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项目部2010年“四防”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九项目部2010年“四防”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九项目部2010年“四防”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九项目部2010年“四防”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九项目部2010年“四防”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第九项目部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第九项目部船机“四防”预案 编 制 人: 审 核: 审 批: 编制单位: 第九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0年3月 一、总则为了应对台风、突风、风暴潮、雷击发生时可能带来的威胁和巨大损失,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防范、抢险、救援应急处理机制,有效保障雷雨台风期间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交一航局五公司2010年船机“四防”预案的要求,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项目部的“四防”应急预案。二、工程概况我项目部现承担的施工任务有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水工结构工程(码头B段)沉箱预制工程,沉箱共计33座,其中CX1型8座,CX2型24座,CX3型1座;CX1型沉箱为该工程最大的沉箱,外形尺寸为19.1813.320.9m,单重2498吨,CX2型沉箱顶部为阶梯式,外形尺寸为19.181218.8(17)m,单重2165吨;CX3型沉箱为五边形异型沉箱,沉箱单重2339吨。三种型号沉箱底部均有大脚趾,侧面带结合腔,顶口设置有内加厚。第九项目部东莞预制场位于N2259,E11333。坐落在东莞市麻涌镇漳澎村, 紧靠广州,西望莲花山,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一衣带水。预制场所在淡水河码头属于内河,船舶可在该水域进行避风。该锚地水深520m,根据各土岩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选原则,场地地基土岩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人工冲填土:灰色,松散,饱和,主要由粉细砂及淤泥质土组成,为近期冲(抛)填物。该层分布较少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607.60m,平均厚度2.40m,顶面埋深-0.701.30m。2.淤泥:深灰色,流塑,臭味,质纯细腻粘滑,局部含较多有机质,局部为流泥,偶夹淤泥质土及粉砂薄层。该层分布广泛、基本连续,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5010.80m,平均厚度4.48m,顶面埋深0.007.60m。3.淤泥质土:深灰色,流塑,局部软塑,味臭,以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土质粘性好,局部为淤泥。该层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008.70m,平均厚度3.62m,顶面埋深0.0013.50m。4.砂混淤泥:深灰色,土质松软,味臭,以砂粒为主,局部含较多淤泥及少量贝壳,局部淤泥含量较多,过渡为淤泥质土。该层分布广泛,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706.00m,平均厚度2.66m,顶面埋深1.9012.50m。5.粉质粘土:黄红色,可塑,局部硬塑,土质粗糙,手感有少量细颗粒存在,局部含角砾碎块。该层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902.70m,平均厚度1.53m,顶面埋深1.3012.80m。6.中砂:灰色-灰黄色,饱和,松散状,分选性好,大部分颗粒似砂糖粒,局部含较多淤泥。该层分布广泛,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807.10m,平均厚度2.49m,顶面埋深1.5012.10m。7.淤泥质土:深灰色,软塑,味臭,局部含腐木,该层零星分布,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40m,顶面埋深15.40m。8.粉质粘土:灰色-黄红色,可塑,局部硬塑,切面规则,土质粘韧,为下伏泥岩风化残积土。该层分布不连续,呈透镜体状。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005.60m,平均厚度2.56m,顶面埋深5.2012.70m。9.全风化泥岩:灰紫色-暗红色,岩石风化作用剧烈,结构构造已基本破坏,略见原岩结构,芯多呈硬塑土状。该层分布较广泛。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607.20m,平均厚度2.58m,顶面埋深6.3019.50m。10.强风化泥岩:灰色-暗红色,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沿裂隙面风化严重,常呈土状,岩石风化作用剧烈,原岩结构构造已大部分破坏,岩体风化裂隙很发育,局部夹中风化岩,岩石完整性极差,多被切割成碎块状,岩块用手易折断。该层分布广泛、连续,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505.90m,平均厚度1.79m,顶面埋深6.0017.60m。11.中风化泥岩:灰色,粉砂质与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多呈碎块、薄饼-短柱状,岩质软,岩石风化裂隙发育,沿裂隙面风化严重,常成土状,岩块捶击易碎, 易干裂。该层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厚度1.0010.00m,平均厚度4.78m,顶面埋深8.0025.30m。12.微风化泥岩:灰黑色,粉砂质与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局部碎块状,岩质较软,岩体完整性较好,岩块捶击易碎,易干裂。部分钻孔揭露此层,揭露厚度1.006.90m,平均厚度2.82m,顶面埋深12.2025.50m。三、气象1、气温 东莞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全年以7、8月份气温最高,1、2月份气温最低。多年平均气温 21.8 极端最高气温 38.7 (出现于1953年8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0(出现于1957年2月11日)最高气温 35 天数多年平均5.3d2、降雨东莞地区雨量充沛,降水量年内平均分配不均匀,起重49月份为雨季,平均降雨量为1392mm,约占全年82;5、6月份更为集中,降雨量约占全年的35。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据东莞站的资料统计:年平均降雨量 1702.5mm年最大年降雨量 2516.6mm(1975年)年最小年降雨量 1158.5mm历年各月一次连续降水量275.5mm(1955年6月5日6月6日);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284.9mm(1955年6月6日)历年一小时最大降雨量83.9mm(1975年5月11日)大于或等于0.1mm的降水日数平均每年150天,最多172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33天,降水量为884mm。各级雨量的降雨天数如下:降雨级别(mm)15102550100150平均天数103.962.91.40.6各站日降雨量50 mm的日数站名中山番禺赤湾东莞暴雨日数7.7暴雨预警信号分为黄、红、黑3个级别,如下所示:(一) 黄色暴雨信号。其含义为:六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二) 红色暴雨信号。其含义为:在刚过去的3小时内,本地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三) 黑色暴雨信号。其含义为:在刚过去的3小时内,本地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3、风况本地区冬夏的风向季节变化比较显著,从春季至初秋一般盛行偏南风,秋季至冬末盛行偏北风或偏东风,3-4月份为冬-夏风向转换期,9月份为夏-冬风向转换期。东莞站的常风向为E,频率为13%,次常风向为NE、ENE,各占频率为S和N向9%,各无风和风向不定的频率占15%。据19491980年统计资料,在珠江口登陆的台风每年1.3次,影响到本港区。每年69月份是台风的盛行期,台风影响期间会带来大风和暴雨。冬季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季风持续时间较长,风力较强也较稳定。各站大风日数(8级)站名中山(55-70年)番禺赤湾(71-75年)东莞广州(63-77年)最多日数227最少日数1平均日数5.86级的天数为:赤湾42天;广州66.8天。港址处大于6级风的天数为35天。中山站、赤湾站及东莞站三地的常风向不同,该工程港址处离赤湾站较近,两地均较为开阔,认为港址处的常风向和强风向为偏NEE向。台风在本地区登陆年均为.3次,最多1964年共5次。登陆的台风最早于5月中旬,最迟11月中旬,6-9月是台风盛行期。台风影响期间会带来大风和暴雨,最大风速主要出现在台风影响过程中。冬季在冷空气的影响下,虽然风力较台风为小,但其持续时间较长,风力也比较稳定,规律性也较强。广东省台风预警信号及含义:(一)白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 热带气旋48小时内可能影响本地。(二)绿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 本地未来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7级(3961千米/小时);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三)黄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 本地未来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6274千米小时)以上;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6288千米小时)。 (四)红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 本地受热带气旋影响,未来12小时内平均风力可达10级(89102千米小时)以上;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89117千米小时)。(五)黑色台风信号。其含义为:热带气旋将在未来12小时内在本地或附近登陆,平均风力12级(118133千米小时)或以上;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12级或以上4、雷况第九项目部东莞预制厂地处珠江三角洲,属南亚热带地区,常年气温高,降雨量大,又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空气潮湿,雷雨云极易形成,因此属强雷暴区和雷暴灾害多发区。加上近年来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及危险品场所、人口密集的场所的增多,信息系统和各类电子设备广泛应用,客观上增大了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年均雷暴日数为74.9天。年最多雷暴日数为98天。年最小雷暴日数为50天。四、水文珠江三角洲属于弱潮型,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型,每日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平均潮差小于2m。根据原“三部局”1975年审定的各开放港口有关深度基准面的通知,理论最低潮面与其他基面的关系见下页图。平均海面 黄海基面理论最低潮面珠江统一基面102m104.97m104.41m103.28m0,586m1.69m基面关系图高程系统均从理论最低潮面起算2、潮流本地区潮流属不规则半日潮流,呈往复流性质。珠江河口属于弱潮河口。虎门以外的伶仃洋是一个喇叭型河口,在外海传入的潮波上溯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响,发生反射迭合,波能聚集,波幅增高。平均潮差由赤湾1.36m沿程递增到舢舨洲1.60m。潮波进入狮子洋继续向上游传播,由于受上游河川径流下压和河床边界影响,黄埔以上向上游逐渐消能,潮差也沿程递减,平均潮差由黄埔1.63m到浮标厂递减为1.37m。涨潮历时从河口向上游逐渐减少,落潮历时则逐渐增加。本地区的潮汐性质属不规则半日混合潮类型,在一个太阳日内,潮汐两涨两落,日潮不等现象显著。3、潮位特征值:(括号内数值为珠江统一基面) 历年最高潮位:3.87m(107.15m)(1969年7月29日) 历年最低潮位:-0.24m(103.04m) 平均海面:1.69m(104.97m) 平均高潮位:2.45m(105.73m) 平均低潮位:0.84m(104.12m) 涨潮最大潮差:3.34m 涨潮平均潮差:1.60m 落潮最大潮差:3.20m 落潮平均潮差:1.60m平均涨潮历时:5时29分平均落潮历时:6时58分4、台风暴潮 台风暴潮是台风、低压及强烈的向案风作用于海面,使海水大量堆积的结果。珠江口地区是台风登陆的活动地带。台风从珠江口附近地区登陆,本地区的增减水位均有影响,局1949年1980年31年的资料统计,影响和登录广东的台风共394次,在广东登录的台风193次,占49,在珠江登录的台风40次,平均每年1.3次。五、组织机构1、落实组织机构:成立“四防”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经理担任总指挥,负责处理“四防”事宜。“四防”领导小组职责和分工职务姓名行政职务四防分工职责总指挥张文锋项目经理总体部署、指挥、调动各分部人员、督促检查副总指挥苏居本项目党支部书记协助指挥和部署,后勤保障,组织动员,后方协调指挥,四防教育和培训。王祥云项目生产经理主要负责物资落实,人员组织和落实,以及船机设备的安全郑强项目副总工程师信息的收发和与外界救援单位的沟通,以及防台、防汛技术措施和准备,防台、防汛教育和培训。组 员蒋荣海项目总调度具体落实施工现场的防台、防汛工作,调度,施工现场人员、设备、物资安全彭南兰陈源技术质量部执行、检查防台、防汛措施落实情况,抢险和撤离指挥谢江杰覃 波安全监督部负责气象信息的搜集和上报郭敬军王超张亚文后勤保障部交通运输保障、物资储备、医疗卫生保障2、安排值班:安排专人值班,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与当地气象台(站)、水文站联系及时提供气象、潮水情况以及各级气象台(站)发布的台风警报,一旦获取警报信息,马上向领导小组汇报。(责任人:覃波)信息传递方式获取方式接收员网上免费预报1网址:/覃波网上免费预报2网址:/typhoon/谢江杰电 视中央电视台-1郭敬军3、备齐四防物资,做到有备无患。设立专用的四防物资仓库,配备充足的物资和工具、专人管理。(责任人:苏居本、王超)4、四防教育:加强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防汛意识和参与意识。组织所有人员学习四防知识,进行必要的演练,制订四防应急措施。(责任人:王祥云、郑强、覃波、谢江杰)5、交通及医疗保证:在四防期间,必须有值班船舶、车辆运送人员和物资,有医务人员在场,准备救护伤员。(责任人:郭敬军、张正新)六、避风的环境条件(1) 施工机械:六级大风或暴雨时,一律停止吊机作业,保证大型机械设备安全,吊机停放到避风地点,扒杆应放在固定垫架上,做好封钩;其他运输机械、施工车辆转移到安全地带避风。(2) 施工现场机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做好防雨、防风、防撞,并将配电箱箱门锁好并固定在固定位置。在恢复生产前,首先要检查所有用电设施和线路的安全性,经专业电工签字同意方可投入使用。(3) 模板等水平放倒或锚固到地面,防止倾倒。(4) 预制场所在淡水河码头属于内河,船舶可在该水域进行避风。避风锚地图如下所示:172010年度船机“四防”预案图1:淡水河避风锚地图表1、船舶配备一览表序号船舶名称航行方式托马力/发电机主尺度(米)用途进场日期所属单位锚配备证书登记号1半潜驳3被拖53*34沉箱运输5.10公司自有4*0.4t2003W0000268七、避台原则1、原则 (1)预防为主、立足早防早避。 (2)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不防。 (3)提倡科学决策,减少不必要的调遣。 2、依据 (1)交通部船舶防台技术操作规程。 (2)港口大型机械防阵风防台风管理规定。 (3)一航局船舶防抗热带气旋的规定。 3、程序 (1)台风信息收集领导小组分析决策下达防台指令。 (2)海上作业船舶按照“船舶撤离计划表”进入避风锚地。 (3)陆域机械按照“机械封固计划表”移至安全地带封固。 (4)调遣中的船舶按照“编组船队防台要求”操作。 (5)实际操作时:要记载发令人和接令人的姓名和时间。八、防台措施1、当本工程可能受热带风暴威胁,预报未来48小时内风力将达到六级或六级以上(本港悬挂台风信号一号风球)时,召开项目经理部防台领导小组紧急会议,布置防台工作,组织安全检查,落实防台的各项措施,向各施工部通报情况,督促各应对措施的具体落实。2、当热带风暴影响本工程,预报未来24小时内风力将达到六级或六级以上(本港升挂台风信号二号风球)时,检查各防台抢险小组的防台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是招风危件的清除、加固,以及贵重物品和图纸的转移,必要时安排人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进行避难,检查大型机具是否停止作业,桅杆、扒杆、塔架是否落放或加固到位。塔吊、门机加固要锁紧夹轨器,起重臂回转机构处于自由状态,并用钢丝绳封固好:每台吊车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防止碰撞,并安装好防雷击设备。3、当热带风暴或台风影响本工程,风力达到七至八级时,项目经理部领导到各防台抢险小组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和处理防台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施工人员、重要资料及贵重物资及时撤离。4、在热带风暴或台风威胁期间,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查询情况,处理意外事件,组织紧急援助,并上报防台情况。值班室号码:076988286750。5、在有台风警报和来临之前,检查施工船舶是否进入防台锚地。6、建立台风汇报制度(1)台风来临前72-48小时,项目部“四防”领导小组将现场情况电话或传真报告给公司“四防”领导小组。(2)台风来临前48小时,遭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可确认已在“台风严重威胁中”。项目部“四防”领导小组每4小时一次向公司“四防”领导小组报告现场情况。7、台风信号解除后,组织恢复生产,总结经验和教训,对防台工作不力而造成损失或扩大灾情者,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表2、机械固封一览表机械名称及数量工作地点封固方案封固时间备注门机/2台预制场内上夹轨、装放风缆台风来临前12小时内拌和楼/2台预制场内安装避雷针、装防风揽安装当日表3、船舶撤离(计划/实施)一览表撤离通知时间主拖轮被拖船(组)起拖地点(E/N)避风锚地(E/N)往返距离(海里)耗用时间(小时)通知人通知接受人联系电话台风来临前48小时交工37半潜驳3N230011332N2259113336sn4h覃 波张注:1、 抗风等级较大的特殊非机动船舶,在预报风力小于实船抗风能力的情况下,可选择就近安全地点避风;2、 计划是指高峰期撤离时的安排;实施是指预案启动时的具体安排。九、防突风、风暴潮措施1、密切关注气象预报中心发布的关于突风、风暴潮的信息,一旦出现相关信息,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坚持“早防早避,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秉着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的原则,切实将防范工作落到实处。2、加强与海洋、气象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突风、风暴潮的动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固吊机等高大机械设备,转移和妥善保存重要物资,必要时须安排有关船舶进入指定的避风港。3、当突风、风暴潮即将来袭时,加强值班与领导带班,随时关注现场状况,有关领导或负责人要认真做好防抗此次突风、风暴潮措施的检查监督工作,确保万无一失。4、当突风、风暴潮袭击时,在组织进行抢险工作的时候,必须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当情况比较危急时,必须立即组织人员的撤离,防止出现扩大损失的现象。5、突风、风暴潮袭击过后,必须立即着手进行现场的清理和抢修工作,并组织进行有关设施安全检查,防止存在隐患的设施造成二次伤害情况出现。6、对此次防抗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查漏补缺,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防抗方案,并对本次工作当中工作不力个人或班组进行责任追究。十、防雷击措施1、施工现场准备好相应的避雷场所(如门吊、拌和楼、船舶、临舍),并做好避雷场所的防雷保护,防雷保护必须包括外部防雷保护(建筑物或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和内部防雷保护(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两部份。较高的构筑物必须做好避雷接地,并经常检查接地电阻;2、设定专人专门负责收集天气情况,并把天气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使有关避雷工作能够提前做好。3、当雷暴即将袭击时,施工现场应立即组织所有人员及时撤离,必须秉着“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不防”的原则。4、在雷暴发生的时候,要求关闭手机、收音机、GPS等容易遭雷击收发信息工具,并不允许人员随意离开避雷场所,更不允骑自行车、摩托车等;汽车(有顶棚)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如果在雷暴发生实在必须有附近有汽车可以选择汽车作为避雷场所。5、当雷暴过后,组织恢复生产工作,对防雷暴工作不力而造成损失的,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并认真总结经验。表4、防雷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防雷击措施避雷设施配备情况执行人30T门机/2雷击针接地预埋地线张洪俊混凝土拌和楼/2雷击针接地安装雷击针王昌河十一、联系电话有关联系电话号码序号姓 名联系电话备 注1中交一航局第九项目部076988286750项目部固定电话2张文目经理3苏居目党支部书记4王祥目生产副经理5郑目副总工6蒋荣目调度7谢江目安全员8覃 目机务员9彭南目主办技术员10陈目主办质量员11郭敬目办公室主任12王目材料员13张亚目后勤部长14张正目部救援车辆15张文目部救援车辆16张奎目部救援车辆17张洪目吊车班长18王昌目机务队长19孟新目搅拌站操作手20孟目装载机操作手21东莞市麻涌镇人民医院07698823121022急 救12023海上搜救中心12395表5、机械设备配备一览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能力服务场所进场时间所属单位操作人员设备状态1门式起重机DMQ540/3030t预制场内2003.9自有设备张洪俊良好2门式起重机DMQ5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