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关键词】脾脏寄生虫性囊肿 脾脏非寄生虫性囊肿 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超声探测方法、正常脾脏声像图、正常值 超声诊断 鉴别 【内容摘要】脾脏囊中相对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依据其发病机制将其分为寄生虫性囊肿和非寄生虫性囊肿。B超能够很容易的评价脾的形态和大小,能获得清晰地脾断面图像,它常作为脾脏囊肿的首选检查,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占位,内为无回声暗区;本病需要和脾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脾脏囊性淋巴瘤鉴别。目的:报道9例脾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采用病例统计分析的方法,从超声的角度描述了脾囊肿的表现及脾囊肿的鉴别诊断。结果:8例真性囊肿,l例假性囊肿。脾囊肿的临床表现不特异,多因左上腹肿块就诊,B超、CT扫描有诊断价值。8例行脾切除术,1例行保留大部分脾脏的囊肿切除。结论:超声检查能为脾脏疾病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并可根据脾脏声像图的改变辅助肝脏和其他疾病的诊断。【正 文】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部,第911肋间腋前线至腋后线之间,上极在脊柱左侧24cm处。呈长椭圆形,分为膈面与脏面。膈面光滑隆起,紧贴膈肌与侧胸壁;脏面向内凹陷,其内下方与胃底相邻,其下方与左肾和结肠脾曲靠近。中部为脾门,有血管和神经出入,组成脾蒂。胰尾常抵达脾门附近。脾动脉沿胰腺上缘迂曲行走至脾门附近处分成47个分支进入脾脏,脾动脉直径约45mm,进入脾实质后分为前支及后支。脾静脉在脾动脉下后方,在脾门处由36个较大分支静脉汇合而成,沿胰腺上后方行走,呈轻度弯曲状,直径约58mm。正常脾脏长约1012cm,宽68cm,厚34cm,在肋缘下摸不到。其主要生理功能有:(1)储存血液,调节循环血量。平静状态下脾脏储存血液。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脾脏收缩,将血液排入血循环,以增加血容量和浓度。(2)生成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特别是在部分急性传染病的发病期,脾脏肿大,具有吞噬作用,能消灭细菌并产生抗体,增加机体免疫力。(3)破坏衰老红细胞,释放出胆红素,并将分解出的铁质储存于脾内,调节铁代谢。(4)调节骨髓造血功能,维持血细胞的平衡。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1262岁。7例以左上腹肿块就诊,2例无症状。经体检B超发现脾脏囊性占位。病史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7年。术中见7例为单房囊肿,2例为多房性囊肿。囊液性状2例为水样透明液,5例为淡黄色浆液,2例为咖啡样粘稠液。囊液量最少者450ml,最多者2500ml。8例行脾切除,l例行保留脾脏的囊肿切除术。病理报告6例为单纯性内皮囊肿,2例为表皮样囊肿。l例为假性囊肿,全部病人手术后经过良好,无并发症,均近期出院。2.讨论分析:(一)发病原因1.寄生虫性囊肿由棘球绦虫属的包虫囊构成,由幼虫经血进入脾内发育生长成寄生虫性囊肿,囊内壁无衬覆上皮,囊内含寄生虫虫体或虫卵及坏死组织, 2%的棘球蚴病中可有脾包虫囊肿,常与肝、肺棘球蚴病并存,在我国北方畜牧地区可见。2.非寄生虫性囊肿包括真性和假性囊肿(1)真性囊肿:有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血管和淋巴管囊肿等,它与假性囊肿的区别在于囊内壁被覆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其中表皮样囊肿多见于青年,常为单发性,最大直径可达31cm,囊内液体多达4000ml,色质浓稠,为淡红色或褐色,可有胆固醇结晶;病理形态可见,囊内壁衬以鳞状上皮,基底膜平整,无表皮钉突,无皮肤附属器。而表皮样囊肿来源不明,可能为胚胎期胃背侧系膜或中肾管的细胞误入脾内发育而成;其病理所见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及附属器,为皮肤全层结构,可有神经组织及骨组织等,囊内可有白细胞、脂肪小体和胆固醇结晶。(2)假性囊肿:较真性囊肿多见,约占非寄生虫囊肿的80%,囊肿多为单房性,可有外伤史,囊肿可以很大,囊壁无内皮细胞被覆。(二)临床表现寄生虫脾囊肿以中青年多见,非寄生虫性脾囊肿以青少年多见;小的囊肿可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B超时发现,但囊肿块增大压迫和刺激邻近脏器时,才产生器官受压症状,以左上腹不适或隐痛最多见,有时亦可累及脐周或放射至右肩及左腰背部;如果压迫胃肠道,可有腹胀或消化不良、便秘等。脾脏表皮样囊肿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常因健康体检或在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就诊时发现腹部肿块,触之紧张,可有痛感,略有弹性,可活动,吸气时也可移位(三)超声探测方法、正常脾脏声像图、正常值 B超能够很容易的评价脾的形态和大小,能获得清晰地脾断面图像,它常作为脾脏囊肿的首选检查。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但饱餐后胃体积增大可能影响脾的位置,因此患者要求空腹检查。在进行检查时通常采用右侧卧位。探测方法:患者右侧卧位或仰卧位,左手举起放于头部,使肋间距离增宽,将探头置于左侧腋前线至腋后线间的第711肋间逐一进行斜切,观察脾脏的结构及大小。此外,也可将探头置于左侧肋缘下向前正中线及脐部方向探查,以观察脾脏肿大的范围。 正常脾脏的肋间斜切声像图呈新月形,包膜薄而光滑,外侧缘呈向外突的弧形,内侧缘中部向内凹陷,为脾门。脾门区可见脾静脉的管状无回声区。脾动脉较细常显示不清。正常脾实质呈均匀细小的点状回声,回声较低,一般稍低于正常肝组织的回声。脾脏的测量及正常值: (1)长度:即脾上极最高点至脾下极最低点间的距离,正常值范围为812cm。(2)厚度:即脾门至脾门对侧缘最大的切线距离,正常值范围不超过4cm。(3)宽度:为垂直于长轴切面上的最大横径,正常值范围为57cm。(五)脾囊肿的超声表现:脾实质内见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光滑,后方回声增强;囊肿较大可致脾脏外形不规则;多囊脾为脾实质内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腔,分布较密集。常合并多囊肝,多囊肾;假性囊肿内可见光带分隔,弥漫细点状回声。(六)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和脾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脾脏囊性淋巴管瘤鉴别。(1)脾脓肿:少见,常继发于全身性感染,也可由邻近脏器直接或经淋巴道感染。超声表现:脾脏肿大;初期: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质;中期:脓肿液化坏死后表现为无回声区,内可见光点、光带及光团,周边有强回声带环绕;抗炎治疗后异常回声区逐渐缩小。(2)胰腺假性囊肿侵入脾脏内可于包虫病相仿,出现分割,当伴有出血和感染时,其内可有点状回声,但胰腺假性囊肿多有急性或慢性胰腺炎病史;脾脏囊性淋巴管瘤一般无症状可单发也可多发,囊壁薄,其内可见肿大淋巴结。往往脾包虫囊肿与肝包虫囊肿并存而囊性淋巴管瘤者肝脏一般不受累,Casoni实验阴性。【参考文献】 1. 夏园园主编.超声诊断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于三新主编.功能诊断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夏园园主编.超声诊断学.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院感知识培训原因分析课件
- 2025年美容美发行业店长招聘模拟题集及答案详解
- 2025年软件测试工程师中级专业测试方法与模拟题集
- 2025年新媒体运营师初级面试模拟题及应对策略
- 无菌药品生产培训课件
-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求职面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2025年股票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模拟题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认证考试宝典预测题集
- 无甲醛装修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建筑师高级面试实战模拟题及解析
- 房屋租赁投诉管理制度
- T/JSWP 01-2021政策类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
- T/CBMCA 006-2018生态多孔纤维棉
- 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压力管道安全培训
- 公司安全员培训课件
-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件
- 政务服务智能化:DeepSeek在政务系统中的场景化落地
- 培训师自我评价
- 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
- 炉窑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