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与学历.doc_第1页
能力与学历.doc_第2页
能力与学历.doc_第3页
能力与学历.doc_第4页
能力与学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资料的网站:1./Spath.shtml?kid=AEA6A69C976D55646465676B6B6563555FA3949A98A1A8A06D556668555F9E98AC6D5504DAF32D061EF70FF4D955B03536393733313633&a=3CCC0C5E528A208F61B2D96AF3B05A1F1. /Spath.shtml?kid=B2AAAAA09B71596868686C6B6C696D5963A7989E9CA5ACA471596E6E5963A29CB0715908DEF7310A22FB13F8DD59B43539343531313237&a=75CEBE720F2BC2B7B7E1160B72879120正方:能力比学历重要(1)现在有一句话很流行“我没有学历,但我有能力”。李嘉诚并不是考不上大学的人,而是家庭原因没有条件而已,李嘉诚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你们所处的年代和我们不同,如果没有知识而盲目去创业会碰的头破血流,而有知识的人小小付出都会有回报。”(2)伯乐相马,电视剧式的妄想主义者:无论是港台或大陆拍的商业电视连续剧都有这样的一种公式-一个出身寒门,流浪江湖的无名小卒进了某个公司后,做了某件事情突然被老板发现,赏识于是提拔他当了老总,并把女儿许配给他。你在学校读书拿学历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提高能力。”从学历的角度来说,十多年的寒窗苦换来一个小蓝本本(大学毕业证书),应该算是很不容易了吧,可用人单位偏偏说,你还太嫩了,没社会经验,我们需要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人员,在这里,你的学历还比得过能力吗?世界首富是谁?比尔.盖茨你认识!高中生!拿他工资的大学生,博士生不记其数世界第二富是谁?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公司总裁!上了3所大学,毕不了业!拿他工资的大学生,博士生不计其数,高学历被他拒绝的也不计其数世界第三富是谁?保罗.艾伦微软公司创办人之一!也是个没学历的!还要更多的例证吗?学历是什么?是给没学历人打工的敲门砖,拿人家给你的固定“高薪”本来,学历与能力、文凭与水平,既有对应关系,但绝对不是那种“水涨船高”式的绝对的对应关系,必须因人而异,具体分析,在实践中检验和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陈云、彭德怀、爱迪生、高尔基、鲁迅、华罗庚、比尔盖茨等,他们并没有多高的学历,却成了某方面的杰出专家。古今中外此类人物不胜枚举。爱因斯坦说:“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地追求。”鲁迅、齐白石、启功等人,尽管没有大学文凭甚至中学都没有毕业,但都是富有真才实学、得到社会公认的大师级人物,并在当年被特聘为大学教授。因此,学历不应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把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显然有失偏颇。因为,我们需要的领导干部,是为了让他带领或带头干事创业,而不是当摆设。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所谓“遛遛”,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就是坚持人才的实践标准。因此,衡量和评价人才,选拔和使用人才,应当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综合考察其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情况,而不能以偏概全,唯学历是举。这样,才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其实,学历与能力是不能简单地加以类比的。学历的高低只能反映出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而在同一层次学历的人群中,也同样存在着学问的差异。同理, 人的能力也是要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培养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积累工作经验,从而不断地增长劳动的才干。因此,企业在招聘人时,不能搞唯心论,而要本着从企 业用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招适合的人,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都是人一辈子的事,企业要给求职者工作机会与增长 能力的条件那才是用人的正理! 反方:学历比能力重要在这个如今社会文凭虽然有贬值不像往年,但是人心也同样比以前的人复杂,没有学历没有国家认证评书就算你有能力想要展示你的才华,但你拿不出证明你有能力的凭借。别人不会相信你嘴上说的能力。 你的学历不就是你能力的表彰吗。有能力当然好,但有能力的人都想要拿到国家的认证。 1 学历是用来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如果没有学历,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大多数人还是难以承认你有这样的能力的。 2 有学历的人,先不管是不是有过人的能力,起码他有这样的机会去与别人竞争。 3 在我们目前的社会,能力固然重要,但学历更为重要,不然为什么人人都要考试呢? 5 学历是能力的一种体现,能力低肯定学历也低; 6 一个人如果连好的学历都拿不到,那他还有什么能力可言呢? 7 能力很难量化,学历是量化能力的一个工具; 8 能力的体现需要很长时间,而学历是专业机构对一个人能力的考察,可信度是很高的。 9 学历更重要,正因为学历更重要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致力于考研和读博,在当今的公司、企业中,如果你没有学历,那么你很可能连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都没有。 10 扩大学历的范围,小学学历也是学历是不是?高中学历也是学历,真正没有学历的人去创业,肯定是不行啊! 11 学历是个招牌,为什么名牌大学跟重点大学有区别? 就是牌子响!如果没学历都能到处找到工作,那大家还去考学历干什么?学校都该关门了 12 虽然大家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人们还是默认着一个规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学历就是通行证,走到哪都需要 13 光靠实力要达到有学历且有相等能力或是能力差一点的高度,要付出更多,而且也很难被社会承认 学历和能力到底哪个更重要? 在我们科室里面一共有5个人,两个是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的,一个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还有两个也是名牌大学的,可见外企也是很重视学历的,研究生,名牌大学本科生一分到我们单位一般就是部门里面的行政人员,而大专生100%就分去当杂役 虽然我也是杂役,但我觉得这样非常公平,这是对知识的肯定,你在学校里面吃进多少到外面就能卖出多少 一个人的学历和能力是成正比例的,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公司的业绩排行榜,名列前茅的的员工100%都是研究生或名牌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和一个大专生的距离是非常大的,高学历的人在分析商品的本质,未来走向,运营,都比低学历的人要强的多! 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一个大专生一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事情一个研究生20分钟就能完成,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在公司培训的时候老总就对我们说:“如果说学历无用,那我们公司每年从清华,北大,北邮,人大请那么多研究生,本科生干什么?”一个同事私下也闲聊说“能力比学历重要不过是用来安慰一下基层人员,让他们看到一点希望,更加努力工作而已”。 结论:在现代社会,学历高的人肯定能力高,学历低的人肯定能力低。 re:学历与能力谁更重要 提问于2008-10-29 22:19:48解决时间:2008-11-06 00:26:30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大家的头脑意识里都有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能者上,平者让,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单位在用人上完完全全这么做了呢? 从学历VS能力的角度来说,十多年的寒窗苦换来一个小蓝本本(大学毕业证书),应该算是很不容易了吧,可用人单位偏偏说,你还太嫩了,没社会经验,我们需要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人员,在这里,你的学历还能能力吗?所以有些高校毕业生,不服这口气,很自然的成了社会待业青年,让高校毕业生到工厂做工人,一个月400多,到业务单位做业务员,对于社会经验少之又少的毕业生们,又有几个能成功的呢?这个业务对于一个中专学历的人就可以做的,有时候本科生也不得不去做。在这里,学历完全成了自己的一种收藏品。从能力学历的角度来说,能力在有些工作中的确非常的重要,比如销售,管理等工作中,应该说我虽然是一个中专或者是高中学历的人,我做销售或者管理,凭我的自身潜力和悟性,找到一个自我的定位,也被社会所认可,可偏偏当自己想往上爬的时候,一道卡便把我这样无情的拦下来了,比如有的单位说,做管理或者是销售代表的时候,最低必须是大专学历,拿薪水的时候,虽然平时你做的事情不比那些大学毕业的人少做,甚至是更多时,但往往拿到手上的薪水却比那些只靠本本,不做实事的人浅许多,心理上真的很不平衡,再比如说前段时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学历这道坎就让许多,有能力却无学历(指大学)的望而止步,虽然自己如何如何有能力,可报名那地方的就看那个小本本,你奈他几何?思考一下我们现在的用人机制,我们的一些单位在用人上是否太过于苛刻,太过于死板呢?一味追求所谓的经验,追求高学历,明明中专毕业生可以做的事情,非要个本科毕业生来做,美其名曰“企业形象”,相反有些单位呢,你研究生怎样(这态度),我就要有能力有社会经验的(其实有的岗位也不需要太多经验的),头脑中总是以一种“姜,还是老的辣”来选择。前段时间有报道,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居然学历只是小学文化,一石击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凡响,南大表示以后的职称评级不再按照学历,只要能有前沿思想和水平的人都可以来南大,对于学历能力,南大首先进行了用人机制的改革,也给了我们一个能力大于学历人的一个施展的舞台。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这么来问,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社会用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有能力的人总觉得自己学历阻碍自己的发展,而有学历的无能力的又无法找到自己的一个准确的定位,一句话,问题出在-都是用人单位惹的“祸”!确切的说是二者都重要 没有学历在求职中往往被挡在门外!听说现在招保安都要大学生!晕!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和升官的垫脚砖!你没有学历,再有能力没有地方要你去发展你的能力,也是白费啊!中国社会很重视学历的!不信你去人才市场看看!当然一些技术工人岗位要求学历不会太高!还有也有个别人机遇比较不错!但是学历也不能太高!太高就没有人敢要了! 能力也重要!当你进入单位后,那就不是主要看学历了!是看能力!各种能力 技术能力 社交能力,走后门的能力!哎!工作社会真麻烦!回想过去上大学那年代,真是幸福啊! 反正要想有大发展,就要二者都具备!学历与能力,哪个更重要眼下流行这么一句话:“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有文凭不一定有水平”诚哉斯言也许是受所谓“能力重于学历”思潮的影响,现在很多学生只热衷于参加所谓提高能力的活动,而置专业学习于不顾,仿佛这样他们就逃脱了应试教育的牢笼,实现了素质教育,但我想这正是对素质教育的断章取义是对素质教育的最人为的矫枉过正那么学历与能力是一种什么关系呢随着国家规模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耀眼,用人单位也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这些现象都叫人拍手叫好但匪夷所思的是:能力与学历是水火不容吗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吗从根源上来看,什么是能力呢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不一而足。那么高学历者是不是不具有这些能力呢要说学习能力、专业能力,高学历者更具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是不是就是高学历者的弱项呢我想,事实胜于雄辩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是研究生学历,山东省省委书记张高丽是一名教授,咱们山东农业大学的杰出校友、现任淄博市市长刘慧晏则拥有博士学历。在这些铁的事实面前,谁还敢鼓吹高学历者都是书呆子,谁还敢叫嚣他们没有能力呢如果谁说高学历者没有能力,我看这就是在宣扬新的“读书无用论”,与国家“科教兴国”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政策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一种错误思潮。所以,学历与能力并非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相反,它们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高学历者拥有较高的能力,这才是高学历者的真实面貌。学历不等于能力学历只是一种学习经历的证明,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学历并不全等于能力,高学历低能力的人比比皆是,这是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到处都能遇到的事。然而,当今的选人用人注重“高学历、文凭化”的倾向也是到处都能遇得到的事。对选录对象,往往都用所谓“刚性”的学历、文凭标准进行“一刀切”,对于不符合标准者就一律淘汰,凡学历高、文凭硬(所谓重点、名牌大学)的人,不论其德、才如何,可“择优”任用。为什么?一个误区,即:学历等于能力,学历越高能力也越高。这个误区给选人用人已经带来种种弊端。一方面,它直接导致“假文凭”和“注水文凭”泛滥成灾,“权学交易”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它极大地挫伤了一些勤奋好学、立志成才者的积极性,造成大量没有文凭或文凭较低的有用之才被埋没。时下一些地方出现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人才理念与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误区。其实,学历与能力之间不成正比,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学历高不一定能力高;无学历不一定无能力,学历低也不一定能力低。也就是说,学历与能力是不能简单地加以类比的。学历的高低只能反映出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而在同一层次学历的人群中,也同样存在着学问的差异。同理,人的能力也是要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培养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积累工作经验,从而不断地增长劳动的才干。不然,那里有“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呢?本来,学历与能力、文凭与水平,既有对应关系,但绝对不是那种“水涨船高”式的绝对的对应关系,必须因人而异,具体分析,在实践中检验和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陈云、彭德怀、爱迪生、高尔基、鲁迅、华罗庚、比尔盖茨等,他们并没有多高的学历,却成了某方面的杰出专家。古今中外此类人物不胜枚举。爱因斯坦说:“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地追求。”鲁迅、齐白石、启功等人,尽管没有大学文凭甚至中学都没有毕业,但都是富有真才实学、得到社会公认的大师级人物,并在当年被特聘为大学教授。因此,学历不应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所以,以学历选人用人是与人类文明相逆的。古今中外,没有哪个时代会只重视学历,而不重视有真实本领的人的,如果有,那也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千古笑柄的,如纸上谈兵的赵括。人类几千年文明走到今天不是靠文凭创造的,而是靠无数的瓦特、莱特、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沈括、毕昇、李时珍等努力而来的,不是书呆子念出来的。时代的脚步走到21世纪,居然还有人以此为标准选人用人,说轻了,是对本职工作不负责任,说重了,那就是对党和人民的改革开放事业不负责任。当然,强调选人用人不能唯学历,并不是否定学历教育的作用,更不是贬低知识的力量。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其中有知识型、研究型的,也有创业型、技能型的。而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学历教育一条路可走。寒窗苦读、高校深造,可以成才;发奋自学、博览群书,可以成才;立足岗位、钻研业务,也可以成才。人才的类型不同,成才的途径不同,衡量人才的标准自然也不能是单一的。把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显然有失偏颇。因为,我们需要的领导干部,是为了让他带领或带头干事创业,而不是当摆设。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所谓“遛遛”,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就是坚持人才的实践标准。因此,衡量和评价人才,选拔和使用人才,应当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综合考察其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情况,而不能以偏概全,唯学历是举。这样,才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论学历与能力学历再高的人,没有一点能力肯定是没用的,当然学历很重要,但是两者发生冲突时还是能力最重要的. “高学历”不一定就有“高能力”,“高能力”未必就有“高学历”,学历与能力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也是外星人都应该知道的 简单道理。可有人却偏要在这个事情上,人为地制造出一些不正常来,从而把简单的问题搞成复杂化了。比如,在企业招聘员工的时候,就显得尤其突出。有一段时 间,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唯“文凭”是论,不管招什么职位,都要求求职者要有本科或是本科以上学历,如此,一杆子就把社会上占80%以上的低学历求职 者,挡在了企业的外面。于是就有人惊呼,现在已到了学历高消费的时期了。这一阵风,瞬即就刮过了神州大地。其结果是,后来者为了谋求一个好的工作,都把精 力放在了追求高学历上了,普天之下,不知有多少家长、学生为了高学历竞折腰,人世间也为此演绎了多少悲欢故事!现在又闻有企业反其道而行之,不看学历看能 力了。可这个能力如何看呢?例子是一个求职者先用高学历去应聘,企业告之要招有能力之人,又言怕“庙小供不得大菩萨”,被企业退了回来,此生不服,又换了 低学历去应聘,反而被企业录用了。这个“能力”就看的让人有些费解,同样一个人,按该企业的逻辑,“学历”与“能力”竟成了反比例的关系。如果此种用人观 得到张扬,那么社会上是不是又要重刮读书无用的风呢?因此,不得不让人怀疑,企业如此做法,到底是在招人还是在“做秀”呢?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8月26日电 日前,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新上任的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参加会议。会议期间,蒋宏坤接受了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专访中,蒋宏坤回应了网络上对他“大专”学历的热议。他说,其实他已经完成了在苏州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但他认为,“我没有必要沽名钓誉,我们实实在在,该什么就是什么。” 担任苏州市领导压力很大 责任很重蒋宏坤坦承领导苏州市压力很大,因为苏州的基础很好,是永不满足的名城,有尊重人才的传统,但发展的观念变化很大,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发展的潮流,他有信心下一步发展更要营造这一氛围,吸引人才,依靠人才,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才能成为城市竞争最大的动力。对于中国民间越来越大的保护古迹文物呼声,蒋宏坤也坦诚责任很重。蒋宏坤说,苏州建城2500多年,仍座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在新的形势下,他有责任对重要的历史文物、名人居所进行有效保护。蒋宏坤说,“一个城市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城市需要自己的人文精神,在我手里面,不但要经济繁荣,而且文化也要发达,两者协调发展,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他认为苏州今后要再造辉煌,必须继续靠开放增加活力,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和扩大开放领域。学历不等于工作能力前几任的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王珉、王荣都具有博士学位,而蒋宏坤在公开的履历上一直只有“大专学历”的记录,这次从南京市市长被提拔任命为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在网上引起一片争议,有网友认为“这在学者型、专家型官员云集的江苏政坛并不多见”。但也有人认为,他“保持着大专的学历文凭,这一份本色与诚信,在今天浮躁而潜规则盛行的时代,实属难能可贵”。蒋宏坤指出,自己年轻时代没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但在农村也度过了很好的学习年华,得到很好的锻炼和社会实践知识。“后来组织把我送到苏州大学学习,我读完了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我是很爱学习的。现在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不学习会被时代淘汰,不管他们怎么炒作我,我有自己的价值观,我有自己的看法和任务。我有信心,学历跟我的工作不划等号,我用工作来证明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网民觉得我学历低也是正常,但我要填研究生学历也可以,我没有必要沽名钓誉,我们实实在在,该什么就是什么。”对于新任务,他表示:“我是苏南本地培养出来的干部,这次回去不是混日子,不是要做官,是要为苏州人民做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其核心是尊重劳动,其本质是尊重人才。”学历是敲门砖,假如你去面试,给公司投简历,你的学历一定要符合人家公司的标准,还有你的简历上要有你的实习和实践经历,及你考过的证书。有了这些你就比和你是同等学历的人被录取的机会多。还有面试的发挥也很重要(3)学生会,社团等量代换者,认为在学生会,社团混到个主席,会长,或某个头目的人以后出到社会也会获得相应位置的人,以为领导能力就是组织人喝喝酒联络感情,说话一本正经用大人的口吻,营造人格魅力,亲和力,服众力,或者看了几本心灵鸡汤,厚黑学就以为真的具备了领导能力。“我们把学历等同于人才,无学历则不是人才,就导致了钱学交易、权学交易和文凭商品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顾海兵说,“其突出表现是:少数不法分子在重点大学门前大量兜售各种假文凭,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被迫去买假文凭;一些高校大量举办研究生班,降低标准批量授予很多有一定地位的学员以硕士头衔;个别官员或企业家没有严格考试、没有撰写论文,却获得了博士学位。” 学历是指学习的经历,学历越高,经历的也越多。我们的国家正在一步步地强大起来,对社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高学历的人更为社会所青睐。许多的人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充实自己的,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但与此同时,更加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有太多的人盲目地为了追求高学历,而忽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让自己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书呆子。每天不断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或是纸上谈兵都只是在脑中的一个概念,一种抽象的事物。我们学习的目的在于把这些东西转化成具体的东西,好好地充分利用他们,把书读活。能力是进入社会的人所需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企业需要实用性强的人才,对人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操刀上阵,即使再优秀,也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社会经验的累积、自我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都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面对着我们不太理想或是不敢说出口的学历,自我的能力会让我们光彩耀人,不再感到低人一等。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这样高水平的学历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而对于他自身而言,过多地忽视了自己能力的培养、经验的积累,只是专于自己的学术,最终使他输给了一个专科的毕业生。这样一个高的学历不是还是输给了能力了吗?我们还能说学历比能力重要吗?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那天的这两个应聘者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社会经验积累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等能力都不相上下,那这个经理很有可能会因为学历而选择那个重点大学的学生。这时的学历似乎又比能力来得重要了,不是吗?高学历的人应该寻求自身能力的发展与加强,而拥有能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