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凉粉等全部的庄稼都收获了之后,地里只剩下红薯孤零零地呆着。它们还得再等待一些日子,等秋深了,霜降了,它们就该起程回家了。?霜还没有来,红薯秧依旧绿油油的一片,匍匐在地面上。看样子生势极旺,没有一点要颓败的样子。而在这一片绿油油下面,有无数个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红薯,正默默地等待着出土的日子。?当然,大多数是默默的,只有极个别心急的,耐不住性子,悄悄地探出头来,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结果便成了露头青。所谓露头青,即:露出土面的变成了青颜色,埋在土下面的依然是土红的正宗红薯肤色。?霜来了。一夜之间,满地绿油油的红薯秧子,突然齐刷刷变了颜色,霜打过后的深褐色。它们的生命结束了。它们的使命完成了。?我们踏着深秋的晨露,拉着平车,扛着锄头,拿着镰刀,浩浩荡荡向红薯地开拔。红薯地并不大,不足一亩,全家齐上阵,一清早的时间,最后的秋收工作就结束了。?红薯拉回家以后,要分类。把长得好的,大的,齐整的,没有伤疤的,都归拢到一块儿去。这些是要下窖贮存的。在漫长的日子里,慢慢的吃。红薯窖是往年的老窖,只要把窖洞里的老土清一下就能用了。?把长得孬的,小的,少皮没毛,疤疤拉拉的,都归拢到一块儿去。这些残次品,一部分用擦床擦成片,晒干了,贮存起来。等来年春天,窖里的红薯吃完了,或者烂完了,这些晒干的红薯片,可以当代替品,煮到饭里去。?一部分就要用清水洗得干干净净的,用平车拉着到夹堤去把它们“弹”了。弹红薯的机器只有夹堤有,所以每年母亲都要拉着平车跑到夹堤去。好在王村离夹堤并不远。?母亲每次去夹堤弹红薯,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或者更长。这要根据当时弹红薯的人多少而定。我们在家里等着母亲回来。?母亲一般都要等到过了午饭时才回来。回来后,我们就开始忙活了。两口大水缸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缸里的水也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淋芡的布兜也是早就向邻居借好了的。找一根大粗棍,架在两把大椅子上。大大的红硫璃盆也放好了。?母亲说,开始淋吧。?于是,全家都忙活开了。?母亲和父亲,或者是和哥哥,分别站在芡兜的两边,负责淋芡。我负责往里面舀弹好的红薯渣。两个弟弟负责往里面续水。这叫做合理分工。?因为淋芡是力气活,他们要不停地用手抓住芡兜上下左右来回抖擞。这样红薯渣里的芡可以淋得干净一些。?淋芡可不是一次就能淋好的。要反复地淋,这样淋出来的芡才好。?淋芡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当然,这也要根据弹的红薯的多少而定。不过一般都能在晚饭之前淋完。?淋好的芡都安安静静地呆在芡兜里,它们要在深秋的院子里放置一夜。一夜的时间,水就可以控完了,芡也可以成形了。?成形的芡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是在芡兜里的样子,上大小下的一大坨。它的边缘还会印上布兜的褶皱。颜色是灰灰的,摸上去滑溜溜的。非常舒服。?淋好了的芡有三种用处。一大部分仍要拉到夹堤去做成粉条,在漫长的日子里当菜吃。一小部分晒干了,保存起来。另外的一小部分呢,当晚就有用处了。?这是我们最最期待的。?吃完了晚饭,母亲说,烧火打凉粉吧。我们都欢呼雀跃。因为晚上打了凉粉,到明天早上就可以吃了。?打凉粉其实很简单,烧上一大地锅开水,把湿的芡倒进去,不停地搅,不停地搅,等它们变成了暗青色,咕嘟咕嘟地往外冒着热泡。熟透了,就成了。当然,这些打好的凉粉还要晾一夜,冷却一下。不能放在地锅里晾,要把它们盛出来。家里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家伙什都利用起来了。碗里,盆里,都盛满了等待冷却的凉粉。?到第二天早上,它们就会变成真正的凉粉了。从碗里倒出来它们来,它们就成了碗的形状;从盆里倒出来它们来,它们就成了盆的形状。看上去,是透明的暗青色。摸上去,凉凉的,很有弹性。你动它一下,它的身子还颤悠悠的,来回晃荡呢。?我们家每年都要打凉粉。每年打凉粉都是母亲掌勺,烧火的却不定是谁。有一年就轮了到我。而我一不小心就成了纵火犯。?那天晚饭后,母亲说要打凉粉,吩咐我去烧火。?我就去了。?当我到了厨屋,坐在地火门前,准备拿柴火点火的时候,才发现遇上了麻烦。小弟的棉裤搭在地火门的上头,一把扫帚支着它。?我看着这棉裤不知所措。?我当然知道我应该把它们拿下来,然后才能点火。可是我却犹豫了。我平时是被母亲骂惯了的,因为我总是做错事。搞得我最后都不知道哪件事是对的哪件事是错的,我该不该做。?那天晚上,我就陷入了这种两难的矛盾中。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不管棉裤的事,自己烧自己的火。?结果可想而知。我刚一点着火,干巴巴的扫帚就着了,紧接着着的是小弟那倒霉的棉裤。当那棉裤上的烟越来越浓的时候,我才明白自己又做错事了。于是赶紧手忙脚乱地补救,可是这会儿连灶门口都着起火来了。而且,火势在逐渐地向外蔓延。?当我拿着柴火在扑打着火苗的时候,大弟来了。我们俩一块儿扑火。?当母亲端着芡来到的时候,地火门前已经是一片颇具规模的火海了。?那天晚上,虽然遭遇了失火事件,凉粉终究还是打了。母亲竟然也没有给我太过严厉的斥责和惩罚。这在我是意料之外的事。?打好的凉粉,一般有两种做法:热炒和凉调。这两种做法都很简单。凉调就是凉拌,把凉粉切成方块或者长条,然后捣蒜。蒜捣好之后,加入盐,醋,酱油,香油。后来有了味精,就又加上味精。醋一定要多放,而酱油一定要少放。把这些调料直接倒入切好的凉粉里,搅拌一下就可以吃了。凉调的凉粉最大的特点就是爽口,在夏天的时候吃是非常惬意的。?炒凉粉就是把切成方块的凉粉,用热油翻炒。最好的调味料就是蒜苗和瓜豆(类似于豆瓣酱的一种调料,用西瓜和焐好的黄豆腌制而成)。炒出来的凉粉,那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而我最爱吃的是炒凉粉里面的那些碎末和焦黄的锅巴。那是炒凉粉里的精华。?后来普及了经济作物,我们家的红薯越种越少,凉粉也是越来越少见了。那炒凉粉的滋味,也是经年只在记忆里回荡,不肯复原一下。?有一年我们从外地回老家过年。年前去了一趟市里,在那里发现了有卖炒凉粉的。这应该是本地的特色小吃,在别的地方是不大见到的。他们像所有的小吃摊一样,在户外支摊。一个硕大的铁板,上面满是切碎了的凉粉。铁板下有炉子加着热。你若要吃,摊主就用刀拢那么一小块,当当当,用刀再切得碎一些,放上蒜苗豆瓣酱之类急炒一下。?那时候的炒凉粉还是两块钱一小碗,吃是吃不饱的,解馋而已。闻起来喷香,吃起来味道虽然没有记忆里的好,倒也略具神韵。所以至今仍没有忘却。?在济南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母亲来了两次。每一次都带了红薯芡。想来家里又开始淋芡打凉粉了。而母亲每次来,都用这些芡给我们打凉粉。头一次只打了一回,结果没掌握好水的量,打得稀了,不成型,晾了一夜也不行。炒出来的凉粉是流质的,所以我们算是喝了一回炒凉粉。?第二次来的时候打了两回。总结了经验教训,比第一次好多了。总算没有让我们再喝凉粉。早饭的时候,吃着从母亲手里炒出来的凉粉,恍恍然回到了小时候。?母亲临走时把炒凉粉的经验传授给我,让我有空的时候自己炒着吃。倒是试着做了两次,第一次稀稠还行,就是没有搅匀,凉粉里满是夹生的芡疙瘩。算是凑合吃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结直肠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拟定考核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全景展示
- 2025年肾内科慢性肾炎患者的饮食调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治疗康复计划设计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医学紧急处理能力检测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手术技术与操作规范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内分泌科疑难病例讨论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发展的融合关系
- 2025年传染病防控常识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钢结构钢梁计算(PPT33张)
- 幼儿教师——散文诗
-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ppt课件(PPT 50页)
- DB3302_T 1130-2022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规范(高清-可复制)
-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
- 日语话剧展演策划
- (完整版)三方协议解约函通用格式模板
- KYN系列高压开关设备装配工艺解析
- 工程造价及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法律实务
- 装维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材.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