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内容: 教材第16页第6题 教学目标:1. 掌握连减式题的简便算法 。2.分析问题,灵活计算,迅速找到正确答案。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综合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连减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 、卡片。学生准备:表格。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师:同学们,我们在做计算时,总是希望做得又对又快。你要仔细肯定能实现你的愿望,对于有些题目,运用简便方法计算,那将做得又对又快,有兴趣学吗?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出示挂图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以课件出示:一班不参加活动的有多少人?二班不参加活动的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 (1)先让学生观察每组两个算是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然后完成:5020 10 50(2010)602416 60(2416)(2)填完后可以先把你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教师视巡生探讨的情况。2.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填等于号?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通过观察,你发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一下。那么,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abca(bc)同位结合字母算式互相说说发现的规律。试一试:你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题目吗?478234166 54832179 768432157 867405 四、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你会填。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 (52+) 150028272(28272) 4157426( ) 2.计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82+47+153+18 895103 398(7698) 13487+66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创设情境以奇取胜,以学生生活实践中的实例为,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优势把思维带到了高峰,由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的过程。采用自主学习、分组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总结出减法的运算性质。2.使用建议: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总结出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师不要给学生直接讲解。3.需破解的问题: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第7、8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3使学生明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4.提高学生数的观念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会减法的意义。教师出示第17页上面的第7题,提问:(1)阳光、文山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132 + 114 = 246(人) 加数加数和 (2)阳光、文山小学一共有学生246人,阳光小学有132人,文山小学有多少人?246 -132 =114(人) 和 - 加数 = 加数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教师板书)。接着学生解答第(2),然后回答:“与第(1)题比较,第(2)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教师提问:“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板书)然后启发学生想:根据第(2)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让学生看书上第17页第8题,然后提问:“在减去的已知数叫做什么?”(被减数。)“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要求的末知加数叫做什么?”(差。)教师说明:在减法,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题中变成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1)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问: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3)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出示小黑板,计算:136+132 476+145 643+431 132+324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还可以怎样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1.计算并验算。241+123 312+305 721+204 145+5032.根据上题直接写出下题得数。325+123 =448 678+102 =780448 123 = ( ) 780 678 = ( ) 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算出的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从被减数里减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都可以用来验算减法。2.亮点之处:让学生能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3.需破解的问题: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p19/20页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观察、比较等活动中,经历乘法运算律的探索发现过程,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让学生在计算练习中体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从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探索规律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所发现的成功体验。4.提高学生综合运算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学具: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加法中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乘法可能有什么定律?到底你们猜测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教师:中巴车周一至周五共运送旅客多少人?师出示图,学生观察,列出算式。960205 960(205) =192005 =960100=96000(人) = 96000(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吗?一样。咱们还能写出几个像这样的算式吗?生说师板书算式。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说: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呢?如果用a.b表示这两个数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呢?生阅读教材,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2.探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侓谁能说说你心中的乘法结合律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花园小区共有楼房8幢,每幢都是24层,每层6户。那这个花园小区一共有多少户人家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道题。生汇报。师板书。(824)6 8(246)=1966 =144=1152(户) =1152(户)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比一比。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1652 35254 12(1258)16(52) 35(254) 121258生计算并汇报。这就是乘法结合律。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示乘法结合律呢?生汇报。如果用a.b.c来表示三个数,那乘法结合律可以怎样表示哪?生汇报。生阅读教材,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通过读教材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师解答。生齐读。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1.做一做: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并说说运用了哪个运算定律。4516165(149)(5)14125(813)()13a254()613513()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乘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17125817(1258),这是应用( )(2)2537425437,这是应用( )(3)5012582(502)(1258),这是应用( )(4)3744863448(3763),这是应用(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1.试一试: 2945 4(3525) 125238 405225 4825125 (1)学生先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搜寻生成资源。(2)指名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3)比较辨析,体验简便算法。2.讨论: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1625 72125 3615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收集资料课件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检测卷(无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二十中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 总承包合同(合集15篇)
- 户口申请书15篇
- “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知到智慧树答案
-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楷书凌
- 汉堡店加盟商业模式
- 永州市教师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脓毒症抗炎治疗策略
- 财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 电动汽车V2G技术
- 田忌赛马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 高三年级年级主任工作计划
- 2023风光互补路灯设计方案
- jgj592023安全检查标准完整版
- 关节松动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术(运动治疗技术)
- 2024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解读
- 供应商改善计划表
- DB11-T 1253-20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