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油装卸油台的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和对策.doc_第1页
浅谈原油装卸油台的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和对策.doc_第2页
浅谈原油装卸油台的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和对策.doc_第3页
浅谈原油装卸油台的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和对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原油装卸油台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代加强 杨国彪 于传和 (大港油田HSE监督评价总站)摘 要:原油装卸油台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场所,通过对我油田装卸油台现场检查与现行有关规范的比较,作者发现我油田装卸油台运行上存在一些共性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本文主要从原油装卸油台日常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中,分析原因,提出应当如何加强卸油台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装卸油台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0 引言原油装卸油作业过程一直是油气生产过程中危险环节之一,从装卸油火灾爆炸事故来看,违章操作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和突出矛盾。如大连新港7.16火灾事故,其直接原因就是在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从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我油田装卸油台的安全管理上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违章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爆炸、燃烧等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因此,分析装卸油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违章现象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理和防范措施,对提高装卸油作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我公司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装卸油台生产现状 目前,装卸油台主要承担罐车装油、罐车拉运的原油卸放功能。我油田各油气生产单位共有原油装油台6处,卸油台22处,单井拉油点125处。随着油田边远区块的开发,单井拉运量增大,每天的罐车原油装卸量就达2460m3,日均实施装卸作业次数271次。表1 2011年5月原油装卸油台生产现状统计表序号采油厂装油台数量卸油台数量单井拉油点数量日装卸作业次数日装卸量m31采油一厂01104302采油二厂023355500 3采油三厂0961926904采油四厂016252105采油五厂1411655006采油六厂344305307滩海公司01000合计6221252712460我油田原油装卸过程普遍采用开放式受油,罐车装油时直接在罐车顶部人孔处受油,卸放原油时通过罐车放油胶管直接在卸油台受油口处喷溅式排放,装卸作业过程中均有大量油气挥发,且大部分单井常压储油罐也是敞口运行,一旦在这些场所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财产和人员伤亡等。2 存在问题在装卸油台的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物的不安全状态)、装卸油作业中违章行为频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管理措施缺失等。2.1 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2.1.1静电装置静电接地不可忽视。从有关资料反映如果汽车油槽车未接地就进行装卸作业,油罐体可带10kV以上的电压。所以罐车卸油过程前,必须连接导放静电接地,并检查合格后方可放油。但在检查中发现如下隐患问题:装卸油台无防静电接地装置,无导放静电钳,接地电阻未经检测或接地电阻大于10;卸油缓冲罐无接地,接地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装卸油泵和输油管线未做防静电接地或损坏;导放静电装置的接地损坏;导放静电接地卡子有油污、罐车接地点处未打磨,接触不良等。如图2-1、图2-23图2-1静电接地钳夹在涂有油漆的防护栏杆上 图2-2 装卸油台静电接地钳有油污 2.1.2 装卸油罐车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油罐车存在如下安全隐患:油罐车安全设施(危险品标志、导放静电橡胶托地带、灭火器等)不齐全或损坏;拉油罐车排气管阻火器坏或未关闭;车辆排气管破裂;罐车附件损坏或未检测;罐车接地点未避开油箱位置;油罐车排气管未安装阻火器;罐车尾部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坏或使用禁用的拖地链条等。如图2-3图2-3 卸油罐车无危险品标志2.1.3装卸油台装卸油台设施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常见为:装卸油台设备接地、防雷接地不合格;卸油台鹤管间距离小于4m;受油口鹤管与卸油缓冲罐距离小于5m;卸油缓冲罐受油口完全敞开,无应急切断闸门;装油鹤管导流胶管未使用带有铜丝的防静电材料胶管;装油鹤管导流胶管无法插入到拉油罐车底部;装卸油台电气设备未做好防爆措施等。如图2-4、图2-5图2-4某卸油台缓冲罐受油口无应急切断闸门 图2-5 某卸油台受油口无应急切断闸门且两个受油口距离不足4m2.1.4单井拉油点单井拉油点基本分布在油田边远区块,安全设备设施配备严重不足:如部分储油罐罐体腐蚀严重;储油罐无液位指示计或已损坏;常压储油罐上部未安装阻火器、呼吸阀;装油鹤管端头距储油罐距离不足3米、装油鹤管端头距多项存储器距离不足15米;装油鹤管端头处的导流胶管无法插入拉油罐车底部等。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常压储油罐上部无阻火器、呼吸阀,处于敞口运行状态,油气大量挥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图2-6、图2-7、图2-8图2-6某单井压力储集器安全阀放空管缩颈 图2-7某单井缓冲罐无阻火器、呼吸阀 图2-8某井区常压罐太阳能导热管线从罐顶人 孔处进入罐内,人孔盖一直处于敞开状态2.2常见违章操作行为违章操作行为是安全生产中的主要隐患问题,若不对违章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将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装卸油作业过程中,常见以下几种违章行为:作业人员未穿防静电工服和鞋;作业人员携带打火机等火种进入防爆区,或在防爆区内接打手机;装卸油过程中未接导放静电仪或在未导通的情况下直接作业;装卸油作业前车辆未熄火;罐车卸油过程中,驾驶员离开驾驶室,卸油现场无岗位人员监护;装卸油过程中,使用车载用电设备;在压力储集器上装油时没有提前熄火停炉;装油后没有按照操作规范静止一段时间,车辆立即启动;装卸油时,罐车排气管阻火器未关闭;装卸油时检修车辆等。2.3管理缺陷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装卸油台在安全管理问题上常见以下几种缺陷:场区内无安全警示标志;原油装卸区未制定防火防爆制度,应急措施等;未设置严禁烟火标志;原油装卸现场无人体导放静电装置;车辆入场前未检查登记;拉油车辆无道路运输(危货运输)证;驾驶员无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押运员无相关资格证件;装卸油车辆无序停放,场内无应急通道等。3 原因分析 3.1工艺落后,建设标准低,距本质安全尚存在很大差距目前,一些单位卸油台投产时间长,与现行标准存在很大差距;设备基础设施陈旧、老化,超期服役。如卸油台缓冲罐无应急切断闸门,单井拉油点的常压储油罐无阻火器、呼吸阀等,都不符合现行标准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另外一些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没有落实,往往新工程投产新的隐患就出现,如:近年来部分单井拉油罐安装了太阳能加热装置,其导热管线从罐顶人孔处进入罐内,导致人孔盖一直处于敞开状态,油气大量挥发,一旦出现静电放电、雷击或遇明火,将诱发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安全工作没有从源头控制上抓起,距离本质安全仍有较大差距。3.2 安全责任意识不差,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领导安全责任意识差,安全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就拿单井常压储油罐来说,敞口运行问题已存在多年,仍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说明干部管理层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理念,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找不到妥善处理办法就违章指挥。而此时员工也往往抱着侥幸心理,违章操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一些单位HSE管理工作属于被动式管理,基层站点对岗位风险辨识、危险危害因素识别、隐患排查等工作仍停留在形式上,缺乏深入,照抄照搬,很多风险在识别中被忽略,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此外,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一些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涵盖所有管理内容,还有的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多而杂。不容易让岗位员工理解和掌握,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操作。3.3 安全监管不到位,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从装卸油台的安全管理来看,危险危害因素没有排查,风险控制措施没有制定等管理制度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员工现场装卸油作业过程存在随意性,说明装卸油台的安全监管是不足的。同时,安全监督检查就是查事故隐患,查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监督现场操作合规性等,可从实际情况来看,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违章现象屡见不鲜,说明安全监督检查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也流于形式,安全检查走过场,隐患整改不及时。3.4 安全培训教育不足,操作技能水平低违章现象的频繁发生,表明了岗位员工在操作中存在习惯性违章或有章不循现象,说明岗位员工安全意识差,不注意安全,安全技能差,不会安全。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不到位。而基层培训教育时只重形式不重效果,重视理论培训,轻实践培训的现象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因此现场操作中自选动作多,造成了现场违章行为的频发,员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安全发展的形势要求。4 对策及建议4.1 加大安全投入,消除安全隐患逐步实现本质安全首先必须加大投入,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补足历史欠账,重点解决装油鹤管不能深入到罐底、装油鹤管与缓冲罐距离不足、单井缓冲罐缺少安全附件敞口运行、卸油缓冲罐受油口无切断闸门等重点问题,从根本上治理装卸油台存在的安全隐患。其次落实风险辨识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靠的控制措施。同时,严格认真执行工程项目“三同时”规定,避免隐患整改同时出现新的隐患问题。逐步实现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保证装卸油台的安全平稳运行。4.2 抓实岗位HSE培训工作,提高安全操作水平 消除岗位人员操作违章的最佳途径就是: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现场实际培训工作,规范员工在任何状态下的行为模式,不出现自选动作,在思想上自觉地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工艺操作规程标准和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抓实岗位HSE培训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式的理论练兵,应将操作规程标准和事故应急预案以可视化视觉效果的形式,向操作者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果。4.3 落实直线管理责任,倡导预防式管理,提高HSE管理水平基层单位应明确责任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直线管理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监控体系。创新安全检查思路,HSE管理检查考核工作要标准化、规范化和量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现场的HSE管理,倡导积极主动的预防式管理,逐步实现HSE管理从制度约束向自觉遵守型转变,有力地促进员工规范操作和现场HSE管理水平的提高。4.4 建议梳理、评审现行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建议以陆上油气田集输安全规范等标准规范,完善本单位卸油台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让管理制度更加规范、更切合实际,便于操作人员学习、掌握和执行,使员工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4.5 建议改进卸油台卸油工艺,将原开放式卸油改造为密闭式卸油方式长期以来,卸油台普遍采用罐车放油胶管直接与卸油口处喷溅开放式卸油, 因其卸油过程中的油气的挥发,直接影响操作员工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增加了卸油台自身的安全隐患。为确保卸油过程中的本质安全,建议配套完善密闭卸油工艺,将原来的输油胶管与卸油口的插入方式改为固定连接,并在油罐车卸油口采用快速接口的方法实现密闭卸油。5 结论目前,油田装卸油台点多,作业频次大,易燃易爆,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各单位要落实直线管理责任,明确工作目标,从隐患整改投入,提升本质安全;抓实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推行风险管理工作,制定可靠控制措施;创新安全检查思路,监督、考核标准规范;健全激励机制,倡导积极主动的预防式管理等方面入手,强化装卸油生产作业过程的受控管理,提高HSE管理水平,确保油田的安全生产。参考文献:1、GB 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规范2、SY/T6320-2008陆上油气田集输安全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