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制化评价细则.doc_第1页
采制化评价细则.doc_第2页
采制化评价细则.doc_第3页
采制化评价细则.doc_第4页
采制化评价细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采制化评价细则为进一步规范火电企业煤炭质量验收管理工作,提高煤炭质量验收工作管理水平,加强煤炭采制化技术监督的时效性和可控性,保证煤炭采制化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发电用煤质量检验工作是发电用煤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制定本规范是为了维护煤炭供需双方的合法经济利益,同时保证电网安全生产。发电用煤质量检验过程必须按照以下标准执行:GB/T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219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GB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475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GB/T476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GB/T483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3715 有关煤质及煤分析术语GB/T18510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 GB/T18666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GB/T 19494.1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一部分:采样方法2.1.14 GB/T 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二部分:煤样的制备2.1.15 GB/T 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三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2.1.16 DL/T567.1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规定2.1.17 DL/T569 汽车、船舶运输煤样的人工采取方法 序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查评要求标准分扣分标准自评分查评依据一组织机构与人员50组织机构1.企业针对来煤情况,成立满足煤炭质量验收工作要求、功能健全的组织机构;2.建立采制化工作技术监督与质量管理体系。201.机构设置不合理,扣 分;无部门职责或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扣 分/项;2.采制化工作没有建立技术监督与质量管理体系,扣 分。人员管理1.严格执行集团公司采制化岗位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2.煤炭采制化专业技术人员及作业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上岗证有效;3.应能抵制和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压力,坚持检测工作公正性,执行廉洁从业制度。201.未严格执行采制化岗位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的,发现有使用临时工(包括劳务派遣)、无岗位工作标准(说明书)、任职条件不符合岗位要求的,每发现一项扣 ;2.持证上岗率每低1%扣 分,直至该项条款分值扣完为止;3.发现有人为干预化验结果行为的,扣 分。培训教育1.要有企业内部培训目标、计划和大纲;2.按规定要求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各种形式培训;3.内部培训要经常化(每月至少一次);4培训工作要有人负责,要建立培训档案,要有培训(听课)记录。101.没有企业内部训目标、计划和大纲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2.未按规定要求参加培训,每发现一项扣 分;3.达不到内部培训经常化的,扣 分;4.培训工作没有人负责,未建立培训档案或档案内容不完善,没有培训(听课)记录或培训记录不全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二实验室建设和采制化仪器设备配置200(一)实验室建设50检测项目1.入厂煤质量验收至少应开展煤样的采取、制备,煤的全水分、工业分析、全硫和发热量的测定;2.未开展元素分析的实验室每种煤每季度应送检一次。301.未按标准要求开展煤样的采取、制备,煤的全水分、工业分析、全硫和发热量测定的扣 分/项;2.未开展元素分析的实验室未对每种煤每季度送检,每少一次扣 分,最多扣 分,低位发热量计算使用的氢值未采用实测结果,扣 分。GB/T18666DL/T520检测实验室1.各企业采制化工作应配置制样室、天平室、工业分析室、发热量测定室、元素(或全硫)分析室、煤样存放室;2.各实验室面积应能满足来煤批次要求。201.未按标准配置制样室、天平室、工业分析室、发热量测定室、元素(或全硫)分析室、煤样存放室,每缺一项扣 分;2.各实验室面积小于对应来煤批次要求,每项扣 分。GB/T18666DL/T520(二)设施环境规范50制样室制样室检测环境和技术要求应符合GB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质量检测实验室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20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天平室天平室检测环境和技术要求应符合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5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 工业分析室工业分析室检测环境和技术要求应符合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5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 发热量测定室发热量测定室检测环境和技术要求应符合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10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元素(或全硫)分析室元素分析室检测环境和技术要求应符合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5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 煤样存放室依据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5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 (三)仪器设备配置100入厂煤机械采制样装置1.应根据进厂煤量、运输方式安装配置相应数量和类型的机械化采制样装置;2.煤炭机械采样率不低于90%;3.机械采制样装置按DL/T747第3.15条进行验收。401机械化采制样装置数量和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扣 分;2.煤炭机械采样率达不到90%扣 分;3.没有按照DL/T747第3.15条进行验收的逐项扣分,最高扣 分。DL/T747入炉煤机械采制样装置1.机械采制样装置种类数量应能满足采样工作要求;2.机械化采制样装置机采率不低于90%;3.机械采制样装置按DL/T747第3.15条进行验收。101.机械化采样装置种类、数量不符合要求扣 分;2.机械化采样设备投运率达不到90%扣 分;3.没有按照DL/T747第3.15条进行验收的逐项扣分,最高扣 分。DL/T747人工采样工具采样工具依据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5每缺少一种,扣 分。 制样设备和工具1.制样设备和工具依据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2.制样破碎缩分设备按GB474附录c进行精密度核验和偏倚试验。101.设备和工具每少一种扣 分;2.制样破碎缩分设备没有进行精密度核验和偏倚试验的扣 分/台。GB474 DL/T520-2007化验仪器设备1.根据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2.根据生产需要配置入炉煤化验设备。30煤化验设备配置不符合标准规定或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每项扣 分。 DL/T520-2007化验药品1.应设置专门的药品室、柜或架,根据药品性质、数量分类存放;药品室内严禁烟火,不应有热源及强光照射,室内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作好记录;2.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保管、使用等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51.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 分;2.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保管、使用等不符合规定项每项扣 分。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三采制化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00购置、验收制度1.仪器设备选型按照技术先进、满足采制化工作要求等原则择优选择,并有相关文件;2.仪器设备安装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的相关要求进行;3.仪器设备进行验收时,应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或有关规定。301.采制化仪器设备选型达不到实际工作要求,每项扣 分;2.采制化设备安装未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的相关要求进行,扣 分;3.仪器设备进行验收时,未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或有关规定的扣 分,执行不严格的扣 分。使用、管理制度1.应建立健全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或规定;2.应落实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责任人;3.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应按照企业技术规程审批程序,经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301.无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或规定的扣 分,制度或规定不健全或内容不完善的扣 分;2.未落实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责任人扣 分;3.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没有经过审批使用的,扣 分。维护、检修制度1.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或规定;2.做好仪器设备维护记录和故障分析;3.采制化仪器设备备品备件应有供货保证;4.应制定机械采制样装置运行及维护检查制度。301.无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的扣 分,制度或规定不健全或内容不完善的扣 分;2.无仪器设备维护记录、故障分析记录、检修后仪器标定记录等,每缺一项扣 分,记录不全,扣 分/台次;3.采制化仪器设备备品备件没有供货保证扣 分;4.无机械采制样装置运行及维护检查制度,扣 分,制度不健全扣 分。台帐档案1.应建立、健全采制化设备台帐及档案,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应包括购置到货状态、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检定、安装、维修和调试记录等;2.应建立有证标准物质台帐,有标准物质领用记录、使用记录等。101.无仪器设备档案、台帐,每缺少一项,扣 分, 仪器设备档案内容不完善扣 分;2.无标准物质台帐扣 分;3.领用记录、使用记录等不符合要求,扣 分。四采制化技术管理200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1.各企业煤炭质量验收部门或班组应备有现行有效的国家及行业煤炭检验标准;2.各企业依据来煤等情况,编写适合本企业煤炭验收的采制化作业指导书;3.采制化作业指导书应按照企业技术规程审批程序,经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及时进行修订补充。301.缺少国家或行业标准、或使用失效的标准及方法,每项扣 分;2.发现企业无煤炭采制化作业指导书,扣 分;3.作业指导书没有经过审批程序或不适合现场使用,扣 分。原始记录1.应做好测试过程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应清洁整齐,应印成具有规范格式的记录表,保存完善,保存时间不少于一年;2.原始记录应提供足够的信息(信息内容可参考附录一);3.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更改,修改必须遵守相关规则。301.没有原始记录的扣 分, 原始记录填写不规范,保存不完善的扣 分/项;2.原始记录提供的信息不完整的扣 分/项;3.发现原始记录修改不符合规则的扣 分。检验报告1.应有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格式内容可参考附录一);2.数据要真实、准确,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数据的有效位数、修约和误差表达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3.报告应有有关人员(化验人、审批人等)签字和专用印章;4.所有报出的数据应能追溯到最初接收的样品,数据在报出前应经审查和确认。501.没有检验报告的扣 分,检验报告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等扣 分;2.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扣 分,未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数据的有效位数和误差表达方式未符合有关规定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3.缺少有关人员签字和专用印章的,每发现一项扣 分;4.报出的数据不能追溯到最初接收的样品,每发现一处扣 分。样品1.样品应在符合技术要求的环境条件下存放,并有专人管理;2.要确保样品真实、完好、不变质、不污染,具有代表性,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3.为防止样品发生混淆、误用,应有识别标记;4.应规定样品保存期和检后样品处理办法。201.样品存放环境不符合要求,扣 分,没有专人管理样品,扣 分;2.无样品管理制度,扣 分,样品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扣 分;3.样品无识别标记,扣 分;4.无样品保存期和检后样品处理办法,扣 分。计量检定及校准1. 按规定要求应进行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需定期进行检定;2.对于国家规定强制性检定的仪器设备(见附录三),要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其授机构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3.送检仪器设备应有检定文件,检定文件内容包括:检定仪器设备名称编号、检定周期、检定单位、最近检定日期、送检负责人等;4.其他非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校验。701.未按规定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定的,或经检定不合格仍在继续使用的,每发现一台扣 分;2检定单位不具备国家法定计量检定资质的扣 分;3仪器设备检定后没有检定文件的扣 分;检定文件内容不完善的扣 分;4.未按规定进行校验的(包括使用标准物)每发现一处扣 分。GB/T27025五采制化过程及质量控制450入厂煤机械采制样1.机械化采制样工作应执行采样作业指导书;2.采制样装置应当进行运行检查,采取防止污染、防止水分损失、防止外在水分过大影响采制样等措施;3.采制样装置各关键部件应满足GB/T19494要求。601.机械化采制样工作未执行作业指导书扣 分;2. 采制样装置没有进行运行检查扣 分,未采取相关保证措施的每处扣 分/项;3.采制样装置各关键部件不能满足GB/T19494要求的每处扣 分。GB/T19494入厂煤人工采样1.人工采样工作应执行采样作业指导书;2.采样人员必须操作规范、熟知采样方案;3.样品采取及转运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污染防水分损失措施;4.采样记录应详实可靠;5.煤样编码符合编码制度,煤样标签有唯一性标识。201.未执行采样作业指导书扣 分;2.采样人员操作不规范扣 分,不熟知采样方案扣 分;3.样品采取及转运过程中没有有效防止污染和水分损失措施的扣 分;4采样记录不详实扣 分;5.煤样编码不符合编码制度有多重标识扣 分。GB 475入炉煤机械采制样1.机械化采制样工作应执行采样作业指导书;2. 采制样装置应当进行运行检查,采取防止污染、防止水分损失、防止外在水分过大影响采制样等措施;3.采制样装置各关键部件应满足GB/T19494要求;301.机械化采制样工作未执行作业指导书扣 分;2. 采制样装置没有进行运行检查扣 分,未采取相关保证措施的每处扣 分/项;3.采制样装置各关键部件不能满足GB/T19494要求的每处扣 分;GB/T19494采样样品交接1.采样和制样为独立班组的,应建立采样和制样样品交接制度;2.交接过程应按采样和制样样品交接制度或规定进行;3.采样和制样为独立班组的,应建立煤样编码制度。101.未建立采样和制样样品交接制度的扣 分;2.交接过程未按采样和制样样品交接制度或规定进行的扣 分;3未建立煤样编码制度或未执行煤样编码制度的扣 分。制样1. 制样流程应符合GB474,其过程应有防止煤样被污染的控制措施;2. 制样人员业务技术熟练,操作规范;3. 破碎设备按GB474第8条执行;4.制样记录详实。501. 制样流程不符合GB474的扣 分/次,其过程中有煤样被污染的扣 分;2. 制样人员业务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扣 分;3. 破碎设备没有按GB474第8条执行的扣 分/台;4.制样记录不详实扣 分。GB 474全水煤样、分析煤样交接1.应建立制样和化验样品交接制度;2.交接过程应按制样和化验样品交接制度或规定进行;3.应建立煤样编码制度。101未建立制样和化验样品交接制度的扣 分;2.交接过程未按制样和化验样品交接制度或规定进行的扣 分;3.未建立煤样编码制度或未执行编码制度的扣 分。全水分检测1仪器设备应符合GB/T211第5条规定要求;2.样品称量要规范;3.仪器操作及测试要按规定进行;4.原始记录清楚,结果计算准确;5.结果重复性、再现性要符合标准要求。10未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的,每发现一处扣 分。GB/T211GB/T27025工业分析检测1.仪器设备应符合GB/T212第3.1.3条、第3.2.2条和第4.1.2条规定要求;2.样品称量要规范;3.仪器操作及测试要按规定进行;4. 原始记录清楚,结果计算准确;5. 结果重复性、再现性要符合标准要求。20未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的,每发现一处扣 分。GB/T212GB/T27025发热量检测1.仪器设备应符合GB/T213第7条规定要求;2.测试前准备工作规范;3.样品称量要规范;4.氧弹操作要规范;5.仪器操作及测试要按规定进行;6.原始记录清楚,结果计算准确;7. 结果重复性、再现性要符合标准要求。20未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的,每发现一处扣 分。GB/T213GB/T27025全硫检测1.仪器设备应符合GB/T214第4.3条规定要求;或GB/T25214的规定;2.测试前准备工作规范;3.样品称量要规范;4.应按规定对仪器进行标定;5.仪器操作及测试要按规定进行;6.原始记录清楚、结果计算准确;7. 结果重复性、再现性要符合标准要求。10未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的,每发现一处扣 分。GB/T214GB/T25214GB/T27025天平称量1.天平感量和载量应与检测项目相适应;2.天平使用和操作要规范,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101.天平感量和载量与检测项目不相适应的,每台扣 分;2.天平使用和操作不规范或未符合规定要求的,每发现一处扣 分。GB/T211 GB/T212GB/T213 GB/T214制样精密度核验1.对制样过程进行如下抽查:随机选择一批煤,指定人员完成一组10对样品的制备及化验(干基灰分),进行制样和化验精密度核验2.现场对二分器、堆锥四分法进行应用考评。801.制样精密度核验 分,二分器和堆锥四分法应用考评各 分;2.制样精密度核验依照GB474标准执行,评价结束前未能将试验结果报至评价组采制专业扣 分;最终依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给出分数;3.二分器和堆锥四分法结果小于或等于3.0%为合格,每增加0.1%,分别扣 分,没有结果时扣 分/项;GB474存查样品抽查随机抽查2个样品,指定化验人员进行灰分、挥发份、全硫及发热量四个项目的检测,提交检测报告及样品原始检测报告。40将煤样抽查检验结果与样品原检测值比较,检测结果超出再现性临界差的,扣 分/检测值。实验室间比对试验被评价企业煤检实验室,完成2个密码煤样的灰分、挥发份、发热量及全硫四个项目的比对试验,提交检测报告。801.按照单一Z比分数统计技术对全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抽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2.Z2 时,检测结果“满意”,2Z3时,检测结果“可疑”,并扣 分/检测值,Z3,检测结果“离群”,扣 分/检测值。 注: 煤炭机械采样率=月度机采批次(单元)/月度来煤批次(单元)*100附录一 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要求1 试验记录:试验记录应按规定的格式、术语、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填写,并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试验项目名称及记录编号;(2)分析试验日期;(3)分析试验依据标准及主要使用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4)分析试验数据、对温度湿度等有特殊要求的环境相关数据;(5)分析试验结果;(6)分析试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及其处理;(7)试验人员和审查人员;(8)其他需说明的问题。2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按规定的格式、术语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填写,并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报告名称、编号、页号及总页数;(2)样品名称、编号及送样日期;(3)实验室样品编号:(4)分析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或规程;(5)分析试验结果及结论(如果适用);(6)(如果适用)抽样程序(包括煤产品特性、抽样依据标准、抽样基数、采样单元数和子样数、子样质量和总样质量、抽样时间、地点和人员);(7)(如果适用)关于“本报告只对来样负责”的声明;(8)批准、审核和主验人员,签发日期;(9)其他需要的信息。表一 测试值与报告值位数序号测定项目单位测定值报告值1哈氏可磨性指数磨损指数无mg/小数点后一位个位2全水%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一位3最高内在水分%小数点后二位小数点后一位4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全硫各种形态硫%小数点后二位小数点后二位5发热量MJ/kgJ/g小数点后三位个位小数点后二位十位 20 附录二 作业指导书(一)制样和化验精密度核验作业指导书一、试验标准(1)GB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2)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3)GB/T483-2007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二、试验方法1.二分器应用考评称取相应粒度和质量的煤样用二分器(格槽宽度为:39mm;18mm;9mm)进行缩分,分别称取二分器两边的煤样质量。2.堆锥四分法考评取一定量的煤样于铁板上,堆锥时,应将试样一小份、一小份地从样堆顶部撒下,使之从顶到底从中心到外缘形成有规律的粒度分布,并至少倒堆3次,摊饼时,应从上到下逐渐拍平或摊平成厚度适当的扁平体。分成四个相等的扇体,将相对的两个扇体分别称重。(标称最大粒度为:13mm、6mm、3mm)3.制样和化验精密度核验取一定量的煤样于试样缩分第一阶段取一对双份试样,然后分别制成试验试样。按此法取一组10对试样,每个试样按GB/T212-2008的缓慢灰化法重复测定两次,报告两个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试验结果以干基结果上报。结果修约按照GB/T483-2007。三结果和统计请各被评价火电企业于评价结束前将试验结果报至评价组采制专业,逾期提交的结果将不列入统计。(二)存查样再检测实验作业指导书本次存查样再检测贵实验室的代码为_。 一、检测样品和测试项目:评价组随机抽查2份粒度为3mm的烟煤存查样品,随机抽取被评价单位2 名制样人员和2名化验人员进行制样和化验工作。一般分析试验煤样采用密封的玻璃瓶包装,样品编号分别为c1201、c1202。 本次存查样的测试项目为煤的灰分、挥发分、全硫、发热量,各参加实验室对这2个样品进行测试。二、 试验标准(1)GB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2)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3)GB/T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4)GB/T214-2008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5)GB/T25214-2010煤中全硫测定 红外光谱法(6)GB/T483-2007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三、试验要求1.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粒度应0.2。2.灰分要求选用GB/T212-2008的缓慢灰化法。3煤中全硫测定要求选用GB/T214-2007中库仑滴定法或GB/T25214-2010。4为保证实验数据准确,各实验室在测试样品前对各测试仪器用标准物质(标煤和苯甲酸)进行校准,标准物质检测结果合格后再进行样品测试。5每个测试样品在重复性条件下重复测定两次,报告两个单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四、结果报告 灰分、挥发分、全硫测试结果均以干基结果上报,发热量以干基高位发热量上报。试验结果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要求的有效倍数报出。请注明采用的标准编号和名称,同时在备注栏内注明标定仪器使用的标准物质生产单位和编号。五、 结果反馈请各实验室于评价结束前将检测报告及原始化验报告报至评价组化验专业,逾期提交的结果将不列入统计。表二 存查样再检测结果报表实验室编码: 实验室名称: 报告日期: 样品编码测定结果工业分析全硫发热量空气干燥基水分Mad %干基灰分Ad %干基挥发分Vd%干基全硫St,d%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 MJ/kgC1201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值C1202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值标准方法备 注(三)实验室间比对实验作业指导书本次比对贵实验室的代码为_。 一、检测样品和测试项目:比对共有2份粒度为0.2mm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