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IT业生态链对比.doc_第1页
中美金融IT业生态链对比.doc_第2页
中美金融IT业生态链对比.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羚羊肉怎么分中美金融IT业生态链对比庞瑞江/文-“狮子”缺位、“羚羊”稚嫩,这些都为国内金融IT厂商之间的混战埋下了伏笔。 -最近,中国证券IT业出现了两组冬日镜头:一组是传统交易系统过度竞争把全行业杀成冬天;另一组是新业务系统极度缺乏竞争,把原本一个大好春天晾成了冬天。其实,这两组画面都是中国金融市场本身发展的镜像。 -美国的故事 -美国金融IT业相对完整的生态链,是在金融业相对成熟的大环境下进化而成的。 -有关生态链的描述,最直观的莫过于每天都发生在非洲草原上的故事:狮子在捕捉到羚羊之后,首先照着最好的部位猛嚼几口鲜肉,随后是成群的秃鹫来饱餐一顿,最后留下的有机物则属于各种昆虫和微生物。同理,金融IT业也有高、中、低端厂商之分。 -高端:是指那些全球顶级的咨询公司。他们专门针对金融企业的业务需求做业务流程和IT架构设计。他们的“高”就在于对金融业务的通透理解、把握和预期。而这一点,往往是金融企业本身所不具备的。因此,由他们啃下第一口“鲜肉”也是必然。 -中端:主要是指那些软件厂商。他们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技术的创新,即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下为金融企业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软件产品。 -低端:在这个生态链中,负责实施的系统集成商占据最底层。和前两者相比,其技术含量仅限于实施能力,即把不同的软件、硬件搭建成为一个可以应用的平台。 -据介绍,华尔街金融IT业生态链的顶层是普华永道、埃森哲和毕马威(最近更名为毕博)等咨询公司,他们在“接包”后,将一部分业务“分包”给下面的CA、Master Trader、ALLTELL等软件厂商和系统集成商。除了IBM、SunGard等有限几个“巨无霸”级别的厂商身兼数职之外,绝大多数厂商都是“术业有专攻”。 -有意思的是,美国第一代金融软件供应商也是以咨询业务为起点。据在华尔街金融企业任高级IT管理人员多年、现兼任荣硕科技CTO的屠永刚介绍:1985年前后,美国的一些IT顾问公司在为华尔街的大型金融企业完成项目开发后,发现做过的诸多项目有很多类似甚至雷同,便索性将这些技术加以修改和拼装,组成可推销的产品。例如,Eagle Financial Systems在为美国US Trust Bank开发完成全套资产管理系统后,“Eagle”也就破壳而出了。此后,连Morgan Stanley、Alliance Capital等大牌金融机构也成了它的买主。 -在这个分工明细的生态链中,还存活着一些小到只有一两个开发人员的软件公司。他们只做金融业务的某一个细小产品,并集中精力将其发挥到极致。虽然他们没有市场部门,也没有客户资源,但上游的“狮子”、“秃鹫”却总能为他们留下一顿美餐。例如,Advanced Information Systems专门针对金融业开发电子邮件的加密解密算法。虽然每套JCrypt软件的售价不过几百美元,和动辄几百万美元的大系统不能相提并论,但JCrypt软件的销售数量却很惊人,金融企业员工几乎要人手一套,收入自然可观。 -在中国,网上交易和“大集中”等新技术的引入,催生了像核新软件、根网科技等几家金融IT新锐。其实,类似的故事在华尔街的版本也不少。 -1997年,已经有26年历史的NASDAQ股票市场被指控以人为的方式非法扩大买卖报价价差。随后,NASDAQ市场的规则被迫发生了一些改变,直接导致通过ECN(一种撮合委托及决定交易价格的完全自动化系统)所成交的NASDAQ股票大幅增加。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通过ECN完成的交易笔数已经超过NASDAQ市场的一半,而ECN的服务提供商也由原来的Instinet一枝独秀,发展为后来的9家。 -中国“羚羊”不壮 -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市场的金融IT生态链则显得有些畸形。 -首先是看不到“狮子”。目前在国内金融IT厂商中,还没有与普华永道等相类似的咨询公司。而“洋咨询”们,尽管在国内设有分公司,却至今少有成熟的金融IT需求分析案例。问题是,在国内谁把“羚羊”扑倒让下游厂商大快朵颐呢? -答案就在“羚羊”身上。长期以来,国内金融业的渠道和产品都比较单一,业务需求并不复杂,而技术含量最高的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业务,在中国基本上是空白。中国的“羚羊”远没有美国的健硕和敏捷,只要几只“秃鹫”甚至狐假虎威的“小猫”便可将其摆平。 -事实上,从中国金融业IT诞生之日起,系统需求分析的角色就一直是由软件厂商和系统集成商来客串。此外,在顶点公司董事长严孟宇看来,国内金融企业至今还没有建立为咨询服务付钱的概念,这种免费的客串也阻碍了“狮子”的成长。“按道理说,业务需求分析和IT系统构建才是知识附加值最高的,可是证券公司总是对我们说,你想卖你的软件吗?好啊,你先帮我看看业务流程吧!” -然而,随着入世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再加上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等需求被一一摆上老总们的办公桌,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再造已有了短兵相接的火药味。“羚羊”壮硕起来时,意味着“狮子”该出场了。 -有分析说,目前在中国境内也有几头小“狮子”,散见于IBM和大型金融企业内的产品研发部门。此外,核新软件技术公司总经理易峥提出,证券业内的“潘辛平现象”就类似一个特立独行的“狮子”单干户。 -潘辛平博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近两年几乎以在证券公司考察、咨询为生,被多家券商聘为顾问。据他自己称,去年竟有200多天游走于各地券商之间。尽管“潘氏咨询”的价值在证券业开始得到认可,但仅凭潘辛平个人之力,他至多只能是一个“狮子”的雏形,而无法成为“狮子”。易峥认为,“如果潘博士把咨询发展成一桩生意或者一项业务,他肯定会亏钱。因为金融IT咨询的气候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 -“狮子”缺位、“羚羊”稚嫩,这些都为软件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之间的混战埋下了伏笔。据介绍,国内的几大软件厂商都或多或少地干一些系统集成的“私活”,而系统集成商也恨不得将软件、硬件和集成业务一口吃下,例如神州数码和长天的战线,几乎覆盖了整个金融IT的生态链。 -与此同时,远未成熟的国内金融IT市场,已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引向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次。一些软件公司的老总坦承,自己花在“打单”上的市场费用要大于产品研发投入。而近两年证券市场的整体趋冷,使得证券IT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日渐惨烈,大家似乎都要不择手段地保住嘴里的肥肉,不让下游厂商沾到半点油星。 -当分工和协作成为空话,生态链日趋畸形时,只有在明细分工的土壤中才能生存的小软件公司自然难成气候。深圳金证科技公司总裁赵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的金融需求还比较简单,软件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优势并不能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内的大环境比较恶劣,“市场能力比较差的小软件公司没有自己的客户资源,其核心价值就是技术,而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旦受到侵犯,他们就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