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岗东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技术规范、标准和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1.1 技术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1.2 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主线60 km/h 匝道30 km/h红线宽度:60m 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BZZ-100 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设计年限:20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5年基本地震烈度6度道路最小净高:4.5m1.3 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本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技术规程、试验规范及验收标准如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20-200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 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及规模王岗东路道路工程位于哈尔滨市王岗镇,南起规划王岗南大街,王岗东路主线向北至三环路前约300m处,分为Z1匝道及Z2匝道与三环路连接。其中:Z1匝道为三环路右转至王岗东路匝道,Z2匝道为王岗东路下穿三环路后左转,与三环路相接匝道。主线工程范围为K0+082.873K2+180,全长2097.127米;Z1匝道工程范围为K2+180K2+539.513,全长359.513,Z2匝道工程范围为K2+180K2+815.848,全长635.848米。为了与Z1、Z2匝道相接,同时对三环路K17+580 K17+760路段进行双侧帮宽。本工程新建机动车道面积69653m2,新建人行道面积13370m2。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全线道路的平面、纵断、横断、路面结构等内容。2.2 工程资料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平面资料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测量队提供的竖向资料哈尔滨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电子版)3 平面设计3.1 线形控制主线平曲线要素规定值及采用值如下表:主线道路平面线形指标及设计采用值项目设计速度(km/h)60线形指标值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600/设超高推荐半径(m)300/设超高最小半径(m)150/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m)1000/曲线长度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150/平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m)100/圆曲线最小长度(m)5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50/超高横坡最大超高横坡(%)4/匝道平面线形指标及设计采用值项目设计速度(km/h)30线形指标值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圆曲线半径最小半径(m)5050曲线长度平曲线最小长度(m)7079.487圆曲线最小长度(m)2530.528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48.247超高横坡最大超高横坡(%)3.52.53.2 线形设计王岗东路主线道路设计中心线采用规划中心线,道路为一幅路型式。起点桩号K0+082.873,终点桩号为K2+180。道路中心线有一处转点,无曲线。Z1、Z2匝道线形设计以工程征地范围控制,并满足线形要求。Z1匝道起点桩号K2+180,终点桩号为K2+539.513。Z2匝道起点桩号K2+180,终点桩号为K2+815.848。匝道道路中心线由直线和平曲线组成,详见线位设计图及曲线要素表。4 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规划为依据,线形根据设计车速要求,参照自然地势及道路两侧已建成居住区标高,尽量做到填挖平衡。纵坡主要技术指标及设计采用值见下表:主线道路纵断面线形指标及设计采用值项目设计速度(km/h)60线形指标值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纵坡最大纵坡一般值(%)53.22最大纵坡限制值(%)6-纵坡最小长度(m)150455.095极限最小纵坡(%)0.30.35凸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1200-一般最小半径(m)18006000凹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1000-一般最小半径(m)15004300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120123.362极限值(m)50-匝道纵断面线形指标及设计采用值项目设计速度(km/h)30线形指标值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纵坡最大纵坡(%)43.782极限最小纵坡(%)0.30.35凸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250-一般最小半径(m)4002500凹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250-一般最小半径(m)3751700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4050.142极限值(m)25-5 横断面设计5.1 设计横断面 主线道路标准横断面为:由西向东:14.5m(绿化带)+3m(人行道)+25m(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15.5m(绿化带)=60m(规划道路红线宽度)其中道路两侧为耕地的路段,红线内侧3m宽为磨牛地。Z1匝道标准横断面为:3m(人行道)+10m(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13mZ2匝道标准横断面为:无防撞栏路段 10.5m(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有防撞栏路段 0.5m(防撞栏)+10m(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0.5m(防撞栏)=11.5m5.2 路面横坡机动车道:主线道路1.5%双向直线坡 匝道标准段1.5%单向直线坡匝道超高段2.5%单向直线坡人行道:1.5%单向直线坡土路肩:2%5.3 车道宽度主线道路:3.25m、3.50m Z1匝道:3.55m、3.95mZ2匝道:3.65m、4.5m6 路基、路面设计6.1 路基设计6.1.1 路基填料要求1)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草皮、生活垃圾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路基填土采用6%石灰土。2)全线耕地、草地、林地等腐植土或杂填土路段,按照特殊路基设计要求处理。清除的腐植土用于绿化使用,保留耕地路段挖方路堑范围内30cm地表土,用于边坡绿化。6.1.2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基回弹模量30MPa,设计弯沉值:311(1/100mm)。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见下表: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值)压实度(%)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00.3895100.30.8595100.81.5493151.5以下39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0.3895100.30.859310无停车人行道基底压实度92(重型击实标准)。6.1.3 道路边坡主线道路人行道外侧设置0.5m宽土路肩,边坡自然放坡至道路红线,边坡坡率随地形变化,边坡上按照绿化工程设计植被覆盖。Z1匝道道路两侧设置0.5m宽土路肩,边坡1:1.5放坡至自然地面。Z2匝道道路两侧设置1m宽土路肩,边坡1:1.5放坡至自然地面。王岗高架桥下应适当加宽路肩宽度23m,减小对桥墩的土侧压力。6.1.4 特殊路基的处理措施根据地质资料,工程建设场地地质情况为:第(1)层杂填土:杂色,含砖头等建筑垃圾,深度1.2-2.3m,平均厚度为1.77m。第(1-1)层耕土:褐黑色,含植物根系,深度0.3-0.5m,平均厚度为0.39m。第(1-2)层新近沉积粉质黏土:黄褐色,堆积时间晚,欠压密,深度1.4-1.5m,平均厚度为1.08m。第(2)层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稍光滑,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层状结构,深度2.7-10.0m,平均厚度为2.36m。第(2-1)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稍光滑,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层状结构,深度2.5-6.2m,平均厚度为1.07m。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本次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出露。根据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平面资料,K2+180K2+250道路左侧道路范围内有一处鱼塘。施工图设计前经现场踏查未发现鱼塘,本工程给出鱼塘处理方式,具体应根据施工时鱼塘是否恢复注水来采取处理。工程设计按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特殊路基处理方式为:挖方路段:机动车道下清除杂填土或者耕土,回填8%石灰土至道路结构层底,分层压实。换填厚度和换填位置见特殊路基工程数量表。人行道下清除杂填土20cm,回填8%石灰土至道路结构层底并压实。填方路段:清除路基下杂填土或者耕土,回填8%石灰土至道路结构层底,分层压实。鱼塘路段:道路放坡范围内围堰抽水,抛石。浸水边坡砌片石防护,详见特殊路基设计图。施工开始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应现场认定后方可施工,换填工程量以实际发生为准。6.2 路面结构设计6.2.1 路面结构1)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上至下为:3.5cmSMA-13细粒式沥青马蹄脂碎石(改性沥青,掺SBS改性剂达到I-C沥青技术要求)5cm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掺4%SBS改性剂)7cmAC-25F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0.6cm下封层20cm三灰碎石(9.5%石灰、1.5%水泥、19%粉煤灰、70%碎石)20cm二灰碎石(11%石灰、19%粉煤灰、70%碎石)20cm二灰土(10%石灰、20%粉煤灰、70%土)总厚度76.1cm。2)人行道采用步道板结构,由上至下为:6cm彩色防滑步道板(通体砖) 3cmM10水泥干拌砂15cmC15混凝土总厚度24cm。3)磨牛地结构由上至下为:3cm风化砂40cm山皮石总厚度43cm。6.2.2 沥青面层应具有坚实、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质,同时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害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新建道路结构在摊铺面层前洒布透层油,并撒布石屑,透层油采用PA-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1.0升/平方米,石屑用量为2.5立方米/1000平方米。面层之间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PC-3型乳化沥青,用量为0.4升/平方米。下封层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施工,微表处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作结合料,用量为1千克/平方米,矿料用量为8立方米/1000平方米。6.2.3 路面交工检测指标1)机动车道路面设计弯沉值:28(1/100mm)。2)机动车道路面抗滑指标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路面抗滑技术指标年平均降水量(mm)交工检测指标值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mm)5001000500.506.2.4 其他边石采用803518cm机切花岗岩边石。界石采用501515cm机切花岗岩界石。7 路面排水设计7.1 一般要求:1)根据汇水面积,排水干线检查井位置及平面、纵断、横断关系,道路主线采用双立箅式雨水井,雨水井标高低于路面2cm。2)道路范围内所有雨水井、检查井均进行加固处理。详见雨水井、检查井加固图。3)雨水连接管一般采用d300混凝土管,接口形式为承插口,设计坡度大于1%,接口形式详见排水承插管橡胶圈接口图纸。 7.2 检查井加固要求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中,各类管线检查井较多,时常发生旧检查井周边路面沥青混凝土下沉、积水或裂缝,造成路面过早破坏。为解决这些问题,雨水井、检查井施工时须遵循以下要求:对新建检查井,应按照检查井技术规范标准设置,检查井高度施工到道路结构层底暂停。检查井加固工艺具体参照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哈建发201243号文件,下发的检查井加固施工工艺。8 无障碍设计8.1 盲道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2)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3)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4)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化带时,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0.25-0.5m处。5)人行道内侧有树池时,行进盲道可设在距树池0.25-0.5m处。6)人行道没有树池时,行进盲道距离缘石不应小于0.5m。7)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3-0.6m,可根据道路宽度选择低限或高限。8)人行道成弧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8.2 提示盲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2)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3)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障碍物等时,在相距0.25-0.5m处,应设提示盲道。4)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地下铁道入口等0.25-0.5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应相对应。5)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0.6m。9 挡土墙设计9.1 钢板桩挡墙Z2匝道与三环路相接位置,因与三环路存在高差,设置钢板桩挡土墙。新增钢板桩挡墙应与原王岗高架桥引道最末端钢板桩相连接。选用钢板桩惯性矩53584cm4/m,截面模量2200cm3/m,钢材材质Q345B。钢板桩防腐采用涂层+预留厚度,根据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推荐涂层:环氧富锌底漆,60m厚;环氧云铁中间漆,80m厚;丙烯酸脂肪族聚氨酯面漆,80m厚或氟碳面漆,60m厚。以上涂层的设计使用年限10年。施工前,钢板桩墙背侧在防腐层外加涂一层热沥青。施工后,钢板桩外侧地面线1m以上涂一层60m厚防水氟碳面漆,以下涂两层60m厚防水氟碳面漆。施工前应确保钢板桩防腐涂层无缺损方可使用。钢板桩采用安装式结合液压打桩机施工,施工前应确定地下无管线、电缆、构筑物等障碍物方可施工。施工流程为:1)拆除王岗高架桥北侧桥头堡。2)从与原有钢板桩连接处开始打桩,按照挡墙立面设计图控制桩顶高程。3)匝道道路结构施工。5)防撞栏等附属结构施工。6)新建钢板桩及原有钢板桩外侧涂防水氟碳面漆。匝道路槽开挖施工时,应对原有钢板桩挡墙变形进行监测,必要时需采取临时支护等施工措施。9.2 砌石挡墙道路在Z2匝道及帮宽三环路人行道外侧设置砌石挡墙,防止水土冲刷路面。具体位置见平面图。挡土墙墙基开槽后,必须验证地基土质并夯实,挡土墙设计地基容许承载力150Kpa。地基容许承载力不足时, 需对地基进行换填处理。可清除灌浆垫层两侧各50cm范围内地基土,厚度为50cm,换填8%石灰土分层压实,土基压实度96%。挡土墙一般每10m为一段,中间设20mm沉降缝,用油浸软木条填充。集料回填可先填墙前至设计高后再填墙背,或墙前与墙背同时回填,墙背采用8%石灰土回填至自然地面以下30cm,其上按绿化工程要求回填种植土。压实度86%,墙前回填8%石灰土至结构层下,压实度96%。10 各种材料规格及质量要求10.1 沥青路面的材料规格及质量要求1)沥青表面层、中面层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改性沥青需达到I-C的技术要求,基质沥青、下面层均需达到110号B级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详细技术要求见下表:110号B级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项目要求针入度(25, ,5s, 100 g)(0.1 mm)10012015延度不小于(cm)100软化点(RB)不小于()42闪点不小于()23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3溶解度不小于(%)99.5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52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8SBS类I-C级聚合物改性道路沥青技术要求项目要求针入度(25, ,5s, 100 g)(0.1 mm)6080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4延度(5cm /min, 5)不小于(cm)30软化点TRB不小于()55运动黏度135不大于Pa.s3闪点,不小于()230溶解度不小于(%)99弹性恢复25,不小于(%)65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TFOT (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针入度比25,不小于(%)60延度5,不小于(cm)20透层油采用PA-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1.0升/平方米,石屑用量为2.5立方米/1000平方米。面层之间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PC-3型乳化沥青,用量为0.4升/平方米。2)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按严寒地区中轻交通;详见下表: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试验项目沥青混合料类型主干路击实次数(次)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两面各75稳定度(KN)密级配沥青混凝土8流值FL(0.1mm)密级配沥青混凝土2040空隙率VV(%)密级配沥青混凝土36沥青饱和度(%)密级配沥青混凝土6575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试验项目沥青混合料类型主干路击实次数(次)SMA混合料两面各50稳定度(KN)SMA混合料6矿料间隙率VMA(%)SMA混合料17空隙率VV(%)SMA混合料34沥青饱和度(%)SMA混合料7585动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渗水检验指标见下表:沥青混合料主要验收指标试验 品种改性沥青混合料普通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改性)车辙试验动稳定度(2030)(次/mm)24008003000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58080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807580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280023002800渗水系数(ml/min)120120803)粗集料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粗集料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以保证骨料品质,集料整体应干燥、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其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主干路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洛山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吸水率,不大于%2.03.0坚固性,不大于%12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1215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8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软石含量,不大于%35石料磨光值PSV,不小于%40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4级4)矿粉(0.074mm)矿粉可选用石灰岩磨制的石粉,其亲水系数应小于1,含水量不大于1%,视密度不小于2.5t/m3。5)沥青混凝土的集料级配沥青混凝土的集料级配须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要求。6)纤维稳定剂纤维稳定剂用于SMA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质量要求需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要求。10.2 基层、底基层的材料规格及质量要求10.2.1 材料要求1)石灰基层用石灰使用III级消石灰或III级生石灰,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规定。2)粉煤灰基层用粉煤灰中SiO2、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粉煤灰烧失量不应超过20%,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规定。3)碎石基层用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规定。4)水泥基层用水泥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规定。5)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确定。10.2.2 级配要求二灰碎石、三灰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规定。10.2.3 养生要求及交通管制各类稳定粒料的施工气温应在5以上。1)应在潮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少于7d。2)采用洒水养护时,应及时洒水,保持混合料湿润,采用喷洒沥青乳液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3)养护期间宜封闭交通,严谨履带车辆通行。4)洒水养生时,应使喷出的水成雾状,不得将水直接喷射或冲击二灰碎石或三灰碎石基层表面,将表面冲成松散状态或产生新的集料窝(带)。10.2.4 压实度及强度要求二灰土、二灰碎石、三灰碎石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中的规定。1)二灰土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二灰土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层位压实度(%)抗压强度(MPa)基层/底基层/垫层960.62)二灰碎石、三灰碎石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二灰碎石、三灰碎石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层位压实度(%)抗压强度(MPa)上基层980.8下基层970.611 施工注意事项11.1 施工单位在进场后应先对道路中心及高程进行复测。11.1.1 沟槽回填1)管线按各专业要求进行保护。2)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下管沟采用撼砂回填至结构层底面标高,机动车道下密实度95,人行道下密实度93。3)回填用砂要求为中粗砂,细度模数Mx2.33.7。11.1.2 路基施工1)有关路基施工方法和要求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执行。2)路基施工前,应对沿线地下管线等障碍物进行调查,同时对道路中线、纵断、横断进行复测,并先做好截、排水沟。3)路基压实控制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4)路基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竣工测量,即道路中线、纵断、横断面测量及高程测量,同时对压实度、平整度等根据有关标准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道路基层施工。11.1.3 路面施工1)路面所用沥青混合料铺筑前,应检查确认基层质量,当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不得施工。施工要用机械化连续作业,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要配套。2)施工过程中,不满足施工质量的沥青混合料不得铺筑,摊铺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易错题型深度解析模拟试卷
- 玩家手册课件
- 陕西省彬州市彬州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前期工作协议模板
- 服务外包合同的法律问题评析
- 2025年度生态养殖基地产品供应合同
- 2025年养老用品无偿赠送及家居租赁、借款服务全面合作协议
- 2025年跨境电商办公用品代销合同模板
- 学林作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 2026届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4S店员工职业卫生培训
- 体检机构礼仪培训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院前急救质控标准
- 【公开课】乙醇++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数字人文资源本体建模-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捡土豆装车合同协议书
- 超市卫生管理规范培训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2025年中国光纤通讯电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