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甘肃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原始社会至汉代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隋唐时期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宋朝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明清时期,二、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及基本构件古代建筑的三个类型:殿式、大式和小式基本构件:台基 立柱 开间 抬梁 斗拱 彩画 屋顶,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一)使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二)采用框架式结构(三)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四)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五)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六)创造斗拱结构形式(七)运用色彩装饰手段,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基本内容,一、城市规划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三、城防建筑,城市规划,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仰韶文化),(一)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聚落遗址出现规模较小的城堡,安徽蒙城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址中心的大型广场,(二)商周时期,1、商代早期 城堡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有防御设施的都城。根据考古发掘,可以确认的有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2、西周 都城有陕西岐山与扶风的周原遗址和西安的丰镐遗址。 商周时期的都城规模不大,城内有宫城,宫城内有宫殿,现已发现建筑基础。,3、东周列国 都城的面积增大,一般为1020平方公里。分为宫城和郭城两部分。宫城和郭城都有各自的城垣,每边城垣均有数目不等的城门,与城内的街道相接。宫城内都有高大的建筑群。,河北易县东周时期燕下都遗址,3、东周列国 周礼考工记对周代的城市建设制度有明确的记载。它对王和不同等级诸侯城的大小、城墙高度、道路宽度等都作出不同的规定。,(三)秦汉时期,都城设计除适应作为大城市的经济生活上的需要以外,还充分显示了政治上和礼制上的规格。,根据调查发掘证明,汉长安城的形制、布局基本上与周礼考工记的规制相符合。城的平面形状大体近于方形,城的四面各有三个城门,每个城门有三个门道,经由城门的主要大街都分成平行的三股。长乐宫和未央宫在城南部,东市和西市在城北部。,(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城址多利用东汉旧城改建而成,改建重点在于集中宫苑衙署和加强西北隅的军事据点,扩大并规整居民区,调整并对称地安排工商业区。,北魏洛阳都城规划布局原则在汉末邺城的传统上逐步推进,作为都城中心的皇宫,其位置偏向北移,构成以宫室为中心的南北轴线,并在城外设立东西两市。,(五)隋唐时期,长安城结构严谨,区划整齐,其平面呈长方形,宫城置于郭城北部正中,北连禁苑,南接皇城。,宫城皇城以外为里坊区,由11条南北向大街和14条东西向大街将其划分为棋盘式的格局,其间布列110坊及东西两市。,(六)宋元明清时期,北宋后拆除坊墙,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胡同),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一直延续至清代。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是较典型的代表。,北宋后拆除坊墙,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胡同),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一直延续至清代。,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由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部分组成。,皇城位于内城的中心偏南,呈不规则的方形。城四向开门,南面的门就是天安门。皇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宫苑、庙社、寺观、衙署、宅第等。,皇城中的宫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角楼。宫城内是明清两朝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宫室。,内城呈长方形,南面三门,东、北、西各两座门。这些城门都有瓮城,建有城楼和箭楼。内城的东南和西南两个城角上建有角楼。内城主要有亲王府、佛寺、道观等建筑。,内城呈长方形,南面三门,东、北、西各两座门。这些城门都有瓮城,建有城楼和箭楼。内城的东南和西南两个城角上建有角楼。,外城区主要是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及天坛和先农坛。,中国六大古都,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中国古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地方名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一)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二)重视城市的选址(三)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四)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五)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中国古代的城市,特别是都城和地方城市行政中心,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如考工记对周代的城市建设制度有明确的记载。这些关于城市规划的原则,虽然在南北朝以前的都城规划中尚未充分体现,但对隋唐以后都城的规划布局产生很大影响。,2、重视城市的选址,中国古代城市一般都重视城市的选址。建设城市一般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如中国著名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的选址,都经过周密的考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管子乘马,西安城市选址示意图,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网多为方格形,这种街道便于交通,街坊内便于布置建筑。从战国到北宋初年,官府为加强对城内居民的控制,实行市里制度,把城内居住区划成许多坊里,坊里内有街巷,四面用高墙围起,四面各开一门,由官吏管理,并实行宵禁。城内商业也集中设在一两个小城中,定时开放,有专职管理,称“市”。唐长安城是这种市里制的代表。,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到北宋中期,这种封闭的市里制度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被取消,如北宋开封城将道路和商业结合起来,沿街设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4、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中国古代城市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中国古代城市以宫殿、衙署或钟楼等公共建筑为中心采用中轴线的规划布局,反映了统治阶级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感。,5、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春秋战国的都城将宫室置于中轴线上; 汉末的邺城为方便交通将宫室移于全城纵轴线的北部; 隋唐长安城的基本原则是将宫室、坛庙和重要的官署等置于南北纵轴线上的北端及两侧; 北宋都城开封宫城位于内城的中央而稍偏西北; 明朝京城虽然宫室、坛庙、官署位于城的南部,但整个规划仍以对称整齐为基本原则。,6、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如元大都自玉泉山引水入城,注入太液池,为金水河,此河提供皇宫用水;开凿通惠河使江南货物粮船直达什刹海码头。,6、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城中绿化根据汉以来传统,在主要大道两侧植槐。洛阳从隋朝起,以樱桃、石榴作行道树,河岸则植柳。,小 结,(一)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二)重视城市的选址(三)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四)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五)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城防建筑,(一)现存城市防御建筑(二)古长城建筑,(一)现存城市防御建筑,1、城的防御意义 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中国古代,上自天子王侯的都城,下至州郡府县的治所,都有城墙围绕。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垛口等防御工事,构成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权力的象征,同时也常是一个城的重要标志,所以一般门楼建得比较高大雄伟。门楼在平时作隙望守卫,储备粮食武器之用,战时则是作战指挥中心和守卫要地。,(1) 门楼,(2)角楼 位于城之四角,因为它双向迎敌,所以是城防中的薄弱点,需要努力加强防卫。战时,一般角楼中集中较多的兵力和武器。,又称“马面”,敌台的防御作用是很大的,因城墙正面不便俯射,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容易遭到对方的射击,有了突出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敌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敌台的距离一般均在两个敌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3)敌台,(4)敌楼 敌楼乃骑墙而筑,高出城墙之上,有的二层,有的三层,是供储备粮草、军械、火药和士兵居住、躲风避雨以及作战之用。一般它筑在墙下开阔平坦,便于敌骑驰骋,需要特别加强防守之墙段。,(5)垛口 筑在城墙迎敌面的顶部,呈上下凹凸状,凸出部分称垛口。垛口中有上下两孔:其上为望眼,用以了望来犯之敌;下有射孔,用以射击敌人。垛口作用很大,它既能隐身防敌,又能有力射击敌人,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6)墙顶 城墙顶部是军队防御活动的通道,迎敌一面筑有2米高的垛口,另一面筑有高1米左右用以护身的女墙,墙顶通道一般较宽,可五马并骑,十人排行而走。地势陡峭处,路面筑成阶梯形的梯道。为了排除下雨时的积水,在墙顶还有排水沟等设施。在墙体内侧隔一定距离开有石砌或砖砌的拱形券门,中修磴道,直通墙顶,以便战士们上下。,(7)瓮城 呈长方形或圆弧形加筑在迎敌的城门之外,以使城门增加一道有力的防线,其迎敌的城台上往往还筑有箭楼。,往往雄峙在瓮城之迎敌城台上,与门楼遥遥相对,迎敌三面都开有一排排多层的箭孔,当敌人来犯时,可形成密集的射击点,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8) 箭楼,即紧接城墙外面深阔的城濠,它一正一负构成了双重的防御体系,在城门处往往还置吊桥。,(9)护城河,(10)钟鼓楼 古时,为“晨钟暮鼓”的报时以及报警之需,凡是重镇城内多建有钟鼓楼。如果四边的城门都开在中央,南、北、东、西四门相对,城内的街道便成十字形,一般钟鼓楼就坐落在这个十字路口附近,西安市内的钟鼓楼便是如此。,2、著名的城防建筑,明南京(原称应天府)城墙 明西安城墙 明平遥城墙,明南京(应天府)城墙,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至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 原建宫城、皇城、外郭城 已毁,仅剩都城城垣。原 有城门十三座:其中聚宝 (中华)、石城、神策、清凉四门保存至今。由于规模大,构思奇巧,建造精良,所以工事极为坚固,适宜防守。,明南京城墙的价值,(1)城垣内侧周长33公里,不仅是全国第一,而且为世界第一。 (2)城垣用巨大的条石砌基,用巨砖砌成,以糯米拌石灰灌浆作粘合剂,十分坚固。 (3)聚宝门规模最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城墙高1421米,系用桐油、石灰、糯米汁等混合物做粘合剂,垒砌巨砖而成,极为坚固。,(2)当时各道门都有内外两门: 外门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门是木质外加铁皮的两扇大门。,(3)数量众多、设置巧妙的藏兵洞 对外第一道城门中层筑有7个藏兵洞;下层两侧各有3个藏兵洞。马道外侧下方还各有一排五个藏兵洞,加起来总共有23个藏兵洞。据说每个藏兵洞可容纳士兵百人以上,共计可藏兵在3000人以上。这些洞除藏兵外,还可储备粮草和武器。,(4)三道瓮城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条宽11米的斜坡式登城马道,供守将骑马上城之用。,(5)一旦敌人闯入城门,千斤闸随即落下,阻断敌军后退之路,四面伏兵从城上射箭、坠石,可使敌军人仰马翻,可谓“关起门来打狗”、“瓮中捉鳖”。,中华门:冷兵器时代的防御体系,城门分四道,每两道之间为瓮城,共有三道瓮城。,明西安城墙,明平遥城墙,(二)古长城建筑,1、长城历史沿革(秦汉明) 2、长城主要结构(城墙、敌台、烽堠、关隘) 3、长城代表段落(八达岭、金山岭) 4、长城著名关隘(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1、长城历史沿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均选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战国时齐、魏、燕、赵、秦等国相继兴筑。 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 元前214年 将秦、赵、燕长城连接 起来,西起临洮,北傍 阴山,东至辽东,俗称 “万里长城”。,秦长城,长城以南的中原文明始终对于北方各族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东胡)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如果派大军追击 修筑长城既可隐身防敌,也可射击敌人,对自己非常有利 在当时还是刀、剑、弓弩等武器的情况下,对这些经常来回骚扰的游骑来说,高大的城墙确实是一道非常有力的障碍。,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时,匈奴已基本降伏。汉时修筑长城主要在河西,其目的是保护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的畅通、遏制匈奴的骚扰。 与此同时,为了防御匈奴的再次袭击,汉代不仅对秦长城进行大规模的修缮,而且在阴山以北修筑了两道平行的外城。,汉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汉长城东起辽东,西迄莆昌海(亦名盐泽,即今罗布泊),长10000公里,是汉武帝在三次征服匈奴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规模最大,不仅抵御了匈奴南下,而且保护了通往西域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汉长城,明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曾多次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7000公里以上。在长城沿线保存了许多雄关隘口。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朝统治者仅仅是逃之夭夭,有生力量并未被消灭,有可能还要卷土重来。 与此同时日益强大的东北女真族的兴起,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形成很大的威胁。 所以朱元璋取得全国政权之后,便把修筑长城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明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1)清朝时的疆域已超越长城以北; (2)随着火药的发明和武器的进步,在爆炸力大的铁炮面前,长城的防御作用已显得无能为力; (3)最重要的是清朝统治者改变了统治的策略,而采用怀柔政策,即用宗教和思想统治的办法代替对长城的修建。,清朝为什么没有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明长城,2、长城主要结构,们不能把长城只看作是一条线,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组有机的防御体系,这一防御体系以城墙为主体,其它还包括敌台、关隘、烽火台等一系列城防建筑。,(1)城墙 明长城的主体是城墙,城墙多建在蜿蜒曲折的山脉的分水线上。其构造按地区特点有条石墙、夯土墙和砖墙等。墙高约3至8米,顶宽约在4至6米之间。,(1)城墙,(2)敌台 城墙上每隔30至100米建有敌台。敌台有实心、空心两种。实心敌台只能在顶部瞭望射击,而空心敌台则下层能住人,顶上可瞭望射击。,(2)敌台,(3)烽堠 烽堠是报警的墩台建筑,都建在山岭最高处,相距约1.5公里。般烽堠用夯土筑成,重要的在外包砖,上建雉堞和瞭望室。 雉堞是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做掩护用。台上贮薪,遇有敌情,日间焚烟,夜间举火,依规定路线,很快传至营堡。,(4)关隘 凡长城经过的险要地带都设有关隘。关隘是军事孔道,所以防御设置极为严密。 一般是在关口置营堡,加建墩台,并加建一道城墙以加强纵深防卫。 重要关口则纵深配置营堡,多建城墙数重。,3、长城代表段落,长城的游览胜地主要有:北京延庆县的八达岭、北京怀柔县的慕田峪长城、河北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天津蓟县的黄崖关长城、河北秦皇岛市的山海关、甘肃嘉峪关市的嘉峪关等等。游览长城,不仅是使人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它撞击人的心灵,振奋民族精神。,(1)八达岭长城 我国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之一。因地势险要,历代都设重兵把守。,3、长城代表段落,(2)金山岭长城 盘桓在河北滦平县的大小金山岭上。明代初年徐达督修长城。1567年,戚继光镇守北疆,继续兴建众多敌楼和战台,使之成为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4、长城著名关隘,(1)山海关,万里长城第一关。其北踞燕山,南抵渤海,位居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长城城墙,(1)山海关,山海关筑于洪武十四年(共元1381年),关城平面呈方形,有城门四座,各门之上高筑城楼,现仅有东门保存完好。关城四周还有瓮城、东罗城等军事设施,形成关城外围的屏障。,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山海关奇事,海水潮 潮潮潮 潮潮潮落 浮云长 长长长 长长长消,山海关奇联,(2)居庸关,位于北京的昌平县。“居庸关”一名始自秦代,相传因秦始皇“徙居庸徒”(佣工)到此修筑长城而得名。三国名西关,北齐称纳款关,后改今名。现存关城建于明初。,(2)居庸关,关城位于长达20公里的深谷之中,是北京西北的门户。明代在关城设卫所,驻重兵把守,并统辖附近长城沿线的守军。,(2)居庸关,关城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云台建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以白色大理石砌成,正中开一石券门,门道可通车马。券门和券洞刻有浮雕图案,艺术价值很高。,嘉峪关,(3)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有“河西第一隘口”之誉,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3)嘉峪关,关城平面呈梯形,西城墙外侧又加筑了一道厚墙,使防御更加坚固。南北城墙外侧有低矮土墙与其平行,构成罗城。关城有东西二门,上面均有城楼。东西二门外建有瓮城。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3)嘉峪关,相传,当年建关时,工匠们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司马台长城,天津蓟县黄崖关,雁门关,第二节 建筑与居落类,宫殿、坛庙、寺院长城、关隘、古城墙亭、台、楼、阁厅、堂、榭、肪、廊桥、堰、堤、塘坊、表、阕、经幢古塔、城镇、村落、名居,中国三大建筑群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孔庙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泰山岱庙天贶殿,宫殿建筑,北京故宫,故宫午门,太和殿,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是清军入关前的清室宫廷。既有汉族庄重宏伟的特点,又有满族粗犷豪放的特色。,皇帝宝座和藻井,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天 贶 殿,坛 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人们为了纪念某些名人的功德而在各地所建立的各种祠庙,其中祭祀孔子的文庙曲阜孔庙最具有代表性。,祠庙,祭祀山川神灵的庙。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封建统治官吏设有家庙制度。家庙又称祠堂,即贵族、显臣世家大族祭祀祖先的宗庙。广州陈家祠就是典型代表。,古桥,既是解决交通的工程建筑,同时又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旅游观赏物,赵州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她们不仅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政治起过或仍在起着重大作用,现在又成为了颇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都江堰,牌坊,又称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旧时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宣扬封建礼教,牌坊具有表彰、纪念、导向或标志作用。,甘肃正宁罗川赵氏牌坊,华表乃为柱状标识物,华表的柱身上雕有精美的蟠龙纹,顶端有承露盘,盘上有蹲立的石狮,石狮是面南蹲立,表示盼望外出游玩的君王早日归来,料理朝政,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望君归”;,经幢,形状与塔相似,但是它系刻经之用,雕刻十分精美,陀罗尼经幢,开元寺遗物,寺已毁,唯留经幢,佛塔是为了纪念佛陀、保存佛舍利而建筑的。,西安大雁塔,河南开封铁塔,应县木塔,杭州六合塔,上海外滩,丽江古城,中国民居,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一、类型,中国民居有许多种.刘敦桢先生在一书中按平面形式把民居分为九种:北京四合院 、陕北窑洞 、客家围龙屋 、闽南土楼 、开平碉楼、 吊脚楼 、蒙古包、 傣族竹楼、藏族碉房。其中横长方形住宅是民居的基本形式,中间为明间,左右对称,以三间最普遍.四合院住宅在我国分布很广,北京最为典型.窑洞式穴居,分布在我国少雨的黄土高原地区。有单独的沿崖窑洞、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土窑洞, 以及天井地坑院落式窑洞,还有少数民族种类繁多的民居式。,中国民居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各异的特点,显示了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各地民居明显的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地方材料和传统的构造技术与方法的不同、环境的不同、防御要求带来的特点经济条件的差别、宗教因素对建筑形式的影响等等。,二、民族文化、传统,三 布局,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建筑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间的一副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 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单看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围绕纵横轴线形成前后左右对称的布局;单看庭院空间,也自成完整的格局;单看建筑群之间的相互连接的檐廊、转角回廊、院墙与垂花门等,也是自成格局的。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建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中国传统村镇中的佛塔、庙宇或戏台,住宅中的起居室或堂屋。要精心选择建筑组合中、人们生活或活动的中心部分作为主体建筑,把它布置在最重要的轴线部分,安排高大的房顶,显眼的外行体量。,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在低密度地区,建筑组合可以用小型房子以回廊、小路、小桥、花架、围墙等互相联结组成。 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如果不考虑渐进的层次,把许多房间混杂地罗列再一起,就不能反映社会与家庭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四合院,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一颗印,云南“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 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大土楼,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三至四层,最高为六层,包含庭院,可住五十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窑洞式,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窑或土坯窑三种。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干阑式,干阑式多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采用底层架空,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这类民居规模不大,一般三至五间,无院落,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对于平坎少,地形复杂的地区,尤能显露出其优越性。 应用干阑民居的有傣族、壮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颇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石为支撑,上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人考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基础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中级英语II知到智慧树答案
- 护理重点环节应急预案试题+答案
- 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制度试题(含参考答案)
- 水利工程师-水利工程管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城管执法服装定制化采购及质量监控制度合同
- 2025车展场地租赁合同范本-附带增值服务条款
- 2025年度速记服务保密协议及数据安全保护合同
- GB/T 702-2017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2023年浙江宁波自考专科07038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实复习资料
- GB/T 18970-2003饲料添加剂10%β,β-胡萝卜-4,4-二酮(10%斑蝥黄)
- 履带式管道机器人方案
-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优秀等次)
- 不锈钢棚施工方案
- 医用高等数学定积分课件
- 深加工结转操作标准流程
- 溺水伤亡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2022年有子女离婚协议书手写
- 公路硬化报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