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中科麦特电子技术设备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运营分析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内一些知名企业也成功地研发并运营了知识产权,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此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现阶段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不强,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缺乏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缺少对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的利用,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仅仅局限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级别上,这些都限制了我国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论文以科技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发展阶段与知识产权运营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西安中科麦特电子技术设备有限公司为具体的案例分析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给出了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界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和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并介绍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然后,系统的分析了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发展现状,在介绍世界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之后,重点分析了我国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然后,对西安中科麦特电子技术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麦特公司)发展阶段和知识产权的运营情况进行定性分析,通过论述该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知识产权的运用情况,总结出知识产权的运用在中科麦特公司不同发展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并指出该公司不同发展阶知识产权运营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构建了西安中科麦特公司不同阶段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并论述了具体的评价过程和结果,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公司在初创阶段,其知识产权的运用效果不佳;在成熟阶段,知识产权的运营和基础管理比较完善;在发展阶段,知识产权的管理基础和运用表现为“很好”,但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经营指标得分高,这也是中科麦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今后的努力方向。最后,提出完善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优化策略。关键词:科技企业;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及问题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domestic some well-known enterprises also succeeded in developing and us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hich has strong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ut, overall,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is respect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Chinas enterprises. At present many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lac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etup, lack of reasonab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lack of knowledge property right to the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ly confined to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level, which limits the competition of our countr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o Xian ZKMT electronic technology equipment Co.Ltd. for specific case analysis object, has carri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stud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veral parts: First of all, this study combed the related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iv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defining the mean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introduced the enterprise life cycle theory and technology life cycle theory. Then, the system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fter introducing the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its disadvantages. To Xian ZKMT electronic technology equipment Co.Ltd. company, secondl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paper Xian ZKMT electronic technology equipment Co.Ltd.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use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summarized in the Xian ZKMT electronic technology equipment Co.Ltd. the role played by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the enterprise, and points out that Xian ZKMT electronic technology equipment Co.Ltd. order different development us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ain, using 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constructs the Xian ZKMT electronic technology equipment Co.Ltd. enterpris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and discusses the concrete evaluation process and result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Xian ZKMT electronic technology equipment Co.Ltd. enterprises in the start-up phase, the use of i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effect not beautiful; In the mature stage, the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basic management more perfect;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management foundation and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very good, but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operation index score is high, this is M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Finally, Suggestions to consummate the technology companies using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Stage of develop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Use and problems 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一章 绪论7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1.1.1 研究背景71.1.2 研究意义8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1 国外研究现状9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3 已有文献的评价131.3 研究目标与内容131.4 研究的主要方法15第二章 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理论概述152.1 科技企业的涵义与特点152.2 知识产权管理概述162.2.1 知识产权的内涵、特征及作用162.2.2 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192.3 相关理论基础192.3.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192.3.2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21第三章 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比较223.1世界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223.1.1 美、日、德等工业发达国家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223.1.2 世界科技企业的发展趋势233.1.3 世界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253.2 我国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分析273.2.1 我国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本情况273.2.2 我国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比较313.3 我国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23.3.1知识产权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323.3.2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33第四章 西安中科麦特公司知识产权运营的现状及分析4.1公司简介344.2公司发展阶段划分364.3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的运营374.3.1 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建设374.3.2 知识产权管理方式374.3.3 知识产权在公司不同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394.4 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的问题404.4.1 企业初创阶段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和问题404.4.2 企业成熟阶段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和问题414.4.3 企业发展阶段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和问题41第五章 西安中科麦特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效果评价415.1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41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25.2.1知识产权管理基础工作(Ul)435.2.2知识产权研发和运营(U2)445.2.3知识产权保护(U3)445.2.4知识产权经营(U4)455.3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效果评价模型构建475.3.1评价方法的选择475.3.2模型构建的步骤475.4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效果评价实证分析495.4.1 初创阶段知识产权运营效果评价495.4.2 成熟阶段知识产权运营效果评价525.4.3 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效果评价52第六章 完善中科麦特公司知识产权运营的优化策略6.1 明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知识产权战略目标536.2 把握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原则556.3 完善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保障机制566.3.1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566.3.2 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平台576.3.3 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评估体系57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58参考文献60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的市场必然要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不可避免的要同积累了丰富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并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发达国家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激烈竞争。在WTO的框架下,技术贸易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并称三大支柱,与此相一致,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企业在不断的知识创新过程中,只有创造、管理、保护和有效运营知识产权,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克敌制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结构及其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能力强弱是其发展是否有后劲,是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标志。因而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存在与发展,知识产权管理在企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建设对企业、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信息全球化,全球范围内大国家为了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都在大力发展科技产业,这一方面给我国科技产业发展带来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但同时由于国际竞争的日益剧烈、知识转移复杂多变,使得科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这也使得我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可转移性、投入产出比高等特点,依赖知识产权取得超额回报的科技产业呈不断发展扩大的态势,我国各区域亦逐步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科研优势的科技产业企业孵化基地和科技产业集群,在短时间内,科技产业的发展速度有赶超传统制造业之势。科技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我国科技产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政策制度不健全、法律保护匮乏、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信息化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解决则直接影响了我国科技产业未来发展速度,使我国的科技产业处于不利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危害我国科技强国的既定方针,削弱了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针对我国现实情况,有必要展开我国科技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从多角度各个环节保障我国科技产业技术研发行为、生产运作行为、市场经营行为的顺利开展,营造相对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我国科技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整体水平。1.1.2 研究意义 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对中国企业的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一个长期的时间段来看,同一个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里知识产权管理所面对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同的,因此所采取的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也应该有针对性地不同,以便能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让知识产权管理成为企业发展有效推动力之一。本文以中科麦特公司的电子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为背景,论述了该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在不同阶段知识产权管理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进而所采取的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的结论。 (一)理论意义 (1)知识产权管理理论 分析企业发展阶段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关系,丰富和完善了企业发展理论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理论。 (2)揭示企业发展理论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过程机理 目前,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有足够的认识,论文通过对企业发展阶段理论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过程机理的研究,促使企业关注新的因素对企业现行知识产权管理行为的影响,关注知识产权管理的柔性、速度和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实践意义 (1)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竞争力决定了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知识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没有专利就没有独占权,没有独占权就没有竞争力。论文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管理,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和内容嫁接到知识产权管理之中。 (2)提高企业创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无论是知识竞争力、知识管理或知识产权管理,都是以知识的创造、交流和运用为出发点,以知识价值的实现为追求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的转化为终极目标。研究知识竞争力理论下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提高企业的知识创造意识和能力,提高企业知识运用的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促进企业创新并最终实现国家创新战略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和随后的实施若干配套政策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在知识经济和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加强自主创新并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掌握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的知识产权,将成为我国较长一个时期内的战略措施和政策,而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活动的主体,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使命。因此,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的角度看,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必然的要求。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知识产权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非常热衷,研究的也较早,并且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Bernhard Smandek等学者认为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是有限的,而弱的知识产权保护造成的损失较大,一国应根据国情对知识产权加以适当保护。 Peggy E等学者则指出专利成为国内生产的障碍,发展中国家至少4/5的专利掌握在外国 人手中,专利文献信息价值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有限。Assafa Endeshaw从企业层面对美国专利制度的表现作了细致的研究。Jeff Thurk考察了日本和欧洲专利制度的有效性,认为加大专利保护宽度有利于信息披露,当专利保护宽度比较小时,增强它会提高社会福利和技术进步率,当专利保护宽度己经很大时,再继续增加它反而会降低社会福利和技术进步率。 2、对专利战略的研究。Robert U.Ayres等学者认为专利战略中的技术扩散对一国技术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曼斯菲尔德、莱文等人的研究显示,专利不总是企业获取创新利润的首选,当有多种手段可选择时,对企业来说,时间领先、学习曲线效应、营销或服务方面的努力通常比专利更能保护创新利润。Arthur R Miller ( 2014)认为企业如果放弃专利战略,则会给技术创新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措施,如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减免税收、专利补贴等。Alexande Poltorak(2012)通过实证分析,以专利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美国企业技术创新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从中归纳出了美国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改变,认为抢占世界知识产权制高点、赢得未来市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3、对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以 Daniel J Gervais (2013)为代表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当一国初始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时,加强保护水平反而会使FD1流入量减少;而以 Ikujiro Nonaka(2010)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FDI流入量的一个重要的正相关决定因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新技术转移的时间进行分析,发现跨国公司倾向以技术许可模式向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国家较早地转移其新技术,而以FDI模式向保护水平较低的国家较迟地转移其新技术。William M Landes(2013)通过对东欧12个国家的数据分析表明,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将FDI与技术转让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发现知识产权水平的提高对两者都有促进,但对技术转让的作用更显著。Marzenna Anna Weresa(2012)对好莱坞在40个国家影视市场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东道国中等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最有利于技术许可,而较高与较低水平的保护则会促成更多的FDI。Ikujiro Nonaka(2013)将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FDI数据依照其技术含量进行行业细分,发现技术密集度越高的FDI对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依赖越大。FONG P S W等人(2013)的理论模型将新产品的进口关税及其专利保护期作为东道国政府的两个选择变量,发现政府可以通过将这两个变量最优化,促使跨国公司以FDI的模式转移较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东道国社会福利最大化。 4、对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及其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美国学者本杰明分析了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知识产权体制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前被视为公共财产的知识和活动,现在加大了向私有产权方向转变的力度,使技术创新中的产权关系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扩散:德国学者霍尔格科尔梅认为知识产权许可正成为基于新技术的企业的商业化战略,有利于技术型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技术的转移和许可;瑞典学者布伦特等对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政策及模式进行了研究;埃里克:博格认为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决定其盈利的基本资产。在基于知识的企业中,知识和信息可以在基于特定知识应用的基础上向潜在的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独立于产品和服务的营销。 5、从其他层面对知识产权的研究。众多法律界的专家、学者着重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方案和建议,以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如Keith Eugene在其名为全球经济中的知识产权一书中论述了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从战略管理角度深入探讨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例如:Pitkethly R.H.在日本与英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一书中重点指出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应具备动态的特点,即随时间、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而不应是静态不变的;从价值评估角度来评定企业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例如,Julie L. Davis, Suzanne S. Harrison, John Wiley,Sons等曾对企业如何在知识资本中获取价值问题进行过研究,他们在先进企业如何从知识资产中实现价值一书中强调了通过经营知识产权,将其转变为企业利益来源之一的重要性和最佳实践。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研究是在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后才开始的,早期研究大多是从法律制度、技术和贸易争端等角度展开的。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的国际地位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如下: 1、法律制度视角对知识产权的研究 1986年阂锋和吴汉东编写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刘春田的专著知识产权以及郑成思的信息、新型技术与知识产权开起了从法律视角对知识产权研究的先河。1995年郑成思著的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对知识产权的立法情况和国际公约进行了概述,并对国际贸易中涉及的基本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作了理论性的分析。随后国内涌现了不少法学视角的专著和论文对知识产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2、对专利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张富国、徐立等认为企业必须给专利技术研究开发予以战略定位,并在研究开发的各个阶段实施正确的专利战略;宋小燕、宋伟等的研究认为应在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关系中寻求一种动态的协调;杨美玲等认为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时要充分体现专利战略的思想。 3、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贸易关系的研究 朱春华的基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对世界范围内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中国加入WTO后的谈判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张夏莉等认为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竟争的主要手段和实施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并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摩擦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4、对知识产权和企业竞争力问题的分析 关健鑫指出企业为应对挑战,强化知识产权的利润转化模式,自主知识产权一定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陈祺敏对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新特点和其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探讨;姜军伟分析了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发展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现状的一系列建议,旨在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对知识产权的定量研究 贾晓茹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将知识和技术与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等并列为生产函数的内生变量,并且对包含知识产权的生产函数进行定量分析,探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此外,很多学者对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进行了博弈分析。 6、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 张超的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选择研究从法律、技术和贸易争端角度研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马睿涵在技术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控制与管理研究中系统介绍了国家专利发展战略的理论和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侯祥鹏深入研究了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和国际竟争优势的关系;毕春丽等针对信息产业研究了国内外标准及知识产权战略;周听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统筹关系进行了研究。 7、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方琳瑜、宋伟认为企业要综合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将知识产权特点、法律特征和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获取竞争优势;陈异兵、王海龙等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进行了研究;王九云、叶元煦从应对美国337条款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企业应如何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吴晓波、倪义芳从培育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核心市场能力和核心组织能力三个层次论述知识产权战略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肖延高、李仕明研究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框架以及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知识管理的联系。1.2.3 已有文献的评价目前国内外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较为深入,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专门针对我国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尚不多见。在CNKI(中国知网)跨库高级检索中,以“企业”并且“知识产权”作为题名检索关键词,得到结果232条,以“科技企业”并且“知识产权”作为题名检索关键词,得到结果6条,以“科技企业发展阶段”并且“知识产权”作为题名检索关键词,没有得到搜索结果。以上检索可以看出,我国理论界比较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研究,但没有将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作为研究重点。影响企业活力的因素很多,对科技企业而言,知识产权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笔者认为,要突破我国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除了要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等问题之外,最根本的是加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其中的重点即知识产权的建设。而要研究我国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不仅要考虑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共性,还要考虑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下知识产权管理的特性。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对我国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下的知识产权进行研究,希望有助于我国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以促进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论文以我国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的研究,探讨企业发展阶段与知识产权运营之间的关系,揭示企业发展阶段理论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过程机理,建立企业发展阶段理论下的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中科麦特电子技术设备有限公司的专利数据为样本,分析我国科技企业的专利管理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具体如下:(1)研究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的渊源、概念与内涵,分析企业发展阶段与知识产权管理之间的关系;(2)分析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的发展过程,进而指出我国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运用案例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对中科麦特公司发展阶段和知识产权运营基本情况进行论述,指出中科麦特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的问题。 (4) 中科麦特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用效果评价,应用组合评价法对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效果进行评价。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以科技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发展阶段与知识产权运营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中科麦特公司为具体的案例分析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给出了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界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和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并介绍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然后,系统的分析了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发展现状,在介绍世界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之后,重点分析了我国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其次,对中科麦特公司发展阶段和知识产权的运营情况进行定性分析,通过论述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知识产权的运营情况,总结出知识产权的运营在公司不同发展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并指出中科麦特公司不同发展阶知识产权运营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构建了中科麦特公司不同阶段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并论述了具体的评价过程和结果,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公司在初创阶段,其知识产权的运用效果不佳;在成熟阶段,知识产权的运营和基础管理比较完善;在发展阶段,知识产权的管理基础和运用表现为“很好”,但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经营指标得分高,这也是中科麦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今后的努力方向。最后,提出完善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优化策略。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理论分析法。本文采用企业发展和知识产权管理理论,通过对企业发展和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分析,试图揭示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与挑战之间存在某种内存的必然联系,从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奠定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西安中科麦特公司为案例分析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统计数据,剖析了西安中科麦特公司的发展路径及其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3)运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相关分析法和变差系数法,设计中科麦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设计该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营效果评价模型。 (4)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中科麦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行效果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二章 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运营理论概述2.1 科技企业的涵义与特点 科技型企业是指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这一类企业一般分为二类:一类是通常意义上的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信息、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产业领域的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另一类为以客户信息和偏好开发供应链管理或特许经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公司。他们都有这样的特点: (1)要素结构: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的科技人员、专业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较高;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较高。他们将R&D支出计入企业成本已是惯例;此外,相应的专业人才占企业员工的比例也是相当的高,这些企业通常把有关的劳动密集型的业务委托外包出去。 (2)主营方向: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业界认可或有关部门的产品目录形式明确的技术产业领域的业务。他们多是利用新的经营手段开辟新的市场。不是依靠低成本的劳力,而是靠对消费者的理解赢得市场和高回报。 (3)组织特征:除航空航天、核能开发这类高技术大企业之外,大多数科技型企业的组织都是扁平、亚铃型的。原因是这类企业核心业务是研究开发、营销运作或客户关系管理、技术或产品的集成,重视采用OEM运营模式,把大部分劳动密集性予以外包,从而压缩了内部科层机构。 (4)高成长性:产品或服务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由于技术决窍、技术领先、知识产权的保护、品牌知名度、企业能有明显的市场份额,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较高,企业可以超常速成长。2.2 知识产权管理概述2.2.1 知识产权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一)知识产权定义 广义的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创造性成果权利,包括专利权、集成电路权、专有技术权、版权、计算机软件权等;第二类是识别性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商号权、其他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性标记权利(原产地名)。 狭义的知识产权仅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其中: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制止不正当竞争权。以下主要以工业产权为主,以专利为重点进行讨论。 (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部门,依据专利法授予发明创造人对某项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一种独占权或专有权。 专利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 1)享有独占权或垄断权。意思是说,取得专利的发明,未经权利人的同意,他人不得仿制,否则就是侵权。 2)可以买卖或许可的形式允许他人使用。也就是说他人要使用这一发明,必须付给专利权人一定报酬。专利包括发明、使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的对比见表2-1。表2-1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比较名称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定义对产品、方法及其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对产品形状、结构及其结合提出的使用方案对产品的性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作出的新设计要求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富有美感和工业化我国的保护期20年10年10年获权条件必须提出申请,并符合新颖性、创造性、适用性 (2)制止不正当竞争权有关的技术秘密是指不为大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俗称专有技术。其英文表述为“Know-how。技术秘密与专利都属知识产权范畴。一项技术在申请专利之前,首先表现为技术秘密,而符合专利要求的新颖性、创造性、使用性的技术秘密可以转化为专利。它们之间的区别见表2-2。表2-2技术秘密与专利技术区别技术秘密专利技术1、处于保密状态2、不能刺激开发积极性3、本身无竞争力4、一经泄密无能为力1、处于公开状态2、能刺激开发积极性3、具有竞争力4、受法律保护,故无妨 (3)商标是企业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或者经销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项目上使用的,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表示的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的标记。商标权包含使用权、禁用权、续展权、转让权和许可使用权等。 (二)知识产权特征 知识产权是通过制度的安排,对人们的智力成果进行产权界定(归属确定)并使其产权化(成为无形资产),规定了人们与创新成果的所有关系。它是一种财产性质的权利,属私权。它具有限制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创新成果(或资源)和使用所有权本身的绝对权,以防止“搭便车者”坐享其成或被无成本的滥用,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同时,权利具有转让性,因此通过转让,使权利价值最大化。如果无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搭便车者”就会坐享其成,就像“公共地悲剧”(无产权界定所致)一样,没有人承担维护成本的激励,投资人就会偏向于投资最小化的产品,使社会失去创新动力。知识产权制度实质就是一种产权界定并予以保护的制度。知识产权与其它财产权相比,具有其特殊性: (1)占先性。即时间上领先,权利上优先。如专利的申请在先原则。它是对所有未开发资源的产权归属的判别原则。具有刺激投资者投资的优点。 (2)无形性。知识产权是一种信息产权,它的客体可以无限被复制,而不可能被特定人占有。信息的特点是生产信息需要成本,而传递或获得则成本很低或不需成本,使用者或消费者极有可能搭便车,坐享其成。要刺激信息资源不断产生,须补偿信息拥有者,惩罚滥用者,这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目的。 (3)公开性。知识与自然资源的区别是无主权归属。知识是人类的财富,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为了减少垄断过长而妨碍人类对知识的使用,减少知识创新的成本而对权利人的权利作了一些限制。如基本思想、科学发现不给予专利保护;专利以法律保护为条件,必须公开,不能无限制的垄断;科学自由等。 (4)权利的唯一性。不因其客体的复制和流动而改变权利的归属。在其所保护的范围,任何与保护课题相同的客体,不能主张权利。 (5)时间性。权利的保护时间不是永恒的,而是有一定的期限。一旦法定的保护期限届满,就失去了法律保护效力。有些知识产权,如商标权,期限可以无限制地续延,但如不履行法定手续,也可能提前终止。 (6)地域性。知识产权是国内法,在一国获得知识产权只在该国区域内受到法律保护,除本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外,任何国家都不承认其他国家或国际性的机构所授予的知识产权。 (7)法定性。知识产权是法律授予的一种权利。依法产生。多数知识产权需要履行严格的法定申请、审批程序才能取得。 (三)知识产权作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把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归结为五个方面: 一是鼓励研究开发新技术;二是为新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产业创造环境;三是促进技术的扩散;四是为制定技术发展规划和战略提供依据;五是为吸引外资、共同合作和引进技术提供制度化保障。 而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即Trips协议也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的目的,应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技术转让和技术传播,有利于生产者和技术知识所有者的互相利益,保护和实施的方式应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福利,并有利于权利与义务的平衡。2.2.2 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管理是指组织对其掌握范围内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行为,进而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在科技企业中,企业内部企业以专利、商标、版权、技术秘密等形式存在的知识产权为知识资源,在遵循企业战略指导下,对这些知识资源的转移、增值进程进行规划,通过对知识资源开发、知识资源的保护以及知识资源运营的管理,实现科技企业中各种知识资源增值和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目的。因此,将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涵义界定为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科技企业在组织战略目标指导之下,为了实现组织使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把握知识转移过程基础之上,对知识产权开发、运营和保护的管理过程。2.3 相关理论基础2.3.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一)企业生命周期的内涵 企业组织犹如其它有机生命体一样,都会经历出生、成长、衰弱和死亡的过程。是个类似有机生命体的社会组织,其生命周期既表现出有机生命体的连续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特殊性。企业是通过合理有效地组织、安排、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将投入要素不断转化为外部所需的物质或能量并与外界环境不断循环交换。通过与外界这种互动,企业不断发展、成长、成熟和衰退,经历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其中每个阶段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影响,构成了企业完整的生命周期过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一个产业就像一片森林,从小小的企业犹如森林中参差不齐的树木,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都有凋零枯萎的命运。但衰退消亡并非是每一个企业的必然性,因为企业并非完全真正的生物体,他是一个人造的有机系统。因此通过有效经营企业内部因素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可以使企业重返发展或成长期,或者延长企业产品成熟期等,使企业生命周期循环往复,缓解其死亡的过程。使其具有永续性,从而实现企业持续稳固发展. (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对研究企业存续期间经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学者研究侧重方面不同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依据有不同的标准。虽然划分标准和划分的阶段数目不同,但基本是以Greiner(1972)的经济增长阶段模型为核心,围绕企业从初始创业、快速成长、稳定发展、直至逐渐衰退死亡这一主线确定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企业生命周期划分的方法存在着两条主线,即定性与定量。定性分析方面,爱迪思的PAEI是目前理论界最为完善的分析工具,爱迪思在分析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基础上,提出影响企业持续成长的四个关键因素,分别是Producer,Administrator, Entrepreneur、Integrator,即企业生存导向、行政管理职能、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文化整合四个主要因素,简称为生命周期PAEI分析模型。定量分析方面主要采用财务指标法、指数函数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工具,通过确定主要指标数值或者某些参数值来分析判断企业生命周期阶段。 现代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生命周期可简化为四个不同时期,分别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或分化期。便于理解和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培训燃气知识内容课件
- 高中劳动课课件定做
- 高三诗歌意象鉴赏课件
- 劳动合同与聘用合同适用性对比及签订技巧解析
- 离婚协议公证模板:情感纠葛化解与财产分割规范
- 基于离婚诉讼的财产分割及资金监管执行协议模板
- 5G网络域名申请与虚拟主机高性能租赁合同
- 精准假离婚协议条款协商与子女抚养责任分配服务
- 考研专业课辅导咨询服务合同
- 髋关节解剖学课件
- IATF16949内审员培训资料
- 危重病人约束护理
- 艾梅乙反歧视培训课件
- 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材料
- 蜂蛰伤的治疗指南讲课件
- GB/T 45785-2025压缩空气站能源绩效评价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路径
- 窑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QGDW10936-2018物料主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2000字论文
- 高温合金蠕变行为研究-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