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件)体温的评估及护理_第1页
(推荐课件)体温的评估及护理_第2页
(推荐课件)体温的评估及护理_第3页
(推荐课件)体温的评估及护理_第4页
(推荐课件)体温的评估及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1 四大生命体征的重要性 每天完成重复的事是工作 把重复的工作做好了我们就是专家 不要因为每天这样的简单而重复的工作而麻木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2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3 本节重难点 重点掌握解释稽留热 张弛热 间歇热的概念 正常体温的范围 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难点异常体温的评估 4 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一 正常体温成人体温正常范围及平均值 5 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体温生理性波动 但范围一般不超过0 5 1 0 1 昼夜变化 2 年龄差异 3 性别差异 4 运动状态 5 用药作用 6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一 体温过高体温过高又称发热 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1 临床分级 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37 5 37 9 中度热 38 0 38 9 高热 39 0 40 9 超高热 41 以上 7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2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8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3 常见热型 临床上把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9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 40 达数日或数周 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 伤寒 10 弛张热 体温在39 以上 24h温差超过1 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 风湿热 化脓性疾病等 11 间歇热 体温骤升至39 以上 持续数小时或更长 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 体温又升高 并反复发作 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等 12 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 且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等 13 李女士 36岁 发热1周 体温持续在39 2 41 左右 脉搏90次 min 入院后诊断为伤寒 可能的热型是 A 弛张热B 稽留热C 间歇热D 不规则热E 回归热 B 14 一 体温过高 4 护理措施 1 降低体温2 休息 3 病情观察4 预防并发症 5 补充营养6 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 7 心理护理 15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二 体温过低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 若体温低于35 以下称为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常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 16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1 临床分级 以口腔温度为例 轻度 32 35 中度 30 32 重度 30 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 23 25 17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2 临床表现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 皮肤苍白 四肢冰冷 呼吸减慢 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 感觉和反应迟钝 嗜睡 甚至昏迷等 18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3 护理措施 1 保暖 2 病因治疗 3 观察病情4 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19 三 体温测量技术 一 体温计的种类及构造 2 电子体温计 3 可弃式体温计 4 新型测温工具 1 玻璃体温计 20 三 体温测量技术 二 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常用消毒液 70 乙醇 1 过氧化氢 含氯消毒液等 消毒方法 容器浸泡方式 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5min 容器 离心机每周消毒一次 21 三 体温测量技术 二 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消毒方法 1 口表 腋表消毒法 2 肛表消毒法体温计检测法 包括新使用的体温计 应定期进行准确性检测 22 三 体温测量技术 二 体温计测量技术 目的 1 判断体温有无异常 2 监测体温变化 分析热型 观察伴随症状3 为疾病的诊断 治疗 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23 三 体温测量技术 操作四准备护士准备2 病人准备测量前20 30min无剧烈运动 进食 洗澡 灌肠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3 环境准备病室安静 整洁 光线充足 4 用物准备放置清洁体温计 消毒液纱布 弯盘 记录本 笔及有秒针的表 如测肛温可另备润滑油 棉签 卫生纸 24 三 体温测量技术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选择部位 检测记录 整理消毒 口温测量法 腋温测量法 肛温测量法 25 三 体温测量技术 口温测量法 放置口表 正确测量 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 此处靠近舌动脉 口腔温度最高的部位 嘱病人闭唇含住口表 勿用牙咬体温计 用鼻呼吸测量3min 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26 三 体温测量技术 27 三 体温测量技术 腋温测量法 放置腋表 正确测量 擦干汗液 将腋表水银端放于腋窝处 指导病人夹紧体温计 紧贴皮肤 屈臂过胸测量l0min 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28 三 体温测量技术 29 三 体温测量技术 肛温测量法 放置肛表 正确测量 病人取侧卧 俯卧或屈膝仰卧位 暴露测温部位便于测量 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润滑肛表水银端 轻轻插入肛门3 4cm 婴儿只需将贮汞槽轻插入肛门即可 护士注意扶持固定肛表 30 三 体温测量技术 肛温测量法 31 注意事项 1 测量前 清点数量 检查完好 水银柱是否在35 以下 2 特殊病人不宜测口温 进食或面颊部冷 热敷后 应30min后测量 3 腋下出汗多或创伤 手术 炎症者 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 32 4 腹泻 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忌测肛温 心梗病人不宜测肛温 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min再测 5 不慎咬破体温计 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 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 可服用粗纤维食物 以促进汞的排出 注意事项 33 6 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 应在床边监测 必要时测口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