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1页
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2页
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3页
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4页
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氯使用过程中,对使用条件、操作方法、工艺设备以及作业人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液氯的单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所含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894 安全标志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 一般要求3.1 液氯用户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3.2 新建、扩建、改建使用液氯的建设项目,应遵守国家相关行政许可制度,未经批准不应建设。3.3 使用液氯的设备(容器、反应罐、塔器等)设计制造,应符合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液氯、氯气管道的使用、检验和维修改造,应符合压力管道的有关规定。3.4 液氯用户应制定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的编制应符合AQ/T 9002中的有关规定。3.5 液氯使用单位应遵照附录A的规定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符合GB 2894相关要求。4 液氯使用条件要求4.1 液氯使用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装置。液氯使用单位的库房不应存放易燃物质和与氯气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4.2 使用氯气场所的卫生和环境条件应符合GBZ 1和GBZ 2.1中的有关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 mg/m3。5 液氯使用的要求5.1 气瓶的使用安全5.1.1 使用液氯气瓶,应执行气瓶安全的有关规定。5.1.2 充装量为50 kg和100 kg的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倾倒措施;充装量为500 kg和1000 kg的气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定位。5.1.3 液氯气瓶使用时,应有称重衡器。气瓶内氯气不能用尽,应留有余压。充装量为50 kg和100 kg的气瓶,应保留2 kg以上的余氯;充装量为500 kg和1000 kg的气瓶,应保留5 kg以上的余氯。5.1.4 液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使用记录,重瓶存放期不应超过三个月。5.1.5 液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气瓶内压力大于瓶外压力,液态氯向气化器中输送时,应高于气化器的压力。当气瓶出现负压时,应立即关闭控制阀或气瓶阀,防止物料倒灌;负压瓶返回充装单位时应说明,不应向气瓶内充入其他气体。5.1.6 不应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气瓶,可采用40以下的温水加热。5.1.7 开启气瓶阀门时,应使用专用扳手;不应使用活扳手,管钳等工具。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用力不可过猛;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使用压力、流量用控制阀或针型调节阀调节,不应使用气瓶阀直接用于调节压力和流量。5.1.8 为防止工艺系统物料倒灌,不应绕开缓冲器、单向阀(逆止阀),走短路直接使用氯气,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5.1.9 作业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关闭液氯气瓶瓶阀。5.1.10 更换液氯气瓶时,不应将残余氯气排在作业场所。5.1.11 液氯气瓶长期不用,因瓶阀腐蚀而形成“死瓶”时,用户应与供应厂家取得联系,并由供应厂家安全处置。5.2 液氯贮罐的使用安全5.2.1 液氯贮罐基础应稳固,防止基础沉降引起管道应力破损。5.2.2 贮罐库区范围内配备相应的抢修器材,有效防护用具及消防器材。5.2.3 贮罐的贮存量不应超过贮罐容量的80%。5.2.4 贮罐输入和输出管道,应分别设置两个截止阀门,定期检查,确保正常。6 设施设备的要求6.1 通用要求6.1.1 设备、阀门和管道处的连接垫片应选用高强度耐氯垫片。6.1.2 用氯设备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6.1.3 设备、阀门和管道连接、安装前,要经清洗、干燥处理,阀门要逐只做耐压试验,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做到连接完好、紧密、无泄漏。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气密试验合格,否则,不应投入使用。6.1.4 严格执行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安全运行。定期清除滞留在反应设备、过滤设备和管道内的反应物或残留物,消除泄漏及设备设施故障隐患,保证用氯系统处于正常状态。6.1.5 不应使用烃类和酒精清洗氯气系统设备、阀门、管道以及加氯机等。6.1.6 设备、阀门和管道检修时,应切断氯气来源和传动设备、控制仪器或仪表的电源,然后泄压,放尽物料。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或检查确无压力后,方可进行检修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需要动火时,应事前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置换处置,取样分析合格,办理动火批准手续后,方可进行。6.2 液氯气瓶的要求6.2.1 液氯气瓶装卸设施6.2.1.1 充装量为100 kg、500 kg和1000 kg的气瓶装卸时,应采取起重机械,不应使用叉车装卸。起重机械起重量应大于气瓶重瓶时总重量的一倍以上,挂钩牢固,制动可靠。6.2.1.2 充装量为50 kg的气瓶装卸时,车辆货箱、使用平台处要用橡胶板衬垫,用手推车搬动时,应加以固定。6.2.2 液氯气瓶称重衡器称重衡器量程应大于气瓶重瓶时总重量的一倍以上,并按规定每三个月校验一次,确保准确。6.2.3 控制阀和针型调节阀控制阀和针型阀调节幅度能够在所需液氯流量零至最大之间调节,并能够保证在气瓶失效时,能够有效地关闭液氯的输出。6.2.4 气化器采用盘管式气化器,热水侧设温度控制,液氯管道设排放阀;不宜使用釜式气化器。6.2.5 缓冲器6.2.5.1 用于大量使用氯气系统的缓冲器应有足够的容积,容积量原则上应同反应器容量相同,安装放置应有一定高度。6.2.5.2 缓冲器应设压力表、排污阀、安全阀及压力报警装置,安装应符合工艺要求,定期排污、清洗。6.2.6 调节阀或限压阀6.2.6.1 采用自动调节阀的工艺管道,应设手动紧急切断阀,保障安全。6.2.6.2 限压阀能够根据加氯机所需压力、流量零至最大之间调节、限定。6.2.7 压力表压力表应选用膜片压力表(如采用一般压力表,应采取硅油隔离措施),其量程应当为正常使用压力的一倍以上,并应有标定的最大使用压力安全线及有效期检验标志、铅封。压力表的校验期不应超过六个月。6.2.8 流量表流量表的耐压等级、材质、耐腐蚀性等指标应符合氯气使用要求,且安装位置符合使用要求。6.2.9 单向阀(逆止阀)单向阀(逆止阀)耐压等级、材质、耐腐蚀性等指标应符合氯气使用要求,且安装位置符合工艺要求。6.2.10 温度计温度计的使用及安装位置应符合工艺控制要求。7 液氯使用的操作人员7.1 专业资格要求液氯用户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7.2 其他条件7.2.1 年龄满18周岁。7.2.2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氯气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氯气作业对心、肺、呼吸道功能要求较严格)。7.2.3 符合氯气工种作业特点所需要的其他条件。8 液氯使用过程中的泄漏应急处理8.1 液氯气瓶泄漏时,不应向瓶体喷水,抢修人员在戴好防护用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立即转动气瓶,使泄漏部位朝上,位于氯的气相空间。8.2 瓶阀密封填料函泄漏时,应查压紧螺帽是否松动或拧紧压紧螺帽;瓶阀出口泄漏时,应查瓶阀是否关紧或关紧瓶阀,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瓶阀口。8.3 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堵漏器材(如竹签、木塞、止漏器等)处理,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防止脱落。处理无效时,应迅速将泄漏气瓶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pH不小于7,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氯气安全规程 GB 11984-89 D K!xq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28批准1990-12-01实施 7nd &FME Apj;s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N9PEnt 本标准规定了氯气在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方面的安全要求。 _Q| 本标准适用于氯气接触的企业、事业单位。 ,+VQa 2引用标准 ,ywQ 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eOUEhpE GB530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a)rT3gl 3术语 :gxzxK 易熔塞:由熔化温度为65+-13的易熔合金制成的液氯钢瓶卸压装置。 d+IN-lR( 4通用安全 7_5-gtD 4.1新建、扩建、改建的氯气生产、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管理权限,向公安、劳动、环保等部门申报,未经批准不得建设。 _O _ 4.2氯气生产、使用的厂房、库房建筑必须符合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n6#z,W -aj 4.5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车间(部门)负责人(含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能正确指挥事故处理。 LKzH! 4.6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现场,都应配备抢修器材,见表1。有效防护用具及消防器材,见表2。 c #8; ;b0;66C8| e+wINW ?2Sm f s#)0- Zj aoU5pftC 表1常备抢修器材表 nDZb/uHZ syU(;s 器材名称常备数量 Kd7Lpw1u 易熔塞2-3个 E#c9n%Esz 六角螺帽2-3个 kQO5sX$; 专用扳手1把 T&IPOH9 活动扳手1把 密封用带1盘 ZKVM9ofXRi 10%氨水,200ML ez$; E7y:%LGo 表2常用防护用品 M#xol/)h 名称种类常用数备用数 :y 数相同 0t)5KO 防护手套 +(oExp(! 防护靴 & $t%: 4.7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wkWx(Bj6 4.11使用液氯罐车,必须执行化学工业部颁发的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有关规定。 !#or- C 4.12运输液氯,必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JiRfLB 5生产安全 ejl #*5 5.1液氯应符合GB5138-5139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其中纯度99.5%,含水0.06% (2r8082 5.2氯气总管中含氢0.4%。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4%。 %DhLUVX 5.3液氯的充装压力不得超过1.1MPa。 p iSRDP 5.4采用压缩空气充装液氯时,空气含水应0.01%。采用液氯气化器充装液氯时,只许用水加热气化器,不准使用蒸汽直接加热。 4,:)%KBV 5.5液氯贮罐、计量槽、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得超过全容积的80%。 EVHkQ+o 5.6严禁将液氯气化器中的液氯充入液氯钢瓶。 0mI4hy 5.7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必须装有排污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检查。 PAv/r 5.8为防止氯压机或纳氏泵的动力电源断电,造成电解槽氯气外溢,必须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l#|M.V6G 5.8.1配备电解槽直流电源与氯压机、纳氏泵动力电源的联锁装置。 YG6;g)Zm 5.8.2配备氯压机、纳氏泵动力电源断电报警装置。 Xvn Vr 5.8.3在电解槽与氯压机、纳氏泵之间,装设防止氯气外溢的吸收装置。 eLk:kj 5.9设备、管道和阀门,安装前要经清洗、干燥处理。阀门要逐只做耐压试验。 .,gVquqMY 5.10应将管内残留的流质、切割渣屑等物清除干净,禁止用烃类和洒精清洗管道。 TXfG4kC 6使用、贮存和运输的安全 ;Dcr 6.1液氯钢瓶的充装和使用安全 S3Uzw0_ 6.1.1充装前应校准计量衡器;检查台面和计量杠杆。充装用的衡器每三个月检验一次,确保准确。 YtY.,H; 6.1.2充装前必须有专人对钢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缺陷和异物,方可充装。 kk+:y0V 6.1.3充装系数为1.25kg/L。严禁超装。 mv1|oFVW 6.1.4充装后的钢瓶必须复验充装量。两次称重误差不得超过充装量的1%。复磅时应换人换衡器。 bk4G+wGw 6.1.5充装前后的重量均应登记,作为使用期中的跟踪档案。 r8Ywn 8K 6.1.8充装量为50kg钢瓶,使用时应起直立装置,并有防倾倒措施;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钢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定位。 kl9l* 6.1.9使用钢瓶时,必须有称重衡器,并装有膜片压力表(如采用一般压力表时,应采取硅油隔离措施)、调节阀等装置。操作中应保持钢瓶内压力大于使用侧压力。 qskL 6.1.11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钢瓶附近。 YMlv$sa 6.1.12钢瓶与反应器之间应设置逆止阀和足够容积的缓冲罐,防止物料倒灌,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Ya*8V 6.1.13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紫铜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 Xc7Qu? 6.1.14不得将钢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口和通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 =sP =dU 6.1.15应有专用钢瓶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p Ay 6.1.16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 B?fD 6.1.17钢瓶出口端应设置针型阀调节氯流量,不允许使用瓶阀直接调节。 Q4&?r- 6.3.3车辆驾驶室前方应悬挂规定的危险品标志旗帜。 zSFqyb.M- 6.3.4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 =*8ja-K 6.3.5车辆停车时应可靠制动,并留人值班看管。 7f,ZK% 6.3.6高温季节应根据当地公安部门规定的时间运输。 aG:l.IM0 6.3.7车辆不符合安全要求或证件(运输证、驾驶证、押运证等)不齐全的,充装单位不得发货。 s8)lOSV. 6.3.8运输液氯钢瓶的车辆不准从隧道过江。 *D8E9 6.3.9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 D*R49hja 6.3.10充装量为50kg的钢瓶应横向装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钢瓶装运,只允许单层设置,并牢靠固定防止滚动。 J=l l 6.4液氯贮罐的充装、使用安全 uR7uvibUO 6.4.1充装液氯贮罐时,应先缓慢打开贮罐的通气阀,确认进入容器内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气化氯的压力高于贮罐内的压力时,方可充装。 6Uw4D61 6.4.2贮罐车上输送液氯用的压缩空气,应经过干燥装置,保证干燥后空气含水量低于0.01%(重量百分比)。 *OQr:e0Q 6.4.8.3在贮罐20m以内,严禁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VBIY2zf 6.4.8.4贮罐在贮存量不得超过贮罐容量的80%。 eswsxJ/! 6.4.8.5贮罐库内范围内应设有安全标志。 iZMV ?w 7预防泄漏和抢救 H3zg9L:a 7.1严格执行氯气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排除泄漏和设备隐患,保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y4HOKJxI 7.2氯气泄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修,撤离无关人员,抢救中毒者。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带有效防护面具。 6.Nu-? 7.3抢修中应利用现场机械通风设施和尾气处理装置等,降低氯气污染程度。 /Fs3uf 7.4液氯钢瓶泄漏时的应急措施 AFWcTz6#d 7.4.1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 |b 7.4.2易熔塞处泄漏时,应有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泄漏时,拧紧六角螺母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凡泄漏钢瓶应尽快使用完毕,返回生产厂。 _$me. 7.4.3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 oVsj Q 7.4.4在运输途中钢瓶泄漏又无法处理时,应将载氯瓶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使氯气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nBd!296 8防护用品的使用和急救 66?!w 8.1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定期更换。 kyQ%qBv 8.2生产、使用、贮存岗位必须配备两套以上的隔离式面具,操作人员必须每人配备一套过滤式面具,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I)E+ 8.3生产、使用、贮存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药品,吸氯者应迅速撤离现场,严重时及时送医院治疗。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AQ 3014-200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11月19日发布 2009年1月1日实施)前 言 本标准技术条款强制。 为了保护液氯使用单位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范液氯事故的发生,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九兰、岳涛、汪彤、张志航、齐书芳、淡默、王小庆。 本标准首次发布。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氯使用过程中,对使用条件、操作方法、工艺设备以及作业人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液氯的单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所含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 一般要求3.1 液氯用户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3.2 新建、扩建、改建使用液氯的建设项目,应遵守国家相关行政许可制度,未经批准不应建设。3.3 使用液氯的设备(容器、反应罐、塔器等)设计制造,应符合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液氯、氯气管道的使用、检验和维修改造,应符合压力管道的有关规定。3.4 液氯用户应制定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的编制应符合AQ/T 9002中的有关规定。3.5 液氯使用单位应遵照附录A的规定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符合GB 2894相关要求。4 液氯使用条件要求4.1 液氯使用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装置。液氯使用单位的库房不应存放易燃物质和与氯气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4.2 使用氯气场所的卫生和环境卫生条件应符合GBZ 1 和GBZ 2.1中的有关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5 液氯使用的要求5.1 气瓶使用的安全5.1.1 使用液氯气瓶,应执行气瓶安全的有关规定。5.1.2 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倾倒措施;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气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定位。5.1.3 液氯气瓶使用时,应有称重衡器。气瓶内氯气不能用尽,应留有余压。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气瓶,应保留2kg以上的余氯;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气瓶,应保留5kg以上的余氯。5.1.4 液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使用记录,重瓶存放期不应超过三个月。5.1.5 液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气瓶内压力大于瓶外压力,液态氯向气化器中输送时,应高于气化器的压力。当气瓶出现负压时,应立即关闭控制阀或气瓶阀,防止物料倒灌;负压瓶返回充装单位时应说明,不应向气瓶内充人其他气体。5.1.6 不应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气瓶,可采用40以下的温水加热。5.1.7 开启气瓶阀门时,应使用专用扳手;不应使用活扳手,管钳等工具。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用力不可过猛;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使用压力、流量用控制阀或针型调节阀调节,不应使用气瓶阀直接用于调节压力和流量。5.1.8 为防止工艺系统物料倒灌,不应绕开缓冲器、单向阀(逆止阀),走短路直接使用氯气,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5.1.9 作业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关闭液氯气瓶瓶阀。5.1.10 更换液氯气瓶时,不应将残余氯气排在作业场所。5.1.11 液氯气瓶长期不用,因瓶阀腐蚀而形成“死瓶”时,用户应与供应厂家取得联系,并由供应厂家安全处置。5.2 液氯贮罐的使用安全5.2.1 液氯贮罐基础应稳固,防止基础沉降引起管道应力破损。5.2.2 贮罐库区范围内配备相应的抢修器材,有效防护用具及消防器材5.2.3 贮罐的贮存量不应超过贮罐容量的80。5.2.4 贮罐输入和输出管道,应分别设置两个截止阀门,定期检查,确保正常。6 设施设备的要求6.1 通用要求6.1.1 设备、阀门和管道处的连接垫片应选用高强度耐氯垫片。6.1.2 用氯设备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6.1.3 设备、阀门和管道连接、安装前,要经清洗、干燥处理,阀门要逐只做耐压试验,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做到连接完好、紧密、无泄漏。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气密试验合格,否则,不应投入使用。6.1.4 严格执行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安全运行。定期清除滞留在反应设备、过滤设备和管道内的反应物或残留物,消除泄漏及设备设施故障隐患,保证用氯系统处于正常状态。6.1.5 不应使用烃类和酒精清洗氯气系统设备、阀门、管道以及加氯机等。6.1.6 设备、阀门和管道检修时,应切断氯气来源和传动设备、控制仪器或仪表的电源,然后泄压,放尽物料。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或检查确无压力后,方可进行检修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需要动火时,应事前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置换处置,取样分析合格,办理动火批准手续后,方可进行。6.2 液氯气瓶的要求6.2.1 液氯气瓶装卸设施6.2.1.1 充装量为100 kg、500kg和1 000 kg的气瓶装卸时,应采取起重机械,不应使用叉车装卸。起重机械起重量应大于气瓶重瓶时总重量的一倍以上,挂钩牢固,制动可靠。6.2.1.2 充装量为50 ks的气瓶装卸时,车辆货箱、使用平台处要用橡胶板衬垫,用手推车搬动时,应加以固定。6.2.2 液氯气瓶称重衡器 称重衡器量程应大于气瓶重瓶时总重量的一倍以上,并按规定每三个月校验一次,确保准确。6.2.3 控制阀和针型调节阀 控制阀和针型阀调节幅度能够在所需液氯流量零至最大之间调节,并能够保证在气瓶失效时,能够有效地关闭液氯的输出。6.2.4 气化器 采用盘管式气化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