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配网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配网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配网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配网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配网设计作业指导书- 49 -目 录前 言3一、变配电部分41. 新建独立电房设计41.1 适用范围41.2 设计作业流程41.3 设计作业内容41.4 作业要求及作业方法62新建附属电房设计152.1 适用范围152.2 设计作业流程152.3 设计作业内容152.4 作业要求及作业方法163原有电房设备改造设计203.1 适用范围203.2 设计作业流程203.3 设计作业内容203.4 作业要求及作业方法214新建箱式设备设计315原有箱式设备改造设计316. 变配电部分材料统计方法31二、电缆线路部分31三、架空线路部分31四、工程整体设计31五、配网设计常见变更问题分析31六、各区对配网工程的特殊要求31前 言一、变配电部分1. 新建独立电房设计1.1 适用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有涉及新建独立电房的10kV及以下等级配网工程设计项目,设计内容包括电房土建、电房平面布置、电气结线、自动化配置、电房地网、电房安健环配置等。设计准备与建设方勘查现场绘制电房初步方案图电房区域地形、地质、地下管线勘测探图纸设计整合项目相关图纸并进行内部校审1.2 设计作业流程1.3 设计作业内容作业流程作 业 内 容备 注1.设计准备1.1了解项目概况必须进行1.2工器具准备必须进行1.3现场勘查安全技术交底必须进行2.与建设方勘查现场2.1现场测量必须进行2.2现场拍照必须进行2.3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必须进行3.绘制电房初步方案图3.1绘制简单的电房总平图(四至图)必须进行3.2绘制简单的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3.3向相关专业人员咨询方案可行性地形复杂的项目需进行4.电房区域地形、地质、地下管线勘探4.1电房区域地形勘测必须进行(外委)4.2电房区域地质钻探必须进行(外委)4.3电房区域地下管线勘探必须进行(外委)4.4勘探报告评估必须进行5.图纸设计5.1绘制电房10kV系统一次结线图必须进行5.2绘制电房0.4kV系统一次结线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5.3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主控单元端子排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5.4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扩展单元端子排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5.5绘制电房总平图必须进行5.6绘制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5.7绘制电房电气立面布置图必须进行5.8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必须进行5.9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剖面图必须进行5.10绘制电房地网图必须进行5.11绘制电房防雷接地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5.12绘制电房照明设施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5.13绘制电房安健环设施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5.14绘制电房警示牌、标示牌一览表必须进行5.15套用典设中相关通用图纸必须进行5.16绘制临时供电方案相关图纸按需进行5.17绘制电房建筑平面图(楼层、天面)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18绘制电房建筑立面图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19绘制电房建筑节点大样图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20绘制电房门、窗、排气扇防雨罩大样图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21编写电房结构设计说明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22编写电房梁平法设计说明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23绘制电房基础平、断面图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24绘制电房基础梁配筋平面图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25绘制电房柱配筋平面图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图纸设计5.26绘制电房楼板、天面梁配筋平面图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27绘制电房楼板、天面配筋平面图必须进行(土建线路分部)5.28绘制地基处理、边坡支护等相关图纸按需进行(土建线路分部)注:备注栏中没有明确责任人的作业内容由主设人完成。1.4 作业要求及作业方法序号作业内容作业要求作业方法1.1了解项目概况1、了解新建电房区域所在地理位置。结合项目方案内容查找GS图或网络地图,并打印相关地图。2、了解电房电气结线情况,明确高低压设备、变压器数量及型号,了解建设方预期的新建电房形式。 从项目方案中得到相关信息。3、熟悉满足新装设备所需的典型电房尺寸。 查看典型设计图纸,并打印相关电房图纸。1.2工器具准备准备测距仪、皮尺、轮尺、相机、GPS定位仪,并约好车辆。1.3现场勘查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公司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由项目经理向设计人员进行交底,并填写生产服务现场交底记录。2.1现场测量1、明确新建电房区域具体地理位置。 用GPS定位仪确定位置或在打印的地图中标出。2、明确预留新建电房区域尺寸。 用草稿纸画出预留新建电房区域轮廓,以及附近建筑物、设施与其的相对位置,用皮尺或测距仪量度距离并记录。3、明确现场是否具备设备、材料运输通道及材料临时堆放区域,是否需要考虑二次搬运。1、运输通道一般要求:两边无建筑物车行道路宽度3米;有建筑物的4米。2、材料堆放区域一般要求:电房外墙与车行道(或正常行人区域)间距离5米。3、材料卸车点、堆放点距离电房位置超出10米需考虑二次搬运。2.2现场拍照 将新建电房所在区域的地形环境进行多角度拍摄。2.3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1、明确新建电房选址是否合理。结合供电方案、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按照国标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对于电房选址要求进行判定,若运行部门有特殊要求应商讨确定。2.3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2、初步判断预留区域是否能满足建设方预期电房形式或典型电房的尺寸要求,若不能满足,能否采用非标电房。根据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型进行判断: 1、设计电房外墙与10kV及以下裸露带电体间距离不宜小于3米;若不能满足,应考虑隔离或迁移措施。2、设计电房外墙与民用建筑间距离不宜小于9米;若不能满足,应分析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但不应小于6米。3、设计电房外墙与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间距离应满足相关行业的标准要求。4、无特别要求的,预留区域应能满足设计电房外墙尺寸+1.5米,有门口(用于设备运输)的外墙+2米。5、特殊地形、非标电房若不能在现场做出初步判断,应回公司咨询相关技术人员,但应在现场与建设方交待清楚。3、明确预留区域内原有建筑物、树木、电力及其它设施等拆除(或迁移)问题。1、通过咨询项目建设方、新建电房区域属地单位,明确需拆除(或迁移)的工作内容及责任主体。2、根据现场情况,将拆除(或迁移)的工作内容进行量化。3、进行书面记录。4、明确新建电房室内地面完成面标高。1、电房室内地面完成面应高出新建电房区域原有地面300mm,且高出该区域历史最高水浸位。2、位于低洼地区的电房,应与建设方明确是高于车行路面还是高于新建电房区域原有地面。5、了解预留区域地面下是否有化粪池、地下暗渠、排水管等难以勘探的管线。现场观察并咨询新建电房区域属地单位。6、明确项目是否需要进行临时供电方案设计。1、新建电房用于转供新建电房区域内原有电力设施的项目需考虑临时供电方案。2、与电力设施运行单位明确临时供电方案要求。7、了解是否已签订用地协议,是否涉及赔偿问题,并结合上述内容,形成方案书面记录。 方案确定后,填写配网项目设计方案确认表。(不要求必须在现场填写)3.1绘制简单的电房总平图(四至图) 图纸应能准确描述新建电房所在地理位置,新建电房与周边建筑、设施的相对位置,新建电房的外形轮廓尺寸。根据现场勘查结果记录进行设计。3.2绘制简单的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1、电房内电气设备选型、数量满足项目方案要求。 结合项目方案及现场勘查结果进行设计。2、设备布置合理,通道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尺寸标注清晰、齐全。1、设备布置能便于日后设备进出房间以及运行人员检修巡视。2、设备通道净距符合国标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3、尺寸标注参考典设图纸要求,标准电房套用典设图纸。3.3向相关专业人员咨询方案可行性 明确地形复杂的项目可行性。1、提供现场照片、相关初步图纸给土建线路分部人员进行专业判断,必要时会同土建线路分部人员重新勘查现场。2、若判断结果不可行或难以实施,应会同土建线路分部人员与建设方重新商讨方案,必要时咨询施工单位意见。4.1电房区域地形勘测满足公司制定的勘测技术要求规定。1、设计人员填写项目采购申请表,有特殊要求需在表中注明,特殊地形需咨询土建线路分部人员,明确勘测要求。2、项目管理部委托具有相应质资的勘测公司进行作业,设计人员需带领勘测人员到现场并明确具体位置。3、地下管线勘探可与电缆线路同步进行。4.2电房区域地质钻探4.3电房区域地下管线勘探4.4勘探报告评估 对勘探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勘测公司的交付进度、服务态度等进行书面评价。1、勘探报告内容满足设计需求。2、勘探报告作业地点与现场一致。3、勘探报告交付时间满足既定要求。5.1绘制电房10kV系统一次结线图1、图纸内容清晰明了,系统结线、设备选型、自动化配置符合方案要求。结合项目方案,选用对应的典设模块设计,典设中可选项必须按项目要求进行明确。2、电柜尺寸、排序及编号与电气平面布置图一致。结合电气平面布置图,按正视电柜方向从左到右排序。3、图中标注的变压器、电缆型号、回路名称与项目其它图纸一致。 结合项目相关图纸设计要求在结线图中对应栏填写。(变压器及预留用户出线的电柜需注明容量及计算电流)5.1绘制电房10kV系统一次结线图4、电缆肘型头规格与电缆规格匹配。1、按设计电缆规格选择电缆肘型头。(双缆应使用T型头)2、有计划预留在其它项目使用的备用柜,结合其它项目要求选择电缆肘型头。(D柜通常是有计划使用)3、没有计划使用的备用柜,电缆肘型头选择:K柜选用300mm2,R柜选用70mm2。5、R柜熔断器选择与变压器容量匹配或符合区局运行要求。1、按变压器容量选择熔断器参考典设要求。2、按运行部门要求选择熔断器需与运行部门明确。6、PT柜、站用变柜配置合理。1、PT柜适用于配网自动化有电压监控需求的情况。2、站用变柜适用于无法接取低压电源的独立开关站。7、自动化用控制电缆选配合理。1、结合典设要求,按二遥、三遥功能选配。2、备用柜不用敷设遥测用控制电缆,在图中加以注明。8、上述没有提及的元器件选型需合理。 直接按典设要求选型,可选内容需明确。9、图中说明有针对性。1、针对项目所选柜型套用典设说明,可选内容需明确,每种柜型有独特要求的必须在说明中一一列出。2、运行部门要求与典设要求有区别的地方应在说明中一一列出。(如接地线规格)5.2绘制电房0.4kV系统一次结线图1、图纸内容清晰明了,系统结线、设备元器件选型符合方案要求。参考本表第5.1项中第1、2、3、8、9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2、电柜尺寸、排序及编号与电气平面布置图一致。3、图中标注的变压器、电缆型号、回路名称与项目其它图纸一致。4、图中说明有针对性。5.3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主控单元端子排图 自动化终端回路设计合理,端子排电柜编号、控制电缆敷设描述应与“10kV系统一次结线图”一致。 结合电柜数量以及建设方要求,套用典设图纸进行设计。5.4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扩展单元端子排图5.5绘制电房总平图1、制图比例不宜大于1:500,且制图比例为整百数,并在图中注明比例。 以“mm”为单位制图,在不缩放图形的情况下,以CAD图打印比例为判断。2、能反映出新建电房区域原有地貌、建筑、设施、管线、树木等改造情况。1、利用勘探报告附图画出新建电房区域现状图,临时设施、树木等勘探报告中没有的内容应按现场勘查情况进行添加,需拆除或迁移的设施、管线、树木等在图中注明,并标出原地面参考标高。2、利用现状图画出新建电房轮廓尺寸和开门方向,标出电房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3、迁移的设施、管线、树木等在改造后的总平面图中应有所反映。3、新建电房与周边建筑、设施的相对距离符合相关要求。1、在方案商讨阶段应已明确相关要求,建设方的特殊要求应在图中注明。2、在改造后的总平面图中标出新建电房与周边建筑、设施的尺寸。4、图中应有方向标示且准确。 按地理位置标出方向。5、说明有针对性1、描述新建电房的地理位置及电房规模。2、描述新建电房区域改造情况,包括拆除、迁移、地面抬高等工程内容及其工程量。3、按工程实际情况,简要描述邻近带电体作业防护、地基处理及边坡支护的方法。4、按工程实际情况,简要描述二次搬运要求,赔偿问题。5.6绘制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1、电房内电气设备选型、数量满足项目方案要求。参考本表第3.2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2、设备布置合理,通道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尺寸标注清晰、齐全。3、制图比例宜为1:100,并在图中注明比例。参考本表第5.5项第1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设备、电缆、母线等材料在图中标识清晰,材料统计准确。1、在图中以列表形式统计设备主材,表中内容应包括编号、设备主材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等内容。2、以编号形式在图中标识设备主材,编5.6绘制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4、设备、电缆、母线等材料在图中标识清晰,材料统计准确。号应与材料表相对应。3、在图中注明密集型母线槽设计离地高度(一般按3米考虑)。4、设备材料统计方法详见“变配电部分”第6章内容。5、标准电房可套用典设图纸,但涉及长度的主材内容需按实调整。5、图中标高与项目其它相关图纸要求一致,参考标高需注明0.00基准面是什么。1、结合项目相关图纸设计要求在图中注明标高。2、0.00基准面一般取室内或室外地面确定,但项目相关图纸的0.00应为同一个面。6、图中说明有针对性。1、可套用典设说明,可选内容需明确。2、运行部门有特殊要求的内容应在图中加以说明。5.7绘制电房电气立面布置图 内容与电气平面图对应。 根据电气平面图内容,选用对应的典设模块设计。5.8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1、房内设备基础及电缆沟分布与电气平面图对应,尺寸标注清晰、齐全。根据电气设备布置情况参考典设图纸要求设计,标准电房可套用典设图纸。2、房内设备基础坑底、电缆沟底标高设计合理。1、户内设备基础坑、电缆沟深度应满足电缆敷设要求。2、根据电房基础梁面标高选定基础坑底、电缆沟底标高。3、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5.6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5.9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剖面图 内容与土建平面图对应。 根据土建平面图内容,选用对应的典设模块设计。5.10绘制电房地网图1、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引出线设计合理,明敷接地线在图中有相应注明。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参考典设图纸要求设计,标准电房可套用典设图纸。2、接地电阻、接地装置选择符合国标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3、以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为底图设计,引出线应便于设备就近接地,并用于与明敷接地线、设备基础钢等连接。4、明敷接地线做法应在说明中注明,并有相应材料量,有条件宜在图中画出明敷接地线。2、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5.6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5.11绘制电房防雷接地图1、空旷地区的独立电房或建设方有特殊要求的独立电房应设计防雷装置,防雷装置设计应合理。1、防雷装置设计应符合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可参考相关国家图集。(配网工程的独立电房一般可按第2类防雷建筑设计。)2、接闪器在配网工程中一般选用在屋顶安装避雷带的方法,以电房天面建筑平面图为底图设计。3、引下线可选用利用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或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引下线两种方法(需在图中注明选择哪种方法);选用利用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应通知结构设计人员进行相应配筋设计调整。4、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接地装置共用地网,设计应同时符合两种接地装置的国标规范要求;若建设方要求将两种接地地网分开,两个地网距离不宜小于5米,最小距离2米(需计算复核)。2、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5.6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5.12绘制电房照明设施平面布置图1、房内照明配电箱、灯具布置合理,照明配电箱结线、电线规格及敷设方式设计合理。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参考典设图纸要求设计,标准电房可套用典设图纸。2、电房照度及照明配电设计符合国标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相关要求。(配电房照度为200lx,变压器房照度为100lx。)3、照明线路敷设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4、在照明配电箱结线图中注明电源接取方式,进出线型号规格及敷设方式,户外接入的电源线需注明长度。5、照明配电箱不设漏电总开关,自动化装置用电回路不设漏电开关。2、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5.6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5.13绘制电房安健环设施平面布置图1、房内安健环设施布置合理,数量准确。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参考典设图纸要求设计,标准电房可套用典设图纸。2、电房安健环设施配置符合广州供电局 10kV 及以下配网安、健、环管理标准中相关要求。2、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5.6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5.14绘制电房警示牌、标示牌一览表 电房警示牌、标示牌配置齐全且合理。根据电房及设备类型,参考典设图纸要求设计。5.15套用典设中相关通用图纸 套用图纸应与项目设计内容相对应。根据项目设计内容,选用对应的典设通用模块设计。5.16绘制临时供电方案相关图纸 临时供电方案图纸可能包括更动图、10kV/0.4kV系统图、10kV/0.4kV系统一次结线图、电缆走向图、电气平面布置图、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等,每类图纸的作业要求参考本指导书中相关章节对应内容。1、根据与建设方确定的临时供电方案进行设计。2、每类图纸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参考本指导书中相关章节对应内容。5.17绘制电房建筑平面图(楼层、天面)1、电房建筑平面图中的尺寸、标高、门窗类型及数量应与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相一致;首层散水、天面排水设计合理且有明显标注。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参考典设图纸要求设计,标准电房可套用典设图纸。2、电房排水设计符合国标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2、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5.6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5.18绘制电房建筑立面图 图中标高,门、窗、排气扇、排水管等位置与相关平面图一致,说明有针对性。按本表第5.17项作业方法。5.19绘制电房建筑节点大样图内容应与项目相关设计图纸相对应。根据项目设计内容,选用对应的典设模块或参考国家标准图集设计。5.20绘制电房门、窗、排气扇防雨罩大样图5.21编写电房结构设计说明5.22编写电房梁平法设计说明5.23绘制电房基础平、断面图 基础设计符合地质勘测报告内容,且合理。1、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内容进行设计,地质情况满足典设图纸要求时,可套用典设图纸。2、电房基础设计符合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可参考相关国家图集。5.24绘制电房基础梁配筋平面图 内容应与项目相关设计图纸相对应,配筋设计合理,尺寸标注清晰,说明有针对性。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项目相关设计图纸,参考典设图纸要求设计,标准电房在基础设计符合典设图纸要求时,可套用典设图纸。2、配筋设计符合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5.25绘制电房柱配筋平面图5.26绘制电房楼板、天面梁配筋平面图5.27绘制电房楼板、天面配筋平面图5.28绘制地基处理、边坡支护等相关图纸 图纸可能包括各类型桩基础图、挡图墙图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设计。地基处理、边坡支护等设计应符合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可参考相关国家图集。2新建附属电房设计2.1 适用范围本章节适用于有涉及利用原有建筑物预留房间(包括原有独立电房预留房间)新建电房的10kV及以下等级配网工程设计项目,设计内容包括电房土建、电房平面布置、电气结线、自动化配置、电房地网、电房安健环配置等。设计准备与建设方勘查现场绘制电房初步方案图图纸设计整合项目相关图纸并进行内部校审2.2 设计作业流程2.3 设计作业内容作业流程作 业 内 容备 注1.设计准备1.1了解项目概况必须进行1.2工器具准备必须进行1.3现场勘查安全技术交底必须进行2.与建设方勘查现场2.1现场测量必须进行2.2现场拍照必须进行2.3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必须进行3.绘制电房初步方案图3.1绘制简单的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3.2向相关专业人员咨询方案可行性特殊情况的项目需进行4.图纸设计4.1绘制电房10kV系统一次结线图必须进行4.2绘制电房0.4kV系统一次结线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3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主控单元端子排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4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扩展单元端子排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5绘制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4.6绘制电房电气立面布置图必须进行4.7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必须进行4.8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剖面图必须进行4.9绘制电房地网图必须进行4.10绘制电房防雷接地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11绘制电房照明设施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4.12绘制电房安健环设施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4.13绘制电房警示牌、标示牌一览表必须进行4.14套用典设中相关通用图纸必须进行注:备注栏中没有明确责任人的作业内容由主设人完成。2.4 作业要求及作业方法序号作业内容作业要求作业方法1.1了解项目概况1、了解新建电房附属建筑物所在地理位置。结合项目方案内容查找GS图或网络地图,并打印相关地图。2、了解电房电气结线情况,明确高低压设备、变压器数量及型号,了解建设方预期的新建电房规模。 从项目方案中得到相关信息。3、熟悉新装设备尺寸以及通道净距要求。 查看典型设计图纸及国标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1.2工器具准备准备测距仪、皮尺、轮尺、相机、GPS定位仪,并约好车辆。1.3现场勘查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公司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由项目经理向设计人员进行交底,并填写生产服务现场交底记录。2.1现场测量1、明确新建电房附属建筑物具体地理位置。 用GPS定位仪确定位置或在打印的地图中标出。2、明确预留新建电房的房间空间尺寸(长、宽、高)。 用皮尺或测距仪量度,用草稿纸记下尺寸并画出预留新建电房的房间轮廓。2.1现场测量3、明确现场是否具备设备、材料运输通道及材料临时堆放区域,是否需要考虑二次搬运。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2.1项对应的作业方法。2.2现场拍照将新建电房附属建筑物及预留房间进行多角度拍摄。2.3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1、明确新建电房选址是否合理。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2.3项对应的作业方法。2、初步判断预留房间是否能满足供电方案及建设方预期的电房规模要求。1、根据所选设备数量、尺寸以及规范要求的设备通道净距进行判断。2、若需拆墙方能满足,应判断原有建筑是框架结构还是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不应考虑拆墙。3、建设方有特殊要求应商讨确定,并形成书面意见。4、若不能在现场做出初步判断,应回公司咨询相关技术人员,但应在现场与建设方交待清楚。3、了解预留房间内地面下是否有给水、排水等管线,明确预留房间内原有其它管线拆除(或迁移)问题。1、现场观察房间内原有管线情况,并咨询建筑物所属单位房间内地下管线情况。2、通过咨询项目建设方、建筑物所属单位,明确需拆除(或迁移)的工作内容及责任主体。3、根据现场情况,将拆除(或迁移)的工作内容进行量化。4、进行书面记录。4、明确新建电房室内地面完成面标高。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2.3项对应的作业方法。5、明确预留房间原有墙体装饰问题。现场观察并咨询建设方,进行书面记录。6、了解是否已签订电房协议,是否涉及赔偿问题,并结合上述内容,形成方案书面记录。 填写配网项目设计方案确认表。(不要求必须在现场填写)3.1绘制简单的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1、电房内电气设备选型、数量满足项目方案要求。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3.2项对应的作业方法。2、设备布置合理,通道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尺寸标注清晰、齐全。3.2向相关专业人员咨询方案可行性 明确拆除原有房间墙体的项目可行性。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3.3项对应的作业方法。4.1绘制电房10kV系统一次结线图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对应作业内容的所有作业要求。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1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2绘制电房0.4kV系统一次结线图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2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3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主控单元端子排图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3、5.4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4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扩展单元端子排图4.5绘制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1、电房内电气设备选型、数量满足项目方案要求。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3.2项对应的作业方法。2、设备布置合理,通道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尺寸标注清晰、齐全。3、制图比例宜为1:100,并在图中注明比例。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6项第3、4、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设备、电缆、母线等材料在图中标识清晰,材料统计准确。5、图中说明有针对性。6、图中标高与项目其它相关图纸要求一致,参考标高需注明0.00基准面是什么。1、结合项目相关图纸设计要求在图中注明。2、新建附属电房的参考标高0.00基准面一般按以下原则确定:(1)设备土建基础按向下开挖设计的,取电房室内地面完成面为0.00确定。(2)设备土建基础按原地面抬高设计的,取预留区域原地面为0.00确定。(3)项目相关图纸的0.00应为同一个面。4.6绘制电房电气立面布置图 内容与电气平面图对应。 根据电气平面图内容,选用对应的典设模块设计。4.7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1、房内设备基础及电缆沟分布与电气平面图对应,尺寸标注清晰、齐全。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8项第1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7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2、设备基础坑底、电缆沟底标高设计合理。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8项第2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3、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4.5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涉及重新装饰、拆除原有房间墙体的项目,应在图中有注明并有相应工程量。结合项目方案及现场勘查结果进行设计。4.8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剖面图 内容与土建平面图对应。 根据土建平面图内容,选用对应的典设模块设计。4.9绘制电房地网图1、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引出线设计合理,明敷接地线在图中有相应注明。1、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10项第1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2、附属建筑物有地下室的电房地网不应在室内设置垂直接地体,若建筑物的接地电阻满足电气接地要求(一般有地下室的建筑物均能满足),应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并敷设水平接地干线与其相连(不少于2处);若不能满足电气接地要求,应在室外安装人工接地装置再引入室内。2、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4.5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10绘制电房防雷接地图1、空旷地区的原有独立建筑物改建电房或建设方有特殊要求的独立电房应设计防雷装置,防雷装置设计应合理。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11项第1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2、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4.5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11绘制电房照明设施平面布置图1、房内照明配电箱、灯具布置合理,照明配电箱结线、电线规格及敷设方式设计合理。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12项第1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2、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 参考本表第4.5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12绘制电房安健环设施平面布置图1、房内安健环设施布置合理,数量准确。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13项第1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2、制图比例、参考标高、说明内容合理。参考本表第4.5项中第3、5、6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4.13绘制电房警示牌、标示牌一览表 电房警示牌、标示牌配置齐全且合理。根据电房及设备类型,参考典设图纸要求设计。4.14套用典设中相关通用图纸 套用图纸应与项目设计内容相对应。根据项目设计内容,选用对应的典设通用模块设计。3原有电房设备改造设计3.1 适用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有涉及原有电房内设备增加、更换、拆除等内容的10kV及以下等级配网工程设计项目,电房内原有设备包括环网柜、低压柜、变压器、自动化装置等设备;设计内容包括电房土建、电房平面布置、电气结线、自动化配置、电房地网、电房安健环配置等。设计准备与建设方勘查现场绘制电房改造初步方案图图纸设计整合项目相关图纸并进行内部校审3.2 设计作业流程3.3 设计作业内容作业流程作 业 内 容备 注1.设计准备1.1了解项目概况必须进行1.2工器具准备必须进行1.3现场勘查安全技术交底必须进行2.与建设方勘查现场2.1现场复核原有设备情况必须进行2.2现场测量必须进行2.3现场拍照必须进行2.4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必须进行3.绘制电房改造初步方案图3.1绘制简单的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3.2判断方案可行性必须进行4.图纸设计4.1绘制电房10kV系统一次结线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2绘制电房0.4kV系统一次结线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3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主控单元端子排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4绘制电房自动化终端扩展单元端子排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5绘制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必须进行4.6绘制电房电气立面布置图必须进行4.7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平面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8绘制电房设备基础土建剖面图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9绘制电房安健环设施改造一览表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4.10套用典设中相关通用图纸必须进行4.11绘制临时供电方案相关图纸按需进行注:备注栏中没有明确责任人的作业内容由主设人完成。3.4 作业要求及作业方法序号作业内容作业要求作业方法1.1了解项目概况1、了解改造电房的地理位置。从项目方案中得到相关信息,结合项目方案内容查找GS图,并打印相关资料。2、了解原电房电气结线情况,原有高低压设备、变压器数量及型号,熟悉项目方案要求。3、熟悉各类型设备尺寸以及设备通道净距要求。 查看典型设计图纸及国标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1.2工器具准备准备测距仪、卷尺、相机,并约好车辆。1.3现场勘查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公司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由项目经理向设计人员进行交底,并填写生产服务现场交底记录。2.1现场复核原有设备情况明确方案中需要改造的原有设备型号、数量及结线情况。1、根据方案内容,结合GS图对原有设备进行复核,GS图与现场不一致的以现场为准。2、记录原电柜进出线情况。3、揭开房内盖板判断房内原高压电缆、低压出线、控制电缆走向及规格。4、判断房内自动化终端功能。2.2现场测量明确电房内原有设备布置情况及相关尺寸。1、根据现场情况,用草稿纸画出原电房内部轮廓、房内立柱以及各设备的相对位置。2、用卷尺量度房内设备及立柱的长度和宽度,并在草稿图中记录。(裸露带电设备严禁使用金属卷尺量度)3、用测距仪量度房间空间尺寸(长、宽、高),房内设备对墙、柱、护栏、其它设备等距离,并在草稿图中记录。(严禁进入变压器护栏内量度距离)2.3现场拍照将房间内原有设备、电缆、预留空位等进行多角度拍摄。根据改造内容进行拍摄:1、拍摄电房名称、房间内设备的整体布置(含地面)及房内电缆沟情况。2、拍摄电柜的编号、面板结线、进出线名称、铭牌、扩展接口。3、拍摄变压器及护栏安装情况。4、拍摄房内自动化终端铭牌及安装情况。5、拍摄房内高压电缆、低压出线、控制电缆敷设情况。6、拍摄房内安健环设施布置情况。(没有的也需进行拍摄)2.4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1、新增电柜的项目,需明确预留位置是否能满足新增电柜的需求,全绝缘环网柜是否有扩展接口。1、预留位置应大于新增电柜宽度,且新增电柜安装后,柜侧离墙、柱距离不小于100mm;若小于100 mm,应考虑将原有电柜进行迁移方能满足新增电柜安装要求(需与建设方明确);若新增电柜在电房电缆入口处,新增电柜侧面离墙、柱距离不应小于600mm。2、新增柜后检修的电柜时,新增电柜安装后,柜组侧面离墙、柱距离应满足国标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要求。3、预留位置不满足新增电柜需求,或原有全绝缘环网柜没有扩展接口,应考虑更换原有电柜或调整供电方案。2、更换电柜的项目,需明确原有电柜安装位置是否能满足新更换电柜的需求。1、电柜更换后,其通道净距符合国标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2、电柜更换后,柜侧面离电房电缆入口处的墙、柱距离不应小于600mm。3、通过观察房内原高压电缆、低压出线、控制电缆的走向,判断原线材是否满足新设备安装需求。(参考本表第4.5项中第3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2.4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3、更换变压器的项目,需明确原有变压器安装位置是否能满足新更换变压器的需求。1、变压器更换后,其通道净距应符合国标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2、观察原变压器护栏形式,与建设方协商是否更换。4、电房功能改变的项目(如开关站改为配电站),需明确房内预留位置是否满足新增设备所需。1、电房内设备重新布置后,其通道净距应符合国标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2、若房内预留位置不能满足,应考虑将原有房内设备迁移、拆除或更换,与建设方落实。5、明确房内原有设备土建基础是否能满足新增(或新更换)设备需求。1、观察预留新增设备位置是否预留设备土建基础,若没有需考虑设备土建基础设计。2、量度房内原有电柜土建基础尺寸,判断其是否满足新增(或新更换)设备所需,若不满足,应考虑增加基础槽钢进行修正,不应考虑改造土建基础。3、更换变压器的项目,变压器基础原则上不考虑进行改造,若发现利用原基础安装新更换的变压器会导致变压器安全净距明显不符合规范要求,应向建设方提出采用临时供电方案进行土建基础改造或修改项目方案。4、电房功能改变的项目,应考虑设备土建基础设计。5、没有柜前电缆沟的电房,应咨询建设方是否需要设计。6、明确项目是否需进行临时供电方案设计。1、需要迁移电房内原有设备进行土建基础施工的项目需考虑临时供电方案。2、与电力设施运行单位明确临时供电方案要求。7、明确项目是否需进行带电围蔽防护。1、在有裸露带电设备的电房内进行设备改造或土建施工时,应考虑必要的围蔽防护措施。2、若裸露带电设备是本项目的改造内容且不涉及房内土建施工,则无需考虑围蔽防护措施。8、明确原电房自动化改造内容。1、每批次项目设计前,项目经理应结合广州供电局“十二五”配网自动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内容与建设方确定原电房自动化改造要求,并形成书面意见,设计人员根据意见内容在现场与建设方逐一落实。2.4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8、明确原电房自动化改造内容。2、涉及原电房自动化功能升级改造的项目,应判断房内终端能否满足升级条件,若不能应考虑更换终端。3、涉及原电柜加装自动化用辅助触点和电操机构的项目,应咨询建设方该类型电柜在以往同类型项目的实施情况,初步了解是否可行,回公司后再与对应厂家作进一步落实。4、通过观察控制电缆敷设情况,判断电房内原自动化终端是否能满足新增环网柜要求,若不能应考虑增加扩展单元或更换更多回路的主控单元。5、若房内自动化终端因设备改造需要迁移,应考虑原有控制电缆是否需要更换。6、利用原备用柜进行电缆敷设的项目,应咨询建设方柜内是否有预留CT(电柜有观察窗的则自行观察),并观察该电柜是否有控制电缆敷设。9、明确原电房安健环设施改造内容。1、每批次项目设计前,项目经理应结合典设中安健环内容与建设方确定原电房安健环设施改造要求,并形成书面意见,设计人员根据意见内容,结合现场情况与建设方逐一落实。2、意见中没有的内容,而建设方运行人员在视察现场后有特殊要求的,应与建设方协商该些内容实施的可行性,并做好相应记录。3、原电房安健环改造建议实施如下(需与建设方落实):(1)照明、消防、通风等安健环设施不宜在配网工程中更换,应由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中更换。(因设计人员难以独自作出准确判断)(2)涉及在房内施工的电房(包括利用备用柜敷设电缆),若原电房安健环设施不齐全,应考虑增加相应内容,但地面涂静电漆并画警示线、墙面刷防虫漆、增加明敷接地干线3项内容需与建设方明确是否实施。(3)不涉及在房内施工的电房,宜只考虑更换电柜名称牌。(因设计勘察现场时不进入电房,难以作出准确判断。)2.4结合现场与建设方进行方案探讨并明确10、结合上述内容,形成方案书面记录。填写配网项目设计方案确认表。(不要求必须在现场填写)3.1绘制简单的电房电气平面布置图1、电房内改造的电气设备选型、数量满足项目方案要求。 结合项目方案及现场勘查结果进行设计。2、设备布置合理,通道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尺寸标注清晰、齐全。1、设备布置能便于日后设备进出房间以及运行人员检修巡视,并满足本表第2.3项中第1、2、3、4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内容。2、尺寸标注参考典设图纸要求,注明柜型的新增电柜尺寸应与厂家样本中尺寸一致。3.2判断方案可行性 明确改造方案切实可行1、若设计人员经验欠缺,应提供现场照片、初步图纸给项目经理或配电部专家进行专业判断,必要时会同专家重新勘查现场。2、若判断结果不可行或难以实施,应会同项目经理与建设方重新商讨方案,必要时咨询施工单位意见。4.1绘制电房10kV系统一次结线图1、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1项的所有作业要求。见“新建独立电房设计”章节第1.4条中第5.1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2、更换电柜项目必须分改造前、后进行绘图。 1、改造前图纸按现场勘查结果进行设计,图纸中标明计划改造的电柜型号、品牌、元器件参数、回路名称、电缆规格等,说明中注明原电柜计划改造内容。2、改造后图纸按本项第1点作业要求对应的作业方法设计。3、新增电柜项目、利用原有电柜敷设电缆的项目、自动化改造项目可直接绘制改造后图纸。1、图中标明原有电柜型号、品牌、元器件参数、回路名称等。2、利用加粗线框的方法将改造内容在图纸中凸显出来。3、在图表中增加“备注栏”注明原出线回路名称及改造内容。4、在说明中写明改造方法。4、利用原有电柜敷设电缆的项目,电缆肘型头配置合理。1、原电柜为非全绝缘环网柜无需配置电缆肘型头。2、原电柜为全绝缘环网柜,按以下原则配置:(1)新敷电缆需配置肘型头。 (2)新敷电缆为双缆,除配置肘型头外,还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