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特高压试验基地工程云南特高压试验基地工程 程控交换机程控交换机 技术规范书技术规范书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2008 年 4 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1 第二章第二章 对投标方的要求及其工作范围对投标方的要求及其工作范围 2 2 1 对投标方的要求 2 2 2 投标方的工作范围 4 2 3 供货报价范围 6 2 4 设备容量及配置 7 2 5 技术服务及要求 7 2 5 1 技术服务内容 7 2 5 2 技术服务要求 7 2 6 图纸交接 8 第三章第三章 调度交换设备技术要求调度交换设备技术要求 12 3 1 概述 12 3 2 引用标准 12 3 3 交换网的传输性能要求 13 3 4 交换网的业务种类 14 3 5 编号方案 14 3 5 1 编号原则 14 3 5 2 编号方案 15 3 6 中继方式 15 3 7 信号方式和接口 15 3 8 同步要求 18 3 9 交换设备的选型要求 21 3 10 通信机房设备机柜技术要求 24 第四章第四章 测试和验收测试和验收 27 4 1 出厂测试 27 4 2 全系统测试 28 4 3 试运行验收测试 28 4 4 测试项目 28 附表一 设备供货清单附表一 设备供货清单 29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1 1 本文件为云南特高压试验基地工程数字程控交换机招标的技 术规范部分文件 1 2 投标方必须符合本招标书技术规范书所有要求 技术规范书 部分中指标暂空处应由投标方填入具体值 如有异于技术规范书部 分要求的地方应指出并论述其理由 1 3 投标方对招标文件的每一条款必须逐条以中文作出明确的答 复 1 4 为满足云南特高压试验基地的站内电话需要 在云南特高 压试验基地设置一套程控交换机 以 E1 中继方式接入南网总调行政 交换网 系统方案如下图所示 网网管管 终终端端 调调度度台台 电电话话 南南网网总总调调 行行政政交交换换机机 2M数数 字字中中继继 昆昆明明电电信信局局 交交换换总总机机 市市话话模模 拟拟中中继继 云南特高压试验基地程控交换机组网图 第二章第二章 对投标方的要求及其工作范围对投标方的要求及其工作范围 2 1 对投标方的要求对投标方的要求 1 投标方必须具有 10 年以上数字交换通信设备的设计 制造 经验 并具有质检部门的质量认可文件 ISO 9001 9002 质量认证 书的生产厂 提供给本工程的交换设备必须具有 5 年以上多套在电 力等系统中运行的良好记录并获得国家电力通信中心入网许可和邮 电部门入网许可的产品 2 规范书中在引用某标准的地方 投标方应当使用合同生效的 最新的引用标准文本 不能用另外标准代替 除非从业主那里获得许 可的标准代替 如果引用某不合适的标准或者未引用某合适的标准 或者不能 得到所需要的标准 投标方可选择某合适的标准 并且在制造商着手 进行工作前需得到业主的许可 业主与投标方在解释某标准有不同意见时 业主的解释是最终 的解释 3 投标方应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款逐条作出详细 应答 确认对本规范书要求的满足和差异 对偏差部分应列出偏差 表作详细描述 否则 业主即认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可以满足本规 范书的要求 4 本技术 规范书中未规定而邮电GB ITU T 已经有 建议者按邮电 GB ITU T 最新建议办理 对于到目前为止仍未 由 ITU T 形成最终建议的规范 投标方应在ITU T 发表 新建议后 在合同保证期内负责免费修改或更改所供设备和系 统的软件版本 5 投标方应确保其所供设备组成系统的完整性 合同文件遗漏 的一切事项 只要这些事项可以确定为是保证投标方所供系统安全 稳定 可靠的有效地投产所必需的 都应该被认为包括在合同价格 之内 6 投标方可以对本标书提出修改意见供业主参考 如需要业主 有权对本技术规范书进行修改和补充 7 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和系统应与其他的现有交换设备互通 否则投标方需免费修改其设备和系统 8 投标方 合资厂 必须具有外方在对设备技术支持和软件等 方面的保证 中方在售后服务 安装指导等方面的保证书 9 投标方编制的项目建议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根据本技术条件书的编排顺序 逐项逐条地给予明确的答 复 给出具体数值 b 交换系统的介绍 c 投标方应根据系统图及设备配置图提供设备硬件 软件清 单和单价 d 投标方根据系统的规模 推荐一个能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维 护所需要的备品 备件 包括消耗备件 详细清单和单价 e 投标方应提供一个包括所有安装材料 专用工具 设备手 册等的清单和单价 包括能满足所供设备日常维护的数量 其中包括每种材料的名称 型号 数量和单价 f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清单 设备报价总表 设备报价明细表 g 机房设备布置图及中继方式图 h 所推荐的设备已在中国开通使用的数量和地点以及这些设 备开通使用后运行情况的资料 2 2 投标方的工作范围投标方的工作范围 1 投标方必须按照合同的规定 准时提供附表中所述的设备 和材料 负责所供设备 材料的包装和运输 2 投标方必须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 提供设备的 MTBF 值 3 投标方必须对其所供设备进行工厂试验 如业主要求在工 厂试验时参加 则投标方应邀请业主及其代理人参加 在安装现场 必须对其所供设备的性能和指标进行再次检验 测试工作及所需测 试仪表由投标方负责 4 投标方应负责其所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督导 5 投标方应在厂内为业主培训专业维护运行人员 6 在业主要求的前提下安排有关工程技术联络会等技术服务 7 投标方应在合同生效后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提供下列 资料 系统方框图和结构 交换机的功能和特性 软 硬件可靠性计算结果 组网性能 信号接口设备 网同步 自诊断性能 软件系统 维护与操作 远端维护管理功能 各种处理器的处理能力 机架结构 含话务员坐席 各种附属设备 环境要求 设备的功耗和散热数据 接地要求和设备防雷击 防过电压措施 话务量统计性能 遵循和测试标准细则 设备安装规范 外形尺寸图 总体布置图 试验规范要求 型式试验 例行试验和系统试验报告 检修手册和运行手册 安装完毕后立即进行的验收试验程序 有关质量控制程序的描述 表明试验情况与所要求的所有试验相符的试验报告和试验 证书 包装和装箱的详细情况 2 3 供货报价范围供货报价范围 投标方必须提供的设备 备品 材料及附件的报价 包括 1 主机设备及报价 2 各种接口设备及报价 3 调度台设备及报价 4 数字录音设备及报价 5 可选功能件及报价 6 测试仪表 专用工具及报价 7 备品 备件及报价 投标方建议 但不超过设备总价的 10 8 设备的安装材料及报价 9 技术文件资料及报价 10 软件及报价 11 设备运输费 保险费 按运到工地价 12 技术服务费 安装和开通使用 13 技术人员培训费 设计联络会费用 国内 14 其它投标方推荐选用的设备及报价 2 4 设备容量及配置设备容量及配置 交换设备容量按 256 用户端口考虑 本期用户端口按 80 门 中 继端口按60门考虑 具体见设备供货清单 2 5 技术服务及要求技术服务及要求 2 5 1 技术服务内容 要求投标方至少为本工程提供以下技术服务 设备安装和测试验收 培训 工程技术设计联络会 工厂检验 选项 2 5 2 技术服务要求 1 设备安装 见本工程标书的商务部分 2 工程技术设计联络会 合同签订后买卖双方需在投标方所在地 或协商的适当地方 举行一次工程技术设计联络会 以解决合同的具体技术实施问题 如施工 安装材料 设备变更 验收指标等 招标方的人数 时间及费用等问题见本工程标书的商务部分 3 工厂检验 选项 招标方参加的人数 时间及费用等问题见本工程标书的商务部分 4 技术培训 具体内容见本工程标书的商务部分 2 6 图纸交接 图纸交接 投标方必须提供设备安装接线图 机柜组装图及技术设计计算 等工厂图纸及使用 AUTOCAD 12 或 14 有关软件绘制的图纸软盘 买方将进行工厂图纸的审查确认工作 投标方应按要求将工厂图纸 提交给买方审查认可 未经审查认可 不得进行工厂备料和生产 工厂图纸规格要求如下 1 工厂图纸 蓝图和底图的尺寸要求 594mm X 840mm 420mm X 594mm 297mm X 420mm 210mm X 297mm 2 图纸的比例为 1 50 1 100 1 300 3 图纸的标注尺寸采用公制 4 所有图纸 资料 说明书等文字说明采用中文 买卖双方签定的合同生效后 投标方应向买方提供与设备项目 有关的图纸 计算结果 试验报告和相关的文件 技术资料交付内容要求如下 1 系统文件 包括系统 子系统 外围设备 调度台 公共设备结构说明 和规程 系统性能和特征 内部关系和相互配合 网络适应性 可靠性和环境的要求 各种机架电源消耗 系统容量 其他 2 硬件技术资料 所有安装设备的详细资料 各种技术说明书 结构图 电路原理图 功能图 流程图 印制板图 详细电路说明 电路接口图 其他 3 软件技术资料 软件结构 系统 子系统软件技术说明 软件模块化程度 软件流程图 状态迁移图 高级语言说明 汇编 编译程序 应用 支持软件 程序表 程序员手册 人机语言规范 软件测试和验收各类统计文件 如计费信息 话务统计等 的格式和所用代码的详细说明 其他 4 操作 维护资料 操作手册 维护手册 诊断手册 交换机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编辑步骤 全部备件和维护工具清单 其他 5 安装测试资料 安装测试手册 测试方法和规程 验收标准 所有软件 硬件功能表 设备材料清单 机架排列图 中继方式图 电缆步线连接图 馈线和地线布置图 其他 6 技术建议书 系统结构 特点 接续性能 传输特性 信号接口和信号方式 网同步方式 计费性能 软件系统 维护操作 软 硬件可靠性 各种处理机处理能力 机械结构 环境要求 各种设备电源功耗 接地要求 其他技术说明 第三章第三章 调度交换设备技术要求调度交换设备技术要求 3 1 概述 概述 鉴于本交换系统在专网中的地位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要求卖方 提供的用户交换机必须具有先进水平 并同时满足先进性和成熟性 的设备 从交换技术体制到软硬件保障措施来保障设备运行的高度 安全可靠 卖方提供的交换设备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接口方式和信令方式 满足本设备与系统内不同制式程控交换机通过不同的传输电路连接 卖方还要提供有效的技术后援 包括设备运行维护支持 故障 机件维修更换 人员培训等售后服务 应推荐符合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的商用化设备 未 经鉴定合格的产品不应在工程中采用 引进设备的技术性能应符合 有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国际有关建议 3 2 引用标准 引用标准 下列规范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 条文 投标者所提供的交换机必须满足下列标准 GB3376 一 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方式 GB3377 一 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GB3378 一 82 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 GB7437 一 87 公用模拟长途电话自动交换网传输性能指标 GB T 15542 一 1995 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 CCITT 篮皮书建议 Q 400 系列 R2 记发器信号 IEC495 一 I992 单边带电力线载波机人输入输出特性表 2a 耐压 要求 表 2b 电磁兼容要求 调度通信交换网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 行业标准 当本标准与国家标准矛盾时 在不损失调度通信特殊功 能的情况下 应按国家标准执行 3 3 交换网的传输性能要求 交换网的传输性能要求 1 交换网任何两用户间的最大全程传输损耗应不大于 33dB 分配给通路连接各部分的传输损耗如下图所示 C1 一级调度交换中心 ZH 主网汇接交换站 C2 二级调度交换中心 DH 次网汇接交换站 图 3 1 全程传输损耗分配图 2 交换网长途四线电路链的传输损耗应不大于 7dB 每段长途 4C2C1C2 7 0 1 0 2 0 3 01 0 2 0 3 01 0 7 0 1 07 0 DHZH 4 ZHDH 33 0 电路的传输损耗为 0dB 3 用户线在 f 800Hz 的传输损耗应不大于 7dB 对于传输损耗 大于 7dB 的远用户应在用户线上采取补偿措施或配备高性能话机 以保证用户电路发送和接收参考当量分别不大于 12dB 和 3dB 4 交换网的电路杂音 线性串音 衰减频率特住和群时延失真 等传输性能指标应符合 GB 7437 的规定 3 4 交换网的业务种类 交换网的业务种类 1 交换网的业务信息应以话音为主 非话音为辅 2 交换网的通信业务种类为 话音 低速数据和文件传真 3 交换网的话音业务以调度电话为主 与调度业务相关的管理 电话为辅 3 5 编号方案 编号方案 3 5 1 编号原则 1 交换网内应实行统一的编号制度 采用闭锁编号方式 即在 大区交换网范围内 任一主叫用户呼叫某一被叫用户 拨相同的号 码 2 交换网的编号方案既要考虑到近期的需要 又要留有一定的 远期发展余地 3 编号方案应充分利用号码资源 统筹安排交换机编号 用户 编号 缩位编号 特服号 调度台键位编号和中继局向路由编号等 4 用户号码段的编排应与用户的类型相结合 5 编号应有规律性 并尽可能缩短号长 便于用户使用和网内 的维护管理 3 5 2 编号方案 交换网内实行统一的编号制度 每个接入交换网的用户都应 编有两个号码 即交换机的用户号和用户在网内的全编号 a 交换机用户号 同一交换机用户互相呼叫用 b 用户全编号 网内不同交换机用户互相呼叫用 3 6 中继方式 中继方式 本工程的程控交换机与广东中调和汇聚节点的程控交换机分 别采用 2MB 数字中继方式 3 7 信号方式和接口 信号方式和接口 1 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应能与买方已有的通信网络中原有的各交 换机配合良好 并能与已在使用的各种信号方式配合良好 2 与买方现有网络中原有交换设备的信号方式配合问题 由本 期卖方负责解决 以不改变原有系统的信号接口设备为原则 3 用户信号方式 接收直流脉冲信号的接收器技术指标和接收双音多频信号的接收器 技术指标 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 1 话机 项目话机用户交换机接收器 程控局 脉冲速度 脉冲 秒 10 1 8 14 脉冲断续比 1 6 0 2 1 1 3 2 5 1 脉冲串间隔 500ms 350ms 2 用户双音多频频率组合 数字高频群 Hz H1H2H3H4 低频群 Hz1209133614771633 L169712313 L277045614 L385278915 L494111 012 16 3 DTMF 话机和 DTMF 信号接收器技术指标 项目话机局用接收器 标称频率 Hz 低频群 697 770 941 高频群 1209 1336 1477 163 3 同左 2 0 以内可靠接收 频偏不超过 1 8 3 0 以上保证不接收 2 0 3 0 以上保证不 接收 在有 3dB 衰耗缓冲时双频工作时单频接收电平 范围 4 23dBm 电平低频群 10 5 5dBm双频工作时单频不动作电 平 31dBm 高频群 9 5 5dBm双频电平差 12dB 组成信号的高 低频电 平差40ms 位30 40ms 位 4 铃流 A 铃流源为 25 3Hz 正旋波 谐波失真 10 输出电压有效值为 72 15V B 普通振铃采用 5 秒断续 即 1 秒送 4 秒断 断续时间允许 偏差不超过 10 5 信号音 A 信号音源为 400 20Hz 450 50Hz 950 50Hz 或 400 50Hz 正铉波 信号音源的谐波失真 10 B 各种信号音的断续时间允许偏差不超过 10 4 与数字用户之间的信令 1 号数字用户线信令 DSS1 5 四线 E M 接口信号方式 采用 CCITT Q 23 和脉冲信令 应 能在维护终端以人机对话方式对信令中的各种配合时间进行调整 跟现有的机型相连接有来电显示功能 即主备调显示 6 局间除传送被叫号码外 应能传送主叫号码以及主叫类别等 信息 以实现本局及跨局的 一键到位 和 对位显示 功能 投 标商所投产品 必须能采用 4WE M 中继通过 DTMF 信令联网时能 实现透明连接 实现主叫号码来电显示 强插 强拆等功能 采用 2M 数字中继联网 支持多种信令方式实现全网透明连接 7 应具有本局及跨局的强插 强拆功能 强插 强拆等功能 应有使用权限的界定 8 ISDN 2B D 和 30B D 数字接口 其规范参数要符合 CCITT I 430 I 431 有关建议的要求 9 2048kb S 接口信令方式 应具有 CCITT R2 信令 10 中国 1 号信令符合原邮电部 中国国内电话网 No 1 信号方式 技术规范 的要求 11 QSIG 信令基于 ITU T 建议 Q 921 和 Q 931 符合 ETS 300 171 172 091 092 093 的要求 卖方提供的交换系统均应支持 QSIG 信令 12 能提供符合中国标准的 DSS1 信令 并跟踪中国电信相关宽 带信令标准 在新标准颁布后 应在一年内满足该宽带信令标准 并为所提供的交换设备提供宽带信令功能 13 交换机局间中继接口应采用 G 703 2M 与 64K 接口方式 并 与传输电路接口电平 阻抗 EM 类别相互一致 14 卖方应根据买方设计的方案提出信令组网及配置方案 3 8 同步要求 同步要求 1设备可采用主从同步方式 2卖方提供的交换机应具备二级 A 类时钟 远端模块应具备三级 时钟 各级时钟的要求见下表 时钟等级最大频率偏移最低准确度牵引范围 初始最大频率 偏差 二级 A 类 5 10 10 天 4 10 7 4 10 75 10 10 二级 B 类 1 10 9 天 4 10 7 4 10 75 10 10 三级 2 10 8 应 产生一般告警 若全部频率基准发生故障或降质 f f 2 10 8 应产 生严重告警 f 由于时钟晶体老化导致固有的时钟频率偏移锁相环的控制范 围时应发出一般告警 g 时钟本身发生的故障 如恒温槽故障 时钟停止工作等应发 出严重告警 3 9 为了解同步设备运行情况 应对下列项目进行监测 并给出可 见的显示信号 a 时钟的工作方式 b 在使用的基准频率 c 在使用的时钟 d 上一次频率基准的倒换时间 e 输入频率基准的错帧率 f 人为强制状态 g 相位变化达到或超过规定限值应计数 h 第四级设备不需要状态显示 3 10 控制 a 在控制中心 可实施下述控制功能 选择时钟的工作状态 倒换时钟 倒换频率基准 切断频率基准 b 第二级 第三级设备的输入频率基准的功能 第二级设备应提供人工倒换的功能 第三级设备应提供自动倒换和人工倒换频率基准功能 c 同步设备有自检 诊断和适用于维护的功能 d 对本 3 8 节中 a b e 项可根据需要修改软件 4数字交换机同步数字链路接口要求 4 1 交换机输入端容许的输入信号抖动和漂移应符合 YDN 065 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附录 8 和附录 9 的要求 4 2 交换机传递特性应符合 YDN 065 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 技术规范书 的要求 4 3 交换机输出端的相对时间间隔误差 RTIE 应符合 YDN 065 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的要求 3 9 交换设备的选型要求 交换设备的选型要求 1 应选用技术先进 可靠性高 满足调度功能要求的 长市合 一 型数字程控交换机 具备国家电力通信中心的入网证书 2 交换网内的机型种类要少 考虑到不同信号方式不能兼容组 网 因此尽可能统一机型 以利于维护和管理 3 交换机应采用模块化结构 其公用部分应采用冗余配置 热 备份方式工作 以保证调度通信的可靠性 4 交换机与现有通信网内各种传输设备应能有效联接和可靠工 作 5 交换机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 GB T 15542 的规定外 还应能 满足以下电力调度通信系统特有的功能要求 a 交换网内的呼叫类别宜有控制呼叫 管理呼叫 数据呼叫和 维护呼叫四种类别 网内交换机及局间信号方式对于所有的呼叫宜 赋于特殊的标记 称为 呼叫服务信息 即系统对所有的呼叫应给 出一个初始的优先级 有条件时宜给出一个初始保护级 b 调度台的呼叫类别为控制呼叫 调度 保护 自动化和通信 等专业的业务电话以及有关领导的指挥电话为管理呼叫 维护数据 和其他数据为数据呼叫 维护员呼叫等业务为维护呼叫 c 交换网内应具有优先呼叫 优先强拆 缩位拔号 回叫 会 议 转移 保持和查询等功能 d 在条件允许时 交换网内宜增设紧急呼叫的功能 在被调度 点发生紧急事故时 可直呼上级调度的紧急分机 在正常运行状态 时 有紧急呼叫功能的用户没有优先权 仅在发生紧急事故且通道 拥塞的情况下可通过授权码或其他方式提升到最高优先级 e 具有迂回路由 重找路由 重试路由 路由有意阻挡 基于服 务质量和呼叫服务信息来选择路由 f 当局间电路采用电力线载波电路时 交换机应具有控制转接点 电力线载波机压扩器退出的功能 6 交换机应配备功能齐全 操作简便的智能调度台 其基本要 求为 a 调度台可以采用一体化键盘型和一体化触摸屏型两种 本工 程选用一体化键盘型 b 调度台应有 2 个席位 c 调度台应设有功能键 优先 强拆 缺席和恢复 会议 保 留 转移等 对象键 手机 扬声器和显示 并具有免提功能 d 各种呼叫状态应有可见可闻信号显示 e 调度台应有主叫用户号码显示功能 f 调度台应具有组呼和缩位拨号性能 应具有编辑热线用户键 功能 热线用户应以中文显示 g 多个调度台对象键应具有来话多重对位显示性能 能双向对 应 指定呼叫 每席可多线同时呼入显示 并能任意选择其中一个 呼入键通话 h 对象键应具有自动中继线路由选择功能 i 对象键应能适应电力系统特有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多次转 接的要求 7 交换机应有硬盘加载或 CPU 失电保护配置 以尽量缩短交 换机失电后再加载的停话时间 8 交换机应具有应急转换功能 即在电源中断 CPU 失灵等 造成设备瘫痪时 将重要电路切换到备用设备或重要岗位 设备恢 复正常后能自动切换到原来的正常工作状态 9 交换机除了常规的维护管理功能外 还应有远方告警和远方 维护功能 远方维护功能所使用的 MODEM 应具备掉线后自动拆线 功能 10 网内交换机及其信号方式应能适应并完成以上功能要求 11 交换机应能适应电力系统厂站高电压 强电 磁 场的运 行环境 并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耐压和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 IEC495 表 2a 和 2b 的规定 12 交换机应具备双电源输入功能 供电电源为直流 48V 电 压波动范围为 40 57V 3 10 通信机房设备机柜技术要求 通信机房设备机柜技术要求 1 尺寸和外观质量要求 设备机柜外形尺寸为高 2200mm 宽 600mm 深 600mm 且机 柜正面上部眉头为垂直平面型 非斜面型 机柜前门采用单开形式 后门采用双开形式 前后柜门均采 用网孔门 柜门材料采用扳金件 机柜内部设备挂点要求为标准 19 英寸 机柜表面涂层颜色应均匀一致 无炫目反光 表面整洁美观 无起泡 裂纹等缺陷 机柜立柱板材厚度不小于 2mm 前 后门和层板板材厚度不 小于 1 5mm 侧门板材厚度不小于 1 2mm 2 环境要求 温度 5 50 相对湿度 5 105 大气压力 70 106kPa 机柜应考虑空气导流方式 以满足所承载通信设备的通风散热要 求 3 接地要求 机柜内应配置左右两侧横截面不小于 5mm 30mm 接地铜排 铜排 必须有接地点标识 每侧铜排必须提供上下两个外界地网接地点 铜排每隔 100mm 提供 10mm 规格螺丝连接孔及铜螺丝组件 含 螺杆 螺帽 垫片 弹簧垫片 线耳 外界地网接地点采用 14mm 规格螺丝连接孔及相应铜螺丝组件 机柜内 19 英寸机架与设备子机箱等挂点连接处必须采用优良导 体材料 铜 不锈钢 镀锌钢材或铝合金质地 不得有油漆等 绝缘材料覆盖层 且与机柜的接地铜排连接良好 19 英寸机架 纵向应有以 U 为单位的刻度标志 机柜前 后门必须有不小于 6mm 的铜质地线与机柜接地铜排可 靠连接 4 颜色标志要求 机柜及机柜前后门表体颜色应为 RAL7032 色 机柜正表面右上角合适位置应有大小合适的产品铭牌或产品 LOGO 图标 5 结构要求 机柜前后门应开启灵活 开启角度不小于 110 门关闭固定件 不得由钥匙开启 机柜底部应留有对称的四个直径 为 8 12mm 的安装固定用螺钉 孔 机柜底部应有水平调节装置 机柜顶 底部两侧应各留有尺 寸不小于 160mm 200mm 的对称长方形万用电缆进出口 即根据 安装需要简易拆除进出口材料就可以获得不同尺寸大小的电缆进 出口 机柜两侧须布置可扩充的线缆走线槽位以及固定卡位 机柜整体结构外形应平整 所有焊接处应均匀 牢固 无变形等 缺陷 所有紧固处应有防松动装置 机柜机械强度应满足所承载通信设备对机柜机械强度的要求 载 荷质量不得少于 500 公斤 6 包装要求 机柜的包装应符合 GB 3873 83 的规定 7 运输要求 产品包装后能适用汽车 火车 飞机等方式运输 并能保证不易 损坏 8 保管储存要求 产品应储存在无酸碱 硫化合物及其他有害气体的干燥 通风的 库房中 不允许露天存放 第四章第四章 测试和验收测试和验收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根据业主同意的程序进行检验和试验 试验规范中应包括所有的工厂试验 成功地通过所有工厂试 验是材料和设备装运的先决条件 业主保留根据投标方的承诺 而监视试验的权利 并出席所有的工厂验收试验 当设备运抵业主的现场后 如发现设备有缺陷或当安装完 毕后按投标方的出厂试验报告数据进行现场测试时 发现指 标达不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技术数据和业主技术规范要求的技 术性能时 投标方应免费为业主更换 测试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4 1 出厂测试出厂测试 1 设备出厂前应进行整机全面测试 包括软件 硬件及 附属设备 所测试的设备必须是买方所购买的设备 2 测试前卖方应提出设备出厂测试的详细计划 包括测 试项目 测试方法 指标及相关规程 并与买方协商同意后 执行 3 出厂测试后 应由卖方整理提出表明测试结果的设备 出厂测试报告 4 设备出厂测试项目应与本技术条件书对设备的技术要 求相对应 4 2 全系统测试全系统测试 程控交换机 系统在现场安装和连接完毕后 由卖方人员 对设备进行通电运行试验 并对全系统进行统调 卖方经过对 全系统仔细严格的网络测试后 认为性能和稳定性可达到移交 时 由卖方将测试记录和最新版软件以及有关文件 资料 备 品备件 仪表等转交给买方 4 3 试运行验收测试试运行验收测试 1 试运行期为三个月 在这期间内将对全系统网络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观察作为验收测试的内容 此外 还需要 再作人为的模拟测试 2 试运行验收测试的内容 故障率现测 各项性能和功能测试 维护功能测试 系统热备份工作方式及掉电重啟测试 必要的其他测试 3 如果试运行验收不合格 则须重新进行试运行验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模具制造行业数字化设计软件选型与应用指南报告
- 排涝泵站污染防治与绿化方案
- 食品饮料电商运营品牌推广策略报告2025
- 聚焦2025: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进步与行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
- 劳务分包合同协议规范版
- 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在2025年应用与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培训研究报告
- 个人信息安全保密协议模板
-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储能项目现场施工与技术支持
- 还建房屋买卖合同(标准版)
-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法
- 无人机项目融资计划书
- 液氧站施工方案
- GB/T 16886.12-202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 16J934-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常用构造做法
- 发泡模具验收报告
- 【优质课件】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享手册
- 音乐ppt课件《村晚》
- 周绍华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
- 分镜头脚本设计-影视广告分镜头课件
- HCCDP 云迁移认证理论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