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作业指导书(doc 7页)_第1页
心脏移植作业指导书(doc 7页)_第2页
心脏移植作业指导书(doc 7页)_第3页
心脏移植作业指导书(doc 7页)_第4页
心脏移植作业指导书(doc 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适应症1.1 终末期心脏病,内科治疗无效,预计寿命12月。1.2 无其他脏器不可逆损伤。1.3 年龄60岁,患者本人及家属均积极要求手术。2. 主要适应症2.1 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EF8Wood单位。3.5严重的肝、肾、脑功能不可逆损害者。3.6严重的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3.7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者。3.8吸毒者。4. 受体术前准备4.1检验: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血型、病毒全项、肿瘤全项、肝炎全项、HBV-DNA、HCV-RNA、CMV-DNA、HLA分型、PRA、T细胞亚群、尿、便常规大便菌群分析,尿、痰及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4.2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泌尿系B超、超声心动图及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5. 调整患者一般状况:5.1积极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改善心脏功能,维持循环稳定。5.2维护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保护各脏器功能5.3改善营养不良状态,提高胶体渗透压,维持正常凝血酶原时间。5.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雾化吸入,改善肺功能。5.5术前肠道准备5.6患者心理状况的调节6. 供体选择及准备6.1血型相符,满足输血原则,尽可能符合HLA配型原则。6.2血液检查未发现经血传播性疾病。6.3供受体体型相近,体重差20%,年龄40岁。6.4术前供心的获取、保存及运输。7. 供体手术7.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或经第五肋间双侧开胸,胸骨横断方法。7.2倒T形剪开心包,行肝素化(3mg/kg)。7.3处理上腔静脉:于上腔静脉距右房入口以上4cm处放置两把止血钳,中间切断并结扎。如有奇静脉则一并剪断并结扎。7.4分离主,肺动脉间隔,于升主动脉上方插入冷灌注针,如连续灌注可缝合固定灌注针。7.5灌注:安放主动脉阻断钳,于尽量贴近膈面处阻断下腔静脉,等心脏跳动10-20次心内血液排空后于近无名动脉处阻断主动脉,灌注4冷停搏液,维持灌注压60mmHg 于下腔静脉阻断处剪断下腔静脉。将心脏拉向左侧,剪断右上肺静脉,便于充分进行左,右心引流。吸引心包内积血,放置冰屑及冰盐水7.6灌注完毕后,术者将左手伸入横窦,握住心底部大血管,自主动脉阻断钳下方切断主动脉,自肺动脉分叉处剪断肺动脉。7.7向右牵拉心脏,在心包返折处分别剪断左上,下肺静脉。7.8钝性剥离左房后壁与上腔静脉入口周围的组织,注意勿伤及窦房结,剪断右肺上,下静脉残余部分,完整取下供心。将供心置入盛有保存液或停搏液的双层无菌塑料袋内,密封。再放入盛有小冰快的保温容器内,准备运送。8. 受体手术(标准法原位心脏移植)8.1建立体外循环:正中开胸,纵劈胸骨,倒T形切开心包并悬吊。于升主动脉远端近无名动脉处插主动脉供血管,于右房侧壁近上、下腔处插静脉引流管。开始体外循环并降温至中度低温。8.2切除受体心脏:切除除保留左、右心房后壁外的受体心脏,于主、肺动脉瓣环稍上方处横断主、肺动脉。8.3植入供体心脏:按左房房间隔右房主动脉肺动脉顺序依次进行吻合,确保吻合过程顺利,缝合可靠。在吻合右房结束时经吻合口最下端插入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进行体温持续冷血灌注,行供心心肌保护。8.4充分排气后开放主动脉,心脏复跳,在并行循环下完成肺动脉吻合。8.5充分辅助,应用甲基强的松龙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待循环功能稳定后逐渐撤离体外循环。8.6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关胸。9. 感染防治方案9.1术前:预防性短期应用抗菌素,常规肠道准备,对皮肤、黏膜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9.2术中:静脉应用广谱抗菌素(三代头孢)9.3术后:9.4细菌:根据药敏应用抗菌素9.5病毒:口服阿昔洛韦治疗。9.6真菌:口服或静脉应用大扶康,肺部真菌感染者应用二性霉素雾化吸入10. 免疫抑制方案10.1诱导治疗(糖皮质激素):术中甲强龙1g术后第一周内继续应用甲强龙,逐日减量,一周后改为强的松30mg口服。10.2维持治疗:环孢素/FK506、硫唑嘌呤/骁悉、强的松环孢素:6-10mg/kg.d 分两次FK506:0.075-0.15mg/kg.d 分两次骁悉:500-1000mg q12h硫唑嘌呤:1-2mg/kg q12h强的松:15-5mg qd 急性排斥反应时治疗甲强龙冲击: 1000mg iv qd 连用三天OKT3:连用两周将环孢素改为FK50611. 术后监测11.1术后进入ICU:11.2呼吸功能监测11.3血流动力学监测11.4肾功能监测11.5血药浓度监测11.6感染指标的监测12. 术后并发症12.1早期并发症:急性排斥反应,全身严重感染,肝、肾药物毒性反应。12.2晚期并发症:慢性排斥反应,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的发生。随访13. 复查13.13-6个月:每2周复查13.26个月-1年:每个月复查13.31年以后:每2个月复查复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药浓度,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14相关支持文件1 内科学 第四版 1995年 李斌2 外科学 第四版 1995年 黄家驷3 医疗护理操作常规 第四版 1995年 陈伟明 4 现代心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