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C技术及测试.ppt_第1页
EOC技术及测试.ppt_第2页
EOC技术及测试.ppt_第3页
EOC技术及测试.ppt_第4页
EOC技术及测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OC技术及测试 产品中心2010年11月 2020 4 15 1 一 EOC技术 1 什么是 EoC EoC原是源于欧洲一些厂家 原文是 EthernetoverCoax 也就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 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没有改变 我们称之 无源EoC 现在涌现出很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将以太网络信号经过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 现在也被称之为 EthernetoverCoax 但是与原始所述的有非常大的差别 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信号不再保持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 严格地从技术的角度讲是不可称之为 EoC 的 这类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HomePNAoverCoax HomePlugoverCoax WiFioverCoax MoCA MultimediaoverCoaxAlliance 我们总称之 有源EoC 或 调制型EoC 2020 4 15 2 2 EOC基本工作原理广电城域网的接入网采用EPON到楼的结构时 ONU输出的以太网信号如何入户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案有两种 a 多个用户共用一个ONU 五类线入户方案 采用多用户输出端口的ONU一个ONU平均带宽32Mbps 一个24口ONU可供24个用户共享32Mbps ONU每个输出端口 RJ45 用五类线直接接入用户 采用单用户输出端口的ONU在ONU输出端口接以太网交换机 多个用户共享一个OUN 用五类线直接接入用户 2020 4 15 3 b 多个用户共用一个ONU 同轴电缆入户方案这种方案的实质是将五类线上的以太网信号通过转换 使其能在同轴电缆中传输 这种变换称为EOC EOC通过一种介质变换器来实现 介质变换器分为 无源的EOC 基带型有源的EOC 调制型实现方法可采用EPON到楼 或光节点 EoC 无源同轴网接入方案 2020 4 15 4 广电网络双向网改方案 EPON LAN 双线入户 交换机 STB PC 分光器 交换机 STB PC 住户1 住户2 园区机房 EPON CATV 楼道 光接收机 ONU 分光器 园区机房 EPON CATV 光接收机 EOC终端 住户1 住户2 ONU 楼道 EOC终端 EPON 无源EOC 单线入户 EOC合成器 用户 ONT 分光器 园区机房 EPON CATV 光接收机 有源EOC终端 住户1 住户2 ONU 楼道 园区机房 有源EOC终端 EPON 有源EOC 单线入户 光发射机 OLTC8000 VOD等增值业务中心 CATV中心 网管 认证计费 混合器 Internet 骨干网 CATV1550nmv IPCORE CATV1550 1310nmv EPON 1310nm 1490nm 光纤 同轴 五类线 光纤 有源EOC头端 同轴分配网 BRAS 2020 4 15 5 c 无源EOC工作原理无源EOC是基于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以太网信号传输技术 其原有的以太网信号的帧格式没有改变 改变的是从双绞线上的双极性 差分 信号转换成为适合同轴电缆传输的单极性信号 2020 4 15 6 基带EOC传输技术基本原理 利用有线电视信号在111 860MHz频率传输 基带数据信号在1 20MHz频率传输的特性 可以使两者在一根同轴电缆中传输而互不影响 把电视信号与数据信号通过合路器 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送至用户 在用户端 通过分离器将电视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开来 接入相应的终端设备 2020 4 15 7 基带EOC技术原理如图所示 主要由二四变换 高 低通滤波两部分实现 由于采用基带传输 无需调制解调技术 楼道端 用户端设备均是无源设备 现有的以太网技术是收发共两对线 而同轴电缆在逻辑上只相当于一对线 所以在无源滤波器中需要进行四线到两线的转换 见图 2020 4 15 8 图1 图2 2020 4 15 9 无源EOC网络架构图 2020 4 15 10 基带EOC技术的特点 漏斗噪声效应极低 每户的干扰噪声点到点地传送到以太同轴网桥 并在此被隔离 而单一用户的干扰噪声电平不足以干扰高电平 高达127dB V 的以太数据信号 系统稳定可靠 维护量小 带宽大 每户独享10Mb s 支持VOD IPTV Internet业务等 标准化程度高 能有效地解决楼内重新敷设五类线的困难 用户家庭为无源终端 安装方便 价格低 只适用于星形结构的无源分配同轴网 2020 4 15 11 使用无源EOC注意点 自环问题与五类线采用两对线收发分离不同 无源基带技术在链路中引入了不平衡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 使得收发均要靠一对线来完成 当链路空载时 很容易形成环路即自环 由于存在自环 在使用无源基带器件时 首先要考虑上联交换机的兼容性 交换机如具备环路检测能力 关断自环端口后仍可正常工作 否则 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很快将通过广播包的收发而改变 表中所有下联设备的MAC地址最终将被自环端口 劫持 整个交换机瘫痪 还会影响上一级设备的稳定 与无源基带兼容的交换机不仅需要具备环回检测能力 而且要具备同时检测多个自环的能力 2020 4 15 12 传输距离无源基带产品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传输距离的影响 由于同轴电缆的介入 无源基带的信号传输实际是分为三段的 中间为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两侧均为五类线连接 通常 五类线的传输距离一般可达100米 引入同轴电缆作为中间传输介质后 虽然同轴电缆本身传输性能优良 不会对以太网信号造成太大衰减 但由于在两端经过了两次介质耦合 信号受到一定损失 因此 同轴无源基带系统中五类线的最大传输距离小于100m 2020 4 15 13 楼道接入交换机由于大量使用楼道接入交换机 必须考虑其成本问题 对部分国产低端交换机进行的测试证明 大部分低端交换机无法满足EoC系统的要求 只有个别机型符合要求 也就是说 只有与这样的交换机上联 基带EoC系统才是稳定的 2020 4 15 14 d 有源EOC工作原理有源EOC的头端将ONU输出的以太网数据信号对射频载波 该射频载波的频率与有线电视频谱不重叠 进行调制 已调制的射频载波与有线电视射频信号在EOC头端频分复用后 输入同轴分配网传输到用户 用户的上传数据信号在EOC的用户端设备EOC MODEM对上行射频载波进行调制后 通过同轴分配网上传到有源EOC的头端 在此解调为数据信号输出到OUN 再由EPON系统完成数据上传 2020 4 15 15 现有的有源EOC 由于不同生产厂家采用的调制技术不同而有多种产品 按调制载波频率又可以分为高频调制和低频调制两大类 高频调制EOC采用标准的WLAN MoCA技术以及非标准的如雷科通BIOC技术 低频调制EOC采用标准的PLC或HPNA技术以及非标准的如H3CEPCN技术 2020 4 15 16 采用WLAN WiFi 的EOCWLAN的优点 价格低 标准化程度高 越来越多的终端内置了WLAN模块 WLAN采用OFDM调制技术 动态范围大 抗多径干扰 因此十分强壮 WLAN的缺点 频率高 2 4GHz 损耗大 如果有线入户 同轴分配系统的无源器件需要更换 布线长时不能保证可靠通信 2020 4 15 17 同轴WiFi系统 同轴WiFi系统工作于2 4GHz 一个实际的试验系统 由一个AP头端带6个终端 设备连接如图所示 目前该系统仍在运行中 同轴WiFi系统连接图 2020 4 15 18 WiFi系统的典型应用 2020 4 15 19 此类技术在入户的最后一段距离内 将WIFIAP的2 4GHz微波信号经阻抗变换后 送入同轴电缆传输 接入端既可使用专用的接收设备 也可使用市场上普遍销售的802 11系列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接收既可以使用无线方式 也可用同轴电缆有线连接 采用802 11g标准 PHY速率可达54Mbps 实际吞吐量可达22Mbps 2020 4 15 20 此类技术的优势在于 WIFI技术成熟 无论AP还是无线网卡 全球范围内出货量都很大 并且无源同轴电缆网不用进行集中分配改造 使用注意点 无源同轴分配网的无源器件需要更换成2 4GMHz的 AP 网卡均为有源设备 网卡的安装更要费一番功夫 有一定的运维成本 RF同轴电缆工作在2 4GMHz时 其损耗需要由使用者自己测定 如果不能测定 则传输距离只能靠实际摸索而定 2020 4 15 21 采用MoCA MultimediaoverCoaxAlliance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 的EOCMoCA每个频道占用带宽50MHz 物理层速率可达到270Mbps 吞吐量达到100Mbps 使用工作频带 因地区而异 如美国使用860 1550MHz 日本使用770 1030MHz 如果选择1GHz以下频段可以使用有线电视网络 目前只有一个芯片厂家 Entropic 芯片价格还较高 产品c LINK已经问世 2020 4 15 22 厂家称 c LINK可以跨越同轴电缆的无源分配器实现互连 直接实现端 端数据传输 距离可达600m 300m c Link优点如下 在800 1550MHz带宽内 每个50MHz频道理论上最大物理数据速率270Mpbs 最大有效数据速率130Mpbs 实际吞吐量 80Mpbs MOCA不影响原来的电视信号 与CATV DBS及HDTV并存 QoS保证 安全性高 高可靠性 安装方便 设备典型发送电平 112dB v 接收电平范围 109dB v 63 75dB v 接收电平动态范围45dB 系统动态范围48dB 典型时延 3ms 2020 4 15 23 MOCA技术在同轴电缆上传输交互数据原理如下图 MOCA能够通过分支分配器 但工作频率高 超过1000MHz需要更换分支分配器和电缆 对网络适应能力较差 家中还需安装MOCAModem 价格高 一个MOCA主机 可带31个MOCAModem 2020 4 15 24 使用MoCA系统注意点 1 因为系统工作在860MHz以上 同轴电缆和无源器件的损耗都比较大 必须考虑回传信号通过分支器时的损耗是否超过容限 2 传输距离 同轴电缆在860MHz以上的损耗 20dB 100m 从主机到最远用户的距离必须限制在100m以内 3 如果MoCA主机信号要通过放大器 则放大器的带宽是否满足要求特别重要 或者采用旁路跨接方式 2020 4 15 25 采用PLC技术的EOCPLC 电力线通信 技术近来发展很快 HomePlugAV标准物理层速率已达到200Mbps 吞吐量也达到80Mbps 理论可达100Mbps 它和WLAN的调制技术 MAC层协议都很相似 但由于使用低频段 从技术上有比较优势 适用于最后100米是完全可行的 2020 4 15 26 HomeplugAV技术用于HFC双向网改造的EOC接入 称为HomeplugAVoverCoax 它既可以用于同轴星形分配网 也可以用于同轴树形分配网 这就使交互数据入户有更灵活的选择 HomeplugAVoverCoax工作在低频段 分为两个频段 2 30MHz 34 62MHz 每个频段使用917个子载波 每个子载波单独进行BPSK QPSK 8QAM 16QAM 64QAM 256QAM和调制 采用TurboFEC纠错 物理层速率达到200Mb s 静荷150Mb s 实际吞吐量仅100Mb s 2020 4 15 27 HomeplugAVoverCoax完整地借用Homeplug协议 只是修改前端耦合等电路设计来实现 由于HomeplugAVoverCoax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一个HomeplugAVoverCoax设备头端支持的CPE最多可达64个 而且随着CPE个数的增加 每个用户的带宽随之降低 2020 4 15 28 HomeplugAV在同轴电缆上传输数据原理如下图 2020 4 15 29 使用中注意点 1 由于工作在2 30MHz 34 62MHz频段 必须注意回传信号受汇聚噪声的影响 2 特别要注意个别用户家里的噪声对整个PLC头端覆盖用户的影响 要像在运行Cablemodem系统一样 将非数据用户用高通滤波器隔离 3 PLC EOC产品要能实现以太网的通信协议和用户业务管理 2020 4 15 30 采用HPNA的EOCHPNA HomePhonelineNetworkingAlliance 是国际上一些计算机和半导体器件制造公司发起并成立于1998年的标准组织 其最初目的是利用现有电话线路 以类似于以太网的技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宽带网络的解决方案 现在已经发展到针对同轴电缆线路的解决方案 HomePNA3 0是国际 ITU T 标准 G 9954 现已升级到3 1版本 2020 4 15 31 HomePNA采用QAM FDQAM调制方式 FDQAM增加了信噪比边界 有较好的抗扰性 目前HomePNA系统主要工作在三个频段 4MHz 21MHz 12MHz 28MHz 36MHz 52MHz 其大部分频点可以采用256QAM调制技术 并可根据信道实际的SNR要求自适应地使用128QAM 64QAM 32QAM 16QAM 8QAM 2020 4 15 32 HomePNA3 0的覆盖能力及规划 主要依据为其传输距离和带宽的分配 目前HomePNA3 0的传输距离为300米 最大电平衰减 61dbm 带宽最大提供128Mbps 根据实际测试结果 在300米传输距离的前提下 一般可以覆盖2 3栋住宅楼 按照带宽分配计算 每用户可提供最大吞吐90Mbps 考虑同时在线率因素 每个在线用户可提供带宽2Mbps以上 在HomePNA3 1标准中 调制带宽将提高到160 320Mbps 2020 4 15 33 HPNA3 0系统配置图CLT为同轴电缆线路终端CNU为同轴网络单元 2020 4 15 34 HPNA3 0的业务承载能力HomePNA3 0网络是在现有HFC网络基础上 进行相应的改造 不仅能满足原有的广播业务需求 同时能实现双向互动服务 可以提供包括宽带上网 IPTV 语音等各种应用 是具备视频 video 语音 voice 数据 data 等各种业务 HomePNA3 0全程支持二层的QoS HomePNA3 0技术在广播信道上对识别的流可以应用不同的QoS策略 带宽 抖动和延时 在EPON HomePNA3 0的网络架构下 可以实现基于MAC地址 VLAN IP UDP TCP端口等多种方式的用户识别和业务区分 从而保证了对网络中用户的管理控制 业务流的划分 不同业务的多等级服务 2020 4 15 35 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对原有电视网络的网络结构 承载的业务没有影响 具备QoS能力 同时支持电视 话音和数据业务 HomePNA3 0解决了HFC网络的IP联通性 对称速率 全双工 高带宽 QoS保证 可以利用IP技术的灵活性 在网络上可以开展基于IP的业务 包括现有的VOD VOIP VIDEOPHONE等业务 HomePNA3 0技术适合于大规模 广覆盖 高并发的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可根据用户需要逐步建设 逐步改造 2020 4 15 36 使用中注意点 1 由于现有产品工作在4 28MHz频段 必须注意回传信号受汇聚噪声的影响 2 特别要注意个别用户家里的噪声对整个HPNA3 0头端覆盖用户的影响 要像在运行DOCSIS系统一样 将非数据用户用高通滤波器隔离 3 对于串接分支分配器系统 需要进行损耗均衡 2020 4 15 37 2020 4 15 38 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接入系统 EoC 评估测试方案 2020 4 15 39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接入系统 EoC 评估测试方案1测试目的1 通过对EOC EthernetoverCoax 系统的全面评估测试 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为相关技术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 2 测试评估EOC产品对有线广播电视基本业务的影响和对增值业务的支持能力 促进产品的改进和完善 3 测试评估EOC系统性能 组网能力 管理能力 确保系统和设备均能满足广播电视运营的需要 4 了解EOC系统的技术成熟度和产品成熟度 2020 4 15 40 2测试范围本次评估测试包括实验室测试和实际有线电视网络适应性测试 实验室有线电视仿真网中的电缆分配网结构包括有源树型 有源集中分配型 无源树型和无源集中分配型四种类型 被测EOC系统涵盖无源EOC 低频有源EOC 高频有源EOC系统 设备类型有EOC局端设备 中继设备 放大器跨接 和终端设备 2020 4 15 41 测试项目1 物理层性能测试 2 数据链路层性能测试 传输效率 3 服务质量 QoS 性能测试 4 安全性能测试 5 终端设备上线时间测试 6 网管功能测试 7 系统工作环境测试 8 系统组网能力测试 9 有线电视增值业务支持能力测试 2020 4 15 42 3测试平台 仪器设备和软件1 有线电视实验室仿真网 2 有线电视基本业务测试平台 3 有线电视增值业务测试平台 4 Smartbits网络测试仪5 有线电视分析仪 6 实时频谱频谱分析仪 7 矢量分析仪 8 网络分析仪 9 高斯噪声 脉冲噪声发生器 10 snmp网管测试软件 11 有线广播电视综合业务网络 2020 4 15 43 4实验室测试 图一 2020 4 15 44 4 1物理层性能测试4 1 1系统实际RF带宽测试测试项目 系统实际RF带宽测试说明 本项测试仅针对有源EOC系统测试框图 2020 4 15 45 测试步骤 1 按图连接仪器 仪器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 进行校准 2 将被测设备设置为连续发射并输出最大电平 若无此功能 直接见3 3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局端输出的 3dB和 40dB带宽 2020 4 15 46 4 1 2被测设备输出电平测试测试项目 被测设备输出电平测试说明 测试EOC局端 终端 中继设备的输出电平测试框图 2020 4 15 47 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 仪器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 进行校准 2 测试衰减器及电缆衰减量 记为A 3 将被测设备设置为连续发射并输出最大电平 若无此功能 直接见4 4 用频谱分析仪对被测设备标称带宽输出电平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记为B 5 被测设备输出电平为 P A B 2020 4 15 48 4 1 3带外辐射输出测试测试项目 带外辐射输出测试说明 测试被测EOC系统局端设备 终端设备 中继设备的带外辐射输出测试框图 2020 4 15 49 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 仪器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 进行校准 2 将被测设备设置为连续发射并输出最大电平 若无此功能 直接见3 3 用频谱分析仪对被测设备标称带宽以外 5 860MHz有线电视频段内的杂散输出电平进行测量 2020 4 15 50 4 1 4链路衰减储备测试测试项目链路衰减储备测试说明测试分两种情况 一对一 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 一对多 即1台局端设备对多台终端设备 测试框图图一 2020 4 15 51 测试步骤1 按图1连接系统和测试仪器 2 调整可变衰减器衰减量 测试可变衰减器及电缆衰减量 使其为40dB 记录此时的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为A 3 按图连接仪器 用SmartBits对EOC系统进行吞吐率测试 以10dB步进逐步增大可变衰减器衰减量 测试EOC系统吞吐率 直至吞吐率为0 记录可变衰减器衰减量B与相应的系统吞吐率4 绘制不同吞吐率下的链路衰减储备值 Y B A 40 dB 2020 4 15 52 4 1 5C N性能测试测试项目C N性能测试测试说明测试分两种情况 一对一 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 一对多 即1台局端设备对多台终端设备 测试框图图一 2020 4 15 53 测试步骤1 按图1连接系统和测试仪器 EOC系统中混入有线电视平台信号 仪器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 进行校准 高斯噪声发生器输出电平置为最低 2 将被测设备设置为最大输出电平 3 用SmartBits对EOC系统进行吞吐率测试 以10dB步进逐步提高高斯噪声发生器输出电平 直至吞吐率为0 测量每一步EOC系统吞吐率和此时的高斯噪声电平 记录高斯噪声发生器输出电平N与相应的系统吞吐率 4 根据4 1 2节测得的局端设备输出电平C 计算不同C N 绘制不同C N下的吞吐率曲线 2020 4 15 54 4 1 6抗脉冲噪声能力测试测试项目抗脉冲噪声能力测试说明测试分两种情况 一对一 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 一对多 即1台局端设备对多台终端设备 测试框图图一 2020 4 15 55 测试步骤1 按图1连接系统和测试仪器 EOC系统中混入有线电视平台信号 仪器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 进行校准 高斯噪声发生器输出电平置为最低 2 将被测设备设置为最大输出电平 3 用SmartBits对EOC系统进行吞吐率测试 以10dB步进逐步降低高斯噪声发生器输出电平 直至吞吐率为0 测量每一步EOC系统吞吐率和此时的高斯噪声电平 记录高斯噪声发生器输出电平N与相应的系统吞吐率 4 根据4 1 2节测得的局端设备输出电平C 计算不同C N 绘制不同C N下的吞吐率曲线 2020 4 15 56 4 1 7反射损耗测试测试项目反射损耗测试测试说明测试被测EOC系统局端设备 终端设备 中继设备各RF接口的反射损耗性能 测试框图 2020 4 15 57 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 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 2 用网络分析仪对EOC系统的局端设备 终端设备 中继设备的RF端口进行反射损耗测试 3 记录RF端口各频段的反射损耗值 2020 4 15 58 4 1 8插入损耗测试测试项目插入损耗测试测试说明本项目适用于内置有线电视信号与EoC信号混合器的EoC设备 也适用于外置混合器 测试框图 2020 4 15 59 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 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 2 用网络分析仪对EOC系统的局端设备 终端设备的或外置混合器进行有线电视信号插入损耗测试 3 记录被测设备有线电视信号的插入损耗值 2020 4 15 60 4 2数据链路层性能测试4 2 1实际数据传输带宽测试项目实际数据传输带宽测试说明分两种情况测试 一对一 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 一对多 即1台局端设备对多台终端设备 测试框图见图1 2020 4 15 61 测试步骤1 按图1连接仪器 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 2 在测试点A混入有线电视信号 不加任何干扰信号 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 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 3 用Smartbits测量系统吞吐量 即系统实际数据传输带宽 包长分别为64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字节 2020 4 15 62 4 2 2系统时延测试测试项目系统时延测试测试说明分两种情况测试 一对一 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 一对多 即1台局端设备对多台终端设备 同时测试CT CutThrough 即直通模式时延和S F SavingandForwarding 即存储转发模式时延 测试框图见图1 2020 4 15 63 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 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 2 在测试点A混入有线电视信号 不加任何干扰信号 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 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 3 用Smartbits测量系统时延 包长为1516字节 包长分别为64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字节 2020 4 15 64 4 2 3丢包率测试测试项目丢包率测试测试说明分两种情况测试 一对一 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 一对多 即1台局端设备对多台终端设备 测试框图见图1 2020 4 15 65 测试步骤1 按图1连接仪器 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 2 在测试点A混入有线电视信号 不加任何干扰信号 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 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 3 用Smartbits测量系统丢包率 包长为1516字节 测量速率低于被测系统实际数据带宽的90 测试时间15分钟 2020 4 15 66 4 3业务质量 QoS 性能测试4 3 1支持VLAN优先级 802 1P协议 测试项目支持VLAN优先级 802 1P协议 测试框图 2020 4 15 67 测试步骤1 如图搭建测试环境 VOD业务和Smartbits数据测试均不设优先级或设置为同一优先级 选择较低速率进行Smartbits数据测试 使VOD业务工作正常 2 VOD视频流编码格式 码率3 调整Smartbits的流量 使VOD图像处于时断时续状态 4 提高VOD业务的优先级 观察VOD收看效果 5 降低Smartbits数据测试流的优先级 观察VOD收看效果 2020 4 15 68 4 3 2上下行限速功能测试项目上下行限速功能测试框图 2020 4 15 69 测试步骤1 如图搭建测试环境 所有设备均不限速 用Smartbits测试系统上下行吞吐率 系统工作正常 2 设置终端1的下行带宽为2Mbps 测试终端1和终端2的下行接收带宽 3 设置终端1的下行带宽为5Mbps 测试终端1和终端2的下行接收带宽 4 设置终端1的上行带宽为1Mbps 测试终端1和终端2的上行发送带宽 5 设置终端1的上行带宽为2Mbps 测试终端1和终端2的上行发送带宽 2020 4 15 70 4 3 3MAC地址数限制功能测试项目MAC地址数限制功能测试框图 2020 4 15 71 测试步骤1 如图搭建测试环境 2 设置EOC终端的MAC地址数量为2 让PC2和PC3同时PingPC1 测试结果应该是PC2 PC3均能Ping通PC1 3 设置EOC终端的MAC地址数量为1 让PC2和PC3同时PingPC1 测试结果应该是其中1台能Ping通PC1 而另一台不能Ping通PC1 4 设置EOC终端的MAC地址数量为0 让PC2和PC3同时PingPC1 测试结果应该是2台均不能Ping通PC1 2020 4 15 72 4 4安全性能测试4 4 1同一局端下的用户相互隔离测试项目同一局端下的用户相互隔离测试说明同一局端的用户 可以根据网络环境需要 选择相互隔离或不隔离 测试框图 2020 4 15 73 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设备 2 打开终端隔离功能 用PC1PingPC2 观察能否Ping通 3 关闭终端隔离功能 用PC1PingPC2 观察能否Ping通 2020 4 15 74 4 4 2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项目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框图 2020 4 15 75 测试步骤1 如图搭建测试环境 EOC链路衰减40dB EOC系统工作正常 2 PC1通过EOC系统从FTP服务器下载文件 测试下载速率 3 用SmartBits产生大量的广播包的同时 再用PC1从FTP服务器下载文件 测试下载速率 2020 4 15 76 4 4 3局端设备访问控制测试项目局端设备访问控制测试框图 2020 4 15 77 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设备 2 将PC的IP地址设置成与局端设备同一网段 如 172 16 用PCPing局端设备 应能Ping通 3 设置局端设备 限制只有10 0 83 网段的主机才能访问局端设备 4 再用PC 地址为172 16 Ping局端设备 观察测试结果 2020 4 15 78 4 5终端设备上线时间测试测试项目终端设备上线时间测试测试说明在仿真网中测试终端设备的上线时间测试框图见图1测试步骤1 如图1搭建测试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