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环评证乙字第3005号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建设单位: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 乙字第3005号编制日期:2018年11月资质页前言为了广西社会经济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加速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与周边的经济圈的联系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发展,打造旅游黄金大通道,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的改扩建建设。该项目选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南宁至钦州段和钦州至防城港段,其中南宁至钦州段的大榄江大桥、钦江大桥和黑山江中桥扩建需占用海域。受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沿海高速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委托,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单位在接受委托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和所在海区的海洋环境特征,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海上调查、分析论证等工作,按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2016)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2017)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报告书于2018年10月22日通过了由自治区海洋和渔业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本报告(报批稿)。在现场踏勘调查、现状监测及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报告编写组2018年11月目 录1 总论11.1 评价任务的由来与评价目的11.1.1 评价任务的由来11.1.2评价目的21.1.3评价原则31.1.4评价方法31.1.5评价时段31.2 报告书编制依据31.2.1 法律法规规章31.2.2 技术导则与规范51.2.3 相关规划51.2.4 工程基础资料51.3 评价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61.3.1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61.3.2 评价工作等级81.3.3评价范围81.3.4评价标准91.4海洋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目标122 工程概况132.1 项目基本情况132.1.1项目名称、性质、投资主体和地理位置132.1.2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32.1.3项目用海建设内容和规模162.1.4项目用海工程建设情况172.2总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172.2.1 总体路线走向简介172.2.2 用海桥梁平面布置和结构尺度202.3 工程施工方案232.3.1 施工工艺232.3.2 建设工期282.4 项目利用海岸线、滩涂和海域状况282.4.1项目申请用海情况282.4.2项目所在海域及相邻海域开发利用情况313 工程分析343.1产污环节分析343.1.1 施工期产污环节分析343.1.2 营运期产污环节分析343.2污染物排放状况353.2.1 施工污染分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353.2.2营运期污染分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383.2.3污染物排放汇总403.3工程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403.4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413.4.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413.4.2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414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现状424.1 区域自然环境现状424.1.1 气候特征424.1.2 海洋水文434.1.3 海洋自然灾害454.1.4 地形地貌464.1.5地质情况484.1.6 海洋资源及海域开发利用现状504.2环境质量现状概况524.3社会经济概况534.4 周边海域环境保护目标的现状与分布545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85.1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85.1.1 水环境现状调查605.1.2 水质现状评价645.2 沉积物现状调查结果及评价665.2.1 沉积物调查结果665.2.2 沉积物质量现状评价675.3 海洋生物现状调查结果及评价685.3.1 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695.3.2浮游植物705.3.3浮游动物715.3.4底栖生物725.3.5潮间带生物735.3.6生物残毒755.4 渔业资源调查775.4.1 游泳生物775.4.2 鱼卵仔鱼776 资源环境影响分析796.1项目用海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分析796.2 对冲淤环境影响分析796.3项目用海对海水水质环境的影响分析806.3.1 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806.3.2 施工期悬浮物影响分析806.3.3施工期其它污水污物影响分析836.3.4营运期污水污物影响分析836.4 项目用海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分析836.5 项目用海对生态的影响分析846.5.1 生态影响类型和范围的判定846.5.2 项目用海对生态的影响分析846.5.3 项目损失生物资源分析856.6 项目建设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评价886.6.1 对养殖塘和茅尾海北部滩涂养殖区的影响分析886.6.2 对通航环境的影响分析896.6.3 对红树林资源及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的影响分析896.6.4对毗邻海洋功能区的影响分析906.7项目建设对海叉的海水交换的影响分析906.8项目建设对防洪的影响分析907 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927.1 项目潜在风险因素分析927.2 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927.2.1 施工期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927.2.2 营运期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937.3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947.3.1施工期环境事故防范措施947.3.2 营运期环境事故防范措施947.4风险事故应急措施和方法957.5风险事故应急预案958 清洁生产978.1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内容与符合性分析978.1.1 清洁生产分析978.1.2 建设项目清洁符合性分析1018.2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1018.3 清洁生产要求及建议1019 总量控制1029.1 主要受控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方式与排放量1029.2 污染物的排放削减方法1029.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与建议10310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0410.1 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污染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0410.1.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0410.1.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10710.2 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非污染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0710.3 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海洋生态保护对策措施10810.3.1 海洋生态保护措施10810.3.2 生态环境修复及补偿措施10810.4 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和对策措施一览表10911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合理性11111.1 环保设施和对策措施的费用估算11111.2环境保护的经济损益分析11111.2.1环保措施的经济收益分析11211.2.2环保损失分析11211.3 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合理性11311.3.1污水处理可行性分析11311.3.2环保措施经济可行性分析11312 海洋工程的环境可行性11412.1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1412.1.1 项目的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11412.1.2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1612.1.3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1712.2区域与行业规划符合性分析11812.2.1 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18 12.2.2与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1912.2.3与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的符合性分析11912.3与海洋生态红线制度要求的符合性分析12212.4 工程选址的环境可行性12212.5 工程生态用海方案的环境可行性12412.6 环境影响可接受性分析1241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2613.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12613.1.1环境管理制度12613.1.2环境管理机构设置12713.2环境监测计划12713.2.1环境监测12713.2.2监测资料整编及报送制度1281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及建议12914.1 工程分析结论12914.2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12914.3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结论13014.3.1海洋环境影响评价13014.3.2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评价13114.4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结论13114.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结论13214.6区划规划符合性结论13214.7 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13214.8 建议13215参考文献和附件13315.1参考文献13315.2附件133附件一委托书134附件二初步设计批复文件135附件三设计施工图批复文件138附件四水利部门文件142附件五钦州市海洋局文件151附件六报告书评审意见及专家组名单153附件七海事、水产部门意见158附件八修改说明164附件九专家组组长复核意见165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 评价任务的由来与评价目的1.1.1 评价任务的由来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本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射、11纵、18横”主干线中兰州至海口(G75)高速公路和其联络线钦州至东兴高速公路(G7511)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骨架公路,是国内区外省份与东盟进行经济贸易最便捷的大通道,是西部大开发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大西南经济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两廊一圈”进行联系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 (20102020),本项目也是广西“6横7纵8支线”高速公路网的主骨架(南宁经钦州、防城港至东兴段属“纵6”南丹(六寨)东兴、钦州南北枢纽“横6”合浦(山口)那坡(弄内))的组成路段,南北连接起广西“两区一带”中“北部湾经济区”(含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共4市)的主要城市,同时承担着广西南部“北部湾经济区”与东部“西江经济带”(柳州、桂林、来宾、梧州、玉林、贵港、贺州共7市)、西部“桂西资源富集区”(百色、河池、崇左共3市)主要城市之间的交通转换功能;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内陆联系最主要的陆上通道。本项目所在的改扩建段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与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的便捷联系通道,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组成路段。它的改扩建,必将促进沿线中心城市和公路两侧迅速形成经济带,大大改善投资环境,对完善沿海港口的高速公路网,增强沿海港口集疏运能力,加大区域内路网的密度,形成较为完善的连接国内周边地区公路出海通道网络和通往东盟地区的国际大通道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本项目前期工作已取得初步设计批复(附件二)、施工图设计批复(附件三)。本项目有3座跨海(江)桥梁扩宽涉及使用海域,因项目建设紧迫,施工单位在未办理用海手续的情况下已进行水下施工,需依法补办相关用海手续。由于本工程需用海0.7325hm2,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一切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海洋工程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编制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本项目涉及跨海桥梁用海,按相关规范要求应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受项目建设单位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委托,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单位在接受委托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和所在海区的海洋环境特征,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海上调查、分析论证等工作,按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组织编制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2016)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2017)的要求,报告书删除了社会环境现状、政策符合性相关内容,简化了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的相关评价内容,将清洁生产、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列入环境保护措施,增加了生态用海、生态红线相关内容的分析评价。另外,根据国家海洋局2017年关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公众参与有关问题的通知,本报告书不再设置公众参与章节,改由建设单位编制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专题报告。编制单位根据上述技术及政策要求对报告书章节进行了重新编排,编制了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1.1.2评价目的本次评价工作的目的是从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严格控制污染的角度出发,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工程特征,分析工程建设期间和建成后主要排污源及其开发建设活动对周围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和减轻海洋污染的环保对策与措施,力争把工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使项目所在海域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同时,通过评价,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1.3评价原则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海区的环境特征以及相关规定,确定评价原则为:(1)遵守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法律规定,符合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规定,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2)坚持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实用的原则,分析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各种影响;(3)尽量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获取第一手数据,充分利用有效的历史调查资料,保证资料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评价方法力求先进、可靠,情景和工况设定尽量接近实际情况,评价结论中提出的对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4)坚持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5)坚持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的原则。1.1.4评价方法(1)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2)海洋生态现状采用生物多样性法评价;(3)海域潮流动力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价;(4)污染物扩散及事故风险采用定性分析进行评价。(5)海洋生物损失按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进行定量分析。1.1.5评价时段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施工期和运营期。1.2 报告书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2016.11.07;(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2016.09.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一号,2002.01.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号,2013.12.2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七号令,2016.11.7;(6)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6号,2017.03.0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发布,根据2017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2017.08.01;(8)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6号,2017.03.01;(9)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6号修订,2010.12.22;(10)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国海规范20177号,2017.04.27;(11)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广西人大常委会十二届18号公告,2014.02.01;(12)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广西人大常委会十二届第43号公告,2016.03.01;(13)关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公众参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海洋局,2017.01.03;(14)关于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的批复,桂政函2017233号,2017.12.6;(15)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11.23;(16)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国家海洋局,2017.03.31;(17)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发20069号,2006.02.14。1.2.2 技术导则与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4)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5)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6)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编写组,1986;(7)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8)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2007;(9)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2007;(10)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11)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12)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1.2.3 相关规划(1)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桂政办发201174号;(2)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6-2025),2017.8.30(3)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国函2012166号;(4)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桂政发201823号。1.2.4 工程基础资料(1)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16.6;(2)海域使用勘测定界报告书,钦州市海洋研究开发中心,2018.4;(3)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至钦州、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4.11。1.3 评价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1.3.1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依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中的要求(见表1.3-1),本项目属于跨海桥梁工程,需要对海水水质环境、海洋沉积物环境、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环境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表1.3-1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建设项目类型和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海水水质环境海洋沉积物环境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环境风险其他评价内容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海上桥梁、海底隧道、海上机场与工厂、海上和海底人工构筑物、海上和海底储藏库等工程注:为必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为依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可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其他评价内容包括放射性、电磁辐射、热污染、大气、噪声、固废、景观、人文遗迹等评价内容。因此,根据工程的特点、工程初步分析的结果以及项目所在海域的环境特征,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有:(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海水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3)海洋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包括水动力环境、海水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资源影响等几个方面);(4)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5)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措施;(6)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项目施工对水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3-1。接受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委托1.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技术文件2.确定建设项目的评价内容、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明确现场调查内容、站位、要素、频次、分析方法等3.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目标汇集资料、环境现状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调查建设项目工程初步分析详细工程分析第一阶段筛选重点因子、要素明确下阶段环评的重点和报告书的主体内容第二阶段开展专题分析、评价工作1开展环境现状的分析、评价2开展环境影响预测的分析、评价3开展清洁生产、环境风险等的分析、评价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第三阶段编制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总论 7.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2.工程概况 8.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3.工程分析 9.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合理性4.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10.海洋工程的环境可行性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1.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6.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12.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及建议图1.3-1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3.2 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申请用海面积0.7325 hm2,项目所在海域没有涉及到红树林等相关敏感区,按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环境影响等级判据(见表1.3-2),本项目的水文动力环境、水质环境和沉积物环境评价等级为2级,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的评价等级为1级,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仅做简要分析。表1.3-2 海洋水文动力等单项因素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工程类型和工程内容工程规模工程所在海域特征和生态环境类型单项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水文动力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跨海桥梁工程、海上桥梁所有规模生态环境敏感区1111其他海域2221各单项环境评价等级见表1.3-3。表1.3-3各单项海洋环境评价等级评价项目水文动力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评价等级2级2级2级1级1.3.3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技术要求,本项目拟用海面积0.7325 hm2,分处三个位置,最长约246m,最宽约19m,又因大桥靠海一侧的边界线为海岸线,因此评价范围确定为单侧扩展界定,即本项目评价范围坐标在:2151.52155.8N,10831.610938.0E内的海域,具体范围为图1.3-1的紫色方框所划定区域。第 9 页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图1.3-1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1.3.4评价标准本工程位于茅尾海东北侧,调查范围位于茅尾海海域内,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和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海域的水质评价标准包括一、二类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评价执行沉积物质量标准中的第一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评价,甲壳类和鱼类生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物质含量评价标准采用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规定的第二类标准值,石油烃评价标准来自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监测技术规程。各评价项目执行标准见表1.3-4,各类具体标准值见表1.3-5表1.3-7。182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表1.3-4 评价标准一览表标准分类评价项目标准编号评价标准及类别环境质量标准(1)海水水质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第一、二类(2)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3)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海洋生物质量:第二类表1.3-5 海水水质标准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名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悬浮物人为增量10人为增量10人为增量100人为增量150pH7.88.57.88.56.88.86.88.8溶解氧6543化学需氧量2345无机氮0.200.300.400.50活性磷酸盐0.0150.0300.0300.045铅0.0010.0050.0100.050铜0.0050.0100.0500.050汞0.000050.00020.00020.0005砷0.0200.0300.0500.050锌0.0200.0500.100.50油类0.050.050.300.50镉0.0010.0050.0100.010注: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表1.3-6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废弃物及其它海底无工业、生活废弃物,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等海底无明显工业、生活废弃物,无明显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等汞(10-6)0.200.501.00镉(10-6)0.501.505.00铅(10-6)60.0130.0250.0砷(10-6)20.065.093.0铜(10-6)35.0100.0200.0锌(10-6)150.0350.0600.0石油类(10-6)500.01000.01500.0有机碳(10-2)2.03.04.0硫化物(10-6)300.0500.0600.0注: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与濒危生物自然保护区,海洋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沉积物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二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三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特殊用途的海洋开发作业区。表1.3-7海洋生物质量(鲜重,10-6)生物类别砷总汞铜铅镉锌石油烃标准来源甲壳类8.00.201002.02.015020*简明规程鱼类5.00.30202.00.64020*注:简明规程指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石油烃评价标准来自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监测技术规程。本项目为桥梁工程,交通干线两侧距道路红线35m以内区域现状和影响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项目施工期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详见表1.3-8。表1.3-8 环境噪声执行标准限值分类标准限值(dB)标准限值来源昼间夜间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区域(4a)70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705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4海洋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位于茅尾海东北侧,分处三个位置,三段桥梁北侧属于内河,南侧属于海域,根据海洋功能区划,项目所在海域为保留区,分别属于茅尾海北部保留区和沙井北岸保留区。根据现场踏勘结果,三处用海处南侧两侧主要为海水养殖塘,其中大榄江用海处南面约3.4km处为有少量红树林,大榄江和钦江南侧有少量渔船和竹排停泊,钦江有通航要求。根据广西海洋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茅尾海顶部,其功能属性为保留区,与之相邻的海洋功能区为茅尾海红树林海洋保护区、茅尾海农渔业区,沙井港口航运区、以及茅尾海东岸旅游休闲娱乐区。因此,根据项目用海规模、施工特点等,确定本工程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为海水养殖塘、大榄江口红树林区、沙井港航道区等,见表1.4-1。表1.4-1 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序号海洋环境敏感目标与本项目的相对位置保护内容方位最近距离1海水养殖塘S10 m水质、生态2茅尾海北部滩涂养殖区S3.5km水质、生态3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S2.6km水质、生态4大榄江口红树林区S3.4km水质、生态5茅尾海红树林海洋保护区S3.2km水质、生态6茅尾海东岸旅游休闲娱乐区S3.0km水质、生态7茅尾海农渔业区S5.8km水质、生态8沙井港航道区S1.5km通航安全2 工程概况2.1 项目基本情况2.1.1项目名称、性质、投资主体和地理位置项目名称: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投资主体: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广西钦州市茅尾海北部,兰海高速(G75)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见图2.1-1。项目位置图2.1-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2.1.2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原公路基本建设情况本项目属国家高速公路网G75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起点K1976+000位于南宁三岸枢纽互通式立交附近,北接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东接南宁至桂林、梧州高速公路,西接南宁市民族大道,终点K2155+107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石湾互通式立交接合浦至山口高速公路,主线路线全长179.107km;另在合浦石湾设石湾枢纽互通式立交接北海市连接支线,支线属省高速S13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起点K540+000,终点K566+764接北海市铁山港一级公路,全长26.764km。本公路从1995年开始分段进行修建,1998全线建成通车。(2)本项目道路改扩建内容和规模本次改扩建(南间至茅尾海段)的起点位于南宁市和钦州市交界钦州市大寺镇南间村附近,桩号K2039+256.137;终点位于钦州市钦南区尖山镇九鸦村附近,现有南宁至钦州高速公路大榄江大桥东岸桥头,终点桩号K2082+242.5,连接钦州市茅尾海互通式立交设计起点K2082+300。路线全长42.987637km。本项目的设计速度为120km/h,本次改扩建除局部路段受限制外基本采用在原路基基础上两侧加宽成标准八车道的形式,路基宽度42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一般桥涵及路基为1/100。其余技术标准执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详见表2.1-1。表2.1-1道路改扩建前后主要技术指标对照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改扩建前改扩建后1桩号K2039+256.137K2082+242.5里程(南宁钦州南间)km42.987637公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2设计速度km/h1201203路基宽度m33.542.04行车道宽度m2-33.75215.05中央分隔带宽度m2.53.06左侧路缘带宽度m21217硬路肩宽度m23238土路肩宽度m20.7520.759路面横坡2.02.010一般最小园曲线半径m1000100011最大纵坡3.03.012最短坡长m30030013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7000/6000(凸/凹)17000/6000(凸/凹)14桥梁总宽m33.52(0.5+19+1.0+0.5)15桥面净宽m21916设计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新建:公路-级;17桥涵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余桥涵及路基1/100本项目南钦段和钦防段大部分路段采用双向八车道整体式路基(两侧拼宽、新建、单侧拼宽),钦防段局部路段采用单侧分离加宽。整体式路基断面宽度采用42m,具体为:20.75m土路肩+ 23.0m硬路肩(含20.5m路缘带)+83.75m行车道+4.5m中间带(20.75m路缘带+3.0m中央分隔带),见图2.1-2所示。一般路段行车道及硬路肩的路拱横坡均采用2%;超高路段行车道及硬路肩路拱横坡与超高横坡度相同;当超高横坡度小于4%时,内侧土路肩的横坡为4%,当超高横坡度大于或等于4%时,内侧土路肩的横坡与超高横坡度相同,外侧土路肩横坡均为4%。本项目中央分隔带宽度3m。中央分隔带两侧设置与路面齐平的砼预制块缘石,缘石采用C20砼预制,分隔带内回填土种植草、灌木,回填土底下设置排水渗沟。原旧路中间带为砼防撞墙和砼满铺硬化的方式,改扩建需拆除砼防撞墙,挖砼硬化部分基层。(3)投资估算本工程投资估算873032万元。25%为资本金,由业主自筹。75%采用银行贷款。涉海桥梁部分投资约3100万元。2.1.3项目用海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改扩建道路段中,有3座桥梁扩宽需占用海域,分别为大榄江大桥、钦江大桥、黑山江中桥。桥梁扩宽均采用两侧对称扩宽的方案,其中靠北一侧扩宽属于河道范围,靠南一侧扩宽属于海域范围。具体叙述如下:(1)大榄江大桥桥梁现况该桥梁上部结构为82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下部结构桥墩为双幅三柱式墩(圆柱直径为1.3 m),两岸桥台为桩柱式埋置式台,桥面宽度33.5m,桥长165.45m。下部结构基础嵌入在弱风化砂岩。改扩建内容桥梁中心线与旧桥重合、按照全线统一的扩建标准,改扩建桥是由原桥宽的33.5 m扩建成桥宽42 m,双侧对称各扩宽4.25m。另考虑到大榄江域较宽,原桥梁未设计人行道,常有当地村民直接进入高速公路通过桥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故本次加宽时,在桥梁的单侧另加宽2.9m(非海域),并在桥梁两端做适当的线路顺接,可满足人行、摩托车等小型交通工具过江通行需要。扩建后桥梁总宽为44.9m。(2)钦江大桥桥梁现况钦江大桥桥长288.06m,桥宽33.5m,采用双孔单向通航,通航净宽38m,净高8.0m,最高通航水位为4.70m。原桥上构采用740m先张法预应力砼I型梁,下构采用矩形墩、桩基础、肋式桥台明挖扩大基础,交角90。钦江原有航道等级为级(规划为级),此次改扩建维持原桥的通航标准。具体详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至钦州及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桥梁通航标准问题的批复(桂交水运函2014442号)。改扩建设计改扩建后桥由原桥宽的33.5 m扩建成桥宽42 m。由于原桥人行道净宽1.5m,设置于路幅中间,而根据中央分隔带宽度的要求,扣除内侧防撞墙宽度后,人行道净宽仅剩下1.0m,不利于行人通行。考虑到发展需要,本次改扩建将原有人行道改移至桥面两侧布设,每侧人行道净宽1.5m(实际宽度1.85m),桥头两端人行道步梯于路基边坡顺坡设置,因此,扩建后该桥全宽45.7m,即两侧各扩宽6.1m。(3)黑山江中桥桥梁现况黑山江属非通航性河流。原桥桥长51.74m,宽33.5m,跨越河流宽度8m,上构采用316m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梁,下部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双柱式墩身,基础为单排钻孔桩嵌岩深度约为8.20m,桥台为双柱埋置式桥台,交角70。改扩建设计改扩建后桥梁两侧各加宽4.25m,扩建后桥总宽42m,满足双向4车道要求。2.1.4项目用海工程建设情况因项目建设紧迫,施工单位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权属的情况下三座用海桥梁均已提前开工。截至目前,大榄江大桥和钦江大桥扩建已完成桥墩建设,黑山江中桥已完成桥墩建设和桥身铺设。2.2总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2.2.1 总体路线走向简介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至钦州、钦州至防城港段是国家高速公路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G75)和其联络线钦州至东兴(G7511)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呈倒“y”形。本次改扩建基本沿现有高速公路进行,主要采用在现有高速公路基础上加宽的方式,路线整体走向方案唯一,无比选方案。(1)南宁至钦州段南宁至钦州段起于南宁市那马镇新丁村附近,路线起于与南宁新外环高速交叉的那马北互通,并在那马北互通北侧配建南宁南主线收费站,路线向南途经那马、大塘、南晓、大寺、黄屋屯、钦州市,路线终于本项目与六景至钦州港高速公路交叉的南北枢纽。南宁至钦州段桩号区间为K1990+532K2099+000,南宁至钦州段路线总里程108.411km,本次实际设计里程105.311km(不含茅尾海互通段K2082+300K2085+400约3.10km)。南宁至钦州段主要控制点:那马北互通、那马、大塘、大寺、钦州市、南北枢纽。(2)钦州至防城港段钦州至防城港段路线起于南钦高速与钦防高速交叉的卜家互通,路线向西南途经茅岭乡、防港区、港口区,路线终于防城港市城市规划区北部的新建防城港主线收费站,终点桩号为K30+100。钦州至防城港段路线桩号区间为K0+080K30+100,全线总里程30.02km,本次实际设计里程29.42km(不含防城港主线收费站0.60km)。项目的总平面布置见图2.2-1。图2.2-1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2.2.2 用海桥梁平面布置和结构尺度本项目用海内容为3座跨海桥梁,其位置如下:图2.2-2 项目用海位置示意图(1)大榄大桥平面布置和结构尺度大榄江大桥(K2082+078.417K2082+244.702)桥长166.285m,桥宽44.9m,位于本次扩建段的钦州大寺至茅尾海互通段的末端。改建后桥梁中心线与旧桥重合,改建为420m+420m预应力砼小箱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全桥两联。桥梁上部构造及附属结构全部拆除新建。下部构造拆除墩台帽梁,墩台身及基础加以利用。桥台在原桥台基础上新建盖梁、两侧新建桩柱台,新旧盖梁拉通整体浇筑;中墩利用旧桥基础新建帽梁,两侧新建墩柱基桩,并新建盖梁,新旧桥范围内盖梁拉通整体浇筑。相关图件见下图2.2-3图2.2-5。(2)钦江大桥平面布置和尺度钦江大桥(K2086+802.922K2087+090.922)桥长288m,桥宽45.7m,位于本次扩建段的钦州茅尾海互通-南北互通段的始端。改建后桥梁中心线与旧桥重合,上部结构采用与原桥相同跨径相同孔数扩建,在原桥的两侧每孔各布置3片T梁,加宽部分梁高2.5m,设置为74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下部构造根据原建的墩、台结构布局及地质情况,采取薄壁墩,桩基础,桩径采用1.5m。两岸桥台在原建扩大基础U型桥台的基础两侧,拆除锥坡,扩建肋板式桥台,桩基础。平面及剖面图件见图2.2-6图2.2-7。(3)黑山江中桥黑山江中桥(K2088+520.439K2088+568.439)桥长48m,桥宽42m,位于本次扩建段的钦州茅尾海互通-南北互通段。改建后桥梁中心线与旧桥重合,继续采用316m预应力砼(后张)空心板,旧桥上构也拆除更换为预应力砼(后张)空心板,旧桥上构与拼宽部分上构连成整体。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嵌岩桩),新旧桥台之间留2cm沉降缝,对于旧桥台帽梁不满足抗震构造要求,采用植筋外包混凝土加宽;原桥盖梁受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拆除重建,新建整体盖梁与原桥墩及拼宽桥墩整体连接,拼宽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为了减小新桥墩基础沉降,新建桥墩采用嵌岩桩,嵌岩深度相对较深,原桥墩墩身及基础为完全利用。全桥桥面铺装采用10cm混凝土调平层+10cm沥青混凝土面层。平面及剖面图件见图2.2-8图2.2-9。2.3 工程施工方案2.3.1 施工工艺因项目建设的桥梁为改扩建,仅在原桥梁边缘进行扩宽,桥墩施工均利用现有桥梁布置施工设备,施工过程中不涉及船舶,无需搭建临时栈桥。(1)桥墩施工桥墩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其主要施工工艺如下:钻孔准备阶段(围堰):桥墩采取围堰(其中大榄江和黑山江桥墩采用土围堰,钦江大桥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时,在水深大于3.0m时可增设工作平台,并使其稳定、安全。钻孔:钻孔泥浆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如碳酸钠,掺入量约为孔中泥浆量的0.10.4;羧基纤维素、掺入量普遍在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87.2-2025IPv6演进技术要求第2部分:基于IPv6段路由(SRv6)的IP承载网络
-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23年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教学资源开发与课件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中学高二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检验科血常规检验操作技术指南
- 耳鼻喉科突发性耳聋急诊护理指南
- 幼师职业发展规划路径
- 检验科血液常规检验须知
- 超声科甲状腺结节超声评估指南
- 嵌入式实训报告
- 数字媒体技术职业生涯规划书
- 如何处理进度与工程质量及成本之间的关系
- 【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件
- JAVA从入门到精通教程(完整版)
- 工程技术职业规划
- 新教材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各单元重点语法归纳总结.文档
- 运动会招商方案
- 国画竹子课件
- 工程光学课件: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 四体系条款对照表全套IATF16949、iSO9001、ISO14001、ISO45001
- 保健按摩师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