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春季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一、指导思想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坚持以教学精神为指导,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学观念。本学期将以“提高阅读习惯、能力和培养阅读兴趣”作为研究内容,提高学生欣赏美文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备课与说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与学生辅导等活动,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效益与质量。 二、主要目标:1、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确保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精选、精讲、精练”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2、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3、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在教研组指导下,做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4、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语文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5、本组教师要认真学习年级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在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拟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做到目的要求明确,进度适宜,措施得体。三、具体措施(一)、不断学习,开拓视野。本学期我们语文备课组将继续读书交流活动,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课后,针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针对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二)、校本教研,提高实效。继续开展“同题研讨课”“一课多上”活动。对同一教学内容由本年段老师各自准备,再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切磋同题教学的研讨活动中老师们教学设计各自的优劣,增强老师们的教研意识及彼此间的融合。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研讨,使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在原有的基础有个整体的提高。1、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小组活动定时、定人、定内容,每一位成员都要带着思考而来,说教材、谈经验,聆听别人的教学随想,分析自己的教学案例,感受多方位的教学信息等,并及时作好新教材的教学总结与反思工作。同时加强本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2、上课时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另外,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3、对语文作业要精选,注重练习的有效性。要分层练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作业的格式各备课组要统一。4、面向全体学生,抓好辅优转差工作。注重发挥学生个性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比赛,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每周一次做好对学困生的补缺补差工作,因材施教,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有记录、有成效。5、我们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组内老师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以“提高阅读习惯、能力和培养阅读兴趣”为内容, 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从中领略到中华文字的奇妙。总之,在新的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以推进新课程为动力,2011年春季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内容安排时间周次内 容 安 排天路教学设计四年级备课组教学目标: 1、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教学重难点: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读题质疑。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都知道什么样的路?(生:水泥路、柏油路、高速公路、石子路、泥巴路)孩子们真是见多识广,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的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它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师指课题,生齐读。)(师板书“天路”)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天路指哪条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为什么称这条路为天路?”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有什么不同?(生:多了简介。)师:对,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解决生字词:师:刚才你们读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些词语还读得不准确,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1、同学们,“要想富,先修路。”西藏地处祖国的边疆,虽有青青的牧场,却被高高的山岗挡住了发展之路。藏族同胞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谁来虔诚地说一说。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那条铁路就是?(青藏铁路)它的通车日期是什么时候?(2006年7月1日)2、师:同学们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读完之后思考:为什么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你们从课文中都读明白了什么?(生畅所欲言,并结合课后简介和学生找的关于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的资料,让学生理解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的艰苦,海拔之高,给青藏铁路的修筑带来了许多困难。重点体会一个“难”字。板书:海拔之高、线路之长、修建之难、作用之大)3、感受困难及精神过渡:这样的一条路是谁决策修建的呢?指名读一读该句子,我们还要感谢谁呢?文中哪儿写到了这些英雄们?指名读一读。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精神修筑铁路的?(板书:脚踏实地、开拓进取)1)、感受设计之艰难2)、感受修建之艰难(修路图片)老师当筑路工人的亲人,与准备去筑路的工人学生谈话。 青藏修路的筑路工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条钢铁大动脉的修建,不仅如此,他们还创造了九个世界之最。(指名读文中“世界之最”)他们的那种挑战困难、勇创一流的精神更应该令我们学习。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再读第三自然段。4、过渡:但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修路队伍敢于挑战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这几乎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将铁路嗅到了青藏高原。所以在人们心目中,这是一条怎样的路?生:神奇的路。5、师板书,生看大屏幕,齐读这句话:“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理解词语“神奇”(神圣奇特)6、师:课文中那些句子能体现天路的神圣奇特?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勾画出最能表现天路神奇的句子,并做好旁批。(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7、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讲解诗歌的各个小节中的句子。(1)生:我找到了第一小节的“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学生谈感受,为什么觉得这两句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师:你说得真好,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吗?师:这崇山峻岭只有神鹰才能飞过,但青藏铁路修到了这;这天路像祥云飞过了无人区,来到了藏族人民面前,这条路神奇吗?(师一边描述一变播放图片。)(生:神奇。)师指大屏幕:“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2)生:我找到了第二小节的“像一条巨龙翻山越岭”。(生谈感受,为什么觉得能表达天路的神奇)师:请你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师:同学们点评一下,他读得怎么样。师:你们能像他这样,读读这个小节吗?师:是啊,这条青藏铁路就犹如一条巨龙,突破重重困难,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来到了青藏高原。(师一边描述一边播放图片)这条路神奇吗?(生:神奇。)再次返回,读句子:“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3)同学们,还有那一小节和这个小节相似?(第四小节) 师:你认为这两个相似的小节所表达的藏族人民的心情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一个是“盼望”一个是“看那”。)师:你很会读书,体会得很细致。(4)同学们能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出藏族人民盼望的心情,以及修通铁路之后欣喜的心情吗?(能)师:请男同学读1、2小节,女同学读4小节。让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藏族人民心情的变化。(5)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地感染了。青藏铁路终于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了,这神奇的铁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来到了藏族人民面前。人们欣喜地称它为“天路”。藏族人民还称他为什么?给它取名字(生: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6)师:为什么藏族人民要这样称呼青藏铁路?生:因为青藏铁路促进了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促进了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7)师:你说得真好,这青藏铁路促进了藏族人民和外界的交流,促进了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让藏族人民从此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仿佛把藏族人民带进了(人间天堂)师:此时藏族人民是怎样的心情? (生:高兴、激动、欣喜、感恩)(8)师播放图片。“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3、5小节,用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欣喜和激动。”四、总结拓展、情感升华。1、师总结:这神奇的天路,带领着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从此过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们怀着这样的心情将这首诗歌谱写成了一首歌曲,想听吗?(想)2、课件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听完后,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自由地说一说。五、作业拓展1、我是小小导游员,写好青藏铁路导游词2、推荐阅读詹天佑板书设计: 神奇天路天堂海拔之高、线路之长、修建之难、作用之大天路教学反思天路是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十单元第一篇主题课文。这篇课文是新入选的篇目,文本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虽然课本提供了青藏铁路简介做为补充资料,但仅凭这些文本内容和孩子的生活阅历,是无法深入理解课文的。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借助青藏铁路简介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感受的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们广泛搜集有关青臧铁路的资料,认识到青臧铁路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多地了解青臧铁路及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的困难,在教学中播放了大量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对建设者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本节课我们努力做到:1、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解读文本所需的广阔的知识背景,如补充了青藏高原、青藏铁路的图片,青藏铁路的路线图,补充了几个“世界之最”的图片,这些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修建铁路之难,理解“天路”的含义,激发孩子的自豪感。2、让学生学习搜集资料,交流整理。我认为,孩子带来的资源才是最广阔的资源。搭建平台,让孩子来交流自己了解的情况,可以实现课堂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堂课上,我也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不仅是查找了资料,也进行了有次序的归类,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话题,有条不紊的、简洁明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和他们平时的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一节课下来,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有一些环节还很粗糙,比如教师的评价语、本课小练笔的安排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注意这些问题并及时、较好地解决。沙漠之舟教学设计四年级备课组教学目标: 1 、学会11 个生字,区分同音字“趾”和“胝”,能联系句子理解“胼胝”、“驼峰”、“脂肪”等词语。 2 、阅读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作为什么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3 、理解句子间和段落间的关系,学习“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抓住重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4 、通过修改资料,插入课文,丰富学生知识背景,提高学生写摘录笔记的能力、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2 、理解“沙漠之舟”称号的原因。 3、通过修改资料,插入课文,提高学生写摘录笔记的能力、写作能力。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教学流程:一、 导言: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的朋友 它是谁呀 ?生:骆驼。师:它被人们称为什么呀 ? 生:沙漠之舟。师: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茫茫的沙漠去亲近它,了解它,看看它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 二、学习(24自然段) 1、师:快速扫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相关的内容。 生:速读课文收索相关的内容。 2、齐读课文抓关键词来说一说“骆驼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 (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回答) 3、师:你们在收集的资料中还有那些,可以给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4、学生质疑:在我们中国有上千上万的动物,其中也有比骆驼的大的,为什么只有骆驼才能称为沙漠之舟呢?(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回答)(教师板书:帮助人们:带路、预报大风、驮运物品)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思考:这一段都讲了什么?2.默读第一段并动手划相关的词。多媒体出示要求和学习方法的提示。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要求在第一自然段中去找一找、划一划。出示多媒体打出的具体要求,生读温馨提示。提示如下: 抓住关键的词语,可以很快的搜索到有关的知识。温馨提示:金钥匙告诉你1、 用“-”划出描写骆驼生理特点的词语。2、 用“ ”划出描写骆驼生理特点作用的词。 生:默读课文并去找骆驼的生理特点及作用的关键词。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师:刚才同学们找的准能抓住关键的词,下面我们给据你自己找 和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提示学生如何用有条理的语言回答。 沙漠的环境骆驼的生理特点作 用 1)、学生回报,教师相机板书身高脖子长、嗅觉灵敏 、鼻孔紧闭 、腿上有胼胝、脚掌宽厚脚趾分开(注意用上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尽管可是所以”等。)2)、师:多媒体出示放大的,骆驼的腿上的胼胝。再让学生回报。3)、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些生理特点说明骆驼就适合在沙漠里 为人们做事情,不愧是“沙漠之舟”。现在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一段,想想采用了 怎么的说明方法?(生:齐读第一段。)4)、学生回答:抓住了骆驼的生理特点进行描写的。教师附板书:抓特点具体描写师; 小结:通过汇报我们知道了因为骆驼的生理特点和作用是适合穿越沙漠的原因,所以才能为人们做事,称为沙漠之舟。3.师生分读,体会总分的构段方式师:老师读这一段的第一句话,找六名同学一个人一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老师和同学读的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这样的写有什么好处?1)、师生分句读课文第一段。2)、学生回答:总起句都是用在句子的开头,条理显得清晰。师:板书 总 -分3)、学生自由读体会构段方式和写作的特点。师:过渡:今天我们请同学们当一个小作家,把给的资料经过筛选、修改加入到课文中合适的地方。4、学以致用修改材料并插到课文中去,生读要求: 1)、读读给的三个片段。都写了什么内容。2)、看看放在哪里合适, 3)、修改给的材料。4)、插在课文里试一试看看是否合适,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插。5、学生自己修改并自己尝试插到相应的段落。6、汇报自己修改的句子。适时板书 :选择材料 四、夸骆驼1、 多媒体出示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的图,让学生夸骆驼。(学生夸骆驼) 师:这节课我们和骆驼成了亲密的好朋友,了解了这么多它的生理特点,你想和骆驼说些什么吗?(学生交流) 2、师生共同读赞美骆驼的诗。课外阅读拖着柳枝的骆驼。让学生说说 你们从中体会到什么呀?(学生交流) 3、再带着你们的体会读一遍。把你们的体会读出来。五、学习第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描写说明一个小动物 1、 学生选择一个小动物在班级交流。 2、师生给与评价 六、作业。把你说的小动物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沙漠之舟 身高脖子长骆驼适应沙漠的生活的原因 嗅觉灵敏总 分 鼻孔紧闭 主要的 有胼胝 交通工具 脚掌宽厚脚趾分开 驼峰养料变脂肪 帮助人们做事: 带路、预报大风、驮运东西 附板书: 描写动物的说明文 抓特点 选材料 具体描写沙漠之舟教学反思沙漠之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课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现将本课教学中的做法反馈如下:一、在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并带着问题,自己去读懂课文,获得知识,凡是学生能读懂的,让学生自己去读,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的说出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二、注意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补充课内有限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注重创设和谐自主的学习交流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小组交流的机会,沿着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教学。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学会合作与交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学生可以轻松自由的互相获取知识的信息,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三、有侧重的进行读的训练,教师十分注重读的训练,始终与不同形式的读贯穿全文,能根据说明文的特点,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语言进行朗读训练,在读前提出要求,在读中有侧重的指导,读后有鼓励性的评价。学生读的兴趣比较高,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展现了沙漠中骆驼在风沙中行走的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了学生和骆驼的距离,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有层次的进行读写结合,阅读使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厚积”,才能在作文中“薄发“,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了读写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定的坡度,体现了层次性,先通过师生合作读,让学生了解构段的方式,体会描写动物的说明文写作的方法,让后让学生仿照第一段的构段方式修改有关骆驼的资料,插入课文中,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体会第一段的说明方法。在学生领会了课文的写法的基础上,再应道学生方说,最后是仿写。做到了教师紧紧联系课文,读写结合,循序渐进。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四年级备课组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贫困地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了解他们的学习环境,从而受到爱读书、爱学习的教育。2、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能力,指导写作技巧。3、让孩子了解希望工程。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及对知识的渴求。三、教具准备: 钢琴曲磁带爱的奉献音乐磁带 实物投影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播放音乐,配乐朗诵,激发学生的情感。)1、师:(板书“读书”二字)同学们,你想读书吗?(生:我想读书。)师:想不想听几句心里话?(生:点头)师:(播放音乐)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来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说出了这样一段心里话:要问我是谁? 北京的2008,过去我总不愿回答。 也是我们的2008,因为我怕, 老师把她谱成了歌,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 同学们把她画成了画。 温爷爷为我们题词,我们的校园很小, 希望工程为我们把爱心播洒,放不下一个鞍马; 作文课上,我们的校舍简陋, 我们写下了这样的话:还经常搬家;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我们的教室很暗, 都是中国的娃,灯光只有几瓦; 都是祖国的花。我们的桌椅很旧, 别人与我比父母,坐上去吱吱哑哑。 我和别人比未来!但是,我们作业工整,我们的成绩不差,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些什么?我爱我的爸爸,我爱我的妈妈。因为是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因为是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2、师:听了这几句心里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过渡揭题并齐读课题:是啊,学习条件差的他们是不幸的,然而渴望读书,敢于同别人比未来的他们又是幸运的。听了这段话,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着。今天,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再来认识一群渴望读书的孩子,请同学们打开6单元第1课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二)检查预习1、师:同学们,课前,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师:看来同学们对课文预习得不错,请同学们看着这幅图,(实物投影课本插图)谁能说一说,你在哪见到过这幅图画?3、在这静静的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生交流)只要三个字来回答这个问题。(生:大眼睛。)4、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大眼睛呢?能加上一个词形容一下吗?生:渴望读书、专心、充满忧郁、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随机板书:专心 忧郁)(三)再读课文 师:这双大眼睛是怎样的专心?为什么又充满忧郁呢?(板书:?)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生:读文)(四)品读感受 1、 师:这双大眼睛是怎样的专心?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投示句子)“它注视着”1)、品读感悟句子并理解“生怕”的意思?2)、指导朗读句子。 师(范读本段)读出生怕的味道。3)、学生试读 -个别读-齐读。2、师:是啊,都怕到怕漏一个字,怕漏一句话的这种程度了,可见小女孩对知识的渴求非同一般。两个“生怕”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内心活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语言的魅力,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注意学习使用这种极具魅力的词语。那究竟是多么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女孩这么怕漏掉老师传授的知识呢?读读课本上有关的语句好吗?(投示句子)“虽然清晨教室”1)、理解忧郁的意思。2)、指导朗读句子。师:在贫困地区,孩子上学大都是老师到家里动员的,说不定她也是其中一个,由于各种原因,她随时可能上不了学。小女孩有着这份担心,所以说这双大眼睛虽然闪烁着渴望,却充满着忧郁。谁能看着大屏幕再来读一读?(生个别读)3)、学生评价4)、怎样读才能表现出这种忧郁呢? 师范读-试读练读-生个别读3、师:除了这些,小女孩在学习上还有哪些困难?(投示句子)“她每天要走30多里蜿蜒的山路,其中有一段还在一个大水库上面。”1)、蜿蜒是什么意思?2)、师:同学们,我们平坦的操场上从沙池到楼角只有60米,近两个这样的距离才100米多一点,1里就是500米,30里该有多远啊!你知道需要走多长时间吗?平时还好说,如果下雨下雪又该走多长时间啊!每天跋涉30多里山路来到光线并不明亮的教室里,两个“虽然”道出了学习条件的艰苦,一个“可是”说明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关联词语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是我们在写作时值得学习的。4、师:(看图片)这就是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拍下的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播媒体融合转型中的网络内容审核与规范报告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医学心理学-外国文学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预测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年桂林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务员制度-企业管理咨询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关礼仪-学前儿童发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关心理学-行政管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关系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历年全国普通话考试真题50套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中学篮球社团教案全套
- 电焊、气焊、电渣焊作业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 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课程标准
- 半导体工艺2:HDP-主要工艺参数详解
- HJ 962-2018 土壤 pH 值的测定 电位法(正式版)
- 抖音:短视频与直播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低钠血症查房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