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doc_第1页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doc_第2页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doc_第3页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doc_第4页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近年来,随着厦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碰撞、交融和汇聚,对我们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考,也提出了严峻挑战。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已显得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厦门市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索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厦门市未成年人“三位一体”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路和对策。一、厦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厦门不断推陈出新,社会各界在不断创新好形式和好方法,并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一)、化解问题,变复杂为简单 在厦门边远落后地区,在许多贫困农村小学,一提起“科普希望快车”,孩子们都会露出笑脸。孩子们喜爱“科普希望快车”,是因为这辆移动的快车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电脑、上网等常识培训,是因为快车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科学知识。快车把以前的集中下乡改为现在的常下乡,旨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学生们联名给市长写信,表达对“科普希望快车”的感激之情。“科普希望快车”还被评为2006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 厦门经常从棘手的难题下手,采取多种措施,使问题不再是问题。为解决“看书难,看好书、看新书更难”这一社区儿童面临的难题,厦门建立了少儿图书馆社区联网分馆的新模式,实行现场办证,通借通还,极大地方便了社区读者和家长就近借阅。 面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这一问题,厦门市教育局进行了历时8个多月的课题调研。课题组对3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了300多名教师,与50多位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进行座谈,对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初步摸索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中应把握的六大原则与七条途径,以及建立健全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三条保障机制。 (二)、道德教育,变单向为多向 每日登陆专设网站直接与法律咨询员交流的日咨询,每周在报刊上登载未成年学生普遍关注法律问题的周咨询,每月进行“法律援助进校园”月咨询厦门通过不同渠道激发未成年人的学法热情,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厦门,“雏鹰争章”活动已经成为衡量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拿到“海洋章”、“禁毒章”、“理财章”、“礼仪章”、“环保章”等特色奖章的小朋友特别有成就感,全市少先队员争章率为90%。 厦门市公安局与市教育部门多年来坚持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活动。 厦门双十中学坚持举行18岁成人宣誓仪式,引导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从课内到课外,厦门市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渠道正一步步拓宽。厦门市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以思想品德教育和科技教育为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每年有活动、活动有主题、主题有特色,现已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寻找身边的榜样”、“共建和谐社会与温暖”和“厦门我温馨的家”等系列读书活动。从城市到农村,从小学生到初中生、高中生,每年约有5万人次参加,活动区域覆盖率达100%。 厦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弘扬民族精神月”、“道德新风满校园”、“祖国发展我成长”、“节约资源四个一”、“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五小五德”,等等。另外,还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百场夏令营、“向亲爱的党敬礼”、“共倡文明礼仪,同迎中外宾客”系列教育活动以及“队礼献给特区建设者”等征文暨演讲与朗诵比赛。 厦门在抓牢学校这一教育主阵地的同时,还向外拓展一个又一个新“阵地”。为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到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厦门要求全市30多家科普教育基地每周至少做到一个单元时间对100人以内的未成年人团队免费开放。三年来,市科普教育基地共免费接待未成年人参观次数达301500多人次。不仅如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也在周六、周日和寒暑假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目前,厦门已有桥梁博物馆、园林植物园、青少年天文气象馆等35个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学生开放。 (三)、教育方式变刚性为柔性 厦门的校园心理剧广受赞誉。学生们把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困惑等,编写成“小剧本”,并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表现出来,通过体验和感悟,学会解决心理问题。厦门的校园心理漫画也富有特色。学校在校园内展出学生创作的心理漫画,让大家欣赏、评说,在分享中交流,达到化解心结,教育自我,教育他人。这两个创新活动分别获得了2005年和2006年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二等奖。 在成绩面前,厦门没有停下脚步,各方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湖滨中学创办了“团队疗法”,设立了“心海导航室”,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学校专属心理咨询网页,并把心理健康课列入正式课程。在外来员工聚集的同安工业集中区,厦门也创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 在教育中,厦门没有采取那种生硬、刚性的方式,他们坚持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柔性教育”。以情感为支撑、从关爱角度出发的柔性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173个社区组织开展了“阳光小队”“心手相连社区志愿者与未成年人结对活动”,共有17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通过每周一电话、每月一活动、每学期一沟通、每三个月一反馈等方式,结对帮扶了500多名社区未成年人。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还专门成立了“关爱社区青少年组”。一里社区六名退休老妈妈还自发成立了“爱心妈妈帮教组”,把吸毒青年当成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引导他们重新做人。 在厦门,还有一个教育孩子的特殊阵地,这就是厦门的“红领巾爱心超市”。“红领巾爱心超市”在为贫困家庭和儿童提供爱心帮助的同时,也成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大课堂”。在这里,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了“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献爱心,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培养“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四)、立足社区,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以屿后西社区为例 1、充分发挥“爱心基金”的作用屿后西社区有残疾人、贫困户家庭学生达32人,为了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的家庭,屿后西社区关工委常务班子以帮助解决残疾人、困难户家庭子女生活上、就学上遇到的暂时困难为出发点,合理地安排社区“爱心基金”的使用。每年春节临近时,屿后西社区关工委都会为贫困生陈志强送上“爱心基金”的慰问金,并请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他家整修老化的照明电路,让他能够过一个明亮温馨的春节。每年春节期间屿后西社区关工委常务领导班子成员配合社区党政领导走访10个贫困学生家庭,启动“爱心基金”共计5000元,购买粮、油等发放给他们,让他们也能过个好年。每年高考新生录取名单一公布,屿后西社区关工委常务领导班子就根据“五老”志愿者事先调查摸底的信息,配合社区党政领导,认真进行筛选,为十位困难学生送上“爱心基金”5000元,并协助六名困难学生申办获批“安康助学”,分别享受2500元、1500元和1000元等助学金共计10500元。被某高校录取的低保边缘户学子白宗辉接到社区领导和关工委成员送来的助学“爱心基金”时,母子俩喜出望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其父不顾双目残疾,专程摸索着前来社区关工委再次表示感谢。贫困户青年李雅真是精神病患者,有持刀暴力攻击倾向。屿后西社区党政领导和社区关工委研究,拨出“爱心基金”500元,并协助其向上级申请专款补助1000元,让他得以住院治疗,消除了社区一大隐患,为社区安定尽了一点力量。2、聚集社会力量助学助困在屿后西社区关工委全体同仁的努力下,争取了许多社会人士的爱心。“爱心基金”自创立、启动运作至今已有累计金额约16万元,有残疾、困难家庭子女共310多人次从中受益,受助金额9万余元。单亲家庭的黄芳芳同学,母亲长期患病,生活极其困难。经社区关工委牵线搭桥,爱心人士陈世峰先生决定每月资助600元生活费,今年春节和清明节又另外赠送1200元和800元。黄芳芳同学十分感动地说:如果没有社区党政领导、关工委和陈先生的无比关爱,她的生活和学习终将难以为继,她会永远铭记在心。经屿后西社区关工委推荐,共建单位京闽中心酒店与王超展同学结成帮扶对子,为其提供大学四年的学习费用。王超展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毕业后好好报答社会对他的关爱。3、用爱心送温暖、促和谐贫困生陈志强因病住院手术,社区关工委主任林美玉和常务班子成员李金钗立即自己掏腰包帮他买了补品,让他补充营养,早日康复出院。居民陈碧霞向社区总支书记反映其子谢安财因大专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家中又有一个精神病的哥哥而埋怨父母,认为他们无能,长期不与父母沟通,希望能帮忙做思想工作。经社区关工委多次耐心开导劝说,终于使他们的家庭关系得到缓和。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工作,以代际和谐增进家庭和谐,以家庭和谐推动社区和谐,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五)、注重青少年社会教育,精心组织多种有益活动以屿后西社区为例08年暑期,屿后西社区关工委紧扣“迎奥运”的主线,举办“祥云火炬迎奥运”主题夏令营。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北京奥运会厦门市火炬手拥有“祥云”火炬的优势,让营员们与火炬零距离接触,合影留念,体验“奥运就在我身边”;组织以“奥运在我身边”为题材的绘画比赛和作文比赛,通过活动,增强青少年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信念;组织参观市气象台,激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报效祖国;组织卫生文明督导队,与“五老”志愿者一起参与社区“美化环境,维护卫生,爱护公物,创建平安和谐社区”的公益活动,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每年端午节、中秋节期间,屿后西社区关工委组织“一老一少”志愿者携手到市福利院慰问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赠送礼品,表达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怀;与幼儿园共同发起“大手牵小手”行动,到福利院探望孤儿和残障儿童,为他们赠送书籍、玩具和日用品,弘扬青少年团结互助精神。通过参与社区献爱心活动,让青少年体会“敬老爱幼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配合有关部门组织青少年参与“文明城区的创建,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交通进社区”、“法律进社区”活动;邀请警官等资深人士向青少年宣讲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生活常识和未能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等法律法规常识,提高青少年法制观念,让未成年人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抵制犯罪。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屿后西社区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关注灾区献爱心”,积极参与社区及社会上的募捐活动;组织观看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唐山大地震,在青少年中开展坚强勇敢、乐观向上、团结互助、做有道德青少年的教育。二、当前厦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对民族精神淡漠;对中国革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缺少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价值观念的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二)、一些独生子女“惟我独尊”观盛行,个人主义至上。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逐渐扩大,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从小到大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呵护”和“优待”,使他们从小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严重者离家出走,极少数未成年人甚至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三)、未成年人法制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且犯罪呈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特征显著,一些未成年人缺乏法制观念,没有法律意识,加之受鉴别能力和心理偏差影响,动辄结成团伙,打架斗殴,群殴群盗,甚至暴力相残。一部分在校学生中出现抽烟、酣酒、结拜、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的现象有逐渐蔓延之势,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前兆,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影响。三、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及建议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环节应该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吸收社会方方面面积极参与,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未成年人的法制德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一)、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社会腐败和不良风气不但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且直接诱发青少年犯罪。各级政府和执法机关要对社会环境立法整治,持续不断地进行反腐、打黑、扫黄、禁毒、反邪等项工作,要加大力度,抓出成效。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同时要对社会各种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必要的整顿,使其遵纪守法,严格自律,将其变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阵地。(二)、要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方法。首先,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要改掉放任自流,过分溺爱,训斥加棍棒等三种毛病,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和子女心理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品德健康的孩子。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做诚实的人。同时,家长要强化预防意识,经常掌握孩子的消费来源,留意孩子结交的朋友,警惕孩子的谎言。对出现的一些违法苗头,应及早加以纠正,将其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学校要建立完善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一条线,党支部团支部少先队学生会一条线,教导处教研组学科教师一条线,上下贯通、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做到每位教师、每个科目、每节课都适时进行思想教育,确保德育工作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教师的言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在中学重点开展品行教育,在小学重点开展养成教育。同时,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四)、要努力做好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帮教转化工作。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一般都染有恶习,边改边犯,屡教不改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