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docx_第1页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docx_第2页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docx_第3页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论文 题 目:烯效唑(S-3307)浸种处理对小麦的影响 专业年级:林学10-2班姓 名:王飞、林剑学 号:20101862、20106559指导教师:刘帆日 期:2012.11.07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的影响王飞,林剑摘 要:试验以小麦品种“川麦11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呼吸速率提高明显;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明显发生变化,在根系活力中40mgL烯效唑效果最好,20 mgL、60 mgL烯效唑相对次之,都促进了小麦的根系活力增长。 关键词:烯效唑;小麦;生理指标;形态指标前 言:烯效唑(S-3307)又名特效唑、高效唑,化学名(E)-1-对氯苯基-2-(1, 2, 4-三唑-1-基)-4, 4-二甲基-1-戊烯-3-醇,烯效唑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1。研究结果和生产上使用表明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具有很好的壮苗和增产的效果,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2。烯效唑是2O世纪9O年代开发应用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属低毒物质,具有生物活性高、调节、杀菌和除草等作用。小麦株高与倒伏具有密切关系,分蘖与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具有相关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能力和光合速率,对小麦千粒重至关重要3。该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通过研究其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来综合反映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烯效唑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 川麦11号、0.1二氯化汞、84.84烯效唑1.2方法: 选取健康、饱满的小麦种子,用0.1二氯化汞消毒15-20 min,自来水冲洗4-5次,分别用0mg/L(CK)、20 mg/L、40 mg/L、60 mg/L的烯效唑浸种24 h。种子洗净后于瓷盘中培养,催芽3 d后移栽到布有纱网的水杯中继续培养,选用水培法培养两周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2. 测定项目2.1生理指标测定2.1.1小麦幼苗呼吸速率测定用广口瓶法4: 空白测定:在广口瓶中准确加入氢氧化钡(0.05mg/L)溶液20ml,立即用塑料膜和橡筋将瓶口盖上扎紧,充分摇动2min。向塑料膜中央滴一滴酚酞,用草酸滴定至红色刚刚消失为止,记下草酸用量V1(mL)。样品测定:称取发芽种子60粒装入小筐中,向瓶中准确加人20mL氢氧化钡溶液,立即盖上膜,从塑料膜小孔滴加2滴酚酞指示剂,放置30min,期间每隔几分钟摇一下,时间到后,用草酸滴定方法同上,记录草酸用量V2(mL)。 计算种子呼吸速率。2.1.2小麦幼苗根系活力测定用TTC法4 : 取幼苗根尖(从胚部发出的根)0.5-1cm,切断50个,放人小玻瓶(2mL 0.4% TTC+2mL磷酸缓冲液),37保温1h,加入2mL硫酸溶液(1mol/L)终止反应。取出根尖,放在滤纸上吸干水分,加入3-5mL乙酸乙酯研磨成匀浆,并离心(300Or/min)5min,上清液转入刻度试管,加乙酸乙酯定容到10mL,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吸光度,制作标准曲线。计算根系活力。2.1.3叶绿素含量测定用分光光度法4 : 取40.3cm叶片5片,把叶片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及8O%乙醇,研磨成匀浆状,过滤至25mL容量瓶,并定容。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663nm 和645nm 波长中测定吸光度。2.1.4小麦叶片、根中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用TBA法4 : 称取处理后的叶片和根尖各1g分别置于研钵中,加入3mL10%TCA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加入5mL10%TCA继续研磨均匀,在离心机(3000 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显色测定:按下面的搭配,在沸水浴中煮沸10min,立即在冷水中冷却,在分光光度计450nm、532nm、600nm下进行测定。3mL 10%TCA+ 3mL 0.5%TBA ;3mL根上清液+3mL 0.5%TBA;3mL叶上清液+3mL 0.5%TBA;带人公式,计算丙二醛含量。2.2形态指标测定2.2.1株高、根长、发根数测定: 取10株长势相同的植株,用直尺测量其根长、茎长和总发根数,计算各组的平均根长、茎长及发根数。2.2.2根/冠比测定: 将上面测量后的10株幼苗去种子,将苗、根各放入一铝盒中,注明标记置于瓷盘内,放入105烘箱中杀青15-20min,转入80烘干到恒重(约5h),用电子天平称取各自的重量,计算根冠比值。3. 结果分析3.1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知,幼苗的根长在2O、40、60mg/L烯效唑浸种处理后的根长分别为对照的124.67%,124.19%和119.59%,均明显长于对照长度。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的根数条数影响不大。幼苗的茎长在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明显变短。小麦幼苗的根冠比在20、40、60mg/L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明显提高,分别为对照的156.47%、160.45%和149.50%。表1 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的形态指标的影响处理浓度 平均根长 平均根数 平均茎长 根干重 叶干重 重量根(mg/L) (cm) (条) (cm) (g) (g) /冠比0(CK) 18.89 6.5 3.43 0.072 0.179 0.402 20 23.55 7.1 1.61 0.088 0.140 0.629 40 23.46 6.2 1.34 0.089 0.138 0.645 60 22.59 6.0 1.62 0.083 0.138 0.6013.2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呼吸速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种子幼芽呼吸速率是衡量种子幼芽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呼吸速度越高,表明释放能量越多,高分子有机物分解越快,幼苗生长越好。本试验中,20mg/L浓度的烯效唑处理,幼苗的呼吸速度为对照的142.86%,与对照相差不多,而处理浓度为60mg/L时,呼吸强度为对照的428.57%。随着烯效唑溶液浓度的增加,呼吸强度在增加。表2 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对小麦种子幼芽的呼吸速率的影响处理浓度(mg/L) 0 20 40 60样品滴定与空白差值(mL) 0.2 0.3 0.6 0.9呼吸强度(mg/粒h) 0.007 0.010 0.020 0.0303.3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3数据中可知道,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处理后叶绿素总含量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浓度为2O、40、60mg/L的烯效唑处理后,20mg/L烯效唑处理叶绿素含量是对照的154.29%;40mg/L烯效唑处理叶绿素含量是对照的165.26%;60mg/L烯效唑处理叶绿素含量是对照的131.17%。40mg/L烯效唑处理小麦,其叶绿素含量最高,则为最佳浓度。表3 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处理浓度(mg/L) 0 20 40 60Chla含量(mg/cm2) 24.12 38.69 41.02 32.11Chlb含量(mg/cm2) 8.46 11.58 12.82 10.62Chl含量(mg/cm2) 32.57 50.25 53.83 42.733.4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由表4数据可知,根系活力是评价幼苗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2O、40、60mg/L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分别是对照的274.73%、632.97%和249.45%,试验结果表明,其中40mg/L烯效唑效果最好,20mg/L、60mg/L烯效唑效果相对次之。表4 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对小麦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处理浓度(mg/L) 0 20 40 60A485 0.012 0.033 0.076 0.030根系活力(g/根h) 0.091 0.250 0.576 0.2273.5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叶片、根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丙二醛作为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它的含量是膜脂过氧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与细胞膜的损伤程度直接相关。由表5可知,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小麦叶片和根中的MDA的含量明显降低,极显著低于对照。表5 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对小麦叶片、根中MDA含量的影响处理浓度(mg/L) 根中MDA的含量(mol/g FW) 叶中MDA的含量(mol/g FW)0 4.1610-3 6.3710-320 2.6210-3 4.2010-340 2.9210-3 4.5110-360 2.6610-3 4.3810-34.结论 众多前人的研究结果是小麦幼苗期,小麦的根数增多,根冠比增大,根系活力提高。在本试验中,由于试验的误差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而导致最终结果的差异,使得在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上有不一致的现象。综合几项测定结果,该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烯效唑处理(40mg/L)能提高小麦幼苗的根冠比、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小麦的高产,应注意将烯效唑浸种的浓度控制在40mg/L附近,过高浓度的烯效唑反而会不利于小麦生长。参考文献:1FLETCHER R A,HOFSTRA G.GAO Jwet a1Comperative fungitox and plant regulation of triazole Derivatives JPlant Cell Physiol,1986,27(2):3673712杨文钰,樊高琼,董兆勇,等。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吸收功能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5,19(3):2222273石在臣,刘宗亮。烯效唑干拌种对冬小麦生理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083509.4刘英,李邦发,韩海波。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2571265杨文钰,关华。烯效唑对小麦苗期生长的调控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