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气候预测实习五.doc_第1页
短期气候预测实习五.doc_第2页
短期气候预测实习五.doc_第3页
短期气候预测实习五.doc_第4页
短期气候预测实习五.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期气候预测实习五气科7班梁玉谊(1) 所用资料和方法资料:NOAA 延伸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 时间范围: 1947年1月2010年2月范围(88S-88N,0-358E)网格距22,纬向格点数180,经向格点数89资料为GRD格式,资料从南到北、自西向东排列,每月为一个记录,按年逐月排放。 (2) 实习目的:掌握短期气候预测因子的分析和选择,加深对外强迫因子(海温场)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物理机制的认识 。(3) 实习要求:熟悉资料和方法程序(提供部分子程序);使用GRADS对结果进行绘图输出和文字分析,完成实习报告。(4) 所用部分程序:!挑年份,求合成sstaa: sst abnormal asembledo j=1,89do i=1,180if(ssta(i,j,1)=0)thensstaa(i,j,:)=32767elsedo k=1,3num=0.0do it=1,60num=num+ddi(it,k)sstaa(i,j,k)=sstaa(i,j,k)+ssta(i,j,it)*ddi(it,k)enddosstaa(i,j,k)=sstaa(i,j,k)/numenddoendifenddoenddo!以下为子程序subroutine t_test2(sam1,nsam1,sam2,nsam2,t)!t检验子程序(样本之间)!sam1,sam2两个样本数组 nsam1,nsam2样本数组容量!t-t统计量integer nsam1,nsam2real sam1(nsam1),sam2(nsam2),treal ave1,ave2,s1,s2,ma,mbt=0ave1=0ave2=0s1=0s2=0ma=1mb=1call cal_ave(sam1,nsam1,ave1)call cal_ave(sam2,nsam2,ave2)call cal_s(sam1,nsam1,s1)call cal_s(sam2,nsam2,s2)!缺测值的处理:先判断,再赋值if(s1=0.and.s2=0)thent=32767 elsema=sqrt(nsam1-1)*(s1*2)+(nsam2-1)*(s2*2)/(nsam1+nsam2-2)mb=sqrt(1.0/real(nsam1)+(1.0/real(nsam2)t=(ave1-ave2)/(ma*mb)endifend subroutinesubroutine cal_ave(a,na,ave)!求平均值子程序!a数组 na数组量 ave平均值real a(na),ave,asuminteger naave=0asum=0do i=1,naasum=asum+a(i)enddoave=asum/real(na)endsubroutinesubroutine cal_s(a,na,s)!计算标准差子程序!a数组 na数组量 s标准差real a(na),s,aveinteger naave=0s=0call cal_ave(a,na,ave)do i=1,nas=s+(a(i)-ave)*2enddos=s/real(na)s=sqrt(s)endsubroutinesubroutine forward_push(a,na)!数组前缩子程序!效果,将数组中0值后移,其他值前移integer nareal a(na),b(na)b=0j=1do i=1,naif(a(i)/=0) thenb(j)=a(i)j=j+1endifenddoa=0do i=1,naa(i)=b(i)enddoEndsubroutine(5) 出图结果:1.绘制1类雨型的前期12月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合成图。 2.绘制2类雨型的前期12月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合成图。 3.绘制3类雨型的前期12月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合成图。 分析:通过上面3张图的分析,并结合短期气候预测课程以及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等课程的知识,可以得出结论: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偏高与偏低,影响着西风漂流区和暖池海温的偏高与偏低,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或者拉尼娜现象的发生,进而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由上2张图综合分析,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时,夏季中国主要雨带位置偏南,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时,夏季中国雨带位置偏北,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另外,海温对于雨带的影响,还应结合副热带高压位置,综合分析得出相关关系。总体而言,海温对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预报能力是值得考虑的。4. 前期12月北太平洋海温1和2类雨型合成差值分析:通过上图,可以得知,一类雨型和二类雨型的合成差值,其海温表明关键区为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和阿留申群岛地区,并且这两个区域均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某些地区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其通过检验的地区范围大,显著性水平高,可以认为关键区域即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和阿留申群岛地区。5.前期12月北太平洋海温2和3类雨型合成差值分析:通过二类雨型和三类雨型合成差值的分析,我国赤道东太平洋地区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地区范围较少,而东北太平洋也就是北美西岸的海温差值通过了0.05和0.01的显著性检验,并且通过检验的范围较大。可以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