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建筑史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1页
近代建筑史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2页
近代建筑史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3页
近代建筑史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4页
近代建筑史复习提纲整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近代整理1、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的含义,各国的特点,代表建筑类型(1)古典复兴: p4含义: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概念: (1)广义:指文艺复兴与法国古典主义(2)狭义:指古罗马、古希腊复兴(ppt)古典复兴建筑的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建筑,如: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还有纪念性建筑。各国特点及代表建筑:1罗马复兴:(以法、美为主) (1)法国:古典复兴中心,以罗马式样为主,代表作品 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年)(书p6 图1-2-2)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2)美国:以罗马复兴为主代表作品: 1) 美国国会大厦 仿照了巴黎万神庙的造型,极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 2) 美国白宫 (3)英国 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兴起了罗马复兴的潮流 代表作品: 英格兰银行(17881835年) 2希腊复兴 (英、德为主)(1)英国:以希腊复兴为主 代表作品: 爱丁堡中学 不列颠博物馆(1823-1847年) (2)德国:以希腊复兴为主 代表作品: 柏林老博物馆 柏林勃兰登堡门 (3)美国 宾夕法尼亚银行(2)浪漫主义: p7含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最早出现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1)早期:先浪漫主义。1) 模仿寨堡的典型 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2) 模仿哥特教堂的典型 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 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1818-1821年,书p13 图1-3-3)。 (2)哥特复兴阶段:这时期的浪漫主义建筑以哥特风格为主。代表作品: 英国国会大厦 英国国会大厦是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哥特复兴式建筑。 德国新天鹅堡(3)折衷主义:p9含义: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不管时期、不管地区),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之为“集仿主义”。建筑特点:无固定风格,未摆脱府谷主义范畴折衷主义的代表作 (1) 巴黎歌剧院 (2) 巴黎圣心教堂(3)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古典复兴法国为代表 浪漫主义英国为代表 折衷主义法国为代表2、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建筑发生哪些变化?建筑体现在哪些方面。背景上的变化:1、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危机二战发生,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形态不断影响,3西方文化艺术走向衰落,反应资产阶级精神走向极度空虚。建筑上的变化:1、促使现代建筑进化2、强调空间与形体的抽象组合建筑的特征:廉价而简洁,受经济制约,新型高强材料不断产生,钢筋混凝土、钢材、铝制板、玻璃、塑料,促使建筑面貌改观3、 博览会与展览馆P17期间发生的建筑活动: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水晶宫”展览馆;另一次是1889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中的“埃菲尔铁塔”与“机械馆”。1)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开辟了建筑形式及预制装配技术的新纪元。P182)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 p19以高度最高的埃菲尔铁塔与跨度最大的机械馆为中心。4、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对新建筑的探索P32(哪两个运动?始发地,代表人物、什么是艺术与工艺运动,什么是新艺术运动,定义,代表设计师、主张的特点、代表典型建筑,建筑特点)(1)艺术与工艺运动P32定义:是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社会与文艺思想在建筑与日用品设计上的反映始发地: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代表建筑师及主张:罗斯金(18341896年)和莫里斯(18341895年)。 主张:1、(1)热衷手工与自然材料之美(2)赞扬手工艺品3)建造田园式住宅 (4)建筑设计从实际功能考量新材料、功能、构造达到一致,但是全部手工消极的方面体现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始终站在工业生产的对立面,认为机械方式不美。进入20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转向形式主义的美术装潢,仅仅追求表面效果。(局限性:向往过去,成本太高,无法推广)代表建筑:红屋P33 设计师:韦布特点:大胆摒弃了传统的贴面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这种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有一定的启发。 1、“田园式”住宅,实际需要为重2、 传统地方材料的使用3、构图依据功能4功能、结构、形式、材料浑然一体(2)新艺术运动,p33是在欧洲真正发出改变“建筑形式“信号的运动。始发地: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比利时。主张:“新艺术派”在建筑方面的表现: 1)在朴素地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的同时,处处浸透着艺术的考虑。 2)建筑内外的金属构件有许多曲线,或繁或简,柔化了冷硬的金属材料,结构显出韵律感。 3)努力使工业艺术在房屋建筑上融合起来,但是,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一般较简洁。 它的进步性在于不把目光局限于石材雕塑上,而是探索了新材料; 代表建筑师及主张:1)比利时新艺术P33代表人物:费尔德 主张:在建筑上他们极力反对历史样式。由于铁便于制作各种曲线,因此在建筑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包括铁梁柱。 新艺术派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保持了砖石建筑的格局,一般比较简洁。有时用了一些曲线或弧形墙面,使之不致单调。奥太设计的代表作品:1、奥太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特点: 窗户的线脚少比例以实用为原则外观生铁花纹2、巴黎地铁站入口3、德国魏玛艺术学校局限性: (1)局限于艺术形式与手法(2)没有解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及与新技术的结合问题2)德国青年风格派 P34代表人物:贝伦斯和恩德尔主张:新艺术和建筑设计紧密结合代表作品:路德维希展览馆(特点:1、外观简洁,窗户很大2、主要入口是一个圆形的大门,两旁有一对大雕像3、大门周围布满了植物图案的装饰慕尼黑剧院 3)英国格拉斯哥学派 p35代表人物:麦金托什主张:反映建筑功能同新艺术造型手法上的有机联系。 代表作品: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4)西班牙建筑师高迪p35主张:1、探求一种与复古主义学院派全然不同的建筑风格2、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的艺术形式渗透到三度的建筑空间内3、吸取了东方伊斯兰的韵味和欧洲哥特建筑结构的特点,再结合自然的形式,具有隐喻性的塑性造型。 代表作品: 1)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教堂。2)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5、 荷兰与芬兰的探索P36(什么是分离派,典型代表作,斯坦纳住宅特点,P34)1)维也纳学派:主张:1、新结构、新材料导致新形式的出现2、反对历史样式3、“净化”现有建筑代表人物:瓦格纳: 代表作维也纳地下铁道站、邮政储备银行 2)、分离派:主张与过去的传统决裂,建筑造型简洁,常用大片的光墙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和新艺术派不同的是装饰主题常用直线,使建筑造型进一步走向简洁的道路。代表人物:1、奥尔布里希代表作:分离派展览馆2、 霍夫曼 3、路斯 主张:1、装饰就是罪恶2、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3、建筑应以实用与舒适为主4、建筑应依靠形体自然的美而美代表作:斯坦纳住宅(特点:外部无装饰,强调建筑作为立方体的组合同墙面和窗子的比例关系)4、 伯尔拉赫p37 主张:“净化”建筑、表现建筑简洁明快与材料质感、寻找真实的并表达时代的建筑代表作: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特点:(1)形式简化(2)内外墙均为清水砖墙(3)檐部与柱头位置用白石代替线脚和雕饰(4)内部大厅做法新颖6、 P50 什么是德意志制造联盟, 为了使德国的商品在国外市场上能和英国抗衡, 1907年成立了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全国性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他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代表作品: 1)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p50 设计人:贝伦斯 该车间造型简洁,摒弃任何附加装饰,按功能划分建筑,成为现代建筑的先行者,被西方称之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2)法古斯工厂p51或P67 建筑造型简洁、轻快、透明、表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非对称的构图简洁整齐的墙面没有悬挑的平屋顶大面积的玻璃墙取消柱子的转角处理设计人:格罗皮厄斯、A.迈尔3)、科隆展览会办公楼:P67或p51 特点:(1)平屋顶,可上人(2)结构构件暴露(3)材料质感对比鲜明(4)内外空间沟通 (5)大面积完全透明的玻璃外墙 设计人:格罗皮厄斯7、新建筑运动的高潮,各流派P58(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定义,代表建筑,特点。乌德勒支住宅,爱因斯坦天文台设计者,建筑特点。)(1)表现主义派:表现主义产生于德国、奥地利,主张:1、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2、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 局限性:仅限于建筑表面处理手法与建筑技术及功能无直接联系.兴起一时,很快消退代表建筑: 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设计者:德国的门德尔建筑特点:1、一座混混沌沌的多少有些流线型的体型2、上面开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象征运动感的窗洞3、墙面上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突起4、建筑造型奇特、难以言状,表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2)未来主义派:是第一次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主张:赞赏资本主义文明,对未来充满希望。赞美大城市,崇尚现代生活的各个元素,并否定既有的艺术规律和传统,宣称要创造一种未来的艺术(3)风格派: 1917年,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 主张: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代表人物:蒙德里安代表作品: 荷兰乌德勒支住宅(书60) 设计者:里特弗尔德 建筑特点:1、由简单的立方体,逛逛的板片、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组成的建筑。(4)构成主义: 第一次大战前后,俄国有些青年艺术家也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是工程结构物。这一派别被称为构成主义。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塔特林、伽勃。 代表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书60图3-3-2)很像是工程结构物风格派和构成主义建筑特点:在建筑造型上,虽然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同样地坚持运用建筑的最基本要素-梁、柱、板、门、窗或各种结构构件来进行造型。但在手法上风格派比较讲究各部分与整体在构图上的平衡;而构成主义派,在构图上往往显得比较唐突、惊险或出其不意。由于风格派比较容易被接受,故又有国际构成主义之称,而构成主义则被称为俄罗斯构成主义。 8、什么是包豪斯,特点,什么是包豪斯校舍,P70特点。格罗皮厄斯基本建筑主张思想PPT或P72(结合包豪斯校舍说明),特点.建筑组成与布局特点P69 对新住宅的探索P71(论述)格罗皮乌斯基本建筑主张思想:什么是国际式建筑P64包豪斯:(1) 概况: 包豪斯是一战后,由格罗皮乌斯接任”艺术与工艺学校”校长,并将该校与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工业日用品和建筑设计人才的高等学院, 简称”包豪斯”。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2) 特点:教育方针: 第一,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第二,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第三,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当时已经兴起的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第四,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包豪斯校舍:是格罗皮乌斯于1925年,为包豪斯从魏玛迁到德绍而建的新校舍.建筑组成布局:p69分为三个部分:1)包豪斯教学用房,主要是工艺车间2)包豪斯的生活用房 3)职业学校(3) 特点:(书70)展开回答 1)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2)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不规则的建筑构图历来就有,但过去很少用于公共建筑中。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校舍中灵活地运用不规则的构图,提高了这种构图手法的地位。 包豪斯校舍是一座不对称的建筑,它的各个部分大小、高低、形式和方向各不相同。它有多条轴线,但没有一条特别突出的中轴线。它有多个入口,最重要的入口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它的各个立面都很重要,各有特色。建筑体量也是这样。总之,它是一个多方向、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 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校舍的建筑构图中充分运用对比的效果。这里有高和低的对比、长与短的对比、纵向与横向的对比等等,特别突出的是发挥玻璃墙面与实墙面的不同视觉效果,造成虚与实、透明与不透明、轻薄与厚重的对比。不规则的布局加上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了生动活泼的建筑想象3)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对新型住宅的探索:p71(1)混合结构单元式公寓住宅。群体布置上,按着好的朝向采取行列式布局。在建筑和街道关系上打破甬道式周边布置方式(2)在大城市中建造高层住宅的问题。(3)试验用工业化方法建造预制装配式住宅国际式建筑: 火柴盒似的建筑,有贬义。千篇一律的,没有特色与个性的现代建筑。主要是指1922年以来的建筑格罗皮乌斯基本建筑主张思想:(结合包豪斯说明)1. 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现代建筑应与工业时代的条件与特点相适应。(格罗皮乌斯:“我们正处在全部生活发生大改革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最要紧的是跟上不断发展得潮流。”)2. 强调建筑师要研究与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需求和经济问题。(格罗皮乌斯:“一件东西必须在各方面都同它的目的性相配合,能实际完成其功能,应该是可用,可信赖而且又经济。”)3. 主张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与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征。4. 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传统的束缚(格罗皮乌斯:“我们不能再无休止的一次次复古。建筑学必须前进,否则就要枯死。”)5. 主张创造新的建筑艺术风格,发展建筑美学(格罗皮乌斯:“美的观点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9、 赖特草原式住宅特点造型上力求新颖,彻底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个整体。“草原”用以表示他的住宅设计与美国中部一望无际大草原结合之意。约翰逊总部公司大楼P88低层建筑,办公厅部分用了钢丝网水泥的蘑菇形原主。中心是空的,由下而上逐渐增粗,到顶上扩大成一片圆板。许多个这样的柱子排列在一起,在圆板的边缘互相连接,其间的空挡加上玻璃覆盖,就形成了上面透光的屋顶。四周的外墙用砖砌成,并不承重,外墙与屋顶相接的地方有一道用细玻璃管组成的长条形窗带。这座建筑物的许多转角部分是圆的,墙和窗子平滑地转过去,组成流线型的横向建筑构图。现代建筑的五大特点(即萨伏伊别墅的特点)P771) 底层的独立支柱,房屋的主要使用部分放在二层以上,下面全部或部分腾空,留出独立的支柱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的立面这些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10、 透平机车间:贝伦斯设计P50 特点:造型简洁,摈弃了任何附加的装饰,按功能分为两部分,一个主题车间和一个附属建筑,建筑在外形上反映了采光的需求,在柱墩之间开足了大玻璃窗。车间的屋顶由钢三铰拱构成,避免了柱子,为开敞的大空间创造了条件。侧脸面山墙的轮廓与它的多边形大跨度钢屋顶一致,打破了传统的造型惯例。阿尔费尔的法古斯工厂: 格罗皮厄斯特点:这座外墙以玻璃为主的建筑造型简洁、轻快、透明,表明了现代建筑的特征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格罗皮厄斯特点:这座建筑全部采用平屋顶,由于经过技术处理,可以防水和上人,这在当时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在造型上,除了底层入口处采用了一片砖墙外,其余部分全为玻璃窗,两侧的楼梯间也做成圆柱形的波利塔。这种结构构件的外露,材料质感的对比、内外空间的沟通等设计手法在当时全部都是全新的,都被后来的现代建筑所借鉴11、P81密斯,少即是多,流动空间全面空间,代表作,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7点)ppt密斯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1.与传统决裂,探求新的建筑原则与建筑手法2.强调建筑应符合时代特点3.重视建筑结构与建造方法4.终生追求“单纯”建筑,“少就是多”,甚至达到可以违反功能的地步变相的形式主义5.完全从技术层面来看待建筑设计6.追求一种国际主义风格7.重视实际,较少从意识形态方面探讨建筑少即是多: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除此之外,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他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分析代表作: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是其建筑理念的代表作。A设计立意: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这个展览馆除了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以及几处桌椅外,没有其他陈列品,实际上,这是一座供人参观的停亭榭,它本身就是展览品。B流动空间: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在德国馆中,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有的延伸出去形成院墙,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动空间。C形体处理:德国馆形体处理比较简单,主厅有8根十字柱,屋顶是简单的平板,墙也是简单的光光的板片,没有任何线脚,柱身上下没有变化,所有构件交接的地方都是直接相遇,不同构件和不同材料之间不作过渡性处理,简单明确,干净利索,同过去建筑商的繁琐装饰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清新明快的印象。 体型简单且去掉装饰,因此建筑材料本身的颜色、纹理和质感得以突出,不同的大理石、玻璃再加上镀克罗米的柱子,使得建筑显得高贵、雅致和鲜亮。D评析:德国馆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密斯的名言“少就是多”,对现代建筑影响深远,但建筑本身无任何实用功能,造价宽裕,因此允许建筑师尽情发挥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件无实用要求的纯艺术作品。流动空间全面空间:建筑是一个三维体,存在于空间之中。密斯对空间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崭新的概念:流动空间(结合代表作解释流动空间)全面空间,或称为通用空间,密斯认为人的需求是会变化的,而建筑形式可以不变,只要有一个整体的大空间,人们可以在其内部随意改造,需求就能得到满足。在“流动空间中,大的空间被划分为几个互相联系贯通的小空间,当我们把其中的隔墙移走,留下来的将是一大片空间整体。在这片空间中,可以随意布置,将其改造成任何想要的形式,这便是“全面空间”。12阿尔瓦阿尔托P95 白色时期、红色时期、第二白色时期代表作(每个时期了解一个)白色时期:19231944年,特点:作品外形简洁,多呈白色,有时在阳台栏板上涂有强烈色彩;建筑外部有时利用当地特产的木材饰面,内部采用自由形式。代表作有维普里图书馆、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玛利亚别墅等红色时期(塞尚时期 成熟期):19451953年,特点:1.喜用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相对比2.建筑外部常用红砖砌筑3.空间复杂,自由变化的造型4.善于利用地形和原有的植物5.室内设计强调光影效果,讲求抽象视感。代表作芬兰珊纳特塞罗镇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宿舍贝克大楼第二白色时期:19531976年,特点:1.光与白2.空间变化丰富,具有流动感3. 采用波形面4.将地方主义与现代主义相融合,产生一种地方化的从生活需要出发的本土风情或者说人情化风格5.外形构图既有功能元素,更强调艺术效果。代表作巴黎近郊卡雷住宅、德国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伊马特拉附近的伏克赛涅斯卡教堂) 13、西尔斯大厦特点,设计师P186 罗马小体育宫P203,钢筋混凝土薄壳顶 1957年建造,设计师西尔斯大厦 美国芝加哥的一幢办公楼,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1974年建成,高443米,其结构工程师是美籍建筑师F.卡恩。 造型:由9个正方形组成,整个大厦平面随层数增加而分段收缩。有如 9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型手法。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结构:为解决抗风,整幢大厦被当作一个悬挑的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远剪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显减轻。并且这种结构可以节约钢材,是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进步。 技术:大厦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烟感器、报警器和电子控制的消防中心的消防系统。罗马小体育宫 1957年建造 设计者奈尔维。 网格穹窿形薄壳屋顶 重点:红屋、爱因斯坦天文台,路德维希展览馆、斯坦纳住宅、透平机车间、德意志制造联盟、草原式住宅、科隆展览会办公楼。设计师和建筑特点简答题论述:包豪斯、南京中山陵、密斯的流动空间(典型代表作:芝加哥湖滨公寓、西格拉姆大厦,建筑特点,什么是流动空间什么是全面空间,少即是多)绘图:1、希尔斯大厦、罗马小体育宫、萨伏伊别墅、凯旋门、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中国近代部分1、 中国何时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P320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进程。2、 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是不同步的原因P320英、法、美等国属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早在16.17世纪开始起步,现代化最初启动因素来自本社会内部,是其自身历史的绵延”。德、俄、日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大多至19世纪才开始起步,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纪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示范效应。”因此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是不同步的。3、 何种因素导致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深深受制于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影响?P321在整个近代时期,中国始终未能从全国范围内形成能够推动农村转变城市的系统,中国近代的城市和乡村、沿海与腹地形成一种截然分明的二元次社会经济结构,地域划分的不均衡导致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深深受制于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种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深深受制于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均衡性,其最主要、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近代化中国城市和建筑都没有取得全方位的转型,明显地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新建筑体系是与近代化、城市化相联系的建筑体系,是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建筑体系,是近代中国建筑发展的新事物,建筑活动的活动主流以及建筑史研究的主要内涵;旧建筑体系是原有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仍属于农业文明相联系的建筑体系。4、 近代中国发展历程P3235、 近代公共建筑类型的形成的两种途径,从北京近代旧式商业建筑的演变上,改造的三种方式、代表案例p364途径:在传统旧有类型基础上沿用、改造;从国外同类型建筑引进、借鉴、发展改造方式:1、修改门面,加大出入口,开设玻璃橱窗,追求“样式”门面。代表案例:新行业或经营“洋货”的商店。代表长春园西洋楼、北京农事试验所大门2、扩大营业厅,在天井上加钢架顶棚,是室外空间院子变成室内空间,与四合院、三合院周围楼房连成一片,形成串通、成片的营业厅。代表:北京前门外谦祥益绸缎庄3、突破旧的独立布局,变露天的街弄为覆盖的营业面积,形成聚集成片的大型商场。代表北京东安市场6、中国建筑界近代成立的职业团体、研究团体p395 1、中国建筑师学会,1927年冬成立上海建筑师学会,后改名为中国建筑师学会。学会活动包括交流学术经验,举办建筑展览,仲裁建筑纠纷,提倡应用国产建筑材料,出版中国建筑刊物。 2、上海市建筑协会成立于1931年,是上海市建筑业职业团体。研究建筑学术,改进建筑师也弘扬东方建筑艺术为宗旨。协会事务包括国货材料提倡,职工教育实施,工场制度改良,建筑月刊发行,附属夜校创设,服务部门成立。出版建筑月刊。3、中国营造学社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团体,成立于1929年,创办人朱启钤任社长。社址于北平。营造学社进行了大量的古建筑实例的调查以及测绘研究工作。7、中国本地演进住宅类型p352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侨乡,分为以下五类一、里弄住宅,最早在上海租界;二分部在青岛、沈阳、长春、哈尔滨的居住大院,传统合院发展而来,有单院式、穿套式、多进院式;三、广州一带的竹筒屋,单开间、大进深的联排式住宅,单层演变为多层分户型;四、散见于东南沿海城市的骑楼、铺屋。下宅上店,店宅综合体,骑楼设置带覆盖的通道敞廊,不带带覆盖的通道敞廊为铺屋;五、广东侨乡生成的侨居和碉楼侨居,代表:开平碉楼、庐式侨居。8、中国近代北京建筑风貌特点P343中西混合样式:一种在中式建筑的主体揉入西式建筑要素,以商业、服务业建筑最为表现,例如北京前门外谦祥益绸缎庄;另一种在西式建筑的主体揉入中式建筑的要素,例如陆军部、北京农事试验所大门西方折中主义样式:比较地道的洋楼,基本属于20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中主义样式。例如:北京饭店老、新楼,清华校门和清华学堂中国传统复兴式:近代中国传统复兴式推进到宫殿处水平装饰艺术样式:欧美新兴的摩登风格装饰艺术样式。北京交通银行现代式:西方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风格。北大地质学馆及女生宿舍9、南京中山陵设计者,设计特点,评述P4051)1925年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为标志,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传统复兴的建筑设计活动。2)继中山陵之后,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央医院、北京交通银行等相继成了传统复兴风格建筑3)评述:中山陵设计是中国建筑师开始传统复兴的建筑设计活动的标志,为吕彦直设计。中山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