,时间上应兼顾两点。其一,是具体时机。一般而论赠送礼品的最佳时机是节假日,对方重要的纪念日,节庆日等等。其二,是具体时间。一般而言,当我们作为客人拜访他人时,最好在双方见面之初向对方送上礼品,而当我们作为主人接待来访者之时,则应该在客人离去的前夜或者举行告别宴会上,把礼品赠送给对方。 赠送地点 考虑赠送礼品的具体地点时要注意公私有别。一般而论,公务交往中所赠送的礼品应该在公务场合赠送,比如在办公室、写字楼、会见厅;在谈判之余,商务交往之外或私人交往中赠送的礼品,则应在私人居所赠送,而不宜在公共场合赠送。 赠送方式 在商务交往中除了礼品的选择和赠送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礼品的赠送方式。赠送礼品的具体方式应注意以下三点: 应加以包装 正式场合赠送他人的礼品最好加以包装,向外籍客人赠送的礼品则必须加以包装,因为包装意味着重视,不加以包装有敷衍了事之嫌。 应适当说明 当把所选择的礼品在正式商务交往中赠送与人时,要进行必要的说明,比如要说明礼品的含义、具体用途及与众不同之处,以使交往对象加深对礼品的印象,同时接受礼品赠送人的善意。 应由在场地位最高者出面 赠送礼品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该由本单位、本部门在场之人中身份地位最高者亲自出面。若有可能,应该由本单位主要领导人出面向客人赠送礼品,礼仪上把这种做法叫规格对等。由于领导亲自出面向客人赠送礼品,哪怕礼轻也会显得情义重,换而言之,让身份较低者去赠送礼品,难免就会失敬于对方,使对方有不对等,不被重视的感觉。 【自检】 请你判断以下礼品赠送的方式是否符合礼仪。 1.一男一女登门拜访他人。登门之际,女宾向女主人赠送一束鲜花。 2.一写字间内,三五人就坐办公。一男宾带烟酒入内:“我找王哥。”对某男士说:“王哥,这是我一点小意思。”其他人狐疑。 3.写字间内,主方向来宾赠送礼物。女秘书把一包装之物递其上司,上司双手交给客人。 接受礼品 接受别人礼品,亦有一定之规。一方面接受别人礼品时,如何表现得落落大方,富有涵养,另一方面需要拒绝别人礼品时如何显得不卑不亢,应对自如。 受 赠 态度大方 如果准备接受别人礼品,就没有必要再三推辞,心口不一。如果再三推辞,心口不一,反而让对方觉得自己不诚恳,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拆启包装 接受礼品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当面拆启礼品的包装。接受境外客人赠送的礼品时,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在外国人看来,礼品如果带有包装而自己不打开看,就等于怠慢对方,不重视对方所赠送的礼品。因此接受别人礼品尤其接受外籍客人赠送的礼品时,一定不要忘了当面打开看一看。 欣赏礼品 接受别人礼品之后不仅要打开看一看,而且要适当地加以欣赏,否则别人的热情就会有被冷漠拒绝之嫌。 表示谢意 接受礼品时,口中要道谢。接受贵重的礼品后,还需要打电话,发Email,或者写信专程再次向对方道谢。 拒 绝 在商务交往中,有时万不得已必须拒绝别人的礼品。当拒绝别人的礼品时,商务礼仪要求人们兼顾以下三点: ?说明拒绝的原因,比如身份不允许,单位规定不允许等等,否则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拒绝是没有道理的。 ?要表达谢意,即便是拒绝了对方的礼品,也要感谢对方的好意。 ?需要拒绝别人的礼品时,态度要友善,无论如何,不能对对方加以谴责、质疑、质问或者谩骂。 【本讲小结】 在商务交往中礼品的使用往往不可避免,有些情况我们需要选择礼品送给他人,另外一些情况我们需要接受他人所赠送的礼品。在商务人员眼里,一件恰到好处的礼品,不仅是一件宣传品,而且是一件纪念品,因此礼品的选择、赠送与接受,都需要遵守必要的商务礼仪。如果在礼品的选择、赠送、接受方面触犯了商务礼仪的禁忌,就会弄巧成拙,甚至劳而无功。 座机的使用 使用座机时,拨打与接听均有一定之规。 拨打电话 日常工作中拨打电话给别人的人称为发话人。对于发话人而言,有下列四点基本礼仪必须遵守。 要选择对方方便的时间 ?不要在他人的休息时间之内打电话。每日上午7 点之前、晚上10 点之后、午休时间和用餐时间,都不宜打电话。 ?给海外人士打电话,先要了解一下时差。千万不能骚扰人家。 ?打公务电话,不要占用他人的私人时间,尤其是节、假日时间。 ?避开对方的通话高峰时间、业务繁忙时间、生理厌倦时间;社交电话,最好在工作之余拨打。 要长话短说 通话时间一般应遵守通话“三分钟原则”。所谓“三分钟原则”是指:在打电话时,发话人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每次通话的时间,限定在3 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超过这一限定。对通话的具体时间控制的基本要求是:以短为佳,宁短勿长。不是十分重要、紧急、繁琐的事务一般不宜超长。 要规范内容 ?事先准备。通话之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最好把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通话要点等等通话内容列出一张“清单”。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现说现想、缺少条理、丢三落四的问题。 ?简明扼要。电话接通后,除先要问候对方外,别忘记自报单位、职务、姓名。请人接转电话,要向对方致谢。电话中讲话一定要务实。通话时,最忌讳说话吞吞吐吐,含糊不清,东拉西扯。寒暄后,就应直言主题。力戒讲空话、说废话、无话找话和短话长说。 ?适可而止。要讲的话已说完,就应果断地终止通话。按电话礼仪,一般应该由通话双方中位高者终止通话。因此,不要话已讲完,依旧反复铺陈,再三絮叨。那样的话,会让人觉得做事拖拖拉拉,缺少素养。 要注意举止 ?打电话时,不要把话筒夹在脖子下,也不要趴着、仰着、坐在桌角上,更不要把双腿高架在桌子上,不可一边走一边打。 ?不要以笔代手去拨号。 ?通话时嗓门不要过高,免得令对方觉得“震耳欲聋”。 ?话筒与嘴的距离保持3 厘米左右,不可“吻”话筒。 ?挂电话时应轻放话筒,不要用力一摔,令对方起疑。 ?不要骂骂咧咧,更不要采用粗暴的举动拿电话机撒气。 接听电话 接听及时 ?电话铃声响起后,应尽快予以接听。 ?不要让别人代劳,尤其不要让小孩子代接电话。 ?不要铃声才响过一次,就拿起听筒。这样会令对方觉得突然,而且容易掉线。 ?电话铃响了许久才接电话的话,要在通话之初向对方表示歉意。 ?最好铃响两次后拿起话筒。 礼貌应答 ?拿起话筒后,即应自报家门,并首先向对方问好。 ?通话时要聚精会神,语气应谦恭友好。不要拿腔拿调,戏弄嘲讽对方。 ?通话终止时,要向对方道一声“再见”。 ?接到误拨进来的电话,要耐心地告诉对方拨错了电话,不能冷冷地说“打错了”,就把电话用力挂上。 ?接电话不能发怒,恶语相加,甚至出口伤人。 ?通话因故暂时中断后,要耐心等候对方再拨进来。 分清主次 ?接听电话时不要与其他人交谈,也不能边听电话边看文件、看电视,甚至是吃东西。 ?在会晤重要客人或举行会议期间有人打来电话,可向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并承诺稍后再联系。 ?接听电话时,千万不要不理睬另一个打进来的电话。可对正在通话的一方说明原因,要其稍候片刻,然后立即去接另一个电话。待接通之后,先请对方稍候,或过一会再打进来,随后再继续方才正打的电话。 ?不论多忙多累,都不能成为拔下电话线找清静的理由。 总之,接听电话时应注意三点:其一,要及时,铃响不过三声;其二,要礼貌,要自报家门,并问候对方;其三,要耐心,对打错电话者不要训斥。 常规应对 除了拨打和接听电话时要遵守的基本礼仪之外,在日常商务交往中,接听电话和拨打电话还有一些常规的电话应对礼仪需要注意。这些基本的礼仪无论是接听还是拨打时都要注意。 重点情节要重复 在商务交往中接听重要电话时,需要进行重点的必要的重复。不论自己是否进行现场笔录,都需要把对方传递给自己的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商品的规格,具体的数量,销售的价格等重要参数加以重复,以免出现记忆性错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养成在重要的商务场合重复重点通话内容的习惯。 电话掉线要迅速再拨 通话时出现话音不清楚,或掉线状态时要及时中断,并尽快向对方拨打,同时说明电话之所以中断是为了避免声音不清晰,有碍接听,或者说电话临时跳线所致,否则有自己向对方示威耍小脾气的之嫌。 代接电话 在工作场合接听外来电话时,有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外来电话需要找的人不在,自己成为电话的代接者。代接、代转电话时,要注意以礼相待、尊重隐私、记忆准确、传达及时等问题。 ?以礼相待。接电话时,不要因为对方所找的人不是自己就显得不耐烦,以“不在”来打发对方。即使被找的人真的不在,也应友好地答复:“对不起,他不在,需要我转告什么吗?” ?尊重隐私。代接电话时,不要询问对方与其所找之人的关系;如果对方要找的人离自己较远,不要大喊大叫;别人通话时,不要旁听;不要插嘴;当对方希望转达某事给某人时,千万不要把此事随意扩散。 ?记忆准确。对方要找的人不在时,应向其说明后,询问对方是否需要代为转达。如对方有此请求时,应照办;对方要求转达的具体内容,最好认真做好笔录。对方讲完后,应重复验证一遍,以免误事;记录电话内容主要包括通话者单位、姓名、通话时间、通话要点、是否要求回电话、回电话的具体时间等。 ?及时传达。代接电话时,先要弄清楚对方是“谁”“找谁”这两个问题。对方不愿讲第一个问题,不必勉强。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可据实相告,然后再询问对方“有什么事情”。注意,这二者的先后次序不能颠倒。若对方所找的人在,应立即去找。答应对方代为传话,就要尽快落实。不要把自己代人转达的内容,托他人转告。 手机的使用 使用手机时,更应讲究礼仪。 手机的携带 携带移动通讯工具,应将其放在适当的位置。总的原则是既要方便使用,又要合乎礼仪。 常规位置 ?可以放在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之内。 ?可以放在上衣口袋之内,尤其是上衣内袋之内,但注意不要影响衣服的整体外观。 ?不要在不使用时将其执握在手里,或是将其挂于上衣口袋之外。 暂放位置 有时自己不方便把移动通讯工具放在常规的位置,可以暂作变通。 ?在参加会议时,可将其暂交秘书、会务人员代管。 ?在与人坐在一起交谈时,可将其暂放手边、身旁、背后等不起眼之处。 把手机挂在脖子上、腰上、手上,或握在手上,均不雅观。可能的话,应把它放在手袋或口袋内。 使用手机的禁忌 使用手机、寻呼机等移动通讯工具,可以方便交际联络。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使用规则。否则,就会有损自己的形象。 遵守公共秩序 使用移动通讯工具时,绝对不允许扰乱公共秩序,给公众带来“听觉污染”。 ?不应在公共场合,尤其是楼梯、电梯、路口、人行道等人来人往之处,旁若无人地使用移动通讯工具。 ?不得在要求“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如音乐厅、美术馆、影剧院,动不动就用大嗓门对着手机喊叫。必要时,应关机,或让其处于静音状态。 ?不允许在上班期间,尤其是办公室、车间里,因私使用自己的移动通讯工具。 ?在开会、会见等聚会场合,不能当众使用移动通讯工具。以免给别人留下用心不专、不懂礼节的坏印象。 注意安全 移动通讯工具的使用会分散人们对别的事情的注意力,它本身还会产生电磁波。应注意使用移动通讯工具时,必须牢记安全准则。 ?在驾驶汽车的时候,不要使用手机通话,或是查看寻呼机信息。 ?不要在加油站、面粉厂、油库等处使用移动通讯工具,免得它们所发出的信号引发火灾、爆炸。 ?不要在病房内使用移动通讯工具,以免其信号干扰医疗仪器的正常运行,或者影响病人休息。 ?不要在飞机飞行期间启用手机或寻呼机,以免给航班带来危险。 ?涉及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的事项最好不要在手机之中使用,因为手机容易出现信息外漏,产生不良事端。 ? 【自检】 请你判断以下情景中对电话的使用是否符合礼仪。 1.一男士夜间休息,电话铃响,被惊醒。 2.一男士在办公室内打电话。“这场球太臭,真的,那个6 号?” 3.一男士接听电话:“您好!北方公司。您找西海公司?抱歉!您拨错了。需要的话,我可以替您查一下西海公司的电话。”查手册,又道:“它的电话是211211。不客气,再见。” 4.一男士接电话:“你好!北方公司。你找西海公司?下次看清楚,我们是北方公司!” 5.一商务会议正在进行。上司居中讲话,全场安静。一手机铃响,另一手机铃又响。 (见参考答案9-1) 【本讲小结】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尤其是商务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通常都离不开电话的使用。商务人员不仅要使用座机,而且也大都配备了手机。使用电话时,必要的电话礼仪是必须加以遵从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话时的所作所为,举止表现,语气语调,以及具体内容的表达,从总体上构成了他的电话形象。因此要给各位商务人员一个忠告:请注意自己的电话形象,请维护自己的电话形象! 如何说 涉及谈话的具体形式,每一名商务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工程大学《微波工程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学院《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及识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软式网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青海金融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留学金融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本港海船船员考试《驾驶专业(船舶操纵与避碰驾驶员)》模拟试题及答案
- 路桥冬季施工方案(3篇)
- 项目承揽服务合同范本
-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中建三局社招在线测评题
- 2024年甲醇合成及精馏操作理论试题题库
- 外科学-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
- 旅游规划行业旅游目的地规划方案
- A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TCNPA - 景区玻璃栈道建设规范
- 股权估值协议书模板
- 顺丰快递合同
- 【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探究11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