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集装箱船舶及其航线组织_第1页
第三章__集装箱船舶及其航线组织_第2页
第三章__集装箱船舶及其航线组织_第3页
第三章__集装箱船舶及其航线组织_第4页
第三章__集装箱船舶及其航线组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集装箱船舶及其航线组织 第三章集装箱船舶及其航线组织 第一节集装箱船舶基础知识第二节集装箱船舶配积载第三节集装箱船舶运输航线第四节集装箱船舶运行组织 二 集装箱船舶的结构特点图3 1吊装式全集装箱船舶的船型结构图 二 集装箱船舶的结构特点1 集装箱船的机舱基本上设置在尾部或偏尾部 2 集装箱船船体线型较尖瘦 外形狭长 船宽及甲板面积较大 3 集装箱船为单甲板 不设置起货设备 在甲板上可堆放2 5层集装箱 4 船体由水密横舱壁分隔为若干货舱 货舱口宽度等于货舱宽度 可达船宽的70 90 5 货舱内装有固定的格栅结构 以便于集装箱的装卸和防止箱子移动 6 船体为双层结构 具有两重侧壁和双层底 图3 2集装箱船中部横剖面图 第二节集装箱船舶配积载 集装箱船为了确保航行安全 减少中途港的倒箱 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 保证班期和提高经济效益 必需进行配积载 一 集装箱船舶的箱位容量和箱位编号方法1 集装箱船舶的箱位容量 标准箱容量 是指集装箱船所能承载最大标准集装箱 即20ft集装箱 的数量 标准箱容量是表示集装箱船舶规模大小的标志 20ft集装箱容量 是指集装箱船最多能装载20ft集装箱的数量 40ft集装箱容量 这是指集装箱船最多能承载40ft集装箱的数量 特殊箱容量 集装箱船舶承运如危险货箱 冷藏箱 非标准箱 平台箱等特殊箱数量的最大限额 巴拿马运河箱容量 巴拿马运河当局对通过运河船舶的盲区有特殊的要求 集装箱船舶舱面前部许多箱位上不能承载集装箱 2 集装箱船的箱位编号方法集装箱船箱位代码编号是采用ISO TC104委员会规定的方法 它是以集装箱在船上呈纵向布置为前提 每一箱位坐标以六位数字表示的 其中最前两位表示行号 中间两位表示列号 最后两位表示层号 行号 列号和层号的每组代码不足10者在前一位置零 行号 BayNo 作为集装箱箱位的纵向坐标 自船首向船尾 装20ft箱的箱位上依次以01 03 05 07 奇数表示 当纵向两个连续20ft箱位上被用于装载40ft集装箱时 则该40ft集装箱箱位的行号以介于所占的两个20ft箱位奇数行号之间的一个偶数表示 图3 5集装箱船的行号编号 列号 RowNo orSlotNo 作为集装箱箱位的横向坐标 以船舶纵中剖面为基准 自船中向右舷以01 03 05 07 奇数表示 自船中向左舷以02 04 06 08 偶数表示 若船舶纵中剖面上存在一列 则该列列号取为00 图3 6集装箱船的列 层号编号 层号 TierNo 作为集装箱箱位的垂向坐标 舱内以全船舱内最低层作为起始层 自下而上以02 04 06 08 偶数表示 舱面以全船舱面最低层作为起始层 自下而上以82 84 86 88 偶数表示 二 集装箱船舶配积载基本要求 安全 优质 快速 经济 1 充分利用集装箱船舶的箱位容量 甲板上一般堆装总箱位数的20 50 可堆装数层 集装箱船舶稳性的要求 货舱内装箱重量一般应大于全船装箱总重的60 充分利用集装箱船箱位容量的主要途径有 如船舶某离港状态箱源数量接近船舶标准箱容量时 应当注意使订舱单上所列的20ft箱和40ft箱数量与船舶20ft箱和40ft箱容量相适应 应尽量保持不同卸港集装箱垂向选配箱位和卸箱通道各自独立 选配特殊箱箱位时 应当尽量减少承运这类货箱引起的箱位损失数量 要考虑受到稳性和吃水差要求的制约 应合理确定不同卸港轻重集装箱在舱内和舱面的配箱比例 减少用于调整船舶重心所需打入的压载水重量 2 保证集装箱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 配积载时 应把重箱装在舱底 轻箱及结构强的集装箱装在甲板上 以保证船舶的稳性及集装箱的稳固 3 保持集装箱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 应注意集装箱重量在船舶纵向上的分配 为防止尾吃水过大 或避免用较多的压载水来调整吃水差 预配时应将较重的集装箱配置在船首的箱位上 在预配船舶进出吃水受港口水深限制的货载时 更应注意集装箱的纵向分布 以减少使用压载水来调整吃水差 4 保证集装箱船舶的纵向强度 为了使船舶具有良好的纵向强度 抵消船舶的中拱变形 配载时要适当地在船中多配重箱 5 保证集装箱船舶的局部强度 舱内 甲板和舱盖上 每列集装箱的重量均不应超过其允许的堆积负荷 必要时应减少集装箱的堆积层数 以防损伤船体结构 6 尽量满足装卸要求 避免中途港倒箱 箱位配置应满足卸箱的先后顺序 避免中途港倒箱 影响装卸效率及延长船舶在港停留时间 箱位配置还应考虑便于装卸作业 避免同一卸港的集装箱过分集中 以提高装卸效率 7 满足特殊集装箱的积载要求 冷藏箱 应根据其冷却方式选择适合的位置 要考虑冷藏箱电源插座和临近插座的位置 危险箱 远离热源 机舱及船员生活区 严格按照国际危规执行 超长和超宽箱 预配甲板上 应充分考虑集装箱在横向或纵向的间距 相对集中 合理安排箱位 超高箱 均应配在甲板上或舱内最上层 动物箱及装运水果 蔬菜的通风箱 均应配置在甲板上 平台箱 只能配于舱内或甲板上最高一层 8 装卸作业中要保持船舶左右平衡 全集装箱船都采用箱格结构 故在装卸中不能产生过大的横倾 3 在配载时要注意不要把同一港口的集装箱集中配于一侧 应左右对称 9 注意平衡舱时 消灭重点舱 对于箱量特别多的港口的集装箱 应分舱装载 以免造成重点舱 在分舱配载时还要注意到几台装卸桥同时作业的可能性 三 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过程1 由集装箱配载中心根据船舶航次订舱情况 编制船舶某航次在某挂靠港的集装箱预配图 此图也可由船上大副编制 2 船公司将预配图直接送给集装箱装卸公司 或者用传真 电传或EDI等方式发送给船舶代理 再由船舶代理转交给码头集装箱公司 3 码头集装箱装卸公司根据船公司 或船舶代理 提供的出口集装箱装货清单及预配清单 集装箱预配图 结合码头进箱堆存实际情况 编制出口集装箱实配图 4 集装箱船舶靠泊后 集装箱装卸公司将实配图交给船方审核 经船方认真审核确认后 复印若干份于装船开工前交有关职能部门 集装箱船舶配积载的具体步骤 1 预配过程原则 按配积载基本要求承担者 船公司配积载部门或船舶代理任务 完成预配积载计划传送 绘制完毕后及时送到集装箱码头配载中心 船舶行箱位总图 将集装箱船上每一装20ft箱的行箱位横剖面图自船首到船尾按顺序排列而成的总剖面图 2 实配过程原则 满足集装箱预配积载计划的总体要求 又能减少码头堆场集装箱作业承担者 集装箱码头配积载室任务 完成实配积载计划传送 及时送交船上船长和大副审核 集装箱实配图 由全船行箱位总图 封面图 和每行一张的行箱位图组成 封面图 全船行箱位总图 MASTERPLAN 表明集装箱纵向积载情况 在集装箱实配图的封面图上 通常只标注集装箱的卸港和特殊箱标记 卸港的标注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卸港 如上海港以S表示 另一种是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卸港 特殊箱的标注方法同预配图一样 行箱位图 BAYPLAN 它是对集装箱船行箱位总图上某一行箱位横剖面图的放大 表明集装箱横向积载情况 该图每行位一张 在每一个行箱位的方格内 标注内容 装港及卸港的英文代码 通常将装港放在后面 卸港放在前面 中间用 连接 港名代码按常规应标三个英文字母 集装箱箱号 按箱主代号 顺序号和核对数字共11位代码组成 集装箱总重 包括货物重量和空箱重量 特殊箱的标注 D表示危险品箱 R表示冷藏箱 如 R 18 表示该冷藏箱的温度应不得高于摄氏零下18度 F 2 4 表示该冷藏箱的温度应保持在摄氏2 4 超宽箱应根据超宽部位 在箱位小方格标注超宽符号 并加注超宽尺寸 超高箱标注 符号 并加注超高尺寸 空箱应在箱位小方格内注上英文字母E 集装箱箱位号 开始时先填上在集装箱堆场中的场箱位号 待集装箱装船后改为集装箱箱位号 3 审核过程原则 船方应对全程集装箱运输安全负责 因此 实配积载计划 必须在集装箱装船作业开始前送交集装箱船船长和大副作全面审核 承担者 船长和大副任务 完成实配积载计划的审核 并在上面签名确认 传送 若对实配积载计划有任何修改意见 船方应通过代理或直接与装卸公司协商解决 由于时间紧迫 应尽量减少对实配积载计划的修改量 只有经船长或大副审核并签字后 实配积载计划才能作为指导船舶装箱作业的正式积载计划 审核注意 集装箱每个卸港的数量是否正确 核对每列集装箱的堆积负荷是否超过船舶允许的负荷 核对特殊箱的配位是否符合要求 审查各卸港的箱位安排是否合理 是否便于中途挂靠港加载或卸箱 校核实配后的稳性 吃水差及纵向强度 确保航行安全及货物质量 4 编制最终配积载图原则 集装箱船实配积载计划在装箱过程中会因某些原因需要作一些修改 承担者 理货员依据现场记录负责绘制集装箱船实配积载图及相应文件 并由大副负责核算船舶积载性能数据 任务 编制集装箱船最终配积载文件 包括 最终封面图 最终行箱位图 集装箱船稳性 强度和吃水差核算结果 集装箱装船统计表 船图EDI传输 最终配积载文件中行箱位总图和各行箱位图应当由船舶代理通过某种通信手段 EDI 送交船舶各有关的挂靠港 它是港口有关部门编制船舶中途卸箱或加载计划的主要依据 第三节集装箱船舶运输航线 一 集装箱运输航线发展概况第一阶段 1956 1966年 仅开辟美国沿海航线 使用船舶由普通货船或油船改装 第二阶段 1966 1970年 开辟国际集装箱航线 北 北航线 使用第一代集装箱船 第三阶段 1971 1984年 开辟了许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集装箱航线 北 南航线 世界班轮航线的集装箱化体制已初步形成 开始发展集装箱支线运输和陆桥运输 80年代初 使用第二 三代集装箱船 第四阶段 1984年至今 开辟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集装箱航线 通常称为 南 南航线 1984年台湾长荣公司率先开辟了环球集装箱船运输航线 支线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网络化 系统化 使用第四 五 六代集装箱船 二 集装箱运输航线的类型为了适应多种集装箱运输的需要 集装箱航线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 按航线的作用可分为干线运输 支线运输 陆桥运输和环球运输 1 干线运输 Mainline 指用大型集装箱船舶 在各设有集装箱码头的枢纽港之间载运集装箱的远距离 跨越海洋 运输 干线运输是集装箱的主体 其主要特点是 运程长 船舶大型化 高速化 适箱货源量大且较稳定 集装箱码头配备有数量足够的大型集箱装卸桥及其它配套的高效机械设施 集装箱码头管理现代化 世界主要集装箱运输干线有 远东 北美航线 远东 地中海和欧洲航线 北美 欧洲和地中海航线 2 支线运输 Feederservice 小型集装箱船 在内河 沿海等地小港口之间以及与枢纽港之间载运集装箱的短程运输方式 作用 集疏运 节约港口投资和开支 保证干线运输有充足的货源 减少大型船舶的挂港次数 节省了运输时间 世界两大支线运输网络 亚洲区域和欧洲区域 3 陆桥运输 Landbridgeservice 一种利用横跨大陆的铁路 把海与海连接起来的一种集装箱运输方式 也是多式联运中的一种方式 主要优点 缩短了运输距离 节省运输时间 世界著名的陆桥运输线有 北美大陆桥 北美小陆桥 北美微陆桥 西伯利亚大陆桥 新亚欧大陆桥 南亚大陆桥 南美大陆桥等 4 环球运输 RoundLine 类似干线运输 即用大型集装箱船舶 在集装箱枢纽港之间载运集装箱的环绕地球运输方式 环球航线分东行线和西行线两条航线 都从东亚开始出发 东行线为 太平洋 巴拿马运河 大西洋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 太平洋 西行线则反向而行 每隔7天对开一班 航次时间为80天 第四节集装箱航线运行组织 集装箱航线运行组织 航线配船 航线配箱 确定基本港 编制船期表 一 航线配船研究集装箱船舶在各航线上的合理配置问题 基本原则 1 安全上的保证性 集装箱船舶的航行性能要适应航线条件 抗风浪能力 2 技术上的可行性 船舶尺度性能要适应航道水深 泊位长度的要求 船舶结构性能 装卸性能等应满足航线货源 种类 流向 流量 及港口装卸条件的要求 3 经济上的合理性 成本 效益 经济上的合理性要求 考虑航线配船时 必须遵循 大线配大船 的原则 船舶规模的大小与适箱货源的多少及航行班次有关 在货运量一定的情况下 发船间隔越大 航行班次越少 船舶数越少 船舶规模则越大 在发船间隔或航行班次一定的情况下 船舶规模与货运量成正比 当船舶数和挂靠港数目不变时 航线上船舶航速越高 往返航次时间将减少 船舶规模可减少 经济上的合理性要求 对于规模较小的班轮公司航线 船型比较单一 基本上无需考虑运用系统分析模型进行航线运行组织优化 对于经营航线较多 船队规模也较大的班轮公司需要借助系统分析模型进行优化决策 通过优化模型则可获得正确的结论 二 确定基本港 选港基本原则 对于货源充足的航线船舶规模越大 挂靠港数目应越少 当货源不充足时为了提高船舶载箱量利用率 可适当增加挂靠港口 确定基本港应考虑的因素 1 地理因素2 货源因素3 港口因素 港口的自然条件 港口装卸设施及装卸效率 港口的集疏运条件4 其他因素 三 拟制船期表1 编制船期表的作用 体现集装箱运输的服务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和航线经营计划质量2 船期表的内容 航线编号 船舶名称 航次编号 挂靠港名到达和驶离各港时间 以月为周期发布 本月底发布下月船期表 3 船期表的编制方法 集装箱航线班期的计算t往返 t航 t港装卸 t港其他 天 t往返 航线往返航次时间 天 t航 航线往返航行时间 天 t航 L往返 24 VL往返 航线往返航次总航程 nmile V 平均航速 nmile h t港装卸 航线往返航次各港总装卸停泊时间 天 t港装卸 Q 24 MQ 航线往返航次各港装卸总量 TEU M 航线往返航次各港装卸平均效率 TEU h t港其他 航线往返航次船舶在各港其他停泊时间 天 集装箱航线配船数的计算N t往返 Qmax f D定 t营 艘 式中 N 集装箱航线配船数 艘 Qmax 航线两端点港之间运量较大航向之年最大运箱量 TEU D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