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二轮复习一形象鉴赏(教师版)_第1页
高三诗歌二轮复习一形象鉴赏(教师版)_第2页
高三诗歌二轮复习一形象鉴赏(教师版)_第3页
高三诗歌二轮复习一形象鉴赏(教师版)_第4页
高三诗歌二轮复习一形象鉴赏(教师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012级高三第二学期 学科:语文 类别:诗歌鉴赏 -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专题一、鉴赏形象考点分析诗歌形象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事物形象(常指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意象,指(情)意和(物)象的融合,是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或具有深刻寓意的形象。意象是诗歌语言与情感的中介,因此,通过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特定的意义,读诗观意象,便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为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桃花隐喻美人,牡丹象征富贵吉祥,柳为伤离别等等。意象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同为一景一物,在不同的诗人心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别,做出正确的解读。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交融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因此,分析意境离不开意象。 诗歌意境常用术语:幽静、宁谧、幽美、朦胧、淳朴、空灵、深远、幽远、莽苍、辽阔、苍凉、繁华、热烈、高昂、荒芜、孤寂、清冷、凄清、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等。意象和意境是构成诗歌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历年高考中,多有对意象和意境的考查,分析意境也是高考不可或缺的基本类型,是每年诗歌鉴赏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 应考锦囊提问方式:(1)诗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提问变体:结合诗歌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题步骤:(1) 第一、找出并描摹诗歌意象; 第二、概括意象特点;第三、揭示作者情感。 (2) 第一、描绘诗中的画面; 第二、概括氛围特点; 第三、分析思想感情。答题范式:(1) 本诗中的( )意象,具有( )的特点(或含义),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感情或起到( )作用。(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才能得满分:一、描摹诗歌图景二、概括意境特点三、剖析思想感情现场示例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解析】在分析时,直接解释诗句的给2分。如果诗句解读不完整,只写了山月或水、花的,只得1分。人物形象定位为孤独、寂寞、愁苦、哀伤等均可得2分。分析准确得2分,形象概括得当得2分。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3分)【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描绘画面1分)。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概括意境特点1分),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剖析作者思想情感1分)。【解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例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14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2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012级高三第二学期 学科:语文 类别:诗歌鉴赏 -1【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前者艳丽,后者清幽。前者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焉红,色彩艳丽;后者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答案】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课堂演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3年辽宁卷) 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案】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分):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树荫里,聒噪的鸦鹊逐渐消停下来,先后进入了睡乡(分);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分)。这是一幅寂静、凄凉的画面(分),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抒发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2年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案】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13年重庆卷) 鹧鸪天 酬孝峙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注】孝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