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市场分析_第1页
降脂市场分析_第2页
降脂市场分析_第3页
降脂市场分析_第4页
降脂市场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降脂市场分析 警惕无声杀手 高脂血症 血液中的胆固醇 甘油三酯或低密度脂蛋白超标 医学上称为 高脂血症 俗称 高血脂 高脂血症没有任何症状 常不被人们所重视 但却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它对血管的损害过程大都是隐匿渐进的 如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心梗 脑中风等 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所以被称为 无声的杀手 高血脂是慢性病 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 只有无声的后果 动脉硬化 等到血管堵塞70 以上的时候 患者才能感受到症状 因为高血脂缺乏症状 一旦发病又会带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病 高血脂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我国每小时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300人 自 人民网 高脂血症导致的病变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过多的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 形成粥样斑块 由于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 供氧 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 就会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甚至死亡 高脂血症 全身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内出血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钙化 动脉瘤形成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概况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 高血压患者1 6亿高血脂患者1 6亿 超重者2亿 肥胖者6000万 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 糖耐量减低2000万 降脂药是全球最畅销的药品 2002年全球最畅销的200种药品中 有8种是降血脂产品 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第二的药品全是降血脂药品 分别是辉瑞的Lipitor 阿伐他汀 和默克的Zocor 辛伐他汀 令人瞩目的是 降血脂药品在过去的5年中 仍保持每年9 的快速增长态势据西方医药行业协会权威人士预测 降血脂药治疗药将继续占据世界畅销药物排名榜的主导地位 并以每年6 10 的速度增长 按美国血脂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天然成分的降脂保健品与降脂药品应该平分秋色 我国目前有高脂血症患者随人口老龄化加剧在快速增长 我国调节血脂药市场呈逐年上升之势 市场潜力巨大 2001年世界医药市场中调节血脂药物已达220多亿美元 占全球药物的6 而国内调节血脂药仅占全部药物的1 左右 与世界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一个说法 西方发达国家健康产业的今天 就是我们的明天 而在美国 降血脂市场是整个医药工业中最大的市场之一 降血脂市场潜力巨大 2001年我国降脂市场格局 根据2001年的一份调查 我国降脂市场上 他汀类药占40 非他汀类的苯氧芳酸类 贝特类 占11 烟酸类占14 多烯脂肪酸类近9 植物药和天然药物类约占21 此外还有近5 的保健品 他汀类占据半壁河山 我国降血脂市场特征 1 消费需求不迫切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在我国 在高血脂人群中 知道自己患高血脂的只有25 高血脂人群中 了解高血脂危害的只有20 左右 更糟糕的是 即使比较了解高血脂的患者 采取措施的不到5 非常少 2 消费理念教育不成熟 在心脑血管的疾病中 应该来说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都是属于患病的过程 而结果是体现在心 脑 血管上 而造成各种疾病 根据国内梅地高数据研究中心的调查 消费者懂得高血压的人数占85 懂得高血糖的人数有60 而明白高血脂是怎么回事的仅仅只占10 从数据的差距可以看出对高血脂的消费观念是多么不成熟 我国降血脂市场特征 3 消费观念难引导 一般的心脑血管病人都进入医院 进入医院后 由于有医生的专业引导 会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各种降血脂产品 由于西药见效快 临床做得仔细 所以一般的医生都会推荐各种西药产品 一般有他汀类 烟酸类和贝特类三类产品 所以按照这种情况 使用保健食品进行降血脂的消费观念需要进行有效引导 4 产品疗效隐性难显效把血脂降下来一般有三个指标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这三个指标的降低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且要到医院检测才能看出 所以这种疗效是隐性慢热的疗效 疗效虽然客观可测 但绝对不是直观可测 做市场则一定要把客观可测的疗效变成直观可测 直接看得到 直接显示 对老百姓来说 才有说服力 5 各类品种混杂 尚无领导品牌 6 市场预热慢 启动难度大 速度慢 7 潜量巨大 一旦市场成熟 前景不可估量 我国降血脂市场特征 降脂类产品的消费习惯 一目前降脂类产品市场是以医院为主 消费者的主要购买途径是医院 这就决定药品的销售远高于保健性食品 二在中西药品的竞争中 由于西药产品具有疗效快 品牌效应高 介入市场早的优势 销量明显高于中药药品三中药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