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黄鹤楼》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黄鹤楼》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黄鹤楼》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鹤楼复习题一根据拼音写汉字。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yi)_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lng zng )_,上(y)_河汉,下临江流;重檐(y gun )_,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jng w_之最也。二解释词义。1释下列加点的字。(1)州( )城西南隅( )(2)费讳登仙( )(3)尝( )驾( )黄鹤返憩( )于此(4)遂( )以名( )楼。”(5)观其耸构( )巍峨( )(6)高标巃嵸( )(7)上倚( )河汉( )(8)重檐( )翼馆(9)四闼( )霞敞( )(10)坐窥井邑( )(11)亦荆吴形胜( )之最也2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一词多义)(1)【于】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其】观其耸构巍峨( ) 坐其中,颓然碧窈 ( )(3)【以】遂以名楼( ) 以实奇( )一儿以日初远( )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隅】州城西南隅( )乘隅下垒石( )(5)【之】事列神仙之传( )亦荆吴形胜之最( )主人处处款之( )3词类活用。(1)遂以名楼( )(2)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3)重檐翼馆( )三翻译下列的句子。(1)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译文: (2)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译文: (3)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译文: (4)亦荆吴形胜之最也译文: 四阅读理解。1课文节选自_,作者是_,_代人。黄鹤楼与 、 ,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 的特点,描述了 ,交代了 ,表达了 。2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写过有关黄鹤楼的诗,请默写其中的两首中的名句。(1)_(2)_3用原文语句填空。(1)黄鹤楼一文用了8句对偶句,或铺陈,或夸张,或比喻,对黄鹤楼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如用“_”一组对偶句,强调了黄鹤楼名称由来之证据充足。又如“_”一组对偶,极力铺陈黄鹤楼高大雄伟之能事。又如“ ”一组对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之情态。(2)黄鹤楼中具体描写黄鹤楼的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是: , , , ; , , , 。(3)黄鹤楼中直接赞美黄鹤楼景色的句子是: (4)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 是写远景, 是写近景。4文章介绍了黄鹤楼的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答: 5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 6本文语言优美而极具感染力,试赏析“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句。(3分)答: 7。崔颢的诗黄鹤楼和本文在内容上有哪些异同?(3分)答: _黄鹤楼【参考答案】一祎 巃嵸 倚 翼馆 荆吴二1、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隅:角落。登仙,成仙。驾:乘、骑。憩:休息。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巃嵸:高耸的样子。倚:靠着。河汉:银河。重檐:两层屋檐。闼:门。霞敞:高敞。井邑:城乡。形胜:山川胜迹。2、(1)在;到。(2)它,指黄鹤楼;它,指水阁。(3)用;因为;认为;凭借;如4)角落;边沿地方。(5)无实义,不译;结构助词,的;我们。3、(1)名词作动词,命名。(2)副词作名词,最美的地方。(3)古代建筑的飞檐,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三(1)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2)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3)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4)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四1、文苑英华 阎伯理 唐 岳阳楼 、滕王阁 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 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 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 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2、(1)唐代崔颢的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2)唐代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答:(1)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耸构巍峨,高标巃嵸。/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上倚河汉,下临江流。(2)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3)亦荆吴形胜之最也。(4)坐窥井邑,俯拍云烟。4、黄鹤楼的地理位置、黄鹤楼命名的由来、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5、答:这样就给这座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的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的主旨服务,为下文埋下伏笔。 6、答:相同点:都写到和黄鹤楼相关的传说,都写到登楼所见、所感。不同点:本课重在介绍说明,崔诗重在抒情;本课表达热爱山川和仰慕仙人的思想,崔颢的诗抒发思乡之情。7、这句用了对偶的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