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n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的说明顺序,对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二、练习例年中考试题:古老的防御兵器盾马庆恒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作为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盾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的兵刃矢石的杀伤,通常和刺杀格斗类兵器,如刀、剑等配合使用。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陶渊明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周礼司兵写明周时已有五种盾。士卒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弓箭的进攻。春秋战国时,战车上专门有人执盾,以遮挡矢石。城头上多设盾橹,作为守城护具。盾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圆形、燕尾形及不规则形,背后都装有握持的把手。盾所用材料主要有皮革、木材、藤条、金属等。盾牌则分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早期的盾都用木、皮革等材料制作,表面涂漆,形状多呈长方形或上窄下宽的梯形,长度一般不超过50cm。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作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盾仍然以木和皮革为材料制作,但其形状却有较大的变化,其上部大多做成对称的双弧形,表面涂漆,并常绘有精美的花纹,盾高一般有60多厘米,宽约45厘米。我国明代时期曾经发明过能与火器并用的多种盾牌。这种盾牌不同于以往的盾,它既能防御又能攻击,且威力很大,可以说是古代的“坦克”。这类新式武器,有许多响亮的称呼:神行破敌猛火刀牌、虎头火牌、虎头木牌、无敌神牌等。这种牌是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火器。战斗时,牌手持牌掩护士兵前进,先向敌人喷火,火焰喷射约6m10m远,足可抵挡强敌十余人。“虎头牌”内藏猛箭20余枚,临敌时,突然发射,以杀伤敌兵。明代最大的一个牌后面可以遮蔽25人,作战时,可施放火焰,阻止敌骑兵的冲击,又能掩护士兵免受箭枪射杀,还能数面无敌神牌相连,迅速布成城墙,阻挡敌兵进攻。这些与火器并用的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兵器不易砍破射入。清军入关时已有藤牌军,士兵用其抵御刀剑枪斧及矢镞弹丸,颇有效,多为冲锋陷阵之步兵用。今天这古老的防御武器,却成了我们武术锻炼中的器具。用盾牌进行的对练项目,如盾牌刀对单刀、盾牌刀对朴刀等,不仅在国内表演时受到大众的欢迎,而且在国外表演也颇受好评。此外,盾牌还是当今各国防暴警察的必备装备。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久远的盾今天仍在使用。(选自2009年科学之友第3期)1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3分)答案:时间顺序(1分)。先引用山海经等作品说明黄帝时代就有了这种防护兵器,再介绍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盾的材质和用途,接着介绍明清时期盾的功能,最后介绍盾在今天作为训练、表演的用具仍在使用的情况。(2分)n (一)、时间顺序(凡是说明事物的发展制作或演变过程的,常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包括从古到今、程序顺序等)。例: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例: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长虹大桥(1961年)测题:实至名归话“襄阳” 高伟凡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在鄂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襄阳盆地。及至1951年,以襄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襄阳镇(县城)、北岸的樊城镇合设“襄(阳)樊(城)市”,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裹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近2万平方千米。襄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襄阳”(地区)管“裹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然而,当襄樊市取代襄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襄樊”(市)管“襄阳”(县、区)的格局,难免平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悠久历史非“襄阳”不能延续。“襄阳”之称,始于西汉所设襄阳县,得名于县治地处襄水(今南渠)之北,至今2200年。由此,故治今称“襄阳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这里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不注明发生地为“襄阳”。东晋朱序守城抗击前秦,其母韩夫人率众女修城助战,令存“夫人城”。因三国故事,襄阳更负盛名:襄阳人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襄阳城”外,有“古隆中”“刘备马跃檀溪遗址”等。厚重文化非“襄阳”不能承载。唐代诗人孟浩然生长于此,世称“孟襄阳”;宋代书画家米芾移居此地,自号“襄阳居士”,今有“米公祠”“米公路。襄阳之名盛名远播,天津有“襄阳道”,上海有“襄阳路”,港、台乃至美国、日本也有街道冠名“襄阳”。以“襄阳”为主体,仅唐代便有诸多诗篇,名句如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诗名直称“襄阳”者:苏轼襄阳乐、李白襄阳歌和襄阳曲等。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显而易见,在饱经2200年风霜的“襄阳”膝下,问世不足60年的“襄樊”难以望其项背,勉为其难则带来无尽的窘迫:顶替襄阳充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感文不对题,以“襄樊”领率周边县市又不具涵盖能力,阐述当地历史、文化总要赘加注解,国内乃至海外“襄阳人”认祖归宗困惑不已不过,“襄阳”若用于市名,下属襄阳区便要同时更名:其前身襄阳县早于1992年由襄樊市区移治县境张湾镇,2001年改县为区。由于襄阳区并非市政府驻地,如今不与市同时更名将形成大、小“襄阳”同名异地的误区。查襄阳县在古代曾兼为“襄州”治所,此时改称“襄州区”顺理成章。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折,“襄樊”不再小材大用、力不从心,“襄阳”不再大材小用、无处施展,以“名正言顺”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没有谁比“襄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平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瞻前的旗帜,魂牵梦萦的大“襄阳”终于回来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3期有删改18第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3分)顺序二: 节选:故宫博物院(二)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选自(故宫博物院)1、语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抓住表示空间变化的标志性词语即可得出答案。)n (二)、空间顺序(凡是说明事物形状和构造的,常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包括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例:三人:东坡(中) 鲁直(左) 佛印(右)测试:上海世博会山东馆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展示标题为“齐鲁青未了”,该标题由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亲笔题写。表达“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理念。山东馆的展馆外形设计和展区设计富有特色,亮点很多。展馆占地600平方米,最高处约9米,以蓝色为主色调,突破了以往展馆四墙合围的方正常规,外观将大海的浪涌和雄峙的泰山融为一体,流畅的曲线勾勒出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胜,表达出“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在一片层层上涌的流线形海浪之中,五岳之尊泰山拔地而起,形象地诠释了“齐鲁青未了”,表达了山东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情怀。山东展馆具体展示内容分为3个板块:“过去 文明礼仪的齐鲁”、“现在 科学发展的山东”、“未来 和谐美好的家园”。在定位的把握上,历史文化部分重在文化,现代城市部分重在城市,未来发展部分重在家园;在展馆设计的空间布局上设置“一廊”、“一厅”、“一家园”。 第一板块为“智慧长廊”,承担展馆的序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山东古代城市文明,展示山东人对城市文明进步所贡献的智慧。观众进入该区域,将感受“文化山东”。 第二板块为“城市窗口”,承担展馆的主展厅功能,将给观众展现一个继承了传统的齐风鲁韵,开放进取、科学发展的山东。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当代山东城市发展的成果,展现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该区域将给观众留下“魅力山东”的印象。 第三板块为“齐鲁家园”,承担展馆的尾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和对未来生活、未来家庭的追求。该区域主要以互动方式使观众切身体验“好客山东”。展区设计上亮点颇多。特别是正门口一个以现代光电技术制作的巨大“鲁班锁”夺人眼球。“鲁班锁”是山东馆的一大特色,“鲁班锁”是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发明的一种木制卯榫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构件斗拱的基础,将其作为城市营造智慧的典型符号,颇具齐鲁风味,同时紧扣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主展厅,120度弧幕上循环播映以“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影片,重点展示山东城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尾厅“城市畅想”则大量体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此外,展馆还对太阳能、心脏支架、离子膜、集成电路等山东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山东展馆以最有代表性的山东元素,展示了古代圣贤智慧的金色之光、当代城市发展的绿色之道和未来美好家园的蓝色愿景,把山东的历史与现实对接、与未来沟通,以现代技术和艺术手段,给参观者留下道德方正、智慧圆融、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文化感受。18.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做。(3分)本文最突出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黎孟德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来源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 ”、“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1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4分)顺序三:椅子改变中国文化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一般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也“跪”,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呢?因为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双膝跪下,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地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用于君臣之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百姓与官员之间。可见,“跪”在我国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现后,这种不平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其实,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发明越来越多,它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有删改)1.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分写的部分能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原文分析作答。(3分)不能,因为分写部分的内容采用了逻辑顺序(1分),作者先说椅子的出现对房屋的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再说到对人们生活习俗和心理的影响(1分),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说明顺序(1分)。(只有判断,无阐释不给分。语意相近即可)【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文中段落能否调换顺序。说明文一般讲究严谨的说明逻辑,即遵循着一条清晰的主线来说明事物(事理),当问到文章中段落间能不能调换顺序时,需要注意这些段落之间所具有的内在逻辑或者说明顺序,以此为答题切入点来思考。n (三)、逻辑顺序(凡是说明事理的内部联系以及认识事物规律的,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包括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逻辑顺序主要类型: 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例:(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一般 个别) 例: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 (结果原因;主要次要)例: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 (概括具体)测题: 飞向太空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16、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 分)答:逻辑顺序【我的收获】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的介绍,多以空间为序;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序;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序说明。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运用时在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比如我们学过的课文 。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 “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比如我们学过的课文 。3.概括文段大意,理清文章顺序。以逻辑为序的语段常会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词,还可以体现为由内到外、由主到外、由表及里、从整体到部分等,都属于逻辑顺序。采用逻辑顺序的文章需要我们概括归纳文意,理清写作思路后,才能把握文章顺序。比如我们学过的课文 。作业:【试题解析】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水经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今天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卢沟桥卢沟桥石狮子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跳自组网安全-洞察及研究
- 主题教育经验交流
- 绿色包装材料-洞察及研究
- 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学习者沉浸度-洞察及研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德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同样书5篇
- 关节置换微创器械开发-洞察及研究
- 学生见习安全培训课件
- 学生离校安全协议培训课件
- GB/T 23902-202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超声衍射声时技术检测和评价方法
- 邀请函模板完整
- 2020新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全册课文及翻译(英汉对照)
- 大学物理第14章光的衍射课件
- 家长会 课件(共44张ppt) 九年级上学期
- 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控制培训教材课件
- 福建省莆田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大班幼儿随访电访记录表内有内容
- 干细胞精品课件
- 太阳能路灯说明书完整版
-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潜藏价值(中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