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onster mistake 教案设计.doc_第1页
a monster mistake 教案设计.doc_第2页
a monster mistake 教案设计.doc_第3页
a monster mistake 教案设计.doc_第4页
a monster mistake 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Monster Mistake阅读课程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典范英语3b第二课,以尼斯湖水怪为故事背景,讲述了Kipper一家在苏格兰度假中发生的趣事。文中奶奶打算跟妈妈开一个玩笑,和孩子们在湖上造了一个怪物。由于这个怪物过于逼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最后,奶奶不得不道歉澄清事实而首尾。文章本身短小精简,配上插图显得生动易懂,有助于学生理解。但是文中涉及不少动词过去式变化,学生掌握起来难度也不小。因此,本节课设计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学生在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11单元和第12单元已经接触过一般过去时以及动词的不规则变化,再通过本堂课的拓展,在阅读理解中巩固和加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熟悉一般过去时的概念,了解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am/is-wasare-weretake-took say-said sit-satmake-madecome-cametell-toldread-readput-put2.学生能够掌握核心单词和词组。Go on holidayStay in a cottageGo fishing/sailing/shoppingHave a good timePaint a pictureSit in the sunPlay a joke on sb.Lots of peoplePost the card to sb.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熟悉和分析故事的环境、人物和情节。2.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简单复述故事,并且能够根据情节续写故事。4.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并尝试给Gran和Mum提出建议。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2.通过阅读让学生知道老人有时候像孩子一样需要关爱和陪伴,让学生能够尊重、善待和陪伴身边的老人。教学步骤读前1. 以“Monsters”为主题导入,在PPT中呈现几张怪兽的图片,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nsters?”,让学生们头脑风暴,用自己所学的形容词来描述图片中的怪兽,也可以邀请学生跟全班分享他所知的其他的怪兽。(设计意图:让学生激活所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2. 播放一个关于“尼斯湖水怪”的英文记录片片段,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问题一:Where is the monster? 问题二Whats the monster called?(设计意图:提供阅读材料的故事背景,让学生对之后所学的内容和故事情节有心理准备。)读中本文分为五个部分,以每一部分为一个教学阶段开展不同的任务,任务难度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开展,活动的形式有个体、两人一组、以及小组形式进行。Part 1(P1-P5)1. 听录音P1-P3,让学生思考问题:Where did they go? 学生会回答“Scotland”,由此PPT呈现关于苏格兰的风景照片供学生欣赏。2. 提问“Have you ever been to Scotland?”如果有学生去过苏格兰,则追问“What did you do in Scotland?”如果学生没有去过苏格兰,则追问“What will you do if you go to Scotland one day?”。3. 呈现P4,以“what did they do?”描述图片中人物的行为,引导学生使用一般过去时的语态。4. 聚焦Gran的画,以“what did Gran draw?”提问,再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他人看到Gran的画的反应。Part2(P6-P9)1. 呈现P6,让学生猜测Mum和Kipper去干什么。2. 边听边读P7-P9,让学生完成信息匹配。练习一:人名和头像信息匹配。(设计意图:经过上文的初步阅读,学生应该对主要人物有了大致的印象,通过本题,让学生对人名和人物对应起来,熟悉人物出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全文。)练习二:人物和活动的信息匹配。Activity CharacterWent shopping MumStayed with Gran Biff & ChipWanted a monster KipperPosted a card to Dad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寻读,把握文章细节。同时也在潜意识里加深动词的不定式变化的印象。)Part 3 (P10-P12)1. 呈现P9,让学生猜测三人在做什么,对图片进行简单描述。2. 呈现P10-12,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Gran s monster? 邀请几位学生进行回答。Part4 (P13-15)1. 呈现P13,让学生猜测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表情,从而引出下文。2. 听录音,看图,完成正误判断。( )Some people were amazed at Gran s monster.( )Mum believed there was a real monster across the lake.( )Lots of people came to see the monster.( )Mum was very angry about what Gran had done.(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文章细节,对故事发展的高潮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对Mum对Gran的态度进行强调,为下面的情感态度升华铺垫。)Part 5 (P13-P17)1. 显示P13-P17的英文,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be cross with”的词义。2. 提问:Why did Gran feel sorry?3. 同桌之间合作。找出“Theres no such thing”在文中的位置,并标出是谁说的话。让学生讨论一下三句话后Gran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设计意图:从文本出发,开始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去挖掘本文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Gran引出当今的空巢老人问题,强调陪伴关爱老人的重要性。)4. 小组讨论。 问题一:What do you think of Gran s joke? And Why? 问题二:Whats your advice for Gran and Mum? Or what will you say to Gran or Mum?(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人物性格出发,分析人物中出现的冲突并且找到问题,尝试解决。)5. 聚焦P17,What do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追问1:Whats your feeling now? And why? 追问2:Do you believe a monster? 追问3: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设计意图:最后的结局出人意料,让学生头脑风暴,畅所欲言。让学生在故事中自己总结所想所感,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让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要大胆质疑,大胆表达自我。)读后1.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动词过去式,尝试归纳变化规律。(设计意图:总结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的规律,为下文的复述和续写提供知识支架。)2. 小组合作。看图列出故事提纲,让学生进行复述。(设计意图:对文章进行梳理,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章结构,对动词过去式进行复习后加以运用。)3. 对故事进行续写。(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情节发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通过故事续写,对动词的过去式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设计意图总结本节阅读课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分成五部分,每个部分都设置了相关的学习任务,也包含了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师生之间的交际,也有同伴之间的交际。整堂课程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封闭式的问题用来评价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处理能力,开放式的问题用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课堂内外的隔阂。故事中有多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