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一下乡策划书范文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整体的国民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看起来似乎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9亿多的农民却成为了这一片繁荣中的伤口。 面对这个现象,李昌平提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并把它提上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议程。 在此之后,逐渐地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志士,走进农村,力所能及的帮助农民。 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怀揣着“立足农村,服务农业,关注农民”的信念走进了农村。 而我们,也同样是这样的热血青年,我们也希望可以走进农村,去真正的认识农村中所存在的“农民工”“留守儿童”“资源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去亲身体会农民的贫苦与无奈,去真正的认识我们的社会现状。 以便可以根据我们社会的需要重新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还可以为我们以后梦想的实现蓄积足够多的力量。 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已经成为21世纪的新主流。 那么,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新青年,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更应该引领这个新主流,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去肩负起改变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担。 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镇六渡村和龙家塘村,吉安市吉水县黄桥镇山原村老居自然村。 xx-10-1至xx-10-7 三、龙家塘的下乡成员以已经有下乡经验的老成员为主,进行基地的一般工作.支教可带部分新生.人数为20人左右.六渡村和老居自然村的下乡成员主要由新生组成,由带队人员和老成员进行指导.如果人数不够,可在学校进行招募.一个队的人数为1520人.前期准备(一)在社内进行宣传,在新食堂、老食堂、北区设点,招募人员,报名人数不限,但会进行筛选.一个下乡队的人数为1520人,到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二)9月20左右进行探路,摸清到达下乡地点的路线;和当地的乡政府及村委会取得联系,并征得他们的同意;初步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以便可以根据该村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活动。 (三)从9月15日开始进行早训(或晚训),直至下乡,早训的主要内容有跑步、学唱红歌、进行下乡理论培训、排练下乡文艺汇演所需的节目等,并在这段时间里对所招募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筛选,保证下乡的质量。 (四)每位下乡队员必须准备好教案和调查问卷。 支教负责人可对教案进行指导和修改,保证支教的质量;调查问卷可根据自己的疑惑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五)挑选共同理论材料进行学习,用以提高下乡队员共同的理论素养。 (六)每位队员都要为自己的下乡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有目标,才能更好的安排自己的下乡活动,最终才能有所收获。 (七)最重要的是下乡队员吃苦的心理准备。 下乡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也是一件很能磨练人意志的事。 吃大锅饭、睡通铺是肯定的,但还有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所以下乡队员必须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活动的进行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支教、调研和文艺,其他的活动根据当地的需要再进行安排。 比如割稻子、捐衣物和小朋友的学习用品、评选十佳儿媳等活动。 (一)招生1招生时间10月1日张贴海报,并通过队员的口头宣传进行招生。 2招生对象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二)支教1支教时间:10月2日下午至10月6日上午上午8301130下午3005002课程内容以娱乐、有趣、轻松的课程为主,但不能肤浅、无知,要真正的给予小朋友思想上的东西,并能够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3课程安排上午三节,下午两节(轻松、愉快的教学)4班级设置设大、中、小三个班级(大班五六年级中班三四年级小班一二年级)5老师安排设班主任3名,每班1名。 由班主任协调各种关系,安排课程(每一位下乡队员都必须安排到)。 (三)文艺由代课老师给小朋友排练节目,小朋友也可以自己报名。 为最后的文艺汇演筹备节目。 (一)调研人员除过当天支教人员和后勤人员,其余的人都去参加调研。 (二)调研内容一方面,设置共同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留守儿童等。 另一方面,队员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查,以便实现自己下乡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调研方式以聊天的形式为主,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 但一定不能因方法不当而与村民发生不愉快。 (四)调研时间10月1日下午10月6日上午上午8001130下午230530(一)节目A当地小朋友B当地村民C下乡队员(二)排练时间A小朋友可在上课时或课余时间排练B下乡队员在下乡前就必须准备好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在下乡的空余时间排练(三)文艺宣传A张贴海报;B在调研过程中寻找村中有才艺的村民,并同时对文艺汇演进行口头宣传;C带动小朋友进行宣传。 (四)文艺汇演时间安排10月6日下午进行彩排,晚上700900进行演出后期总结下乡结束后,每名队员都要进行总结,总结自己在下乡中的感受、工作情况、对下乡开展活动的意见,以及对农村问题的反思,并在10天之内发到学社油邮箱里,以便其他队员进行总体的梳理。 除了个人总结,下乡队长、副队长和各活动的负责人另外要对整体的活动进行总结,并在12天之内将总结结果发到学社邮箱中。 在下乡后由部分队员完成下乡的整体总结,并在12天内召开下乡总结大会,对整体的下乡做出评价,提出以后下乡的意见。 至此,整个十一下乡活动结束。 (一)总体安排10月1日到达下乡地点10月1日下午10月2日上午熟悉村中的基本情况,同时进行招生,进行简单的调研。 10月2日下午10月6日下午开展日常活动,支教和调研同时进行,其他的活动根据当地的需要再另外进行安排。 10月6日下午进行彩排,晚上700900进行文艺汇演10月7日返校(二)日常活动作息安排0600起床0620进行早训(跑步、唱红歌、做游戏)0720吃早餐0800开始日常活动1130回到吃饭地点1150吃午餐12301420午休1430开始活动1730回到吃饭地点1750吃晚饭1830开始生活民主会(总结一天的活动,找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出解决方案;安排第二天的活动;进行自我批评与自我表扬,民主批评与民主表扬)2030结束会议20302230时间自己安排2230休息(一)使新队员掌握调研的基本方法,了解下乡的意义所在。 (二)锻炼队员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三)唤醒队员的社会责任感。 (四)让队员感受团体的力量,以便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配合。 (五)通过文艺为当地的村民带去乐趣,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六)为当地的小孩子带去新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七)通过调研正确的认识农村的现状,加深下乡队员对社会的认识,以便队员对自己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八)真正的走入农村,帮助农民。 让广大农民感受到社会没有遗弃他们,国家没有遗弃他们,还有一大批人在时时刻刻的关注着他们。 (一)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想着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农民。 (二)具有一定的吃苦精神。 (三)心态端正,到乡村中就必须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农民,不怕脏不怕累,平等的与村民交流。 (四)充满热情与活力,展现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 (五)队员之间要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意识。 (六)尊重当地的农民,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 (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送的东西必须付钱。 (二)不准在村子里玩乐(喝酒、打牌,抽烟等)。 (三)下乡中,女生不能独自外出,必须和两个以上的同学结伴而行,所有人晚上一律不准外出。 (四)严禁单独到有水的地方玩。 (五)不准在村里乱扔垃圾,每人准备一个随身垃圾袋。 (六)不轻易许诺,承诺的事一定要做(七)外出时必须要戴小红帽和红领巾。 (八)走到哪,红歌唱到哪。 (九)自己的碗筷自己洗(培养自立性)。 (十)当有意见分歧时,一切必须服从组织安排。 (一)听不懂当地的方言。 (二)当地村民不是很支持我们的活动。 (三)陷入当地纠纷。 (四)不了解当地的风俗,做了令村民忌讳的事。 、(一)听不懂方言可找当地的小朋友进行翻译,尤其是老人,但不管怎样,队员都必须耐心听讲。 有时我们可能就是一个倾听者。 (二)当村民不支持我们的活动时,我们要以我们的热情去感染他们,并通过帮助村民干农活来感动他们。 (三)当碰到村中的纠纷时,队员最好不要去涉及。 因为我们可能对村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还有我们可能没有解决好纠纷的能力。 (四)为了避免我们因不了解风俗而造成尴尬。 在刚到村子时,我们必须在当地人那里了解他们所忌讳的事情。 总之,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保持冷静,以平和的心态,最佳的方法处理每一件事。 (一)队员必备用品(推荐) (1)结实背包1个、个人洗漱用品(毛巾、牙刷、卫生纸、防冻防霜物品等)、防冻防霜的备用衣鞋袜、雨伞一件。 (2)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等)、手机(备用电池、充电器)、笔记本、手电筒或打火机、个人专业药品。 (二)集体必备用品(酌情增减) (1)集体共用照明灯具(或者蜡烛)大块塑料布若干、针线包。 (2)具体地图若干、指北针、手充式电筒若干、队友联络表(每人一份)、移动存储设备(U盘-SD卡等)、队旗、摄像机器。 (3)集体证明(学校介绍证明等)。 (三)集体(个人)备用药品(供参考) (1)感冒药感冒胶囊牛黄解毒片藿香正气水板兰根液(冲剂)。 (2)退烧消炎抗生素阿莫西林 (3)肠胃药黄连素、颠茄片、利特林。 (4)五官药土霉素眼膏,红霉素眼膏。 (5)外用药具红花油、伤湿止痛膏、绷带、纱布、棉球、清凉油、风油精。 (6)急用药品止痛喷剂、防寒药。 探路费用(来回车费及食宿费用)100*3(人)=300打印材料的费用5*20(人)=100买小红帽和红领巾文艺汇演所需费用(气球,奖品,装饰品等)300队员下乡7天所用费用(来回车费及食宿费用)150*20(人)=3000总费用375050十一下乡人员名单序号姓名性别学院班级联系方式1陈李子女政法学院10法本 (1)班158070618022吴盛兵男工学院10电气本 (1)班152162866693周昌义男医学院10口腔专 (1)班135766073514徐志洲男医学院10口腔专 (1)班134790585025李玮鑫男人文学院10历史本 (1)班152162860816孙振环男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0信息本 (1)班151796290757陈军男政法学院10事管本 (1)班152796702368兰星星女商学院10财管本 (1)班152796027279陈文清男工学院10材料本 (1)班1521628649310邹龙男医学院10临床本 (1)班1517069767311徐臣亮男医学院10口腔本 (1)班1521629062912赵彬男医学院10口腔本 (1)班1877067253213杨星男医学院10口腔本 (1)班1520706960014蔡娇女人文学院10对外汉语本 (1)班1527960110015卢挺男医学院10医药本 (1)班1357664121516樊兰花女政法学院10法本 (2)班1527960623917王旭杰男体育学院10体教本 (2)班1580706929618徐菁女教育学院10学前专 (1)班1507963927519冯亚文男工学院10机械设计制造本 (3)班1507968189120李燕香女人文学院10汉语言文学本 (1)班1521628687221张春燕女商学院10会计本 (1)班1521628692022安赟强男教育学院10教本 (1)班1597020880623辛定良男政法学院10法本 (1)班1587963966824曾斐女人文学院10语文教育专 (1)班1897963476925杨平女政法学院10法本 (1)班1527963357226李斌男政法学院10政治本 (1)班1587969379527李友书男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0信息本 (1)班1368796572128叶志亮男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0信息本 (1)班1517963659129方清男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0信息本 (1)班1361796290730黄小花女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讯工程本 (1)班1597023182931崔本要男工学院10电气本 (1)班1507062552132刘文亚男化学化工学院10应化 (2)班1521628677233郝俊华男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0信本 (1)班1527981390834徐军胜男商学院10旅管本 (1)班1521628656935汪欣桐女政法学院10社工本 (1)班1520706315636彭玉芳女人文学院10语教专 (1)班1517083906037骈静岚女商学院10国贸本 (1)班1521628655138黄思凌男人文学院09新闻本 (1)班1527048668639陈晶才男商学院10财管本 (1)班1507961340740王雪燕女医学院10中医本 (1)班1521628599041杨义宝男政法学院10政治本 (1)班1507065390542唐琦蔓女政法学院10社工本 (1)班1594968129943赵艳艳女体育学院09体教本 (3)班1527968719844曾龙英女人文学院09语教本 (1)班1527968963045罗曦女教育学院09心理本 (1)班1527016879746杨阳女教育学院09心理本 (1)班1517088034447口皓女商学院09经济本 (1)班1527982026648黄海男化学化工学院09应用化学本 (1)班1527016809349胡文华男数理学院09数学教育本 (1)班1527983843250梁筱女数理学院10数本 (1)班1517086546851黄林根男政法学院08社工本 (1)班1517080581652刘俊男教育学院08心理本 (1)班1517080504453钟黎俊男商学院08经济本 (1)班1527960212854薛廉文男商学院08经济本 (1)班1527968816455曾德建男商学院08经济本 (1)班1517081810356边文斌男商学院08经济本 (1)班1517081434957罗来疆男商学院08经济本 (1)班1517065143658张祥福男商学院08经济本 (1)班1597020808569王渊男商学院08经济本 (1)班1517069529260徐双明男商学院08经济本 (1)班1507065308061肖婷女化学化工学院1517069795862刘佩女化学化工学院10化教本 (1)班1507962439063邓佐松男生命科学学院10园林本 (1)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xx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 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 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1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新世纪以来,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社会内容。 其中“三农问题”反复被党中央列为工作重点。 xx年之后又先后出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免除农业税”等社会热点话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寻求新的问题切入点、新的解决方案是党给我们交出的新的答卷。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主要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 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觉悟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法进行,把保障农民利益的相关制度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 尽管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作了许多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尤其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法律制度方面还需大力加强,所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法制教育与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1.农村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农村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合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3.坚持对内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坚持开放,充分吸收和利用外来的资金、人才以及一切可利用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4.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 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 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 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 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 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 从总体上来说,农村面貌没有根本改变,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 而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了要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新农村建设。 某些地区农村建设规划的误区目前,各地建设新农村的群众积极性不断升高,地方政府也在全力推动,主流情况是好的,但是有两种思想倾向值得注意。 一种倾向是中央决定新农村建设后,有的地方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与要求,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没有形成有针对性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简单地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搞工程建设,盲目地搞运动,有能力要干、没有能力也要干。 另一种倾向是惧怕做农民工作,怕接触农村的工作,担心矛盾复杂、政策性强、不易把握,担心没有钱不好做事、做不好事,不愿意负责任。 著名旅游规划策划机构北京绿维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认为城乡有别因地制宜有特色者生存。 我国城市规划历来得到政府、学界与业界的高度关注,也取得了不少成就,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将城市规划的经验照搬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呢?农村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才能使农村规划得到科学的发展。 1、因地制宜-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村庄整治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和完善。 立足已有条件开展村庄整治,凡是能用的或者经改造后能用的房屋和设施,都要加以充分利用。 农民急需的是配套道路、供水、排水等设施,改变村容村貌。 2、量力而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尽管中央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只能立足已有的基础,解决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3、突出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要把是否能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突出农村特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农村若是失去其特色,只会变成一个个微型城市,很难吸引到适合的投资与寻求差异化的城市游客。 1、中央专项资金-xx年国家支农资金将达3397亿元1998xx年,中央财政直接用于三农资金的支出累计为9350多亿元。 xx年为2626亿元,xx年达到2975亿元,xx年计划在这一基础上新增400多亿,达到3397亿元。 xx年的支农资金比上年增长14.2%,占总支出增量的21.4%。 今年总支出增量的五分之一强用到了农村。 中央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2、金融机构支持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xx年2月召开的全国合作金融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农村信用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当前农信社要着力进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科学管理机制的建设,大力抓好业务创新,在继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同时,用新思路、新机制搞活小企业融资;加大对产业化、产业集群形成的支持力度,增加助学和消费信贷的投入,大力发展结算、信用卡以及理财服务等以手续费为重点的中间业务。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已刻不容缓。 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和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提高履行公共服务的能力,特别对农村“两水”(饮水和灌溉用水)、“三网”(电、路、通讯网)、“两气”(沼气、液化气)、“两个市场”(境内外销售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有政策性的领域要加大投入。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是市场行为,是把商业资金用于具有高回报的项目建设。 贷款的原则是实施地区总量控制,与地方财政能力挂钩,同时考虑区域、政策导向、贷款质量和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 把城建行业贷款总量控制限额分解到各省级分行,并通过监测确保各地不得突破,以防范对地方政府过度融资的风险。 在项目分类指导上,对收费项目原则限定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以上的市区项目,要求项目资本金比例在20%(含)以上;对非收费项目要求仅限于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及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级市的项目,项目资本金要求进一步提高到30%(含)。 刘明康指出,商业银行也要大力增加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支持外贸和新兴领域的农村商业企业,扩大对农村私营业主、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3、经营土地资源的融资这种方式以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为手段,充分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储备进行融资。 经过对土地的开发,实现不同地段,不同价格,利用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获得土地资源的经营收益进行城镇建设投资。 跳出传统的“先基建、后招商”和靠贱卖土地置换基础设施的老路,改为以市场运作,整合经营城镇资源,以整合实现增值,在增值中推进整合,边开发、边增值、边经营、边发展的思路。 4、以特许经营为主要方式的市场化融资这种方式以国家与民营相结合、民营投入为主。 特点是以少量国家投资带动大量民间资金(外资、内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作中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责任制,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责、权、利明确。 什么样的项目可以市场化融资?根据项目区分理论,凡是可以收费的基础设施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应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各种资金投入,政府依法进行监管;在街道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中也可尝试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将城市街道的路灯、垃圾收集设施、公厕、书报亭、广告牌等设施统一规划和委托经营管理。 以特许经营为主要方式的市场化融资,规定了政府和企业双方的责权利,实质上在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合作关系。 通过这种合作关系,使政府与企业双方各展其长,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著名旅游规划策划机构北京绿维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认为“四两拨千斤”,引导农村多元化投资。 中央专项资金看起来数额庞大,但如果撒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却是杯水车薪,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状,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支持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的政策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实质上来讲是鼓励各类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形成农业多元化投入格局。 我国农村旅游的发展已有一定的时期,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又为农村旅游大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国农村旅游的发展已有一定的时期,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又为农村旅游大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尊重当地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是我们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指导方针。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成败的一把标尺。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是保证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是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通过城市的“反哺”,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多种非农产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注意到,农村旅游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对一些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面貌的改善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1.农村旅游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发展农村旅游,尤其是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农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自愿支持农村发展,吸引城市的资金及人才向农村流动,且符合市场规律,真正的体现“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 而旅游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 同时,旅游业能推进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的平均利润率,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 2.农村旅游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 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3.农村旅游拂动乡村文明风农村旅游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 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 因此,发展农村旅游,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培养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 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 发展农村旅游,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带入农村,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转变,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4.农村旅游打造农村整洁环境农村旅游中的旅游休闲环境的打造,农家接待条件的建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 最为重要的是,旅游休闲要求,村庄面貌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旅游最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唯一性等等,都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 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5.通过农村旅游社区参与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在发展农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或里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一样也是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 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名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商场安全保卫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量子计算行业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云计算行业云计算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商场全员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快递行业同城快递服务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包头市2025内蒙古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聘8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2025上海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招聘仪器研发助理岗位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格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操作工等岗位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置点管理制度
- 麻醉科职责及管理制度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夺分金卷)
- 药房管理规章制度目录
- 中职第1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探索试题
- 2025年辽宁省交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香港 信托合同范本
- 少先队活动课《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课件
- 阀门培训课件
- 《焦化机械设备维护检修标准》
- DB11∕T 899-2019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