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吴爱武 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化学组成 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糖类 脂类 核酸肽聚糖 磷壁酸 细菌的物理性状 细菌的物理性状 细菌为半透明体 浊度与数量成正比体积小 表面积大 代谢旺盛 繁殖快带电荷 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半透性细菌体内压力大 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 细菌的新陈代谢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中间代谢细菌的能量代谢 生物氧化 呼吸发酵有氧呼吸厌氧呼吸 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糖的分解蛋白质氨基酸的分解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热原质 pyrogen 化学成分 脂多糖特点 耐高温 未按批准工艺灭菌 降低灭菌温度 缩短灭菌时间 增加灭菌柜装载量 影响了灭菌效果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毒素和侵袭性酶类 外毒素 exotoxin 活的革兰阳性菌合成分泌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不耐热毒性强 对组织有选择性作用抗原性强 可脱毒为类毒素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内毒素 endotoxin 革兰阴性菌死亡后释放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耐热毒性作用大致相似 发热 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 DIC 抗原性弱 不可脱毒为类毒素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侵袭性酶类 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卵磷脂酶 血浆凝固酶试验玻片法结果 血浆凝固酶试验试管法结果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色素抗生素维生素细菌素 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繁殖的规律 细菌生长的条件 1 充足的营养物质基本营养物质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糖类等营养要求高的细菌营养要求一般的细菌 细菌生长的条件 2 必要的气体环境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程度 细菌分为 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细菌生长的条件 3 合适的温度病原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 35 37 根据最适生长温度不同细菌可分成 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 细菌生长条件 4 适宜的酸碱度嗜酸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低至3 0嗜碱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高至10 0病原性细菌最适pH为7 0 7 6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pH在8 4 9 2生长最佳 细菌的个体生长 细菌以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 多数细菌分裂一代需20 30min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图 延缓期 准备阶段对数期 细菌形态 染色性生理活性典型 对外界因素敏感稳定期 合成代谢产物衰亡期 细菌形态改变呈多形态的衰退形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 细菌变异的现象二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三 细菌变异的机制 细菌的遗传变异 细菌变异的现象形态结构变异L型菌 鞭毛 荚膜 芽胞变异等毒力变异毒力减弱 疫苗制备毒力增强 细菌战耐药性变异临床治疗中严重问题菌落变异从光滑型 S 粗糙型 R 抗原性变异与细菌鉴定有关 基因型变异 genotypicvariation 表型变异 phenotypicvariation 细菌变异的种类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染色体质粒噬菌体转座子整合子和基因盒 细菌染色体细菌染色体为一环状双股DNA链 呈超螺旋形式缠绕成团 构成核质 内含细菌主要的遗传信息 革兰阳性菌核质连接在中介体上革兰阴性菌核质连接在细胞膜某一点上目前 已完成约80种细菌全基因序列测定 对深入研究细菌致病机制及进化有重要意义 质粒plasmid 质粒为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环状双股DNA 质粒携带有遗传信息 控制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可独立复制 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质粒特征 自我复制 可与染色体同步 不同步可转移性 可以各种方式转移到其它菌可自行丢失及消除 不影响细菌存活决定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相容性与不相容性 几种质粒可存在于同一菌体内 称质粒相容性 而两种结构相似密切相关的质粒不能稳定共存于同一宿主菌称质粒不相容性 质粒种类 致育质粒 fertilityplasmid F质粒 产生性菌毛 F 毒力质粒 virulenceplasmid Vi质粒 产生相应毒素耐药质粒 resistanceplasmid R质粒细菌素质粒 Col质粒 产生细菌素代谢质粒 编码产生相关酶 如脲酶 枸橼酸盐利用酶等 噬菌体 bacteriophage phage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 真菌 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在葡萄球菌和志贺菌中首先发现 具有病毒的特性 个体微小 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分布极广 形态个体小 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蝌蚪形 微球形和丝形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电镜下见噬菌体 40000 电镜下见噬菌体与宿主菌细胞膜表面接合 40000 大肠埃希菌T2噬菌体 蝌蚪形噬菌体结构模式图 头部 内含DNA RNA尾部 包括中空尾管 尾鞘 尾丝 尾刺等 尾丝是吸附宿主细胞表面特殊受体部位 头部 尾部 尾鞘收缩 尾丝与受体菌表面结合 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噬菌体的种类及生活周期 毒性噬菌体 溶菌周期 温和性噬菌体 溶原周期 毒性噬菌体 virulentphage 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 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 并最终裂解细菌 称为毒性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 溶菌周期 复制周期 增殖过程吸附穿入生物合成组装 成熟与释放 复制周期 吸附 吸附方式 非特异性吸附 可逆特异性吸附 受体 复制周期 穿入 穿入形式 吞饮 无包膜病毒融合 有包膜病毒 复制周期 脱壳 脱壳 细胞内无完整病毒体 复制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隐蔽期 用一切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均不能查见处于生物合成阶段的病毒颗粒 复制周期 生物合成 组装成熟 DNA病毒在核内RNA病毒在浆内 不同方式释放 复制周期 组装 成熟 释放 复制周期 组装 成熟 释放 溶细胞型 细胞裂解 毒性噬菌体从细胞内释放方式 毒性噬菌体释放溶解宿主菌 毒性噬菌体溶菌现象观察 液体培养基 使浑浊菌液变为澄清 固体培养基 菌膜表面可有透亮的溶菌空斑出现 一个空斑系由一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细菌后形成的 称为噬斑 plaque 若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 通过噬斑计数 可测知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数目 即噬菌体的数量 噬斑 温和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temperatephage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 不产生子代噬菌体 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 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 lysogenicphage 病毒基因与细胞基因整合 温和噬菌体从细胞内释放方式 温和性噬菌体释放基因与细胞基因整合 温和噬菌体 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 prophage 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lysogenicbacterium 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周期 phage 前噬菌体 溶原菌 溶原性噬菌体 溶原状态十分稳定 能经历许多代在某些条件如紫外线 X线 致癌剂 突变剂等作用下 可中断溶原状态进入溶菌性状态 故溶原性噬菌体具有溶菌性及溶原性二个周期 温和噬菌体 转座子 transposon Tn 概念 是一类在细菌染色体 质粒或噬菌体之间可自行移动的特异性的独立的DNA片段 意义 改变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序列 影响插入点附近基因的表达 失活 直接插入一段新序列 造成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均能造成细菌性状的变异 转座子 transposon Tn 转座子 transposon Tn 种类 插入序列复合转座子 插入序列 insertionsequence IS 结构较简单 长度小于2Kb 只带有自身插入所需要的酶基因 不带有任何与插入无关的基因 插入后与插入点附近的序列共同起作用 如在有些质粒和染色体上 有一些相同的IS 因此质粒就可以经同源性重组插入到染色体中 形成高频重组株 Hfr 复合转座子 complexTn 结构较复杂 分子量大 2kb以上 除了含有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 还至少携带1个决定细菌遗传性状有关的基因 如耐药性基因 重金属抗性基因 毒素基因等 其中以带有耐药性基因的Tn研究的最多 当Tn插入时 一方面可引起插入基因的失活 另一方面带入了耐药基因使细菌获得了耐药性 复合转座子的结构 IS 与转座子插入有关 中心序列 携带有特殊基因 如耐药基因等 转座子携带的耐药 毒素基因 Tn1Tn2Tn3AP 氨苄青霉素 Tn4AP SM 链霉素 Su 磺胺 Tn5Tn6Km 卡那霉素 Ble 博来霉素 Tn1681大肠埃希菌 肠毒素基因 Tn971 551Em 红霉素 常见转座子种类 整合子与基因盒 整合子 integron 是细菌基因组中大小为800 3900bp的可移动的DNA片段 常以环形结构独立存在 特点 含有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 能识别并捕获外源基因 尤其是抗生素耐药基因 并通过整合子的位点特异性基因重组机制 将多种耐药基因组装在一起 使细菌耐药基因发生扩散 整合子与基因盒的结构 5 conservedsegment genecassette2 genecassette1 细菌的变异机制 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基因突变概念突变mutation指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突然发生的稳定性的改变 可遗传子代 根据涉及基因的多少分为小突变及大突变二种 野生型 wildtype 突变型 mutant 基因突变 小突变的几种类型 沉默突变错义突变中性突变无义突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规律 突变率细菌自发突变率低约为106 109 在一些突变剂诱导下突变率可大大提高 突变与选择细菌突变随机产生 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但在一定条件下被选择出来 基因突变 突变与选择证明实验影印培养replicaplating Lederberg1952 证明 耐药突变是自发的 随机的 药物只起选择作用 回复突变野生型 自然环境下的表型株 突变型 发生了基因突变的菌株 突变 回复突变 野生型 突变型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二个细菌间部分遗传基因 可以发生转移 genetransfer 和重组 recombination 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 转化 transformation 接合 conjugation 转导 transduction 溶原性转换 lysogenicconversion 原生质体融合 protoplastfusion 转化transformation 概念 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被受体菌摄取 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小鼠体内肺炎球菌转化经典试验 有荚膜肺炎链球菌 活菌 IIIS 无荚膜肺炎链球菌 活菌 IIR 有荚膜肺炎链球菌 死菌 IIIS IIR活菌 IIIS死菌或IIR活菌 提取的IIISDNA 分离出IIIS型有荚膜的活菌 小鼠体内肺炎链球菌转化试验Griffith 1928 分离出IIIS 接合conjugation 概念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 质粒 传递给受体菌 通过接合传递的质粒有F质粒 R质粒 Col质粒 毒力质粒 细菌接合示意图扫描电镜15000 接合 F因子的传递 F因子经接合传递后在受体菌中可有三种存在方式 F质粒在受体菌中单独存在 使F 菌转变为F 菌 长出性菌毛 F质粒基因经接合传递后 与染色体重组 形成高频重组株 highfrequencyrecombinant Hfr Hfr的细菌 其染色体上带有F质粒基因 因此 也可产生性菌毛 形成高频重组株 F质粒基因与细菌染色体整合 并使细菌长出性菌毛 高频重组株Hfr Hfr中的F质粒有时也可从Hfr中脱离下来 终止其Hfr状态 这些从染色体上脱离下来的F质粒可以带有染色体上邻近的一些基因 这种质粒称为F 质粒 带有F质粒 Hfr F 质粒的细菌均是F 阳性菌 有性菌毛 可与F 菌接合 R质粒的传递目前 临床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与R质粒通过接合传递密切有关 R质粒组成 耐药传递因子 resistancetransferfactor RTF RTF类似F因子 可编码产生性菌毛并以接合方式转移 耐药决定因子 r决定因子 r决定因子两端的IS可与RTF相连 且可有多个Tn连接排列是造成多重耐药的原因 R质粒组成示意图 转导transduction 概念以噬菌体为载体 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 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噬菌体种类毒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溶原噬菌体的溶原期与裂解期交替进行 此时温和噬菌体起转导载体作用 普遍性转导示意图 正常 偏离 gal bio 噬菌体DNA 局限性转导示意图 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 概念 温和噬菌体以前噬菌体形式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中 并导致细菌基因型发生改变 使溶原性细菌获得了新的性状 溶原性转换 溶原性转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灌南篝火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 美团团购的营销推广方案
- 福清建房基础施工方案
- 防洪设施建设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 湖北省烟花爆竹应急预案
- 江门在线税务咨询方案
- 建筑教具制作比赛方案设计
- 分析鸿星尔克营销方案
- 推销食品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数据治理咨询项目方案
- 2024年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例文(四篇)
- 江苏省江阴市河塘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级段性练习语文试题
- 小学英语词汇量小学英语词汇大全(约1000词)(按字母顺序)修改版
- 2024年道路交通(驾驶员交通法规及安全)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乡村旅游探究的文献综述4200字】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 城市供热管网抢修与维护工程技术规程
- DB2104∕T 0011-2022 地理标志产品 清原龙胆
- 《电动汽车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技术规范》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安全注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