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点透视在三维中的表现袁琳1 陈超华2(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 102613)摘 要:国外三维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整个动画行业取得了新的突破,三维动画在动画艺术短片方面的应用成为了当代艺术家探索的主要课题。中国的三维动画技术相对落后,但是中国绘画艺术风格在动画短片中的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动画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是一种平面性质的带有主观色彩的透视法,这种透视法与三维制作中的透视规律是相互矛盾的。国画中的散点透视利用三维来实现,目前这个课题还鲜有人涉及,尤其是在动画领域。因此在探索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对三维动画艺术短片冤的动画制作流程的探索,逐步解决用三维技术实现三点透视的方法,要将三维技术与中国工笔重彩风格相结合,从短片创作中探索散点透视在三维中的实现,最终用三维实现了散点透视的效果,并完成短片,使论文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价值。关键词:散点透视,三维动画、构图,试验短片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纵观当今国内外动画发展现状,二维动画在整个行业内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商业上、艺术上发展的都相对稳定,美国的动画电视以二维为主,日本除了占主要地位的动画电视之外,还有宫崎骏、大友克洋为代表的动画电影市场。但同时,国外三维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动画行业取得了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三维动画冲击着我们的视觉,人们在享受着这一盛宴的同时也不断向往更高一层的提升。三维动画在商业领域所占比重越来越多,而且也随着风格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在艺术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短短十几年国外的三维动画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并且风格多变,涉及的范围也是五花八门。美国的迪斯尼和皮克斯公司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进行三维动画影院片的创作,到今天为止产生了大量颇受欢迎又卖座的影院动画,诸如玩具总动员、虫虫特工队、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等。回头来看中国动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二维动画一片繁荣,无论在风格还是技术上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获得过颇多赞赏与荣誉。不可否认的,中国动画正处于低谷。我们能否再把中国当年的辉煌续写呢?国外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也逐渐带动了国内的发展,三维技术进入我国只有短短几年,发展相对来说比国外的缓慢。尤其计算机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中国涌现了一大批热爱动画,热爱三维的人,一些三维作品陆续涌现,很多也在技术上不亚于国外某些优秀的作品。但一味的模仿国外的技术对于中国的动画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三维技术毕竟只是一个工具,艺术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具有老一辈留下来的各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学术价值,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动画艺术短片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从技术上日趋完善,风格也是丰富多彩,人们在不断地从各种艺术媒介中挖掘新的风格与形式,使动画的风格呈现一种丰富多彩的景象。中国绘画艺术理念与三维动画的结合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三维技术的发展或多或少对动画传统观念的冲击与改变。一个人物走路的动画,如果在镜头旋转的情况下,二维动画师就要每一步按着帧数来画,一秒二十四帧,如果是一个一分钟的镜头,那么动画师的工作量就是要画近一千张原动画,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在三维中,只要做人的一个循环,然后就像拍摄真人一样的变换摄像机角度,镜头就完成了,整整节约了几倍的工作量。这就是三维的其中一个优势。把中国绘画艺术元素用三维来实现,已经有人做过一些探索,但我们看到这些作品在材质、渲染方面模仿国画可说是惟妙惟肖,用镜头把一张静态平面的国画作品变成了一个可以从多角度观赏的艺术品,但是这只是对中国绘画艺术研究的某一方面的成果。中国绘画艺术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色彩、线条等多个方面都已经陆续被国内外二维三维动画作者们所采纳,并创作出优秀的动画艺术短片,但我发现有一点很少被涉及的就是国画中的散点透视特征。正常的透视在三维中的实现非常的简单,一个摄像机足矣。但是涉及到了散点透视这个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问题,就需要在构图,风格性上进行探讨。中国绘画艺术风格有些特性与三维技术有着明显的矛盾之处,这也是对三维技术和绘画艺术想借得的一个巨大挑战。探索需要付诸实践,本论文是一篇研究性质较强的论文,因此基于理论思考来进行实践创作的研究格外关键。团队项目冤就是基于论文所研究的理论来进行构思创作的一部三维动画艺术短片。中国风格体现的最明显之处除去中国画的工笔重彩渲染风格之外,最特殊的就在于运用了中国画式的构图与散点透视特征,使得整个短片具有与众不同的画面效果。整个动画要解决的散点透视实现问题主要就是如何解决三维动画技术与保持“作画”感觉的问题。散点透视,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固定视点,视点分布在画面的上下左右,随处皆有,身为创作者,可以根据画面构图或者情景的需要,任意在画面中使用各种视点。总结散点透视的特征来说,主要包括:1、近小远大或远近平行根据要表达的内容可随心所欲的安排构图里的一切。一般的场景在我们所了解的范围之内都是近大远小,但是散点透视不同的是,有的东西是远处的反而比较大,似乎根本不存在透视一样,完全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一种种随心所欲的感觉。有的时候也会出现远近平行的构图形式。2、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就是前面文中所提到的“作画”的感觉,把三维构图当作一幅而为作品来构造,最后达到的效果既有三维空间视点变化的灵活性,又像是在纸上画的那样生动,只需考虑画面的美感,其他的东西顺其自然。3、随“意”组合在制作这部动画中,有时候再出现一个场景的时候,背景的东西有时候很不好看,这时候,适当的删去一些内容也是未尝不可。因为这不是一个精密的仪器,不可动摇,这完全是根据人的主观意识以及欣赏水平而决定是否这里该出现什么。就像国画创作的时候,是作者对画面的感觉而决定,如果完全按照规律,那这幅画也不会生动起来。在前期工作中,场景设计与故事板是实现散点透视两个最重要的流程。在场景的前期的种种工作最终都要在三维中实现,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到最终制作的效果,结合散点透视的特殊性,做出了以下设计(图1):图1 场景设计场景设计是整个影片最终视觉感受的第一指导,是实现最后画面效果的核心。本片通过两方面来考虑整个场景的设计:第一,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形的搭配,也就是画面的陈设布局。产品在构思阶段就基本确立了采取的构图方式,即散点透视的构成方法。用散点透视的基本规则来组成画面的元素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特点,不管在写意画还是工笔画中都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因为用散点的方法就可以很自由地组织各元素及安排这些元素的位置,这与中国传统的美学观点相符合。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调为最高境地。因此,使空白和实有成强烈的对比,使实有的形象和色彩因空白而更为突出。这是中国绘画在艺术处理上的一种重要方法,也就是中国老画论所说的“计白当黑”,为构图时极为重要的原则。中国画意境的体现一部分就在于“白”的处理,而散点的方法恰巧是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方法。自然散点透视就成为这部短片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很符合整部片子的创作初衷。从建场景模型说起,模型是整个三维制作最基础的方面。关于实现散点透视的方法中,建模是很重要的方面,如果按照正常的方法建模型,在摄像机内看到的一定就是正常的透视,完全体现不了散点透视的特点。图2 建模设想如何在三维中让物体不按照正常的透视变化呢,因为我们要改变物体的形状,这样在我们给出的角度看上去,就好像天生就是那种形状一样。这个凳子(图2)的设计就是关于实现散点透视的一个大胆的设想,散点透视给人的感觉都是“近小远大”或远近平行的,这个问题放到实际应用中来就好像,一个正常的板凳被从中间分开,然后变成右图的形状后,再放到三维的摄像机前面,这样我们看到的物体就好像是散点透视的感觉了。图3 建模设想例如图3这个镜头的场景,这是一个有点俯视的侧面场景,按照一般的构图,这个场景里看不到左边的柜子,更别说柜子里的东西了,但是我们有意的将模型建为可以使摄像机看到柜子另外一个面的形状,这样从摄像机角度看,柜子的三个面,还有里面的东西,就完全呈现在观众面前了。图4 动画三维中人物动画其实不是在平面上行走的,我们为了照顾场景,其实人不是在地面上行走而是悬空的,但是最终给人的视觉感受确是在地面上行走,可以说是视觉形成的一种错觉,就好像图4。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个人物却确实是是踩在了地面上。还有个问题就是,一般的摄像机从外向里都是根据我们正常的视角来看的,比如下图秃子往门里看,正常来说摄像机肯定会从秃子的肩膀照过去,然后看到门内的小二,但是散点透视就不一样了,因为它很方便的可以把摄像机直接摇道室内的角色身上,这就是散点透视的又一大特色了,这种技法在现在的动画中用得并不多,这也是我论文的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论点。本文解决了散点透视在三维中的表现,虽然在艺术风格上得到了体现,但是由于该方向研究的理论文献有限,所以实践充足,理论分析相对不足。就技术上来说,本论文研究的还并未很深入,关于散点透视的问题还有很多要被去挖掘,除此之外,中国绘画艺术元素可以被动画艺术短片挖掘的风格还有很多,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发现更好的选题,让世界通过中国风格的三维动画艺术短片更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参考文献1 尚可走向多元中国工笔画艺术的新表现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 丁一林 马小腾解构与重构构图新概念嶺南美术出版社3 顾大庆设计与视知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杨国平 邹正洪构图学湖南美术出版社5 张丽华创作与构图人民美术出版社6 /art/theory/2006-02/1139201351d2167.htm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multi-perspective in 3DYUAN Lin1 CHEN Chao Hua2(Department of Art and Communications, CCBUPT, Beijing 102613,China)Abstract: The especially character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multi-perspective is few refer in 3D.Because this perspective is almost present to the Chinese painting. It is plane . It is conflict with the 3D. Now many Chinese painting effect appeared, but few about the multi-perspective. So this topic have large challenge. At the same time, it brought large freedom in layout. This topic will be c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