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青川县曲河水库工程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简本)建设单位:青川县曲河水库管理局评价单位: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编制日期:2012年9月41目 录1工程概况41.1工程基本情况41.2与相关政策、规划的协调性分析41.3工程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分析51.3.1正常蓄水位选择的环境合理性分析51.3.2坝址、渠线选择的环境和理性分析52环境质量现状72.1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区(附图)72.2地表水环境82.3地下水环境82.4生态环境82.4.1水土流失82.4.2陆生生态92.4.3景观生态92.4.4水生生态92.4.5生态敏感区102.5环境空气112.6声环境112.7社会环境11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23.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23.1.1对区域水资源及综合利用的影响预测123.1.2水文情势影响预测评价143.1.3水质影响预测评价163.1.4水库水温预测分析193.2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03.2.1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03.2.2运行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13.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23.3.1水土流失影响预测评价223.3.2陆生生态影响预测评价223.3.3景观生态体系影响预测评价233.3.4水生生态影响预测评价243.3.5对生态敏感区影响预测评价253.4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263.5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63.6固体废弃物影响预测评价263.7移民安置对环境的影响预测评价273.8社会环境273.9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83.10环境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283.10.1环境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283.10.2环境风险应急预案303.11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303.11.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303.12环境监理与管理313.12.1环境监测313.12.2环境监理343.12.3环境管理344公众参与354.1公众参与工作范围354.2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354.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354.3.1网络信息公示结果354.3.2问卷调查结果354.3.3专题协作结果364.3.4专家咨询结果364.4公众意见反馈与处理375评价结论与建议395.1综合评价结论395.2建议396联系方式401 工程概况1.1 工程基本情况曲河水库位于青川县清江河上,清江河属于白龙江一级支流,嘉陵江二级支流。坝址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曲河乡上游约2.2km的窑岭山,坝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797km2,水库坝址距青川县城48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兼顾生态环境用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工程包括曲河水库枢纽工程、渠系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曲河水库正常蓄水位797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5070万m3,死水位766m,死库容668万m3,兴利库容4402万m3,最大坝高67.0m。曲河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放空洞和泄洪洞等。渠系工程由1条54.92km左干渠、1条14.715km右干渠、4条总长为62.8km左干渠支渠和1条长为15.23km右干渠支渠组成。左右干渠渠首总流量4.8m3/s,曲河灌区总灌溉面积6.15万亩。曲河水库工程等级为等(中型)工程。挡水建筑、泄洪建筑和放水放空建筑等永久主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枢纽永久次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枢纽临时建筑物按5级设计。工程采用明渠和隧洞导流,导流标准采用10年重现期洪水。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0%,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为95%。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共布置10个工区,其中枢纽工程2处,灌区工程8处。工程共需成品骨料约10.67万m3,初步设置3个料场供料,经环评优化后,取消了环境不利影响大的石背后料场和古城料场,保留主堆石料场,并扩大主堆石料场处的人工骨料加工厂;灌区工程采用外购结合运输的方式解决用料问题。工程经平衡后共有弃渣91.31万m3(自然方),合130.01万m3(松方),集中堆放至16个堆渣场,其中枢纽工程1处,灌区工程15处。曲河水库建设征地涉及曲河乡、三锅乡、桥楼乡、前进乡、关庄镇、苏河乡、凉水镇、七佛乡、马鹿乡、竹园镇、建峰乡、楼子乡等12个乡镇,建设征地包括水库淹没、工程永久占地、施工临时占地面积总计430.69 hm2,其中耕地64.16 hm2、园地0.4 hm2、林地161.47 hm2。搬迁人口482人,拆迁房屋216515 hm2。涉及专项设施:乡村公路4.7km,人行索桥1座;通讯光缆4.5km,10kV输电线路4.8km,0.4kV输电线路3.3km,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3130kW),养猪场1处。曲河水库静态总投资为65067.15万元,工程总工期40个月。1.2 与相关政策、规划的协调性分析曲河水库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发20119号)鼓励类中的第二款第12条“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该工程是列入四川省广元市清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四川省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四川省十二五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广元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广元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青川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规划的骨干水源工程,与规划相符。工程建设任务与青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四川省青川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十二五”规划相协调。工程建设基本不影响清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对青川县天然林保护区和青江河中游野生鱼类生态保护区影响有限,与这些敏感区的规划相协调。工程取水对下游竹园工业园的取用水情况影响不大,与工业园规划相协调。1.3 工程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分析1.3.1 正常蓄水位选择的环境合理性分析(1) 曲河水库正常蓄水位曲河水库拟定了3个正常蓄水位方案796m、797m、798m进行比选。其中796.00m方案灌溉保证率为55.56%,低于设计要求的70%的标准,不能满足灌溉供水要求;798m方案淹没损失、土石方开挖量大,扰动破坏地表面积多,环境不利影响大,投资高,故工程选择797m方案是合理的。(2) 关庄取水枢纽正常蓄水位关庄取水枢纽拟定了3个正常蓄水位方案654.50m、655.50m、656.50m进行比选。各正常蓄水位方案淹没损失、土石方开挖量差别不大,对土地扰动、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影响方面区别甚微,但655.50m方案单位供水量投资最优,因此工程选择797m方案是合理的。1.3.2 坝址、渠线选择的环境和理性分析(1) 曲河水库坝址工程拟定了上、下坝址方案进行比选,其中上坝址轴线位于曲河乡上游约3.5km处,下坝址轴线位于曲河乡上游约2.2km处。通过对比分析,上、下坝址淹没损失、工程量相近,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相差不大,但下坝址比上坝址枢纽布置条件好,施工带来的环境影响更容易控制,同时下坝址总投资略低于上坝址,单位供水投资明显优于上坝址,经济指标更优越,因此下坝址方案是合理的。(2) 关庄取水枢纽坝址工程拟定了两个取水枢纽坝址位置方案:一个是利用已成关庄电站取水枢纽取水方案(方案);另一个是利用已成关庄电站取水枢纽和在建友谊电站取水枢纽联合取水方案(方案)。经过对比分析,方案具有施工条件较好,施工难度较小,投资较低,工程效益较好和环境影响程度轻等优点,故本阶段推荐在关庄电站原坝址处取水是合理的。(3) 灌溉供水渠左干渠和右干渠渠道线路途经地段几乎为陡坡或沟谷,渠线的布置不存在过多的方案,只是渠道线路在过沟谷处存在绕线或跨沟口处修建渡槽或倒虹管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在沟口建倒虹管水头损失小,土石开挖量仅为明渠方案的16.8%,施工扰动破坏地表面积少,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大气、声环境影响小,同时倒虹管方案投资较省,仅为绕线方案的31.8%。因此从投资及环境合理性分析,在沟口采用倒虹管方案合理。2 环境质量现状2.1 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区(附图)项目区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类标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执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根据青川曲河水库工程总体布置、建设规模和施工特点,结合当地环境对工程建设的要求、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见表2-1。青川曲河水库工程位于青川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和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内,工程内有没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但涉及青江河中游野生鱼类生态保护区(县级,暂无规划)和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表2-1 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一览表评价要素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天然水体:清江河曲河水库库区回水端上游500m入白龙江汇口,评价河段总长约133km,重点评价曲河水库库区回水距离长约13.5km河段、曲河水库坝址放空放水洞间长约1.3km的减脱水河段、放空放水洞关庄取水枢纽间长约20.2km的水文情势变化河段,以及关庄取水枢纽坝址李家坝断面间长约61.6km的减水河段(同时也是灌溉回归水受纳河段);人工水体:各渠道水域,左干渠长54.92km,右干渠长14.72km。地下水环境供水区和整个灌区。供水影响范围包括供水退水口以下2km。灌区影响范围包括关庄镇、凉水镇、苏河乡、楼子乡、七佛乡、马鹿乡、竹园镇、建峰乡等8个乡镇和竹园镇工业开发区、剑阁县城、宝昭新区。环境空气以工程各枢纽工区、渠道工区、渣场、料场为中心,周边500m的范围,重点是枢纽工区坝址处、渣场及料场附近的居民点和现场施工人员;渠道及施工道路两侧各200m范围。声环境工程各枢纽工区、渠道工区、渣场、料场及施工道路两侧各200m范围内,重点是枢纽工区坝址处、渣场及料场附近的居民点以及施工公路沿线和工程区附近的居民点。生态环境陆生生态曲河水库淹没影响区及灌区范围。库区主要涉及桥楼乡八角、寨坪、青石、河西村;灌面主要分布在关庄镇以下,集中在大院沟、天井河和竹园镇三个片区。其中重点调查区域为水库淹没区及其影响区(库区以山脊线为界或拔高500m)、坝址施工区、渣场、料场所在地段,干渠开挖地段(包括隧洞、明渠)两侧500m范围。水生生态同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重点评价曲河水库回水长度约13.5km与下游减水河段约1.3km,以及关庄取水枢纽下游减水河段约65.4km。水土流失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拟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共计532.9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共计430.69hm2,直接影响区面积共计102.21hm2。社会环境枢纽工程建设涉及到桥楼乡、曲河乡以及前进乡,灌区工程涉及到关庄镇、凉水镇、七佛乡、马鹿乡、苏河乡以及竹园镇。环境风险曲河水库坝址至下游河段;各施工区边界外200m范围及灌渠(包括隧洞、渡槽、倒虹管)边界外200m范围。2.2 地表水环境根据对工程区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除灌区末端的竹园工业园外,其余乡镇工业污染源较少,区内主要污染源来自农村生活污水和农田径流。根据地表水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采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年3月)推荐的单因子评价法评价监测断面,评价结果见表2-2。由表可得,各监测断面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均满足类标准,水质状况优。表2-2 地表水监测断面评价结果断面名称河流规定水质类别评价结果断面性质枯水期丰水期库尾断面清江河委托监测断面坝址断面关庄镇灌区末尾竹园镇阳泉坝常规监测断面竹园镇五仙庙乔庄镇张家沟大院沟2.3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类型有基岩裂隙潜水、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泉流量0.10.5L/s,地下径流模数0.51.5 L/skm2,地下水为为重碳酸钙型水(HCO3Ca),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河水补给,地下水位季节变幅较大。项目委托广元市环境监测站对工程涉及区域的安乐寺乡、曲河乡、桥楼乡和黄坪乡进行了水源地水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93)类水域标准,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好。2.4 生态环境2.4.1 水土流失项目区在“三区划分”中属于水利部公告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经计算项目区年土壤流失量为3283.48t,水土流失背景侵蚀模数平均约2553t/(km2a),侵蚀强度为中度。2.4.2 陆生生态曲河水库工程评价区共有维管植物83科200属258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1科11属共16种,裸子植物有4科5属5种,被子植物68科184属237种。栽培植被为萝卜、胡萝卜、蒜、姜等根茎类,鳞茎类蔬菜;葱、苋菜、菠菜、白菜、青菜等叶类蔬菜;薯蓣、魔芋、番薯等薯类;茄、辣椒、朝天椒、西红柿等茄果类,冬瓜、南瓜、西葫芦瓜、等瓜类;豌豆、蚕豆、等豆类;以及油菜等油料作物。调查区域内局部灌溉条件较差的地方实行以小麦、红薯、豆类为主的作物组合。经济林木有胡桃林、杜仲林、茶林、银杏林、泡核桃、桑、枇杷、苹果、梨等。青川县曲河水库工程重点区域内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曲河水库项目影响评价区共有陆生动物约73种,其中两栖类9种,爬行类7种,鸟类约41种,兽类16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5种,两栖类有1种为大鲵;鸟类有2种为红腹锦鸡和普通鵟;兽类有2种为黑熊和水獭。2.4.3 景观生态评价区景观经过长期的人类干扰已经带有明显的人工性质,农地作为评价区的景观基质,与其他景观联系较少,主要在人工控制、管理下维持,人类的作用消失,农地景观将随之退化、优势地位急剧下降。综上所述,评价区景观整体具有较高的脆弱性,这是长期人为干扰的结果。2.4.4 水生生态曲河水库工程评价区共有浮游植物3门12科15属38种,以硅藻门为主;浮游动物3类4种,各断面以轮虫居多;底栖动物7种,常见的优势种为扁蜉、四节蜉和二尾蜉等;鱼类5目13科39属46种,工程河段内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占绝大多数,其中鲤形目鱼类的种类最多,共有22种,占总数的61.1%。鲇形目7种,占总数的19.4%。清江河流域分布着长江上游特有鱼类5种,除省级保护的重口裂腹鱼外,还有短体副鳅、齐口裂腹鱼、中华金沙鳅和四川华吸鳅等4种鱼类。这几种鱼喜生活在河床多砾石、流水河段。现状调查表明,目前该流域鱼类主要以下底层鱼类、小型鱼类和人工放流品种为主,其中底层鱼类为主要渔获物对象,如黄颡类、鲇等。灌区水域内不少河流已梯级开发,其鱼类种类相对单一,主要有鲤、鲫、黄颡鱼、鳅类等几种适应能力较强的鱼类。工程影响水域江面狭窄,水流较湍急,年均流量较小,深水区与缓流浅滩交错相连,生境多样,特别是滩、沱较多,分布在该段水域的鱼类多为小、中型定居性鱼类。即使有迁移,在同一河段中也仅仅是在不同的小生境之间进行;不具有大、中型鱼的产卵条件,仅存在少量粘性鱼类产卵场。经调查,项目水域目前较集中的产卵场有青城、康乐、桂溪3处,其中青城、康乐分别位于坝址以上3km、5km处,桂溪位于坝址下游8km处,青城附近主要是鲤、鲫和鲇的产卵场,康乐附近为黄颡鱼、鲇等鱼类的产卵场,桂溪附近主要是鲤、鲫的产卵场。江段鱼类索饵场分布零散,鱼类索饵场所众多,涨水季节集中在干支流交汇处。清江河适于鱼类越场条件的河段零散分布,在清江河内分布的潭、沱是典型的越冬场。2.4.5 生态敏感区工程项目区附近的生态敏感区包括清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青江河中游野生鱼类生态保护区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清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国家农业部于2011年12月8日建立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青川县境内,属嘉陵江右岸二级支流清江河(又称青竹江)上游,保护区总面积721hm2,其中核心区面积546hm2,实验区面积175hm2。特别保护期为全年,主要保护对象为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大鲵等,其它保护物种包括中华倒刺鲃、鲇、瓦氏黄颡鱼等。青江河中游野生鱼类生态保护区位于青川县境内清江河中游,是青川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6月建立的县级生态保护区。保护范围为曲河前进关庄苏河凉水七叉口,共计50km;主要保护对象为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大鲵等,其它保护物种包括中华倒刺鲃、鲇、瓦氏黄颡鱼等。据调查了解,该保护区自建立以来,未制定相关规划,也未出台具体的管理要求。保护区目前主要由当地渔政主管部门进行日常监管。项目区内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区主要以人工栽培林木为主,天然林分布较少,零星分布于整个项目区,以麻栎林为主,其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萌生力也强,多生于干燥的阳坡。本工程与各环境敏感区的位置关系图见附图18。表2-2 工程与各环境敏感区关系一览表序号保护区名 称保护区级 别重点保护对 象保护区位置保护区与曲河水库工程位置关系流域名称具体河流名 称1清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级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大鲵清江河清江河及支流南河、西阳河、东阳河保护区下边界位于曲河水库坝址上游13.7km,保护区与曲河水库工程建设区及淹没区无重叠2青江河中游野生鱼类生态保护区县级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大鲵清江河清江河干流保护区上边界位于曲河水库坝址下游3km处,下边界位于关庄取水枢纽以下约31.5km,整个保护区位于曲河水库工程影响区3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天然林整个青川县均涉及工程位于天然林保护区内2.5 环境空气根据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及环境敏点状况,在坝址附近的关东村和芙蓉坝倒虹管附近的芙蓉村布设2个大气采样点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合竹园镇和桥楼乡常规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完全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中的二级标准要求。2.6 声环境根据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及环境敏点状况,在坝址附近的关东村、芙蓉坝倒虹管附近的芙蓉村和2#砂卵石料场镀金的前进乡布设3个声环境点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限值要求。2.7 社会环境曲河水库工程涉及桥楼、曲河、前进、关庄、苏河、凉水、七佛、马鹿、竹园、建峰、楼子等11个乡镇耕地面积共8.2万亩,农村人口人均占有面积为1.1亩,农民人均收入3525元,项目区经济以农业为主。根据实地调查,清江河流域内农耕相对较发达,但其灌溉用水多取于支沟,沿河均无较大人畜引水工程,亦无跨流域输、引水情况;竹园镇以上河段沿河范围内无工矿企业分布。青川县内现有小型水库2座,小型引水渠5条,小型以下引水工程182处,提灌站270处,蓄水量131万m3,工业用水量1326万m3,电站12座,22台装机3920kW。项目区影响范围内不涉及矿产资源、文物古迹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位于工程建设范围外;项目所涉及乡镇地方病病种为碘缺乏病,无介水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1.1 对区域水资源及综合利用的影响预测(1) 曲河水库工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曲河水库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以农业灌溉为主、乡村供水、防洪等综合利用。本工程供水区含城镇、工业园、灌区供水(灌溉、人畜、场镇)。为减少灌溉渠道空流段,降低渠道工程投资,利用水库坝址下游已建关庄电站取水口取水。灌区灌溉、农村人畜、8个场镇及竹园工业园区用水通过左、右干渠输送至灌区。工程运行期将为下游剑阁县城及宝昭新区补水,根据对剑阁县城和宝昭新区时段需水量分析,其需曲河水库补水时段主要集中在枯期12月次年3月,通过关庄取水枢纽合理调度,适当开启关庄取水枢纽泄洪冲沙闸下泄至河道,通过河道输至下游剑阁县城和宝昭新区。根据来用水量分析,曲河水库坝址多年平均来水量为46138万m3,多年平均下泄流量41522万m3;受曲河水库调节作用,关庄取水枢纽取水口处多年平均来水量72491万m3。多年平均取用水量7688万m3,多年平均下泄流量64803万m3。经水库调节计算,关庄取水口处取用水量可满足各用水对象保证率要求,其多年平均供水量7688万m3,其中灌溉供水1898万m3,城镇用水2358万m3,农村人畜供水138万m3,剑阁、宝昭取水3294万m3,基本达到供需水平衡。典型年(P=50%)曲河水库坝址处和关庄取水枢纽取水口处月平均天然来水量与下泄水量对比分别见图3-1和图3-2。图3-1 典型年(P=50%)曲河水库坝址处月平均天然来水量与下泄水量对比图3-2 典型年(P=50%)关庄取水枢纽取水口处月平均天然来水量与下泄水量对比(2) 对清江河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曲河水库建成后,有效库容4402万m3,总库容5931万m3,具有年调节性能。曲河水库调节原则及方法为:在满足供水条件下,尽可能多蓄水,系列年逐旬连续操作,同时曲河水库运行期间考虑了下泄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水量6906万m3。关庄取水口下泄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用水量10974万m3,另外,曲河水库坝址处集水面积仅占清江河流域面积的27.7%,关庄枢纽取水口处集水面积占清江河流域面积的43.8%,曲河坝址下游支流较多,坝下2.07km即有较大支流大石河汇入,其流量为3.72m3/s;关庄取水口至雁门河口区间支流较多,其中较大支流有天井河口和雁门河,其区间多年平均流量分别为2.59m3/s、9.59m3/s,分别在关庄取水枢纽下游约22.8km和43.0km处汇入清江河。曲河水库工程修建后,将在曲河坝址以下1.3km形成脱水河段;受曲河水库年调节作用,水库放空洞尾水下游至关庄枢纽取水口之间20.2km河段的水文情势将发生改变;水库工程取水后,在关庄取水枢纽至李家坝(灌溉回归水影响河段)之间的61.6km清江河段将形成减水河段。根据四川省广元市清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清江河干流上共规划有16个梯级。工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可能会对流域内电站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工程取用水较小为4.8m3/s,仅占关庄枢纽取水口多年平均流量23.2m3/s的20.7%,而且取用水量将会以灌溉回归水的形式沿途重新回到清江河,因而工程取水对下游梯级电站的影响较小。曲河水库为梯级电站中的第三级,因不开发水电,仅修建水库工程,其水库年调节作用将会对下游电站起“龙头水库”作用,有利于下游电站取水发电。曲河坝址下游河道综合用水已纳入水库供水范围,因此,曲河水库工程灌区引水量不会对清江河水资源利用造成影响。(3) 对取用水的影响在曲河水库坝址下游1.3km脱水河段两岸,基本无人口及耕地分布,不在清江河取水,水库修建对用水户无影响。曲河坝址关庄取水口20.2km河道径流随水库径流调节的变化而变化,即汛期水量减少,枯期水量增加,该河段径流变化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是有利的。关庄取水口下游至雁门河口之间分布的场镇、企业以及沿河两岸耕地均已纳入曲河水库灌区范围,其用水已得到解决。关庄取水枢纽取水口处引用水量占取水口天然来水量的6.06%,工程引水量较小,引水口下游43km又有较大支流雁门河(流域面积515.0km2)汇入,故本工程取水对雁门河汇口下游用水户影响很小。工程运行期将通过水库合理调度,为下游剑阁县城及宝昭新区补水,补水时段主要集中在枯期12月次年3月,因此工程修建对下游剑阁县城及宝昭新区用水户的影响是有利的。由此可见,曲河水库工程对下游河道取用水是有利的。(4) 对水域纳污能力的分析曲河水库坝后1.3km河段流量减少,纳污能力下降;放空洞出口至关庄取水枢纽的20.2km河段由于枯期流量增加、丰期流量减少,而总水量基本不变,因此纳污能力略微增加;关庄取水枢纽至李家坝间61.6km的河段,由于取水枢纽处多年平均总引水量为7688万m3,占取水口天然来水量的6.06%,会形成减水河段,同时灌溉回归水加重了污染,因此此段的纳污能力略微下降;李家坝至清江河河口间35.9km的减水河段,部分引走的水以回归水的形式回到清江河中,加上支沟汇入,流量较天然情况较小的不多,纳污能力只是轻微降低。综合以上考虑,工程取水后会轻微降低下游河段的纳污能力,但影响有限。3.1.2 水文情势影响预测评价(1) 施工期对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根据施工导流方案,大坝工程必须经过3个枯水期才能基本完成,在第二枯水期和第三个枯水期,均是通过导流洞导流,这将会在坝址到导流洞出口之间河段产生长为1.3km脱水河段,但对导流洞出口河段下游水文情势不会产生影响。本工程引水渠道枢纽工程施工远离河道,不会影响工程区内水体的水文情势。此外,根据本工程水资源论证结果,本工程施工期生活用水总量约为17.2万m3,生产用水取水总量约为94.3万m3,施工期总用水量预测值仅为111.4万m3,而曲河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来水量达4.61亿m3,施工期用水量占来水量的比例极小为0.24%,基本不会影响清江河流域的水文情势。因此,施工期水库枢纽施工将会在下游河道产生1.3km的脱水河段,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缓不利影响;其他建筑物施工及施工期取用生活和生产用水,对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甚微。(2) 水库初期蓄水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根据施工导流方案,本工程于第四年12月导流洞封堵,水库下闸蓄水,由坝体挡水。在本工程施工完成后,曲河水库初期蓄水期间,由于库水位尚未达到取水隧洞进水高程759.10m,取水口无法进水,其生态放水管无下放流量。经查库区水位库容曲线,759.10m以下库容约为337万m3。工程完建时间为第5年2月,按完工时间2月起蓄水考虑,坝址处2月多年平均来水流量为1.97m3/s,由此确定,若水库完建后立即蓄水,蓄至取水口进水高程需19.8天,对下游河道生态及水环境影响较大。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建议水库选择5月汛期开始蓄水,蓄至取水隧洞进水高程需4.5天。此蓄水方案会造成坝址下游出现断流,将极大的影响下游水环境,需要进一步论证蓄水方案,避免下游出现断流。(3) 运行期对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1) 曲河水库库区河段曲河水库工程建成后,库区河段的水位、水域面积及体积、流速等水文情势将发生较大变化,见表3-1。表3-1 建库前后水文情势的变化情况时期水位(m)水域面积(hm2)水体体积(万m3)流速(m/s)建库前坝址断面水位742.04.05810.24建库后正常蓄水位797.0263.325070趋近0.02) 曲河水库坝址至关庄取水枢纽之间河段曲河水库修建后,由于大坝坝体挡水,水流通过放空泄洪洞泄水。坝址至放扣动出口1.3km形成减水河段。放空泄洪洞出口至关庄取水枢纽之间河段,由于水库的蓄水和运行调度,河段内水体径流过程将与天然河段不同。建库前清江河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来水比较集中,丰枯水期径流量差别很大。水库蓄水后,通过蓄水和调节改变径流的天然状态,使来水过程适应需水过程的要求。为调节这种不均衡性,采用蓄丰水、补枯水的兴利调节。水库修建后,水库的调节作用使得放空泄洪洞以下河道流量在年内更为均匀。在P=50%时,建库前天然流量最大为8月份的80m3/s,最小流量为3月份的2.19m3/s,而建库后下泄流量8月份为71.9m3/s,3月份下泄流量为6.85m3/s。在P=95%时,建库前天然流量最大为7月份的43.0m3/s,最小流量为2月份的1.29m3/s,而建库后下泄流量7月份为29.5m3/s,2月份下泄流量为5.82m3/s。3) 关庄取水枢纽下游河段关庄取水枢纽取水口处多年平均取水量为4394万m3,多年平均取水量仅占来水量的6.06 %。由此可见,渠道引水对清江河工程河段年内水总量影响较小。但曲河水库工程运行时,其水库运行调度改变了关庄取水枢纽上游天然来水过程;同时,关庄取水枢纽运行时,其灌溉渠道引用流量4.8m3/s,将会在取水口下游河道形成97.5km的减水河段。由表5-13、表5-14可见,由于上游曲河水库的调节作用以及灌溉渠道取水,关庄枢纽下游河段年内水文情势变化较大。关庄枢纽坝址以下河道两岸综合用水已纳入灌溉渠道供水范围,因此不会影响下游生产生活用水,但因河道水量的减少会对河段内的鱼类等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减水河段沿途支沟补水较多,据现场调查,关庄取水口至雁门河口区间支流较多,其中较大支流有天井河口和雁门河。沿途支流补水增加的水量将会减缓灌渠取水导致河段减水的影响。4) 泥沙淤积影响经计算曲河水库泥沙的淤积率为0.63,年淤沙量约为42.21万t,合32.05万m3,仅占总库容的5.4。水库泥沙淤积一般集中在坝前段的常年回水区,因坝前段水深大,流速缓,库区泥沙多集中在此段淤积。库尾段因受回水影响,当大坝前水位较低时,河道仍可保持天然状态,泥沙较易被带到常年回水区淤积,只有在坝前水位较高时,库尾段受回水影响大,才有极少量的泥沙落淤。考虑汛期降低水位运行及泄洪洞冲沙后,经计算,曲河水库运行30年后,水库泥沙淤积总量为435万m3,其中死水位以下淤积量435万m3,死水位以上淤积量46.4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损失8.58%,调节库容损失1.05%。这说明水库泥沙淤积问题不严重,限于死库容内。在水库经济使用30年内对水库调度运行及对兴利库容无影响。3.1.3 水质影响预测评价(1) 施工期水质影响施工期废水包括砂石加工系统施工高峰期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情况见表3-2。表3-2 施工期污废水统计污染源废水量(m3/h)污染物砂石加工系统304.7废水pH值7.98.1,呈弱碱性,悬浮物含量一般为15005000mg/L,最高可达30000mg/L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0.625废水污染物主要是SS,浓度约为5000mg/L,pH值12左右。灌区工程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约54.0m3/d,废水中pH值一般为11,SS浓度约5000mg/L。含油废水1.0污染物主要为SS、石油类,其浓度分别约为3000mg/L、20mg/L。枢纽生活污水5.3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和NH3-N,其浓度分别为400mg/L、200mg/L和20mg/L经过分析,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全部进入清江河地表水体时,将使清江河水体SS浓度有较大幅度增加:在丰水期时,清江河水体SS浓度增加到130.7mg/L,超标4.23倍;在平水期时,清江河水体SS浓度增加到190.8mg/L,超标6.63倍;而在枯水期时,清江河水体SS浓度则陡增到313.1mg/L,超标11.5倍,将对清江河水体水质产生显著污染影响,并对水中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工程评价河段执行类水域标准,禁止新建排污口,因此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应处理后完全回用,禁止外排。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含油废水产生量少,即便在不对废水采取任何处理措施、事故排放的情况下,在丰平枯水期均不会超标,对清江河水体水质影响也很小,但为保护清江河水质,应对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含油废水处理后回用。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时,生活污水的事故排放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都相当小,均不会造成地表水超标。但鉴于工程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域标准,禁止污水排放,应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用于附近农田灌溉或林灌。另外,对于灌区施工人员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水,由于施工人员是租用当地民房,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当地民房都建有旱厕,粪便水可通过沤肥后用于附近农田农肥;洗漱等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量很小,经土壤吸收净化后对周围水环境影响极小。(2) 运行期水质影1) 初期蓄水水质影响曲河水库正常蓄水位797m,水库蓄水使库区水位抬升,淹没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植被、土地,植物腐烂将释放出有机物质,土地浸泡而使化肥和农药流失,增加水库N、P等有机物,水库营养物质的增加,特别是水库蓄水初期,对水库水质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2) 上游污染负荷对水质影响目前水库上游集水区域内没有工业污染源,污染负荷主要为现有村寨居民的生活污水及农业面源污染。由于清江河流程较短,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仅为797.0km2,坝址以上主河道长13.5km,流域内总人口及耕地数量均很少,并且分布零散,农村生活污水及农田漫流污水经过沿途径流、入渗和植被吸收,直接进入水库的污水量很小。因此,在库区污染负荷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运行期水库水质将基本维持现状。3) 水库富营养化影响根据计算,曲河水库总磷、总氮浓度分别为0.025mg/L、0.437mg/L,营养状态指数为44.24,处于中营养状态。随着水库的建成,水库将设立水源保护区,并对库周合理规划,加强污染源控制,库区氮、磷浓度将进一步降低。因此,曲河水库基本不存在总体爆发水华现象的可能性。4) 工程运行对下游减水河段水质的影响曲河水库工程还为竹园工业园、剑阁县城及宝昭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其产生的废污水排放会对清江河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竹园工业园区正分两期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其中第1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剑阁县城灾后重建污水处理厂1座;宝昭新区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及污水处理系统5座。工程运行后,竹园工业园区、剑阁县及宝昭新区排放的废水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后排放。减水河段内无其他工矿企业,没有其他污染源,到规划水平年亦无新增工矿企业和其他污染源,区域内的污染负荷极低,若无新建排污口,水质将维持现有水平。此外,地下水和支沟来水等区间来水的补给,使得下游河段的水质不会因工程取水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工程取水对取水口下游河道的水质影响较小,下游河道还能保持现状水体的II类水质标准。5) 工程引水渠系输水对水质的影响灌区工程渠系规划大多沿半山布置,对于河流、支沟均采用倒虹吸、渡槽等方式跨越,总体上工程渠系走线避开了较大城镇和村庄,因此工程运行后没有大型污染源汇入渠道。但是,水体在长距离的渠道输送过程中,将增加渠道水体水质受到污染的机会,除隧洞外,明渠段遭受牲畜粪便、生活污水和雨水等污染的机会较大。由于渠道所经之处大多为单面坡,为防止雨水从山坡内侧流入渠道,工程在设计中应修建内侧截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排水涵洞,以避免雨水夹带冲刷物对渠道水质造成污染。此外,渠道在居民较为集中的居民点和道路交叉口处多采用管道通过,局部设有盖板或人行桥,居民点排水沟排水规划不汇入渠道,可以有效避免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等污染源对渠道水质的污染。总体来说,在工程采取相应措施后,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污染风险较小,但也需按灌溉水和饮用水源的相关保护要求,加强渠系输水水质的管理。6) 灌溉回归水对地表水质的影响本工程运行后P=70%年均产生灌溉回归水560.4万m3,仅为关庄取水枢纽处典型年P=70%时来流量的0.78%。其中,各月回归水量占关庄取水枢纽处地表水来水量的比例最大为5月,占8.21%;6月产生的回归水量最大为193.6万m3。可见,本工程运行后产生的灌溉回归水量相比清江河的来水量而言相对不大,考虑到取水枢纽下游有较大支流天井河和雁门河,分别在关庄取水枢纽下游约22.80km和43.0km处汇入清江河,沿途支流补水增加的水量将会减缓灌渠取水导致河段减水的影响,使得回归水中携带的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后将很快被稀释。此外,该灌区农作物施肥量较少,产生的灌溉回归水携带的污染物十分有限。本项目灌区建成投入运行后,灌区化肥、农药用量水平基本维持现有水平。在控制灌区耕地化肥增量的情况下,回归水对水质的影响只局限于受纳水体。通过在项目区域内提倡绿色农业生产,逐步降低农药、化肥施用水平,可以降低灌溉回归水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由上述定量分析及类比分析结果可知,曲河水库工程投入运行后,灌溉回归水污染负荷增加轻微,但由于本工程灌溉回归水受纳河流清江的流量较大,稀释能力强,而回归水产生量相对很少,本工程灌溉回归水总体上对灌区及其受纳水体清江的水质产生的影响很小。3.1.4 水库水温预测分析采用垂向一维数学模型和典型枯水年水文条件对库区水温分布及下泄水温进行预测。(1) 库区水温水库不存在稳定的库底水温。库底水温在1月4月基本为4.0,从5月开始水库由于供水使水位逐渐向死水位靠近,来流及上层的高温水通过紊动扩散等使下层水体升温,至10月达到全年最高的库底水温(15.1)。库底水温年内变化11.1。水库各月表层与底层之间温差较大,6月温差最大,为15.1,3月温差最小,为2.9。水库在4月9月存在明显的温跃层。水库总体呈过渡型水温结构特征。水库对下游水温有一定影响。水库年均下泄水温较建坝前升高0.4。下泄水温在3月6月较建坝前有所降低,平均降低了2.5,4月份降低最多达3.5。7月翌年1月,下泄水温平均上升了2.1,11月温升幅度最大为3.1。全年出现月均最高温度的月份建坝前后均为8月,出现月均最低温度的月份由建坝前的1月推至建坝后的2月,温差减小了1.4。图3-3 曲河水库月均下泄水温、坝址处天然水温比较(2) 坝下河道主要节点水温变化采用曲河水库下泄水温作为研究河段的上游边界,认为支流汇口水温与干流天然一致,可以得到曲河坝下的沿程水温。曲河坝址下游主要有大石河、天井河、雁门河等支流汇入,并需关注取水枢纽及灌溉取水口处清水河的水温变化。至李家坝处,入汇的区间流量年均达22.5m3/s,已远超曲河坝址处下泄的生态流量和年均径流流量,因而坝下沿程水温主要受支流控制,计算结果(表5-28)也说明了支流水温和流量对干流水温的“中和”作用。放空洞下游2km处清水河接纳支流大石河(年均流量3.72m3/s),汇口下游干流水温与天然水温相比7月翌年1月平均偏高1.3(平水年和枯水年),增幅最大的9月偏高2.5;3月6月平均降温1.7,4月降幅最大,为2.4,低温水现象仍存在。放空洞下20.2km处和43.1km处分别为关庄取水枢纽和天井河入汇处,区间年均流量分别为4.01m3/s和3.55m3/s,至天井河汇口下游,水温仅在3月5月、9月与天然水温有一定差异,最大的低温水降幅1.4,其它月份河道水温与建库前的天然水温相比差异均在0.5以内。清水河在放空洞下游61.9km处接纳雁门河10.42m3/s流量,至李家坝处区间入汇流量已远超坝址下泄流量,在4月有最大0.9的低温降幅,在9月有最大1.6的升温,水库下泄水温与天然水温之间的差异经区间入汇调节显著减小。(3) 灌溉渠道沿程水温变化预测据河道现状增温率,从曲河水库放空泄洪洞尾水至关庄取水口处河道水温升幅为1.0左右。关于渠道增温,根据各已建渠道的实测资料,不同流域、不同渠道设计条件下灌溉用水沿程增温率差异较大。本次计算选用绵阳市武都引水第一期灌区工程的实测沿程增温率0.066/km进行估算。从渠首至干渠末端,左干渠水温升高幅度最大为3.6,右干渠水温升幅最大为1.0。由于灌溉水流量小,易受水体边界温度及辐射等因素影响,其水温更易向气温靠近。(4) 灌渠水温对农作物灌溉的影响评价水稻插秧期45月要求灌溉水温高于12,而45月曲河水库下泄水温在7.913.5,达到12的时间比天然水温约有半个月左右的延迟,考虑到区间汇流的加入以及降温后热通量要高于建库前的下游热通量,下游水温向天然水温的恢复时间应较快,水温延迟对于灌溉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水稻的生长期68月一般要求水温高于20,而68月水库下泄水温与天然水温较接近,可以满足灌溉要求。因此,灌渠渠段各月水温均能满足灌溉要求,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基本无负面影响。3.2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2.1 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坝址枢纽区施工期对松散堆积层孔隙水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曲河大坝、溢洪道、关庄取水枢纽等建筑物基础的开挖。对基岩裂隙水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导流放空隧洞的开挖。曲河水库坝底建基面高程734.0m,基础开挖深度78m;溢洪道堰底高程为789.0m,位于山顶,基础开挖深度较大达30m;关庄取水枢纽仅对原溢流水坝进行整治加高,基本无开挖,施工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根据现场钻孔试验调查,坝址区域地下水埋深在地面10m左右。由此可见,曲河水库坝址基础开挖不会影响区域地下水分布,在丰水期由于开挖深度在地下水位附近,可能成为地下水排泄通道出现基坑涌水,导致局部范围地下水位下降。溢洪道堰顶基础较高,基岩含水不丰,地下水较贫乏,工程开挖不会对地下水形成影响。随着工程施工的进行,对坝址和溢洪道基础进行回填处理后,基本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根据已有经验,工程建设对基岩裂隙水的影响主要源于隧洞的施工。水库工程导流放空洞施工期间将不可避免的对局部洞段基岩裂隙水补给及排泄系统造成一定破坏。本工程区域地下水发育欠佳,工程隧洞贯穿区域造成基岩裂隙水补给及排泄系统大面积破坏的可能性不大,加之隧洞施工期间均将设立有地下水应急封堵方案,本工程隧洞施工对基岩裂隙水的影响极小。根据工程特点,工程施工期对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的影响主要来自干渠工程倒虹管和明渠深挖段的施工。由于渠线经过的位置较高,基岩含水不丰,地下水较贫乏。本工程明渠及倒虹管施工开挖深度一般在35m左右,明渠走线基本位于半山以上,仅倒虹管跨越冲沟。由于工程区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埋藏深度一般大于8m,因此在明渠深挖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生产质量培训
-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5年资金申请政策解读报告
- 高压安全技术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文化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的2025年资金申请报告
- 工商银行2025绍兴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三沙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快速成型制造研究
- 邮储银行2025淮北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创新应用领域
- 建设银行2025来宾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基于MWORKS) 课件 第2章 MWORKS 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基础
- 大数据治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及数据服务运营实施技术方案
- 某铁路站前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 消防工程验收自评报告
- 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深度研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配套表格式教案(全册)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听课评课记录
- 厨房6S管理培训
- 临床常用他评量表
- 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