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18/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1.gif)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18/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2.gif)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18/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3.gif)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18/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4.gif)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18/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f45293ff-c9e7-4806-b0d9-755f6b7788665.gif)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杨 智,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课程名称:教育学基础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授课学时:18x3=54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师范院校和开展教师教育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素养,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所必须具备的教育观念、知识与技能。 考核方式:完成2次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 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占70%,课程介绍,(一) 报刊1.中国教育报2.中国教师报3.教育文摘周报(二) 杂志1.教育研究2.课程教材教法3.人民教育4.教育艺术5.教育探索,推荐阅读的报刊和杂志,开篇提问:,1、很多人很想从事这个职业(个人偏好) 2、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得到重视(社会偏好) 3、就业压力大,工作压力大,认为教师工作在竞争、待遇等方面要好于其他工作(错误的看法) 4、.,教师这个职业这几年为什么受到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其实上述观点都不是做好教师工作正确的观点。,认识教师职业属性的基本路径,从事教师工作,并把工作做好,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学习教育学就是从不同方面帮助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者形成这种全面的认识。,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第二节 教育的不同的形态及其构成要素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教育学及其发展历史,1、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思想转变过程。“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 “孩子到学校受教育,请您多加管教。”,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还是第一种用法,因为不论是方法的还是制度的,教育强调的是教育对象的思想转变过程。,2、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 “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3、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拉丁文中教育的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在我国,我国在20世纪之前,人们很少把这两个字合成一个词来使用。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因此,我们这里把“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二)“教育”(education)的词源,中西方“教育”的差别,案例:深深的忏悔.案例:深深的忏悔(选自教师报2002),我在20年前当过一段小学老师。在我不长的教师生涯中,我曾深深地伤害了一位学生。 那是一堂语文课,我让学生进行“我多希望”的造句练习。一位女生在作业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多希望有一天苍蝇能够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啊!”我一看到这句话,便不假思索地打了一个红叉,然后写道:“狗屁不通!”,时隔20年后,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朋友来自澳大利亚的信。信封上赫然贴着一张图案为苍蝇在花丛中飞舞的邮票。我感到纳闷,便写信问朋友,为什么苍蝇会在花丛中飞舞?朋友来信说:在澳大利亚,苍蝇原来赖以为生的肮脏环境早已灭迹。现在的苍蝇就像蜜蜂一样,靠汁液和花粉为生。已是非常可爱的昆虫。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错了。20年前学生的作文是多么精彩啊,而我却扼杀了她的想象。我曾教过的那个学生,你能看到我写的这篇文章吗?请接受我深深的忏悔。,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三)“教育”的定义,三个层次,广义,狭义,更狭义,(1)广义的定义(P3),王道俊 王汉澜组织编写的教育学的定义为: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和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写的教育学定义为:“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2)狭义的定义,南师版教育学定义为,”狭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狭义教育也叫学校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如把“教育”定义为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其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两种定义各自的缺陷:,单纯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单纯地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又会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 能不能用“学习”来定义教育?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教育,例如,完全独立自主的“自学”就很难说是“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3、“教育”的定义(P4),教材给出“教育”的定义是:,第二节 教育的不同的形态及其构成要素,一、教育的不同的形态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教育形态。 从目前教育学的研究来看,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四个(见下表),教育形态的划分,(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也是传统意义上家庭的一种重要功能。 在西方,许多教育著作往往是家庭教育经验的结晶。 在中国,传统上的“家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Home School,当今学校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人们更为重视家庭教育,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出现了“家庭学校”(Home School)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我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的Home Schoo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家庭教育有四个特点,教育内容广泛,全方位的教育,教育方法灵活,不拘一格的教育,教育时间持久,从出生持续到成年,教育作用显著,易于得到信任和遵从,、学校教育,第一,教育目的明确。 第二,教育组织严密。 第三,教育环境优越。 第四,知识密集和科学的优势。,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学校系统,对学习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学校教育有四个特点:,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和有关的社会团体及其活动对其成员,特别是对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 社会教育,第一,教育内容多样化。 第二,教育对象大众化。 第三,教育方法多样化。,社会教育有三个特点:,“教育合力”图,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校关系,(学)校(社)区关系,家(庭)(社)区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态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图,(二)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P7),1、非制度化的教育 (定义)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特点) 教育 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 ,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 。 (时空与变化) 人类学校产生以前的教育就属于这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非制度化的教育也仍然存在,但它在个体发展和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了。,2、制度化的教育,(定义) 制度化的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特点) 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它的出现是人类教育文明的进步 。今天所谈论的 “教育”和“教育改革”,基本上指的是这种制度化的教育。 (缺陷) 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 是导致许多人“精神自杀”的根源。,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创造性的,依赖于对出乎意料的问题的惊奇,对事物的想像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所有这些,都是现代叫做学校的地方所不能提供或满足的。应该用更加理智的眼光来看待制度化教育和改革制度化教育。,首先,这三种教育形态的产生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次,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工业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也不等于“信息教育”。 再次,三种形态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管理等各个方面,总是包含着对前一种教育的批判、修正和重构。,(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四)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正式教育,正规教育(formal education), 非正规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 不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 这是当今教育文献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分类法,它在分析历史和当前状况时都具有相当的适用性。,菲利普库姆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分类:,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材种介绍了三个要素。,教育 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者必须具有必要的能够实现促使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任务或使命的知识。(一无所知的人是没有资格自称为教育者的),(一)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教育者必须具有基本素质:,教育者 是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引导”“促进” “规范”个体发展的人。,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而不是一种“实体”,“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教育者”的父母与 “抚养者”的父母是有质的不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作为“教书匠”的教师,彼此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资格,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任务和使命。 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他必须具有必要的能够实现促使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任务或使命的知识。,“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不使用“受教育者”或“学生”概念,主要原因:()“受教育者”这个概念,将教育认为是一种发生在教育对象身外,并由教育者施加于教育对象身心的某种事情。 ()“学生”这个概念中的“生”字主要是那些在身心两方面还没有成熟的人。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二)学习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有共性和个性特征。 对学习者个性的把握程度,决定了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与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教育内容是教育过程中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是教育活动的媒介,也是教育者借以实现教育意图、学习者借以实现发展意图的媒介。,1、教育内容,(三)教育影响,2、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所采用的手段,是实现教和学一体化的桥梁,通常采用讲解、阅读、演示、联系、参观、实习等方法。,教育环境是指教育实践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存在的物质条件。时间、空间和教学设备是其中最为核心和不可缺少的。,3、教育环境,教育三要素的另一种分类: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返回,教育影响,本节总结:,对教育概念的分析侧重于从理念上来认识;对教育要素的剖析侧重于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对教育基本形态侧重于从客观现实的方面来认识。三者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返回,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返回,一、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需要起源论,返回,(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教育起源观,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P10),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 它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认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批判,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四)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返回,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对劳动起源说提出质疑。认为: 教育对劳动不是从属关系,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变自然物的过程。而教育首先是人和人之间的过程,本质意义上来说,劳动生产物,教育生产人。,(五)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有学者明确主张“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认为:“对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起源,只能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去寻求,尤其要从最基本、决定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生产中去寻求. “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在其进行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需要。”,返回,我国公元前1600多年前的商代,已经产生学校。商朝中晚期的文献:甲骨文,人类最早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甚至更早的古巴比伦前3500年玛里城所发现的一所学校,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P11),第四节 教育学及其发展历史,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三、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返 回,一、教育学的萌芽,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中国 学记、大学、师说等。,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一)学记中的教育原则和方法,(1)教学相长,学记指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知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句话表明了“学”因 “教”而日进, “教”因 “学”而益深。,(2)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师严而道尊”的思想,“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学记强调教师的崇高社会地位,认为天子君主对于教师也要免行君臣之礼,以表示尊师,同时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又要熟悉教育理论,掌握高超的教育技巧,并反复告诫求学者“择师不可不慎也”。,学记提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正课学习要和课外练习有机配合,学习与休息兼顾,使学生乐学而亲师。,(3)藏息相辅,“藏”的意思指学习;”息”的意思指休息。藏息相辅,即学习与休息兼顾。,(4)豫、时、孙(shun)、摩,“豫” 是预防不良行为;“时” 是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孙” 是顺序,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要循序渐进;“摩” 是互相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第一,导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 第二,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容易顺利。 第三,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但不要把知识全部塞给学生,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5)启发诱导,学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弗:应理解为 “不要”或 “不能”,(6)长善救失,认为 教师对这“四失”要具体分析,如果教育得法,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认为,学习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多”,过于庞杂,贪多务得;“寡”,知识面狭窄,贫乏浅薄;“易”,把学习看得过分容易,自满自足;“止”,夸大困难, 畏难而止。,学记还对一些教学方法提出了要求。,(1)问答法。,发问者要注意由易到难答问者要注意深浅适当,(2)讲解法。,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3)类比法。,(4)练习法。,“触类旁通”,学习必须打好基础,(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一),儿童的智力有广泛的发展可能性,是自然赋予的。 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的个性,积极发展其能力和特长 。 学校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间的友谊联系和交往,可以广泛开展游戏和竞赛,培养儿童群众性的品格。 他反对体罚学生。 从幼年起就应让儿童学习纯洁正确的语言,并要为其选择良好的伴侣,发挥榜样的作用。,昆体良是古代罗马杰出的教育家和演说家,他在演说术原理他认为:,昆体良把学习分为模仿、接受理论指导及练习三个阶段,他认为,练习可以巩固知识,有利于培养记忆力。 他主张,学校要实行交替授课制,要有课间休息,要注意运用教具和实例进行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昆体良主张要学习文法、修辞学,要学习广泛的学科,进行音乐教育,还要学习数学。 他认为,教师本人应该是有学识的,应该热爱儿童,不要轻易对儿童施行奖赏和惩罚,并且要做到以身作则。,(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二),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二、教育学的形成时期,英国哲学家培根(F .Bacon 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生于一个磨坊主家庭,10岁时父母先后病故,后在捷克兄弟会的资助下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并进入大学学习。 他曾任拉丁文学校校长。在长期流亡国外的时间内,进行了广泛的教育活动,主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母育学校(1628)、语言与科学入门(1631)、大教学论(1632)、泛智的先声(1637)、论天赋才能的培养(1650)、泛智学校(1651)、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1653)以及世界图解(1658)等。,(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1592-1670),夸美纽斯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教学论在该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真正的教育专著应当从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算起,“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他设计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的体系,设计了具有实在可行性的班级教学制度,并要求教学要贯彻主动性原则、直观原则、快乐原则和彻底原则。,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主张:,至今看来,大教学论仍是论述教学原则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受到理论界越来越高的评价。,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卓越的教育见解,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他对人发展教育的力量有坚强的信心,并且有乐观主义的儿童观。他”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都有获得新知识的天赋能力,即使是具有个别特征的顽劣儿童,“假如教员肯充分卖力气,他们也是可以琢磨好的”。,2、夸美纽斯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他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服从自然的普遍法则,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们的方法适应这种顺序的原则”。,3、夸美纽斯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1)幼儿期:出生到6岁,设立相应的母育学校。(2)少年期:6岁到12岁,设立国语学校。(3)青年期:12岁到18岁,设立拉丁学校或文科中学。(4)成年期:从18岁到24岁,设大学。每期6年,分别 学习相应的内容。,返回,他提出,不分贫富、贵贱、男女,城市和乡村,人人都能进学校接受教育。拟订出了统一的学校系统;,在当时,这是一个创造,可使各级学校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上下相通,互相衔接。,4、夸美纽斯的教学观,(1)学年制。第一次确立了“学年”的概念,主张把一年分为四学季,每年秋季招生一次,并且通过考试,逐年升级。 (2)班级授课制。他认为班级学习,可以使同学互相激励。 (3)教学原则。他提出直观原则、彻底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 (4)教科书。他认为教科书要内容充实扼要,编排要有系统,语言要易懂,并要有插图。,他说:“教学论的意思是指教学的艺术”,它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他的教学论包括有:,5、夸美纽斯对教师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职务更崇高更优越的了。”,(二)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观点,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当过教师,曾任法院院长和工商殖民部大臣。,洛克认为教育在人的造就中就起决定性的作用。,他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所以有好有坏,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重视体育。(2)反对娇生惯养。 (3)道德教育第一。 (4)实用主义的教学原则。(5) 重视手工劳动。,洛克的教育观点:,(三)卢梭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学家。,(17121778) 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中,从16岁起就开始过着流浪的生活,自学了天文、生理、史地、数学、解剖等科学知识。,卢梭的学术生涯与主要成果,1749年,第戎学院征文,题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于道德的影响,他以文应征,得到首奖。 1753年,他又以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再次应征,揭露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度。以后,他又出版了新爱洛绮丝)(1761)、民约论和爱弥尔(1762)、忏晦录(1782)等。 因爱弥尔一书揭露了教会的罪行,他被迫逃亡国外。这本书系统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反封建的自然教育理论。 主张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才能将其培养成为自由新人。 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他认为教育方法也应该是自由的。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儿童发展,让其充分发挥本身的积极性,才能将其培养成“自由人”。,1、 爱弥尔的主要思想,他把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时期的全部教育按年龄分为四个阶段: (1)从初生到2岁。 基础是体育,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2)从2岁至12岁。 为“理智睡眠”时期,感官教育为首要的,是智育的先觉条件。 (3)从12岁至15岁。 任务是实施智育和劳动教育。为了学会思想,应锻炼其四肢、感觉和器官。(4)从15岁至成年。 为“暴风雨和热情时期”,主要是实施道德教育。任务是培养善良的感情意志和判断。,2、卢梭的儿童教育的观点:,连接,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L. Kant,17241804)在教育学的创立问题上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四)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论教育,康德认为, “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康德所理解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他的同时代人的地方。,康德之后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最重要贡献的就是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康德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五)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赫尔巴特生平介绍:,赫尔巴特(1776一1841)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他生于一个法官家庭, 曾先后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尼斯堡大学哲学和教育学教授。他的著作有:普通教育(1806)、心理学教科书(1816)、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学的几封信(1831)、学校与生活的关系(1818)、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赫尔巴特是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他是近代教育家中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 他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 同时,他指明了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以及同学科的关系,而且提出了科学的术语、定义和分类。,2、赫尔巴特教育目的五种道德观,关于教育目的,他认为教育的任务是以五种道德观作为主要内容: 自由、完美、善意、法律、正义, 从而形成学生“完美”、“善意”的道德品质。,3、赫尔巴特的教育过程观,(1)管理 管理的方法有威吓、监督、命令、龚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绿化养护及路面保洁方案
- 幼儿交往礼仪教育活动方案
- 2025年黑龙江省庆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新型冠状病毒护理管理查房
- 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控制
- 感染性疾病防控的安全护理实践
- 静脉血采样安全管理措施
- 患者镇痛药物管理的安全实践
- 2025年昆明市县人民法院聘用制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市政二建工程管理课件
- 公路应急值守管理办法
- 财务离职保密协议及竞业限制合同范本
- 网络安全考试题目及答案
- 市政工程施工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陕西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备考模拟题及答案(题型)
- 实验室培育钻石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无人机光谱监测农田面源污染-洞察阐释
- 成人零基础英语教学课件
- 扁桃体灼烙的术后护理
- (高清版)DG∕TJ 08-7-2021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