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蝶黄蜂俱有情 咏物抒怀 何谓咏物抒怀诗 所谓咏物抒怀诗 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 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 借以抒发思想感情 寄寓襟怀抱负的诗歌 咏物抒怀诗的类型 咏物抒怀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 描摹情态类这类诗歌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 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诗是纯粹的咏柳 通过比喻 引人联想想象 使人感到清新爽洁 畅快愉悦 朝气勃勃 生机盎然 给人以体味不尽的美感享受和艺术启示 二 托物言志类这类诗歌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 仔细品味就会发现 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 物 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于谦的这首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乍一看 这首诗写的是石灰从采掘 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 再细细体会 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 石灰 实际上也是在写人 写作者自己不怕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甚至 粉骨碎身 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三 咏物抒怀类在咏物类诗歌中 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 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 与 物 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而同样是咏蝉 李商隐的感受却与虞世南大不一样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生在晚唐 一直处在 牛李党争 的旋涡中 始终不得志 心情常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 这首诗 他托物自嘲 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 只能吸风饮露 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 白白地浪费精力 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因为太清高 不趋炎附势 即使不停地写诗文 鸣不平 甚至写到才思枯竭 都不见什么反应 多么令人伤心啊 诗人那种牢骚哀怨 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四 以物喻人类这类诗歌所描写或吟咏之 物 与某一类型 某一群体的人相似 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 像北宋宰相李纲所作的 病牛 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 耕田千亩实千箱 精疲力竭谁抚伤 但求众生皆得饱 何辞羸病卧残阳 耕田千亩 精疲力竭 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 实千箱 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 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 牛却依然无怨无悔 任劳任怨 只要天下众生都能吃饱饭 何必计较自己年老体衰 病卧残阳之中呢 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 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 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 五 托物言理类苏轼的 琴诗 就是此类诗歌最好的例子 若言弦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声产生的根源 而实际上 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 那就是 在文艺作品创作中 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 二者缺一不可 就象弹琴一样 只有将 琴 素材 与 指 技巧 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 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 事理 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 理 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在理学兴盛的宋代 写这种类型诗歌的人最多 1 抒写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感受 古代文人 往往恃才傲物 随心所欲 率性而为 因而在统治者看来是格格不入的 是不能受到重用的 于是 感叹生不逢时 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成了文人屡见不鲜的作品主题 屈原 宋玉 李白 李贺 李商隐 2 表达自甘寂寞 坚贞不屈 高洁脱俗 不同流合污 的气节 当国家政治腐败甚至灭亡 统治者昏庸无能 奸佞小人为非作歹时 是随波逐流 还是洁身自好 大多数是会选择后者的 因为他们是读过书的 不知不觉中受到先烈们的影响 因而有着高尚的气节 所寄托的常见情感 3 厌恶官场 追求自由 隐逸 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在官场呆久了 上有皇上压着 下有臣子们钩心斗角 尽职些的还得为百姓劳碌奔波 时间久了 难免有身心俱疲之感 于是渴望摆脱官场 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便成了咏物诗中常常寄托的一种情感 特点归纳 2 形似 抓住物某些特征 形态 色泽 所处环境等 着意描摹 3 神似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写出精神品格 寄托作者情志 1 常以所咏之物为题 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 常用的艺术手法 一 整首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 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二 局部1 大量运用比喻手法 以物喻人 物我合一 2 通过拟人抒情达意 3 用双关绾合物我 4 用衬托或对比 于鲜明对比之中 增加感染力量 5 环境映衬 侧面烘托 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突显物的品质 1 体察物态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 品味寄托 知人论世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 所言之志 3 明辨技巧 体会诗人艺术手法的高妙 鉴赏方法 鉴赏杜甫 房兵曹胡马 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 1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题目 注解 2 明确题材和体裁 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关的文学常识3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通读 了解大意4 把握意象 外在形态 内在精神5 体会意境 整体把握 注意意象的组合方式 结合作者情感6 鉴赏语言 技巧 关键词及整体风格整体技巧及局部手法7 品悟情感 思想8 规范作答 注重得分 解题 见书下注释一 走近作者 见书下注释二 一 诵读品味 疏通诗意大意 房兵曹的马是著名的大宛马 瘦骨棱棱好比刀锋 两耳尖锐如同竹削 四蹄轻快犹如乘风 所向之地空阔广漠 不怕险阻真可托生死 二 探究问题 1 这首诗中的马 是怎样的形象 前四句是如何刻画的 请简要分析 诗中的马是一匹骏马 神清骨俊 奔驰生风 纵横驰骋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一静一动写出了马非凡的气概 其品质 秉性诚笃 对主人忠诚尽力 诗的前四句正面写马 是实写 诗人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 胡马 它来自大宛 自然非凡马可比 接着 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 杜甫写马的骨相 嶙峋耸峙 状如锋棱 勾勒出神骏的轮廓 接着写马耳尖如竹削 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 至此 骏马的不凡已跃然纸上了 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 跃跃欲试的情状 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 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一静一动写出了马非凡的气概 2 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 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 胡马 可谓 写意传神 请谈谈颔联哪两个动词写得极其传神 以及你感受到的胡马的神韵 1 批 和 入 两个动词极其传神 前者写双耳直竖 有一种挺拔的力度 后者不写四蹄生风 而写风入四蹄 别具神韵 从骑者的感受说 当其风驰电掣之时 好象马是不动的 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 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 诗人刻画细致 微妙逼真 全诗既是写马驰骋万里 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3 好的咏物篇章 就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 又在其中有所寄寓 在 房兵曹胡马 中作者有怎样的寄寓 这首诗看似写马 实是借马写人 借马抒志 即借 马 这一象征性的 肉体 寄寓诗人的心志 使诗歌主旨升华 诗人借声名远扬 纵横千里万里的大宛胡马来抒发作者积极进取 一往无前 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 这里寄寓着诗人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的美好愿望 更是自己积极用事心情的写照 青年时的杜甫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看到一匹骏马 立刻想到骑马驰骋 建立轰轰烈烈的功业 借 马 这一雄健英武的形象来抒发他蓬勃向上 锐意进取的胸怀 于咏马之中表现出自己的情与志 4 在这首诗中 你最喜欢哪一联 说说理由 第一联 写马的出身不凡 勾勒出马神清骨峻的形象 语言凝练而形象 第二联 以 竹批 比喻马耳之坚挺直竖 以 风入 形容马奔跑之迅疾轻快 一静一动写出马非凡的气概 用词准确形象 第三联 运用虚写 抒情 表现马纵横驰骋 超越任何险阻 值得信赖的本领和品质 诗人完全把马当作了生死相依的挚友 感情强烈而真挚 第四联 骁腾有如此 一句总括全诗 含义极为丰富 既是写马纵横驰骋的非凡本领 又是对房兵曹的殷切鼓励 也蕴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 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1 咏物言志 虚实结合 绘形绘声诗的前四句是正面写马 是实写 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 用传神之笔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 胡马 后四句写马的品格 用虚写手法 由咏物转入抒情 颈联承上奔马而来 写它纵横驰骋 历块过都 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 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 就足以使人信赖 这里看似写马 实是写人 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 勇敢的将士 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 尾联写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 2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描写 前四句写马之形状 议论 所向 两句写马的性情 抒情 后面两句写马的超凡才华 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拓展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 戏赠看花诸君子 思考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 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 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试作以分析 用了借物喻人 衬托 语意双关的讽刺手法 从表面上看 前两句是写看花的盛况 写的是看花 但不写去 只写回 也不直接写桃花如何繁盛美好 只从侧面衬托 红尘拂面 四字 衬托出了京城大道上人物众多 来往繁忙的看花归来的盛况 无人不道 四字 既把看花归来的人们满足心情和愉快神态描绘了出来 又把桃花的繁盛美好 红极一时的情景从侧面烘托了出来 着墨不多却耐人寻味 后两句借物喻人 关合到自己的境遇 在写作上使用了语意双关的讽刺手法 表面上写看花 骨子里是借游玄都观看花一事来讽刺满朝新贵的 诗中以 玄都观 暗喻朝廷 以 桃千树 暗喻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 而看花的人 则是那些趋炎附势 攀高结贵之徒 他们为了富贵利禄 奔走权门 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 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 结句指出 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 也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 诗的最后一个 栽 字 形象鲜明 讽刺深刻 为点睛之笔 他这种轻蔑和讽刺是有力量的 辛辣的 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 诗题用了 戏赠 二字 含有嘲讽之意 阅读刘禹锡的 再游玄都观 思考 这首诗与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 戏赠看花诸君子 比较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都用用比体 通篇运用 比 的表现手法写成的诗歌 叫 比体 以比拟的方法 对当时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讽刺 仍然体现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意象 从表面上看 这首诗只是写玄都观中桃花之盛衰存亡 但就其所寄托的意思看 则以桃花比新贵 与前诗相同 不同点 寄托的情感不同 上首诗是作者通过人们在长安一座道士庙 玄都观中看花这样一件生活琐事 讽刺了当时的朝廷新贵 而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 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 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的斗争精神 同时 两诗之间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过去 桃千树 的盛景 今是 半是苔 菜花开 的荒凉景象 走近作者李商隐 812 858 字义山 号玉溪生 又号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县 十九岁以文才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 改从令狐楚学骈文章奏 被引为幕府巡官 并经令狐绹t o推荐 二十五岁时举进士 次年 838 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 辟为书记 以女妻之 牛党的人因此骂他 背恩 此后牛党执政 他一直遭到排挤 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 潦倒以至病卒 有 李义山诗集 李义山文集 鉴赏李商隐的 蝉 解题 蝉是一种昆虫 夏秋之时其成虫在树上鸣叫 俗称 知了 是古代诗人咏物写志常取的对象 本诗名为咏蝉 实则咏诗人自家情怀 大意 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而难以果腹 尽管它自命清高也好 因恨而连声嘶鸣也罢 这些都是徒劳的 终究不能摆脱生活的清贫 难饱的困境 蝉彻夜鸣叫 到五更时力竭声稀 可是一树的叶子依然是那样的苍翠 并不为蝉的哀鸣而悲伤萧疏 显得那样的冷酷 没有一点同情 我在各地当幕僚 是一个官职卑下的小官 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 家乡的田园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 蝉的操守高洁正与我的廉正清贫相应 多蒙你蝉君最能让我警醒 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 也当坚持操守 玉洁冰清 这让我不免有了归乡的念头 一 诵读品味 疏通诗意 1 诗的首联从哪些方面写了蝉的形象 从蝉所处的环境 鸣叫声等方面来描写 突出蝉生性高洁的形象 高 指蝉栖高树 暗喻自己的清高 蝉在高树吸风饮露 所以 难饱 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 难饱 而引出 声 来 所以哀中又有 恨 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 是徒劳 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 作者由于为人清高 所以生活清贫 虽然向有力者陈情 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最终却是徒劳的 2 诗的颔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起什么作用 衬托手法 用 一树碧无情 来衬托 五更疏欲断 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 达到了抒情的顶点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 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 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 并不为它的 疏欲断 而悲伤憔悴 显得那样冷酷无情 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 即无理得妙 蝉声的疏欲断 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 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 这看似毫无道理 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 疏欲断 既是写蝉 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 就蝉说 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 就寄托诗人自身遭遇说 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阴庇而却无情 是有理的 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 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也就成了有理了 3 本诗中写作者处境艰难的有哪些诗句 请找出来 并分析这些诗句与咏蝉有什么联系 1 处境艰难的诗句是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作者在各地当幕僚 是个小官 所以称薄宦 经常在各地流转 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 这种不安定的生活 使他怀念家乡 2 这两句离开咏蝉 纯写诗人遭际 好象和上文的咏蝉无关 但暗中还是有联系的 薄宦 同 高难饱 恨费声 联系 小官微禄 所以难饱费声 经过这一转折 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体现出此诗物我分合的灵动笔法 4 怎样理解尾联的含义 尾联又回到咏蝉上来 用拟人法写蝉 君 与 我 对举 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 而又呼应开头 首尾圆合 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 蝉的鸣叫声 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 想到 故园芜已平 不免勾起思归之念 本诗的艺术手法 以物喻己 拟人衬托 寄寓情怀 诗的第一联写出了蝉因处高洁而难以饱腹 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第三句极言蝉通夜哀鸣 到天晓力竭声嘶 第四句承上文的 恨 字 蝉栖托在树上 抱枝哀鸣 而树却 无情 自 碧 诗人的比喻是很明显的 诗人以蝉自比 以树比作他所期望的援助者 诗的第三联写诗人漂泊不定的遭遇 官职微小 年年漂泊他乡 故园荒芜 还是早点辞官归去吧 第四联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蝉联系起来 多蒙蝉声使诗人警惕 诗人也正与蝉一样清高 清苦 这样 就使全诗首尾相应 写出了诗人的不平和牢骚 也写出了诗人高洁的志向 拓展 阅读虞世南的 蝉 1 诗的前两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蝉的形象 从蝉的外形 食性和鸣叫声三个方面 来描写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 自在鸣叫的夏蝉 突出蝉生性高洁的形象 2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 后两句议论是点睛之笔 说说它所表达的寓意 立身品行高洁的人 自能声名远扬 无须凭借外力 阅读骆宾王的 咏蝉 诗中的蝉具有什么特征 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诗中的蝉是秋蝉高唱 触耳惊心 环境压力大 不得意 蝉高居树上 餐风饮露 开篇用起兴的手法 以蝉声来逗起客思 三 四两句 运用比兴的方法 一句说蝉 一句说自己 用 不堪 和 来对 构成流水对 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 还是两鬓乌玄 两两对照 不禁自伤 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 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 诗人把这份凄恻的感情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露重 风多 比喻环境的压力 飞难进 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 响易沉 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 蝉如此 我也如此 以寒蝉的清高来表现自己的志行高洁 以寒蝉所处环境的冷酷来表现自己的不遇于时 比较三首诗 虞世南 蝉 蕴涵一个真理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 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 人格的力量 骆宾王 咏蝉 则以蝉自喻高洁的品性 不为时人所了解 相反的还被诬陷入狱 无 三百篇比兴 为人信高洁 之语 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清代施补华 岘xi n佣说诗 云 同样咏蝉 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 端不藉秋风 是清华人语 骆宾王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是患难人语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是牢骚人语 比兴不同如此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 由于作者地位 遭际 气质的不同 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 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 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成为唐代文坛 咏蝉 诗的三绝 阅读林逋的 山园小梅 其一 1 首联作者是怎样赞赏梅花的 一开始作者就直接抒发对梅花的赞赏 它是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 那明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了 一个 独 字 一个 尽 字 突出了梅花生活的独特环境 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 占尽风情 更是写出它独有的天姿国色 作者虽是咏梅 但实际是他 弗趋荣利 趋向博远 的思想性格的自我写照 2 五代南唐诗人江为写有两句诗 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此诗颔联即由此化出 试分析此联的精妙之处 这两句诗是对梅花的具体描绘 又用环境侧面烘托的方法 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 它神清骨秀 高洁端庄 幽独超逸 尤其 疏影 暗香 既写出了梅花稀疏的特点 又写出了它清幽的芬芳 横斜 描绘了它的姿态 浮动 写出了它的神韵 再加上黄昏月下 清澈水边的环境烘托 就更突出了梅花的个性 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 那静谧的意境 朦胧的月色 疏淡的梅影 缕缕的清香 确实令人陶醉 所以成为千古绝唱 而江为的诗竹 桂合写 既未写出竹形的特点 亦未道出桂花的神韵 因而未构成统一和谐的意境 3 全诗咏梅 而颈联却写 霜禽 粉蝶 试分析此联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主要内容 这两句是作者着意作环境渲染 前句极写白鹤爱梅之甚 冬天的鸟还未来得及飞下 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 后句写粉蝶如果知道世上有如此美丽的梅花 一定会为之销魂 合断魂 三字写得很传神 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 就把粉蝶对梅花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 诗句中 霜 粉 二字 其实也是诗人精心选择 用以表现一尘不染的情操和恬淡的趣味 艺术特点 一实一虚 运用拟人手法 进一步烘托了梅花的明丽暄妍 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幽居之乐 4 尾联写了什么内容 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借物抒怀 直抒胸臆 这两句是说 如在赏梅之时低声吟咏 那么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 檀板金樽的豪华热闹场面又有何用呢 这就把诗人的情操趣味和盘托出 使咏物与抒情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鉴赏苏轼的 海棠 解题 海棠 落叶小乔木 叶子卵形或椭圆形 花白色或淡粉红色 果实球形 黄色或红色 味酸甜 海棠 是一首吟咏海棠花的咏物诗 诗人将美女的形象寄寓在海棠花之中 体现了一种爱花 惜花之情 走近作者 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山 今属四川 人 仕途坎坷 屡遭贬谪 一生始终处于党争的夹缝中 他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旷世奇才和文艺全才 诗为宋冠 词称苏辛 文追韩柳 书首四家 苏 黄 米 蔡 画擅三绝 诗 书 画 而且人格正直 性格幽默 随缘自适 旷达乐观 有着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这些使得他成为中国文人心目中的至爱 享有极高的声誉 一 诵读品味 疏通诗意 大意 微风吹拂 海棠花泛着光泽显得越发高洁美丽 香雾弥散月儿转过回廊 只怕夜静更深 海棠已经睡去 所以我点亮红烛 却照海棠花 1 前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海棠的特点 视觉 颜色 嗅觉 香味 写出了海棠高洁与柔美的特点 2 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 有何作用 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 1 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 袅袅 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 崇光是高洁美丽的 2 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 3 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采用烘托 拟人的手法 诗歌的开头就以一个空蒙迷幻的境界 从侧面渲染 表现出海棠花的高洁与美丽 在诗人的想象 拟人 之中 面前的这株海棠会像人一样因夜深而睡去 便燃烛照花 以 花睡去 将花人格化 由写海棠花的高洁柔美 引出人花对话 唯恐花睡去 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实际上是慨叹良辰易逝 盛事不再的主旨 4 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 造语之奇 构思之巧 的评价 请赏析一下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被誉为 造语之奇 构思之巧 奇 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庆典活动策划、执行及物料租赁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商用场地租赁合同及解除终止条款
- 2025版建筑工地专用木跳板采购合同标准与售后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绿色物流仓储租赁与托盘循环利用服务合同
- 2025版标准个人股权信托设立与运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综合超市门店整体转让及供应链合同
- 2025版汽车石材运输合同金融支持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时尚鞋帽店转让合同协议
- 青海省中考模拟数学试卷
- 期中期末数学试卷
- 2025年电抗器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新班主任自我介绍课件
- 2025年副高卫生职称-公共卫生类-妇女保健(副高)代码:093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广西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实务培训教材
- 反歧视艾滋病课件
- 医疗放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南京保安考试题库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培训课件
- GB 2536-2025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