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六年级学习样稿.doc_第1页
数学与生活六年级学习样稿.doc_第2页
数学与生活六年级学习样稿.doc_第3页
数学与生活六年级学习样稿.doc_第4页
数学与生活六年级学习样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购新车后的疑惑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辆我期盼已久的变速自行车,由于是多档变速,我想必须先了解一下车的性能,我问销售员,这辆车拥有多少档变速啊?销售员数了数车上的齿轮对我说:“一共有24档变速。”我也蹲下身子对车轮上的齿轮数了数,可发现一共才11个齿轮啊,最多应该是11档变速,怎么是24档呢?还没等我仔细思考,妈妈结了账,就匆匆回家了。到了家,还是对销售员的解释不理解,我打开电脑,怀着满怀疑惑的心情上网查了有关资料,发现11个齿轮并不代表有11个档,而我又仔细观察车齿轮的分布情况,发现原来车的前面和后面的齿轮数是不同的,前面一组有3个齿轮,后面一组有8个齿轮,而脚踏部分链接的是前齿轮组,再通过链条连接后齿轮组,我想前齿轮组和后齿轮组搭配一共有多少种组合呢?我想起上学期数学课学过的解决问题策略的方法,计算了一下,前面一组的3个齿轮任意一个可对应后面一组8个齿轮中的任意一个,这样一共可产生3824种组合,我想这才是所谓24档变速的真正含义,而不是简单的3+811,终于搞清楚了“变速”的正真含义,心里很高兴。后齿轮组:前齿轮组: 初步解开疑惑买了车,不骑怎么行,查完资料,我便骑上车,准备在小区里骑上一圈。再骑的过程中,我发现车在行进的过程中,变换档速,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到速度的快慢与使用力度的大小。充满好奇心的我急忙跳下车来,想更深入的了解车的工作原理,自行车是如何实现变速的呢?为什么要那么多齿轮呢?我把车停好,原地试着用手转脚踏板,仔细观察齿轮、链条以及后轮胎的运动状况,发现以下几点:自行车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自行车是后轮驱动前轮,也就是脚踏部位的前齿轮组通过链条连接带动后齿轮组,后齿轮组又带动后车轮做圆周运动,后车轮同时推动前车轮一起运动,这样车的行驶速度就由后轮的转动速度所决定的(而不是有前轮决定的),而后轮的运动速度是由后齿轮的转动速度所决定的,这是我得到第一个结论。发现每个齿轮的大小都不同,也就是齿轮的直径都不同,那齿轮的大小与车速有什么联系?有那些规律呢?还是通过做实验来研究吧。 学以致用,继续探索.发现之旅通过前面的实验与研究,我又想到了以下几点问题。(1)通过前齿轮组和后齿轮组搭配组合,可以推测出前齿轮转动一周,后轮胎运行圈数,圈数越多表示速度越快。(2)由于前齿轮的半径相对容易测量,而后齿轮由于构造复杂,很难测出半径,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推算出每个后齿轮的半径呢?我于是向爸爸提出了我的设想,爸爸夸我说“你想到的问题很好,说明你动脑筋了,我们还是一起动手通过做实验来探索自行车的奥秘吧!”说干就干!。为了研究方便,我在车轮胎处用白粉笔标出了一个记号,便于数轮胎的转动圈数,把前齿轮固定在最大一个(1#齿轮),将链条分别挂上后面8个齿轮(齿轮从大到小为1#8#),然后慢慢转动脚踏板转动一周(即1#前齿轮转动一周),分别记录下后轮胎转动的圈数,另外用卷尺测量出轮胎的半径R=34厘米,前1#齿轮半径R=8.5厘米。注意:在转动脚踏板的时候速度一定要很慢,如太快的话由于惯性后轮会转的太快,使得测量的圈数不够精确。计算表格:前齿轮号后齿轮号后轮胎运行圈数(圈)车前进距离L(米)后齿轮半径d(厘米)1#1#1.42.997.731#2#1.73.6351#3#1.94.064.471#4#2.254.803.781#5#2.65.553.271#6#3.16.622.741#7#3.57.472.431#8#48.542.13通过之前的观察,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公式:通过测量以上数据可计算出脚踏板转动一周,车前进距离L(米),也可以算出每个后齿轮1#8#的半径。 轮胎运行距离L(米)L = 2R x 圈数=2x3.14x0.34 x 圈数 = 2.135 x 圈数(其中R为轮胎的半径)L = 2.135 x 圈数求后齿轮半径d因为前齿轮转动一圈链条运行的距离与后齿轮运行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可以通过列一下方式,得到齿轮的半径。(2R) x 1=(2d) x圈数 (其中R为前齿轮的半径) (28.5) x 1=(2d) x圈数 后齿轮半径对d = R /圈数 = 8.5/圈数 研究结论和感悟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发现,在前齿轮一定的情况下,后齿轮的半径越大,车的速度越慢,后齿轮的半径越小,车的速度越快。变速自行车最大的特点在于能调节前后的齿轮的组合,以达到使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力量。后轮上有好几个大小不同的齿轮,调节变速器可使链条挂在不同齿轮上,这样的话,同样是蹬一整圈,链条行进长度相同,但齿轮及其所带动的车轮转过的圈数却不同,由此变速,后齿轮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