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ppt_第1页
第六章-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ppt_第2页
第六章-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ppt_第3页
第六章-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ppt_第4页
第六章-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 本章先介绍热负荷的类型及其变化规律 而后讲汽网 水网系统及其设备 水网供热设备工况图的作用及其绘制方法 最后讲热电厂的经济分析 重点是选择供热式机组的节煤条件式 简介供热系统 含热电厂 热网 热用户 的优化 第六章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 第一节热负荷的特性及载热质的选择 第二节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 第三节热电厂的经济性分析及供热机组的优化 本章提要 第一节热负荷的特性及载热质的选择 一 热负荷 一 热负荷的分类热能生产过程必须随时保持产 供 销平衡 并应保证热能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由发电厂通过热网向热用户供应的不同用途的热量 称为热负荷 各类热负荷特点 建筑物季节性热负荷的示意图 b 采暖热负荷图 c 通风热负荷图 d 季节性热负荷图 二 季节性热负荷 1 采暖热负荷建筑物采暖设计热负荷 采暖特性系数 建筑物空气渗透系数 室内计算温度 建筑物外围体积 当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我国以日平均温度为统计基础 根据20年的统计 采用当地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值为该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即20年期间当地有100天的实际日平均温度低于当地的值 2 通风热负荷采用强迫通风的系统才有通风热负荷 建筑物的通风热负荷设计值为 通风换气次数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三 非季节性热负荷 1 热水供应热负荷特点 全年变化小 日变化大热水温度一般 60 65 2 生产热负荷加热多用低压蒸汽 0 15 0 6MPa饱和蒸汽动力多用过热蒸汽 压力1 4 3 0MPa 温度200 300 和具体的生产工艺有关 三 热负荷资料的汇总与整理1 两个系数 同时系数 1供热区内有较多热用户 一个工业企业内还有许多用热点 显然其最大热负荷不会同时出现 应以各用户的同时系数 1考虑 即 负荷系数 2供热区域内用户的负荷不可能总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负荷系数 二 热负荷持续时间图图6 2 a 的左半边为季节性热负荷随室外气温变化的曲线 即Qs f t0 右半边为季节性热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即Qs f 称为季节性热负荷持续时间图 其横坐标为等于和低于某一室外温度的持续小时数 纵坐标为该室外温度条件下的每小时耗热量 曲线下的面积为全年供热量 由图6 2 a 可知 全年供热量还有下列关系式 曲线下面积等于面积defod得 6 6 曲线下面积等于面积abco得 6 7 上二式中Qh M Qh av 最大 平均热负荷 GJ h 热负荷最大利用小时数 h 全年采暖持续时间 h 图6 2 b 为总热负荷 Qs Qns 的持续时间图 该图所示为以非季节性热负荷的平均值为基础 叠加季节性热负荷而成 反之 也是可以的 如图6 2 c 所示 图6 2热负荷图 a 季节性热负荷持续时间图 b c 总热负荷持续时间图 第二节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 一 载热质的选择及供热热网水网的特点为 1 供热距离远 2 水网是利用供热式汽轮机的调节抽汽 在面式热网加热器中凝结放热 将网水加热并作为载热质通过水网对外供热 该加热蒸汽被凝结成的水可全部收回热电厂 即回水率 100 3 水网设计供水温度 可用供热汽轮机的低压抽汽作加热蒸汽 使热化发电比加大 提高其热经济性 4 可在热电厂内通过改变网水温度进行集中供热调节 而且水网蓄热能力大 热负荷变化大时仍稳定运行 水温变化缓和 汽网的特点是 1 对热用户适应性强 可满足各种热负荷 特别是某些工艺过程如汽锤 蒸汽搅拌 动力用汽等 必须用蒸汽 2 输送蒸汽的能耗小 比水网用热网水泵输送热水的耗电量低得多 3 蒸汽密度小 因地形变化 高差 而形成的静压小 汽网的泄漏量较水网小20 40倍 而水网的密度大 事故的敏感性强 对水力工况要求严格 二 汽网的供汽系统及其设备 一 供汽方案热电厂可能的供汽方案 集中画在一台机组上 实际不是这样的 如图6 3所示几种 1 由锅炉引来蒸汽经减压减温后直接供汽 如图中p1所示 2 由背压机组的排汽或抽汽凝汽式供热机组的高压调节抽汽对外供汽 称为直接供汽方式 如图中p3所示为抽汽凝汽式供热机组的调节抽汽对外供热 直接供汽简单 投资省 现多采用之 3 如供热式汽轮机的排汽或调节抽汽压力略低于热用户的要求 而所需蒸汽量又不大时 不宜因之多选一台供热式机组时 则可采用蒸汽喷射泵 其工作原理与构造特征 与凝汽器系统用的射汽抽气器类似 通过蒸汽喷射泵 将供热机组的压力为p3的蒸汽 增压至p2后再对外直接供汽 4 利用供热机组的调节抽汽作为蒸汽发生器的加热 一次 蒸汽 产生压力稍低的P4 二次蒸汽 对外供汽 称为间接供汽方式 二 减压减温器减压减温器是用以降低蒸汽压力和温度的设备 不仅用于热电厂的供热系统 凝汽式发电厂也常用它作为厂用汽源设备 将降压减温后的蒸汽用于加热重油 或作除氧器的备用汽源 在单元式机组中常用它构成旁路系统 图6 4所示为减压减温器的原则性热力系统 分产供热用减压减温器出口蒸汽参数的选择 不影响热电厂的热经济性 作为供热抽汽用的减压减温器 其出口蒸汽参数应与供热抽汽参数完全相同 作为水网峰载热网加热器的汽源设备时 其出口汽压应能将网水加热至所需温度 设计送水温度加上峰载热网加热器的端差 并能使其疏水自流至高压除氧器 三 水网的供热设备及其系统以水为载热质的采暖 通风用的热水和热水负荷的热水 都是通过水网的热网加热器制备的 一 热网加热器的类型热网加热器是面式换热器 其工作原理和构造与面式回热加热器相同 也有立式 卧式之分 但其容量 换热面积较大 可达500m2 端差较大 可达10 左右 其水质逊于给水 凝结水 为便于清洗 多采用直管 一般不是按季节性热负荷的最大值选择一台热网加热器 而是配置水侧串联的两台热网加热器BH PH 如图6 6所示 二 水网加热设备的选择基载热网加热器可安排在非采暖期进行检修 故不设备用 但在容量上有一定裕度 即在停用一台热网加热器时 其余热网加热器能满足60 75 严寒地区取上限 季节性热负荷的需要 这是因为事故是短暂的 而且采暖建筑有一定的蓄热能力 并已保证了基本需要 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减少水网供热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至于峰载热网加热器或热水锅炉的配置 应根据热负荷的性质 供热距离 当地气象条件和热网系统等具体情况 综合研究确定 一般热网水泵HP 热网凝结水 即热网疏水 泵HDP和热网补充水泵HMP都不少于两台 其中一台备用 备用热网补充水泵应能自动投入 四 CC型机组供热系统图6 6所示为CC型机组供热系统的全面性热力系统 设有BH PH各一台 HP HDP各2台 其中1台备用 PH BH各设有备用减压减温器 其疏水方式为逐级自流 即PH疏水在正常工况时自流至BH BH的疏水用疏水泵HDP打出 正常工况时是引至回热系统 即图7 3所示H4的出口M1处 因H4与BH的加热蒸汽均引自第4级抽汽 引至H4出口的M1处 换热温差最小 事故工况时 PH BH的疏水均可分别引至高压除氧器 水网供水管 回水管各设一根 汽网部分为直接供汽 正常工况是以0 78 1 27MPa的工业调节抽汽直接对外供热 该抽汽也是PH的汽源 汽网设供汽管 生产返回水管各一根 返回水箱2个 返回水泵RP2台 其中1台备用 图6 6CC型机组供热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 五 水网供热设备工况图1 绘制水网供热设备工况图的目的 1 确定基载 峰载热网加热器的以小时计的最大热负荷 用以选择这些设备 2 不同室外温度时 送至基载热网加热器的调节抽汽压力 为提高热化发电比 应充分利用低压抽汽 3 确定基载 峰载热网加热器间的负荷分配 4 确定基载 峰载热网加热器间的全年供热量 前者还可划分为采暖调节抽汽压力下限的全年供热量 调压范围内全年供热量和采暖调节抽汽压力上限的全年供热量 进而计算全年的热化发电量 据以计算热经济指标 2 绘制水网供热设备工况图原始资料 内容见教材 图6 7热网加热器的热负荷分配图 a 水网加热器系统 b tsu trt f to 和曲线 3 热网加热器间的热负荷分配 1 热网加热器间热负荷分配的理论依据供热式汽轮机调节抽汽的最大抽汽量Dh t M 所确定的汽轮机最大热化供热量Qh t M 为 取 100 时若季节性热负荷以采暖热负荷为主 则有以水为载热质 采用中央质调节 即网水流量G不变 改变送水温度tsu以适应热负变化 则有式 6 10 和上列式 A B 是热网加热器间热负荷分配的理论依据 2 不受三个参量的限制 3 受调压低限对应的参量的限制 4 受汽轮机最大抽汽供热量的限制 5 受调压高限对应的参量的限制最后要指出 这种水网供热设备工况图的绘制方法 仅适用于单一的季节性热负荷 或以季节性热负荷为主 热水负荷所占比例不大时 也基本适用 并应以热水负荷为基准 叠加季节性热负荷如图6 2 b 所示 之后再进行绘制 第三节热电厂的经济分析及供热系统的优化 一 供热式机组的选择 一 三类供热式机组的临界热化发电比 X 有电 热负荷时 首先要考虑是热电联产或热电分产集中供热的方案 比较其燃料节省 而正确选择供热式机组的型式是热电联产方案的关键 供热式机组有背压式 B型 CB型 抽汽凝汽式 C型 CC型 和凝汽 采暖两用机 N C 型 三种类型 有不同的方法来论证选择供热式机组型式 本书用临界热化发电比 X Wh W来选择供热式机组的型式 热电联产发电较分产发电节煤与供热汽流 凝汽汽流和代替电站的凝汽式机组三者绝对内效率值有关 并有 ih 1 ih i ic的关系 即 有关公式列表汇总成表6 2 表6 2联产发电较分产发电节煤的有关公式汇总表 1 单抽凝汽式机组的临界热化发电比 Xc 单抽凝汽式供热机组产电节煤的条件式可由式 2 49a 定稿后核定 得到 将Wc W Wh关系代入该式 并整理为单抽凝汽式机组与代替电站的凝汽式机组相比 就蒸汽初参数而言 同档次时 Xc 13 15 低一档时 Xc 40 低两档时 Xc 50 2 背压式机组的临界热化发电比 XB 背压式机组以供热量Qh单值地决定了其热化发电量Wh 根据能量供应相等的原则 其不足的发电量 W Wh 要由电力系统来补偿Wcs 该补偿发电量的煤耗率应以电网中火电机组的平均标准煤耗率计 同理 按式 2 49a 背压式机组的节煤条件式为将Wcs W Wh关系代入上式 并整理为 3 凝汽 采暖两用机的临界热化发电比 XN c 以国产200MW凝汽 采暖两用机为例 两用机在采暖期要抽汽对外供热而少发的电 由电力系统补偿 其煤耗率也以电网中火电机组的平均标准煤耗率计 两用机的产电节煤条件式为 将Wc W Wh Wcs关系式代入并整理为 两用机产电的临界热化发电比 XN c 为 国产200MW凝汽 采暖两用机系统示意图 二 供热式机组的单位容量 台数及其蒸汽参数的选择图6 9所示 当供热量Qh一定时 提高初压 供热机组热效率提高 且随Qh的提高而增加 而且机组供热时的提高值比不供热时的高 Ph高时 提高初压使机组热效率提高的幅度比ph低时的大 当然 提高初压需相应提高初温 才能保证排汽湿度在允许范围内 图示 图6 9蒸汽初压与供热机组热热效率关系曲线1为Qh 0 曲线2 2 为Qh 5 4 18GJ h 曲线3 3 为Qh 90 4 18GJ h 三 供热机组临界年利用小时数其它条件一定时 值偏低 由式 2 48b 可知 仍然不能发挥供热机组节煤的优越性 可由式 2 49a 推出供热机组临界年利用小时数 将代入式 2 49a 则式中 供热机组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热化发电功率 kW 设备年利用小时数和供热机组年用小时数 h 供热机组的额定供热量 GJ h 例题6 2计算临界供热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已知以例题2 1 2 2的原始条件为基准 并已知该C50型机组额定采暖蒸汽量 由例题6 1 已知 xc 0 1578 解 该机组的额定供热量将各值代入式 6 14 计算为即该供热机组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仅其年利用小时数低于1130h 虽为热电联产生产却不能节约燃料了 二 集中供热锅炉房将这些分散的热负荷 由容量稍大的供热锅炉来集中供热 称为集中供热锅炉房或区域锅炉房供热 2 与 1 相比 1 节约燃料 2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2 与 3 相比 1 效益低 2 一次投资少 3 选址简单 如热用户较分散 相距又较远 而且水质较差 回水率很低 化水车间和热网的投资比重过大 建集中供热锅炉房分产供热 配以建坑口凝汽式发电厂分产发电反而经济 足见 联产发电供热的经济效益是有条件的 三 我国对发展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指标的规定热电联产应符合下列指标 1 供热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蒸汽流既发电又供热的常规热电联产 应符合下列指标 1 总热效率年平均大于45 热电联产的热电比 热电比 供热量 供电量 3600千焦 千瓦时 100 单机容量在50兆瓦以下的热电机组 其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100 单机容量在50兆瓦至200兆瓦以下的热电机组 其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50 单机容量200兆瓦及以上抽汽凝汽两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