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说出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2.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进步意义和局限性。(重、难点)3说出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知识点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学生用书P76阅读教材P110P111项目内容主要观点正确观点(1)生物来源: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2)进化顺序:由低等到高等错误观点进化的原因: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意义(1)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2)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局限性(1)拉马克将进化原因归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这大都属于主观推测,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2)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导致物种的改变是否符合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判断方法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判断是否符合其观点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性状的获得是不是由于使用多少:如果某器官经常使用,则发达;如果不经常使用,则退化。(2)获得的新性状是不是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所产生的新的性状,能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A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祖先进化来的B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的C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生物新类型的形成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结果解析:选D。“生物新类型的形成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结果”是达尔文的观点。2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食蚁兽的舌头变得细长,是由于食蚁兽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鼹鼠由于长期生活于地下,眼睛萎缩、退化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ABC D解析:选C。拉马克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两个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动物的器官越用越发达,相反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并且拉马克认为这些因为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均为“用进”的实例,为“废退”的实例。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知识点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学生用书P77阅读教材P111P112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1)(2)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分析:(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变异(4)适者生存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存或淘汰。自然选择只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的选择,生物微小的变异得到积累。2自然选择学说中有关“变异”的分析(1)环境因素的作用会提高突变的频率,但任何情况下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所以环境不能起到定向诱导变异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对不定向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2)在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变异在前,选择在后”的思路。3自然选择学说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比较项目自然选择学说拉马克进化学说区别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本来就有;环境和生物都不决定变异的方向变异是定向的,环境和生物的意愿可决定变异的方向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环境和生物的意愿决定的变异都适应环境进化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自身决定联系认为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即简单复杂、低等高等,且都是“渐变”的结果1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抗药性解析:选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A 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 错误;即使无农药,害虫也可以产生抗药性的变异,这一性状变异并非农药引起的,D 错误。2下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原因是变异具有不定向性Bab的变化是农药作用的结果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解析:选D。在使用农药前,害虫存在多种变异类型,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图中ab段下降的原因是大部分害虫没有抗药性或抗药性弱,从而被淘汰;bc段上升的原因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生存斗争中存活并大量繁殖。农药的作用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抗药性早已存在于该种群,只是将抗药性弱的个体淘汰了。核心知识小结要点回眸规范答题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意义在于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表现为:(1)不能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2)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3)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学生用书P78拓宽教材1(必修2 P110“文字”改编)下列叙述与拉马克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不相符是()A地球上的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B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C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不变的解析:选D。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观点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显然 D 项内容不符合拉马克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2(必修2 P111图73改编)试着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1)长颈鹿的祖先由于_而产生大量后代。(2)长颈鹿的数量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会产生_。(3)由于_使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4)颈短的长颈鹿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也就是_。(5)这样_逐代积累,导致长颈鹿的脖子越来越长。答案:(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变异(4)适者生存(5)有利的变异精练好题3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解析:选C。拉马克否定了神创论,但其学说的两大观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其致命的缺陷。进步之处是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4在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里,喷了一种新的农药后,约98%的甲虫死了,约2%的甲虫生存了下来,生存下来的原因是()A有基因突变产生的抗药性个体存在B以前曾喷过某种农药,对农药有抵抗力C约有2%的甲虫未吃到沾有农药的叶子D生存下来的甲虫是身强体壮的个体解析:选A。生存下来的甲虫是由于本来就具有抗药性基因,而新基因的产生来自基因突变。5(2019唐山高一检测)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没能解决的问题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B说明物种是可变的C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及多样性D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解析:选D。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中“适者生存”的原理能够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可以生存下来,由于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由于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不能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6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染色体的变化很多,现在把有变化的第染色体的纯合子列在下表中,试分析说明下列问题:果蝇的第染色体的各种类型在不同温度中的生活力第染色体的各种类型25.5 21 16.5 标准型100100100A9998100B958987C92109109(1)从表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温度中,第染色体的不同类型的生活力_。(2)在25.5 时,_的生活力最好。在21 时,_的生活力最好。在16.5 时,_的生活力最好。(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解析:从题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中,第染色体的不同类型的生活力不同。在25.5 时,标准型的生活力比变异类型A、B和C都强,但在21 和16.5 时,变异类型C的生活力比标准型好。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下列两点:有极少数的突变是有利的,可以作为进化的原始材料;突变的有利与否,是其所处环境决定的。答案:(1)不同(2)标准型CC(3)少数有利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突变的有利与否,随所处的环境而异学生用书P133(单独成册)1(2019阜阳高一检测)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A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B生物的种类是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解析:选A。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这是神创论的观点,A项符合题意;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生物的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不经常使用的器官则逐渐退化(用进废退),并认为这样获得的后天性状可遗传给后代,使生物的种类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B“生存”的“适者”,对人类都是有益的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解析:选D。由于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谈不上对人类有益或有害,因而A、B、C三项都混淆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是错误的。D项表明了在自然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环境条件,D项正确。3下图所示是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颈鹿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C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后代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适应环境的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解析:选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变异、自然选择、遗传(使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综合作用。其中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自然选择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方向发展。4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始祖马进化成现代马的动力是()A过度繁殖B遗传变异C生存斗争 D适者生存解析:选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5如下图,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解析:选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每一种生物都能产生很多后代,即过度繁殖,众多的后代要想生存下来,即获得必需的生活条件如食物、空间等,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就要发生生存斗争。生存斗争使大量个体死亡,少量个体生存下来。所以曲线理论值与实际值有较大的差距。6鲸和鲨鱼是不同纲的两种动物,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体形,这是因为()A相同变异的结果B进化的方向相同C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D相同的环境对它们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选D。鲸和鲨鱼都生活在海洋里,相同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体形进行了相似的选择。7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按达尔文的观点,鹿角发达的原因是()A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B鹿角经常使用的个体保留因而发达C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D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解析:选A。达尔文的观点认为,古代雄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很难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的进化,就成了今天的有发达鹿角的雄鹿。8当某种新感冒药刚问世时,其治疗病毒性感冒的效果很好;几年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疗效逐渐降低。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药物对病毒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使病毒产生了抗药性变异解析:选C。病毒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存在抗药性变异的,有不存在抗药性变异的,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抗药性变异逐代积累和加强,繁殖几代后,就会对药物有较强抗性,即药物疗效逐渐降低。9炭疽杆菌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堪称细菌之最。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炭疽杆菌的顽强生命力的形成,是由于()A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炭疽杆菌的定向选择B不良环境引起炭疽杆菌发生的不定向变异C进化过程中炭疽杆菌产生的定向变异D进化过程中炭疽杆菌通过DNA复制,逐代积累解析:选A。在进化历程中,生物先变异,后被自然选择;先发生了炭疽杆菌的不定向变异,在环境的定向选择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0人工选择之所以能选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新物种,其共同的选择基础是()A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斗争D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解析:选B。选择的基础是生物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遗传和变异产生的。11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为工业区。如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变化:森林时期建成工业区后50年灰尺蛾黑尺蛾灰尺蛾黑尺蛾99%1%1%99%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定向变异作用B自然选择作用C灰尺蛾迁入,黑尺蛾迁出D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解析:选B。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2下图表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平均喙长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同一种地雀喙长和喙短是一对相对性状B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度增加C地雀的平均喙长在19761978年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D根据调查结果,不能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解析:选B。喙长和喙短是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一对相对性状,故A正确;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种子平均硬度增加,选择了喙长性状,故B错误;环境选择有利性状,故C正确;虽然1978年种子平均硬度下降,但是1979年后种子的硬度未知,由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故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不可预测,D正确。13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狼的进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如有跑得快的,有跑得慢的。这说明生物具有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一般是_的。_和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样食物、环境对狼起了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3)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_实现的。解析:(1)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由遗传和变异导致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且可遗传。(2)环境对变异起着选择的作用,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3)狼的进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答案:(1)变异不定向遗传变异(2)选择定向方向(3)生存斗争14下图所示为新生物的形成过程。图中的圆圈表示某一种生物,箭头表示变异方向,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表示淘汰的变异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变异和进化的方向看,该图表示的达尔文学说的观点是_,_。(2)部分变异个体被淘汰是通过_实现的。(3)图示中生存下来的个体类型必须具备的特征是_;这些类型的变异能通过_得以不断积累和加强。答案:(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2)生存斗争(3)适应环境遗传15甲虫幼虫期以农作物叶为食,破坏力极强,后来使用某杀虫剂进行防治,开始使用时,对甲虫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继续使用,甲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_,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的;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_作用。(2)甲虫与杀虫剂之间的关系叫_。在害虫进化过程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_个体。(3)下图是甲虫在使用杀虫剂之后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害虫具有抗药性应在使用杀虫剂过程_(填“前”“中”或“后”)。解析:甲虫与杀虫剂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由于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甲虫种群个体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杀虫剂对甲虫起了选择作用,其中抗药性的个体是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无抗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媒体管理办法总结
- 碧桂园法务管理办法
-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原则
- 上海纳税信用管理办法
- 落实教师待遇管理办法
- 产品市场研究管理办法
- 课程大纲制定管理办法
- 专业社工机构管理办法
- 中介公司客户管理办法
- 线下剧本杀管理办法
- 物业客服管家工作内容培训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 考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2025年长江陆水枢纽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技能竞赛钳工理论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方案
- 梅大高速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及安全警示学习教育
- 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000个
- 医疗机构患者信息管理制度
-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 学生生活全景模板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普货运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