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健康养生指导_第1页
二十四节气健康养生指导_第2页
二十四节气健康养生指导_第3页
二十四节气健康养生指导_第4页
二十四节气健康养生指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四节气健康养生指导2013年二十四节气时间:1月5日小寒; 1月20日大寒;2月4日立春;2月18日雨水;3月5日惊蛰;3月20日春分;4月4日清明;4月20日谷雨;5月5日立夏;5月21日小满;6月5日芒种;6月21日夏至;7月7日小暑;7月23日大暑;8月7日立秋;8月23日处暑;9月7日白露;9月23日秋分;10月8日寒露;10月23日霜降;11月7日立冬;11月22日小雪;12月7日大雪;12月21日冬至。1.立春:the Beginning of Spring 节气温馨提示:助养生发,护肝防春困,激发生命源动力,气候特点:气温变暖,仍多风寒,人体气血外显(毛孔由闭合转向开放)。易患高血压、心脑血管及头痛病。养生原则:养肝护阳,养肝重在疏泄。立春饮食:1)宜辛甘发散,忌酸收之味;2)适当多吃补肝养肝的食物;3)多吃青绿色蔬菜;4)、常吃芽菜;5)、萝卜是常见的生发食物。起居养生:晚睡早起,睡前睡后要按摩,春捂防寒,宜散步,室内除尘通风,做做消除冬季积食的运动。经络穴位调养:1)按摩阳池穴缓解手脚冰冷。2)打嗝、头晕目眩就按中渚穴。3)按摩天井穴可调节心情。2.雨水:Rain Water节气温馨提示:民谚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谨防寒湿,养肝谨防寒湿,养肝莫忘调脾胃,气候特点:春雨纷飞,润物无声。人体容易疲劳,抵抗力减弱。易患风湿关节病、春困(老年人犯春困是中风的前兆,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更加注意血压、血脂等)。养生原则:护脾胃,固本培元,防湿邪,不伤脾胃,疏肝解郁,慎脱衣,避湿寒。雨水食补:以汤粥为主,少吃油腻,多吃蔬菜瓜果,补充水分。起居养生:保暖调神,平和心气。经络调养:按摩三焦经,十指干梳头。3.惊蛰:the Waking of Insects节气温馨提示:排毒祛邪,警惕肝病的侵扰,气候特点:大地回春,气温上升,春耕开始。人体肝火旺盛,皮肤病的高发时期,容易被病毒感染。易患流行性病毒感染病、肋间神经痛。养生原则:调和阴阳,平衡作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饮食原则:温热健脾,多甘少酸,易清淡饮食,适当多吃温热食物。药补原则(宜用健脾润肺、清热解毒的中药):1)野菊花茶;2)金银花粥。起居养生:养眠忌怒,重在保暖,放风筝最适宜,做有氧运动。经络调养:按摩大肠经,拔合谷穴。4.春分:the Spring Equinox节气温馨提示:天门开户,顺势养阳正当时,气候特点:雨多春暖,莺飞草长。人体气血旺,情绪大,肝气盛,关节炎进入多发期。易患精神类疾病,老年人易患五更泻。养生原则:保持阴阳平衡,心情愉悦,加强有氧气功运动。食补原则:健脾祛湿,多食用温补阳气的食物,保持寒热均衡。药补原则(宜润肺为主,兼顾脾胃)天冬萝卜汤;起居养生:注意温差,消除不良情绪,多做有氧气功消除抑郁,房事应有度。经络调养:按摩大肠经,刮痧治失眠、多梦。5.清明:Pure Brightness节气温馨提示:踏青越野,与自然同气相求,气候特点:雨水增多,气候温暖。人体过敏性疾病多,情绪波动大,疾病多发。易患过敏性哮喘病、过敏性鼻炎。养生原则:呼吸新鲜空气,警惕过敏。食补原则:多食新鲜蔬果,清补养肝。药补原则:(养肝舒筋最重要)推荐保健药膳:1)决明子饮。可用于治疗肝热或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等症。2)山药决明荷叶饮,可以益肝肾,滋润血脉,降血压。3)苦菊拌苋菜。补肝清心。起居养生:睡眠足,多备衣,莫伤悲。经络调养:按摩小肠经,拔罐治肩周炎,按摩养老穴。 6.谷雨:Grain Rain节气温馨提示:调畅情志,健脾祛湿喜迎夏,气候特点:断霜,雨量大增。人体神经系统反应较强烈,脉相如游鱼。易患桃花癣、胃病等。养生原则:除湿防胃病,调神防过敏。食补原则:可多吃疏肝清热、宜肺补肾之品,使用清淡养阳之品,吃香椿正当时。药补原则:宜用清热去湿的糖粥药膳。1)谷雨养生汤:2)冰糖百合怀菊粥;3)扁豆薏米粥。起居养生:注意天气,早晚添衣,起居有常。经络调养:针刺治疗胁见、坐骨、三叉神经痛,浴足温经通穴。 7.立夏:the Beginning of Summer节气温馨提示:养护心脏,多养淌水防心火,气候特点: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南北雨量变化差异大。 天干物燥,人体易失水和上火,能量消耗大,容易心烦气躁。易患心脏病、肠胃炎等疾病。养生原则:养护心脏,保持平和心态,做慢运动。饮食原则:宜多吃清热生津的食物。药补原则:宜用补而不燥的药材。1)五花茶; 2)茯神百合茶; 3)麦冬西洋参饮;4)百麦安神饮。起居养生:多通风,坚持午睡习惯,多做养心功。经络调养:按摩内关穴及足底涌泉穴等脚底穴位。 8.小满:Lesser Fullness of Grain节气温馨提示:未病先防,清热除湿正当时,气候特点:炎热夏季的开始,降雨南北差异大。人体皮肤病多发,消化功能减弱,容易出汗。易患湿疹、风疹等疾病。养生原则:防皮肤病,强正气,养心脏。食补原则:多吃健胃食物, 清淡饮食可防皮肤病,清热、凉血、解毒就选苦菜。药补原则:宜用清热利湿的中草药。1)清热去暑汤;2)清热利湿瘦肉汤;3)清热去湿茶; 4)车前瓜皮薏米粥;5)养心安眠粥; 6)冬瓜薏米汤。起居养生:注意睡眠,不做剧烈运动。 经络调养:保护心脏的手厥阴心包经,按摩劳宫穴可缓解心慌 气短,中冲穴去热清心火。 9.芒种:Grain in Beard节气温馨提示:天气炎热,清淡饮食是关键,气候特点:梅雨天气,异常湿热。人体代谢旺盛,元气消耗大,容易疲倦。易患口舌益生疮、易得妇科病。养生原则:勿受寒,平情绪,常游泳。饮食原则:饮食清淡,忌肥甘厚味辛热。药补原则:凉血去湿须靠药浴和茶饮。1)凉血祛湿五枝汤;2)山楂甘草茶;3)绿豆土茯苓茶;4)银花解毒饮。起居养生:勿露脊梁,练毛孔调息功。经络调养:按摩极泉穴,午睡护心经。10.夏至:the Summer Solstice节气温馨提示:“春夏养阳”,调养身心,睡好午觉精神足,气候特点:太阳照射最猛但不是最热。人体易患疾病,但冬病极少发作。易患暑热痱子、“夏打盹”等。养生原则:调神养心脑,降压补水多运动。饮食原则:适当多吃酸味和咸味食物,不宜多吃过寒食物。夏至药补:宜用滋阴养阴的中草药。1)荷叶灰方。2)清暑利湿茶。3)荷叶扁豆茶。4)冬瓜荷叶汤。起居养生:协调作息,温浴强身。经络养生:老年人找神门穴和少府穴,冬病夏治来艾灸。11.小暑:Lesser Heat节气温馨提示:清心除烦,自我调理度苦夏,气候特点:天气较热,多有暴雨。人体易的胃肠病,也易中暑。 易患疾病:中暑、苦夏等疾病。养生原则:防暑邪,戒烟酒,调神静心。食补原则:清凉消暑,多吃含钾和酸味食物。小暑药补:养心安神,清热去暑。1)宁神养心茶。2)清络饮。起居养生:晨练不宜过早,应正确使用空调,夏不坐木。经络调养:养护肺经,喉咙痛找少商穴。 12.大暑:Greater Heat节气温馨提示:谚语“小暑大暑,淹死老鼠”,谨防湿热,三伏天远离中暑,气候特点:常有雷雨,全国多高温。人体气血运行和心脏功能都旺盛,易中暑。易患疾病:脚癣、冬病夏治最好时候。养生原则:戒躁戒怒,运动适量,防中暑。饮食原则:多吃些燥湿健脾的食物,益气养阴的食物,蛋白质 供给要充足。 大暑药补:以清热补气药为主。1)益气养阴生脉汤。2)莲梗薏米扁豆粥。起居养生:寡言养气,在家练八段锦等健身气功。经络调养:按揉中府穴和太渊穴。 13.立秋:the Beginning of Autumn 节气温馨提示:宜肺生津,养收顺天地秋气,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但“秋老虎”肆虐。呼吸道疾病增多,情绪低落,易出现干燥症。易患肺燥、便秘等疾病。养生原则:滋阴养肺,内心应平和宁静,减少房事。立秋食补:适当多吃酸味食物,饮食不要过于生冷,适当多吃生津润燥食物,应忌过燥的食物。立秋药补:多食用补气养阴之品。1)黄芪红茶。2)润肺生津杏仁粥。3)清热润肺生津茶。4)润肺雪梨膏。起居养生:增加睡眠时间,应早起,着衣不宜多,选择清幽之地晨练,立秋过后易登山。经络调养:敲胆经,按摩阳陵泉穴利胆舒筋,刮痧去阴暑。14.处暑:the End of Heat节气温馨提示:调理作息,润燥慎防“秋老虎”,气候特点:暑气下降,早晚温差大。人体易秋乏,早晚温差大,人体不适应,情绪稳定。易患秋乏、鼻出血等。养生原则:调和阴阳,作息规律。处暑食补:多食寒凉食品,多喝水。处暑药补:宜用滋阴润肺的药物。1)滋阴润肺雪莉川贝汤。2)养阴清肺汤。3)麦冬汤。4)黑芝麻茶。5)人参旱连草粥。6)旱莲草红枣汤。起居养生:早睡早起,多跑步,正确理解“秋冻”。经络养生:降压找阳陵泉穴和风池穴,妙用风池穴治疗多种疾病,膝关节痛拔罐疗法。 15.白露:White Dew节气温馨提示:养阴为先,早晚穿暖勿露身,气候特点:温差大,秋雨多,各地强度不一。人体易干燥,人容易发胖。易患疾病:皮肤干燥、糖尿病等疾病。养生原则:防呼吸道疾病,秋补好时机,防感冒。白露食补:勿太咸,补维生素,养阴润燥。白露药补:宜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1)芝麻桂圆膏。2)宣肺化痰茶。3)葛根五味子饮。4)鲜蒸百合。5)石桷茶。起居养生:多做运动,睡前应关窗,穿长衣长裤,常做呼吸操。经络调养:按摩足三里穴养护胃经,长灸足三里活过九十九,按摩足三里、梁丘减轻腹痛。16.秋分:the Autumn Equinox节气温馨提示:地门闭合,补益肺气最重要,气候特点:一场秋雨一场寒,降雨次数增加。人体易秋燥,胃肠不适。易患枯草过敏、肺结核病。养生原则:调神防燥,勿乱进补,预防胃肠疾病复发。 秋分食补:食粥润肠,滋润生津,多吃百合和菊花。秋分药补:益气健脾,润肺生津。 1) 冰糖银耳。2)凉血止血五样饮。3)益气健脾茶。起居养生:宽松着装,适宜出游和锻炼,头朝西睡,注意精神调摄。经络调养:按摩胃经的承泣穴和四白穴。按摩胃经治疗中风、 偏瘫,按摩胃经穴位可防治视疲劳,急性腰扭伤按承泣穴。 17.寒露:Cold Dew节气温馨提示:天凉露重,防寒清咽避燥邪,气候特点:寒气增长,降温加快。人体易感冒,汗液蒸发快,阴气盛。易患肩周炎、老年性支气管炎、脑血栓、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养生原则:润燥防病,保湿补水,寒露养生贵在和,保持乐观情绪。寒露食补:多吃甘淡滋润的食物,润肺生津。寒露药补:宜用防寒润肺的药材。1)银耳梨饮。2)无花果白菜干猪汤。3)菊花粥。起居养生:分时调养,室内通风。经络调养:养护膀胱经,找委中穴。18.霜降:Frosts Descent节气温馨提示:“女子伤春,男子悲秋。” 寒邪来犯,避寒要防寒包火,气候特点:天气渐冷,开始霜降,秋季向冬季过度。人体易手脚凉,内心烦热,肠胃功能旺盛,胃肠疾病复发。易复发老寒腿、哮喘易加重等疾病。养生原则:以平补为主,劳逸结合,冷暖得当。霜降食补:勿食过热食物,少辛增酸强肝功,忌食辛燥伤肺阴。霜降药补:以甘润温养生为主。 1)金芪花茶。2)连翘玉茶。起居养生:注意保暖,常做经络养生气功。经络调养:刮拭膀胱经,天柱穴是关键。 19.立冬:the Beginning of Winter节气温馨提示:冬天养藏,藏阳气尤贵养肾气,气候特点:万物开始潜藏,气温还不太低。人身体易变僵硬,代谢减慢。易患感冒、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等疾病。养生原则:驱寒护阳,补肾为先。立冬食谱:进补有方,宜养肾防感冒。立冬药补:常用补虚中药。1)鳝鱼归参汤。 2)枸杞鸡肉汤。起居养生:养精潜阳看睡眠和运动。经络调养:护肝经,按摩足部、腰部可强肾。 20.小雪:Lesser Snow节气温馨提示:防寒健脾,还要清肠排毒素,气候特点:开始降雪,最冷季节来临。人体皮肤生冻疮,情感易失调。易患抑郁症、冻疮等疾病。养生原则:调情志,养好肾,去内火。小雪食补:宜温热、减咸增苦的食物。小雪药补:宜用温补肾阳的药膳。1)补肾润肠饮。2)锁阳胡桃粥。起居养生:保精防寒邪,常练干浴功,注意头部保养,常做干浴按摩功可预防流感。经络调养:按摩太冲穴缓解郁闷,按摩肾俞穴缓解肾虚、腰痛,按摩涌泉穴缓解失眠。21.大雪:Greater Snow节气温馨提示: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温补避寒,驱寒保暖有讲究,气候特点:降大雪甚至暴雪,最低温度降到0一下。 人体血压易升高,热能散失多。易胃溃疡加重,三高四病,呼吸道疾病,防寒气伤肾。养生原则:进补前,先养脾胃,寒冬保暖防疾病,要放松心情,防伤肾。大雪食补:温热补益,养阳滋阴,饮食荤素搭配,饮食不宜过饱。大雪药补:宜用补肾延年的药膳。1)补肾延年饮。2)蛤蚧酒。3)鹿角胶龟板饮。4)杜仲五加皮饮。起居养生:防摔伤,早睡晚起,注意保暖。经络调养:护肾经,宜泡脚通经。22.冬至:the Winter Solstice节气温馨提示: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阳气初生,补肾填精不要省,气候特点:阳气初生,气温继续下降。人体阳气减弱,易得寒邪,心血管神经脆弱。易患肺炎、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养生原则:及时进补,最好从中年开始进补。冬至食谱:多吃萝卜,增加糖类、维生素的摄取。冬至药补:正确进补,温补肾阳。1)壮肾阳补酒。2)河车粥。起居养生:防寒保暖,经常锻炼,谨防老年病复发,勤搓手可防冻疮。经络调养:治足跟痛靠太溪穴。23.小寒:Lesser Cold节气温馨提示:温肾壮阳,年头年尾肾都强,气候特点:数九寒天,冻成冰团。人体气血不通,热量消耗大。易患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