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古克烈部族源考述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INNERMONGOLIASOCIALSCIENCKSJan.20o6V01.27.1蒙古克烈部族源考述蔡凤林(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关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草原强大部族克烈部的族属,学界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对于该部族源,不能妄断他们就是原蒙古人胤嗣或是突厥,回鹘(纥)人后裔,其原因就在于此部所包含的部族成分极为复杂,主要是较早移居漠北草原的九姓鞑靼,即在政治上统括留居漠北的回鹘人和其他突厥人余部后形成的复合群体;克烈这一名称,应源于漠北地名哈喇和林.关键词克烈;回鹘;鞑靼;哈喇和林;复合群体中图分类号】K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81(2006)01-0046-06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时,有一个强大的部族叫克烈部,该部在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此部的族源,伯希和曾指出:有关蒙古民族起源的传说是否一概不适于他们,现在还很难说,客列亦惕人是否是深受突厥人影响的蒙古人,还是正在和蒙古人同化之中的突厥人,无论如何,许多客列亦惕人的称号是突厥称号.-】J(亦邻真则认为:克烈人不像是原蒙古人.除了突厥化的叙利亚教名之外,见于史书的克烈人名几乎都是突厥语.如果他们是原蒙古人,那也是突厥化程度最高的.他还指出,史集?部族志把克烈同乃蛮,汪古,唐古,畏兀儿,乞儿乞思放在一起,作为第三编,从而把他们同蒙古各部区别开来,是耐人寻味的-2J.周清澍在探寻汪古人族源时依据史集的部族分类立论,认为克烈,乃蛮和汪古可能是突厥,回纥相继称雄于蒙古草原以后的余部3J.冯承钧,陈得芝都主张克烈人就是辽代阻卜即鞑靼人的后裔儿.不难看出,学界对克烈部族源可谓众说纷纭.但他们是否为原蒙古人的胤嗣或者就是突厥,回鹘人的余部还当讨论.我认为,此部所包含的部族成分极为复杂,主要是较早移居漠北的九姓鞑靼人在文化上相当程度地突厥化后,又成为政治上统括留居漠北的回鹘(纥)人,突厥人的复合群体;克烈这一名称,应源于漠北地名哈喇和林.拙文就此问题略做论述,望方家赐教.据史集记载:克烈部是以人数众多的部落,军队和古代的君主驰名,与蒙古诸部相似:在风俗,习惯,方言,词汇上彼此相近.第1l卷第2分册,144)构成克烈部的主要成分应为操蒙古语之部族的九姓鞑靼人的后裔.鞑靼人即在史集和蒙古秘史中出现的强大部族塔塔儿人.将他们的收稿日期】2005-0718作者简介蔡凤林,男,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主任,副教授.族属归类于操蒙古语之部族应是定论.史集所载塔塔儿人有六部:秃秃黑里台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奎因塔塔儿,帖烈惕塔塔儿,察罕塔塔儿和不鲁恢塔塔儿,并说:(他们)有这样一种习俗:凡出身于这个部落的人,如果他是男人,他就被称为秃秃黑里台,如果是女性,则称为秃秃黑里真E6第卷第分册坫鹋男性姓氏加后缀台,女性姓氏加后缀真,以确定其族属,这是古代蒙古语中最常见的构词现象之一.因此,塔塔儿应属于蒙古语部族.约立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的磨延啜碑有一段话:四月(因原碑文磨损脱字,从译文上看不出确切年代,但根据其前后文,当是747年4月,或是747年和750年间某一年的4月)初九,我打了仗,在那里刺杀了.我抢来了他们的马群,财物,姑娘,妇女.五月,他们跟来了.八姓乌古斯,九姓鞑靼全都来了.在色楞格河西,yilun河南,直到sip泉而来(此处原文缺字)直到色楞格河,他们布置了军队.五月二十九日我打了仗.在那里刺杀了.我(把他们)挤到色楞格河并刺杀了.我击溃了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沿着色楞格河下游逃去.我渡过色楞格河继续追赶该月十五日,在Kayra泉及三birku地方,我与鞑靼人打了一大仗.一半人民内属了,一半人民在这条史料中,九姓鞑靼人和八姓乌古斯都是作为回鹘磨延啜可汗的敌人出现的,敌对双方在色楞格河流域摆开了战场.磨延啜可汗在色楞格河东面布置军队,并渡过色楞格河追击八姓乌古斯人和九姓鞑靼人;八姓乌古斯人和九姓鞑靼人被击败后,沿着色楞格河下游逃遁,据此,其游牧地大概在色楞格河下游.九姓鞑靼人役属回鹘汗国,且与回鹘人关系密切.撰写于1O世纪的着作世界境域志,将西迁至天山一带的回鹘部众称作九姓古斯人,并且说达怛人也是九姓古斯人的一种7(t8).九姓古斯人即九姓乌古斯人,他们和十姓回鹘构成了8世纪中叶以后统治北方草原的回鹘汗国的核心部族.世界境域志记载的达怛人为九姓乌古斯人之一种虽属误记,但却反映出九姓乌古斯人与鞑靼人关系极为密切.此达怛应指九姓鞑靼.九姓鞑靼被回鹘汗国征服后,可能在距离九姓乌古斯部较近的地方游牧,因而关系较密切.贾耽人四夷道里记回纥道里中记载:又五百里至鹧鹈泉,又十里人碛,经雇鹿山,鹿耳山八百里至山燕子井.又西北经密粟山,达旦泊,野马泊,可汗泉,横岭,绵泉,镜泉,七百里至回纥衙帐.鼾.卷?地理志七.同书还载:贞元宰相贾耽考方域道理之数最详,从边州人四夷,通驿于鸿胪者,莫不毕纪.当代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称:唐代的地理学家以魏王泰和李吉甫,贾耽最为有名.l9贾耽所记回鹘路线是在鹧鹈泉附近(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西北部的中蒙边境一带)进人大戈壁滩,行进1500里左右到达位于鄂尔浑河上游的回鹘可汗牙帐所在地,路程大致可信.值得注意的是,自山燕子井到回鹘牙帐之间有一个达旦泊,泊名应因鞑靼人在其周围游牧而得.而且,自山燕子井至回鹘牙帐之间的路途只有700里.基此,达旦泊离回鹘牙帐就不会太远.再据所经地次序,近达旦泊有一可汗泉,可汗泉或因回鹘可汗游牧而得名,故达旦泊应在漠北腹心地带.如若事实确立,此部鞑靼人当与回鹘核心部落关系密切.岑仲勉以为(唐)德宗之世(780804年),达旦已居回鹘之南及西南m(啪,当非臆说.日本学者前田直典在十世纪c:扫c于否九族鞑靼一文中认为:三十姓鞑靼在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石勒喀河方面;九姓鞑靼居住于其西部一直到色楞格河东的地区;从隋书和唐书对室韦的记载来判断,与其把三十姓鞑靼视为由三十个诸部联合而成的部族集团,倒不如认为它是对丝毫不存在政治统一的多达三十个部的同种小部族的总称.九姓鞑靼在种类上与三十姓鞑靼不同突厥和回纥都与它激战,这是因为它的住地不仅接近突厥和回纥,而且通过和突厥与九姓铁勒的接触,在鞑靼人中最早文明开化,是由九个部族构成的相当强大牢固的部族联合体11(P.248).耿世民译阙特勤碑东面第4行,见林斡着突厥史附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北方草原某地因某一部族在此游牧而得名的事例很多,如北魏太武帝时期因漠北铁勒人迁居,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被称为敕勒川.47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王延德出使高昌,初发时西北行至古回鹘城附近,乃西南行Do(P.84).据其西州程记记载:初自夏州历玉亭镇,次历黄羊平,其地平而产黄羊,渡沙碛,无水,行人皆载水,凡二日至都罗罗族次历羊家喁子族,族临黄河次临茅女王子开道族,行人六窠沙,沙深三尺,马不能行,行者皆乘橐驼次历楼子山,无居人,行沙碛中次历卧羊梁劾特族,地有都督山,唐回鹘之地.次历大虫太子族,族接契丹界次历屋地目族,盖达干于越王子之子也.次至达干于越王子族,此九族达靼中尤尊者.次历拽利王子族,有合罗川,唐回鹘公主所居之地,城基尚在,有汤泉池.传日,契丹旧为回纥牧羊,达靼旧为回纥牧牛,回纥徙甘州,契丹,达鞑遂各争长攻战上述漠北各部中,一部分应属九姓鞑靼.疑卧羊梁劾特族即为九姓鞑靼一支.卧羊梁劾特族,即卧梁劾特族,固可与蒙古初期之Urian.guit或Uriankhit(即兀良哈族)相比定附.此部活动之地有都督山即于都斤山(杭爱山),唐回鹘之地,他们先于蒙古部占居肯特山.成吉思汗远祖孛端察儿从肯特山(杭爱山一支)附近掳来的妻子名叫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兀良合真,即兀良合姓女性,故兀良合人应属蒙古语族.突厥,回鹘汗国时期移居漠北腹地的鞑靼人应为数不少.突厥诸族称霸草原时,这些鞑靼人受制于突厥,回鹘汗国,并在文化上相当程度地突厥化.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灭亡,离回鹘汗廷较近,且在文化上深受突厥,回鹘浸润的九姓鞑靼人渐次在漠北腹地强盛,建立了包括留居漠北的回鹘人在内的政治联盟.成书于1079年,详纽记载东方诸部情况的突厥语大词典,对于都斤山作出这样的解释:鞑靼草原地名,距回纥国不远.位于漠北腹地的于都斤山,此时已被称为鞑靼草原一个地名,可见,至晚在11世纪中后期,九姓鞑靼人已成为漠北草原的主体部族了.史集云:塔塔儿部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已经是大部分蒙古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第卷第吩册,蜥所述盖指此时.与乃蛮,篾儿乞等部相比,历史上克烈部与蒙古部曾多次提携合作,若没有相当一致的文化背48景,恐难做到这一点.史集称克烈部与蒙古部在风俗,习惯,方言,词汇上彼此相近当非空穴来风.克烈部的主要部分应是讲蒙古语的九姓鞑靼人,是他们率先实现了北方草原相当程度的蒙古化,而后成吉思汗继承了他们所有的政治和文化遗产,建立了蒙古帝国.回鹘亡国后,回鹘人多数西迁或南下,但在漠北也有部分回鹘人留居故地,后被契丹统治.辽朝对属国,属部官,大者拟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恩威兼制,得柔远之道12,百官志).辽廷统治西北诸部的机构中有一回鹘国单于府应予注意.从总体来看,辽朝管辖回鹘的机构有甘州回鹘大王府,高昌国大王府,阿萨兰回鹘大王府(亦日阿思懒王府),沙州回鹘敦煌郡王府.通过这些机构,辽廷似乎能把西迁回鹘人尽置于统治之下,而惟独回鹘国单于府不知辖治何处回鹘.匈奴人被西汉军队赶出河套地区,逃至漠北后,单于府龙廷设在鄂尔浑河上游,自此漠北便在中原人心目中成为单于国.辽太祖天赞三年(924年)八月,耶律阿保机进军漠北,次古单于国,登阿里典压得斯山,以庸鹿祭.九月丙申朔,次古回纥城,勒石纪功,庚子,拜日于蹄林:_l2卷,太祖纪下)叭.古单于国,古回纥城应指漠北腹地及回鹘可汗牙帐所在地哈喇和林城附近.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年)十一月,石烈太师阿里底杀辽西北路节度使,西奔窝鲁朵城,盖古所谓龙廷单于城也12,萧图玉传1378).窝鲁朵城必为突厥,回鹘汗国牙帐所在地,故被辽人称为龙廷单于城.辽太宗会同三年(940年)五月,回纥单于使人乞授官,诏加刺史,县令12秘,太宗纪下辽兴宗重熙二十二年(1053O/4/,里一IT,此据宋王明清挥尘前录卷4所引,民国上海涵芬楼影印本.引自摩?喀什噶里着作的土耳其文译本PivannuLugat一丑tTurkTercumesi.Ankara19391943,T.1.138页,第5行,参阅G.BroeklmannMittelturkischerWortschatz,BibliothecaOrientalisHungarica,I.布达佩斯一莱比锡,1928年,第246页.年)十二月,诏回鹘部副使以契丹人充|l2?<兴宗纪三>.辽朝以刺史,县令加回鹘单于,并以契丹人充回鹘部副使,示此回鹘单于或回鹘部离辽廷近迩,故辽廷专设回鹘国单于府以治理他们.回鹘失国与黠戛斯攻击有关.但是,据新唐书卷217(坚昆传载:黠戛斯首领阿热破杀回鹘可汗焚其牙及公主所庐金帐者乃悉收其宝赀,并得太和公主,遂徙牙牢山之南.牢山亦日赌满,距回鹘旧牙度马行t五日.赌满山,即贪慢山,今萨彦岭.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十月,黠戛斯遣将军踏布合祖等至天德军,言:先遣都吕施合等奉公主归之大唐,至今无声问,不知得达,或为奸人所隔.今出兵求索,上天人地,期于必得.又言:将徙就合罗川,居回鹘故国.培翩嘟据岑仲勉考证,合罗川即为元初和林川,即可敦城近地,绝无容疑.】啪.会昌四年(844年)二月,黠戛斯遣将军谛德伊斯难珠等人贡唐朝,言欲徙居回鹘牙帐,请发兵之期,集会之地.上赐诏,谕以今秋可汗击回鹘,黑车子之时,当令幽州,太原,振武,天德四镇出兵要路,邀其亡逸,便申册命,并依回鹘故事卷247,P.).回鹘汗国灭亡后,黠戛斯可汗为争雄漠北,屡求唐朝册命,会昌六年(846年)九月,册黠戛斯可汗使者,以国丧未行,或以为僻远小国,不足与之抗衡;回鹘未平,不应遽有建置.诏百官集议,事遂寝.撒啪.从史料中或以为僻远小国,不足与之抗衡为由,拒绝册封,可知,回鹘亡国已六年,黠戛斯汗廷犹未徙至回鹘牙帐故地.岑仲勉先生以为迨回鹘失国,黠戛斯似尝一度占居回鹘都城,然为时不久.】.的论证当切中肯綮.据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开元中,回鹘渐盛有十一都督:一日药罗葛,即可汗之姓;二日胡咄葛;三日咄罗勿;四日貘歌息讫;五日阿勿嘀;六日葛萨;七日斛温素;八日药勿葛;九日奚耶勿0新唐书卷217(回鹘传上中载:回纥其部落日袁纥,薛延陀,契羽,都播,骨利于,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霄,凡十有五种.而史集记载:札剌亦儿部包括十个大支,其中每一支分别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部落;他们排列如下:札惕,脱忽剌,弘合撒兀惕,古篾兀惕,兀牙惕,你勒罕,古儿勤,朵郎吉惕,秃里,尚忽惕.第卷第分册PP-15o)细训上述部名就会发现,回鹘各部与札剌亦儿各支在称谓上存在许多相似甚至一致之处.其中,疑药罗葛即后来的押剌伊而即札剌亦儿,而阿勿嘀(阿跌),斛温素(浑),咄罗勿(同罗),奚耶勿(契羽),多览葛,拔野古,奚结,则分别能与札剌亦儿部的札惕,弘合撒兀惕,脱忽剌,古篾兀惕,多郎葛,兀牙惕,古儿勤部相对应,此绝非偶同.回鹘汗国统辖的诸部可分为本部与属部.本部包括以药逻葛氏族为首领的十回纥集团及被统称为九姓的契羽,都播,骨利于,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雷等部.如若上述部名对应无误,则回鹘人子嗣对后来的蒙古草原民族成分的影响至大.固然,从史书记载还不能保证两唐书所举回鹘各部均操回鹘语,但他们当中定有部落讲回鹘语.甚至可以认为,回鹘亡国后,其主要部族药葛逻氏并没有完全远走他乡,而是有相当数量的部众仍然留居漠北腹地哈剌和林地区.王延德所记拽利王子族即应为回鹘药逻葛部后裔,他们的居地有合罗川I,唐回鹘公主所居之地.据岑仲勉阐释:拽利王子族所住地非他,盖昔突厥,回纥相继建都之地,而蒙古和林都城之附近也.0.史集亦记:札剌亦儿部他们的禹儿惕为哈剌和林的合迪马地方0第卷第分册?149)此亦佐证药逻葛与札剌亦儿之间具有渊源关系.历史上,札剌亦儿部和蒙古部因草场纠纷而相互残杀过,旋即札剌亦儿部被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征服,沦为蒙古部斡脱古一孛斡勒,一直到成吉思汗时代.但是,不能妄言札剌亦儿部悉数沦为蒙古部家奴,受此厄运者惟少数部落.元史卷1世祖纪载:时帝功德Et盛,若朵郎吉,若LIIIJL,若芒兀诸部,皆慕义来降.看来朵浪吉惕甚至札刺亦儿部是到成吉思汗时代后才服从蒙古部.而此前已强大的札剌亦儿部,对克烈部的形成不能没有影响.元史卷119木华黎传载:木华黎,札剌儿氏.世居阿难水东.此易误导人们以为札剌亦儿部世代在鄂嫩河流域游牧.事实上,据史集记载:札剌亦儿部在斡难地区有他们的一部分营49地.】第卷第分册钾虽然史籍没有明确提供此方面的信息,但札剌亦儿部中应有部分部落留居故地哈剌和林地区,后来成为克烈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疑札剌亦儿部十支当中的秃里和尚忽惕,分别是克烈部中的只儿斤,撒合亦惕二部;而回鹘联盟中的咄罗勿(同罗),都播二部,又疑为克烈部中的董合亦惕和土别延二部.元史卷134也先不花传载:也先不花,兄弟四人,长日脱不花,次日克烈哥,季日哈剌阿忽拉.方太祖微时,怯烈哥深自结纳,后兄弟四人皆率部属来归.太祖以旧好,遇之特异他族,命为必阁赤.怯烈哥本为克烈人,后被成吉思汗任命为必阁赤长,说明怯烈哥懂得文字.根据乃蛮人,蒙古人借用畏兀儿文字的情况推断,怯烈哥掌握的文字亦为畏兀儿文字,克烈部与回鹘人后裔畏兀儿人之间文化关系密切.许有壬圭瑭小稿卷1O怯烈公神道碑记载,镇海出身于怯烈祖即克烈部.元史卷120(镇海传亦记镇海为:怯烈台氏.初以军伍长从太祖同饮班珠尼河水,与诸王百官大会兀难河,上太祖尊号日成吉思皇帝.镇海是在成吉思汗和王汗反目后随蒙古部而去,他为蒙古帝国历代大汗所器重.据加宾尼行纪所述,贵由汗在位时,镇海任丞相兼书记员之职】.尤应值得注意的是,长春真人丘处机西游时是镇海沿途担任翻译,他们路过回鹘地区,而且回纥昌八剌城(今昌吉),其王畏午儿与镇海有旧】卷上.由此可以推知,镇海应懂得回鹘语.进一步则当关注镇海的族属问题.据蒙鞑备录载:回纥有田姓者,饶于财,商贩钜万,往来于山东河北,具言民物繁庶与糸L同.长春真人西游记称镇海为田镇海或田相公,由是可知镇海姓田氏.基于此,王国维疑蒙鞑备录所云回纥人田姓即镇海,认为:此书云镇海回回人,决非无根.呦王氏之见断不容指为虚诬.我们认为,镇海或是留居漠北的回鹘人后嗣,至13世纪时仍固守本族语言文化.克烈部成分绝非单一,除涵有九姓鞑靼和回鹘人后裔之外,该部中尚有他族加入.元史卷12o(LA.JL火者传载:LAJL火者传,赛夷人.赛夷,西域部之族长也,因以为氏.火者,其官称也.LAJL初谒太祖于军中,一50见异之.太祖与克烈汪罕有隙.一夕,汪罕潜兵来,仓卒不为备,众军大溃.太祖遽引去,从行者仅十九人,LAJL与焉.成吉思汗灭王汗之前,所部中有西域人存在.成吉思汗在军中见LA.JL,或在与王汗合作时在克烈部中认识此人.史集记载了克烈部的一支叫撒合亦惕,疑此部即为上引赛夷人.倘如此,撒合亦惕部应为西域部族.元史卷124速哥传云:速哥,蒙古克烈氏,世传李唐外族.李唐外族乃鲜卑人,此说若属实,则克烈部中有鲜卑人后裔,此亦说明,草原古族后人至13世纪时犹有在漠北活动者.元史卷130(不忽木传载:不忽木世为康里部大人.康里即汉高车国也.祖海蓝伯,尝事克烈王可汗.王可汗灭,即弃家从数千骑望西北驰去,太祖遣使招之,答日:昔与帝同事王可汗,今王可汗既忘,不忍改所事.有古族康里人事王汗,克烈部中留存鲜卑人子嗣,何足为奇.此外,辽朝管辖西北诸部的机构中,有西突厥国王府和突厥国王府,疑后者是为辖治留居漠北的突厥人而设.胡峤陷虏记记载契丹国西有单于突厥】帮?t四夷附录第二);辽太宗天赞三年(924年)八月耶律阿保机征漠北时,诏砻辟遏可汗故碑,以契丹,突厥,汉字记其功】卷?太祖纪下眦们.似乎均在暗示辽代仍有突厥人居住漠北之消息.据史集和蒙古秘史记载,克烈部游牧地大致位于以鄂尔浑河上游的哈喇和林和杭爱山为中心的地区.史集云:王汗本人的夏营地为:塔兰一古泄兀儿,答班和纳兀儿;他的右翼军的禹儿惕为:秃勒速坛和札勒速坛;左翼的禹儿惕为:亦剌惕和塔剌惕,爱只额,古秃坚,兀鲁惕,兀古鲁惕和帖儿的惕.冬营地:兀帖勤一沐涟,斡伦一古儿勤,脱失,巴剌兀,失列,忽鲁孙,斡脱古一忽兰,札剌兀儿一忽兰.第蜷第吩册嘶聊其中塔兰一古泄兀儿,答班和纳兀儿应为金代达兰答巴地区;兀帖勤一沐涟为于都军河;斡脱古一忽兰即金代之月帖古忽兰山,元代之靴铁钴胡兰山;秃勒速坛应为土拉河流域.北方民族,多据所依自然环境之特征,尤多以赖以生息之森林,河流,山脉名称命名.如史集记载:阿合赤一额里部落古代没有这个名称.乌古思诸部来到这些地区时,其中一部,在森林里有营地(禹儿惕),便被称做这个名称,阿合赤一额里意即森林人;犹如有些蒙古部落,其禹儿惕在森林附近,便被称为槐因一亦儿坚,即森林部落.】第卷第分册川.辽西北有一强部叫耶睹刮部,对辽廷威胁甚大,其名称亦应源于此部所居之地于都军山.古代蒙古人命名某一部落或部族时亦如此.如巴牙兀惕部落:有若干分支,但其中着名的有两个分支;一支为者台,它又被称为巴牙兀惕,另一支为客赫邻一巴牙兀惕.者台是蒙古斯坦的一个河谷.因为他们的营地曾在那里,所以他们与这个地方有了关系,河谷名称成了他们的专有名词.而住在草原上的那些人,则被称为客赫林(原野之意)一巴牙兀惕.】第卷第分册,P.287)史集云:森林部落的蒙古人人数很多,他们使外人感到迷惘,因为凡禹儿惕位于森林地区的一切部落,都被称为森林部落.这样,泰亦赤兀惕部由于他们的营地在蒙古人,乞儿吉思人和巴儿忽惕人地区之间,也是森林部落.】第卷第分册?蒙古人称森林为Taiga,泰亦赤兀惕部名显然是与Taiga这个词有关,意为林木中的人.13世纪有一巴儿忽惕部落,其名称亦源于地名.史集称:他们被称为巴儿忽惕,是由于他们的营地和住所位于薛灵格河彼岸,在住有蒙古人并称为巴儿忽真一脱窟木地区的极边.】第卷第分册.198)作为北方草原的腹心,鄂尔浑和色楞格河上游以及杭爱山脉,依山傍水,沃野平川,是建立游牧政权的理想区域.匈奴,突厥,回鹘等汗国的牙帐均坐落于此,绝非对政治地理之偶然选择,因为这里适于建都.阙特勤碑中云:没有比于都斤山再好的地方.统治国家的地方是于都斤山如果你们住在于都斤地方,你们将来保国家.元人耶律铸有下龙庭诗吟颂成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提案结构表
- 电工入厂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驾考题库搞笑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数学圆锥曲线试卷及答案
- 电子科技行业责任承诺书3篇
- 浙江高级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质量控制过程监控及改善策略模板
- 服务民众增强效能承诺书9篇范文
- 会议组织与执行标准化模板
-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统计与分析模板
- 仿真绿植合同模板
- 赠与协议书模板(2篇)
-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
-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第1章机械运动章末提升核心素养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 邮件分拣业务外包管理服务方案
- DB3501-T 011-2022供水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 DL∕T 5853-2022 火力发电厂烟囱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G-TJ08-2090-2020
- SYT5405-2019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咖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2年版)(Word精排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