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宋代诗歌.ppt_第1页
第十讲-宋代诗歌.ppt_第2页
第十讲-宋代诗歌.ppt_第3页
第十讲-宋代诗歌.ppt_第4页
第十讲-宋代诗歌.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诗歌 北宋 960 1127年辽 907 1125年南宋 1127 1279年金 1115 1234年元 1206 1368年 宋代诗歌概述 一 宋诗之规模与特质 全宋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2册 全书辑录两宋八千九百余家诗人的三十余万首诗作 共3734万字 所收诗人是现存唐代诗家的3倍 诗作的6倍 字数的12倍 二 宋代诗歌的流变北宋诗坛的变化基本围绕 宗唐 与 破唐 展开 一 北宋初年 诗坛的创作倾向是 宗唐 宋初三体 白体诗人 晚唐体诗人 西昆体诗人 是唐诗到宋诗的过渡期 承袭前人的东西较多 缺乏创新精神 非真正的宋诗 二 北宋中叶 诗歌全面繁荣 1 欧阳修积极倡导诗文革新 使 破唐 之风成为诗坛主流 对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2 梅尧臣 苏舜钦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等为主导力量 宋诗逐渐显示出自身的独特面貌 3 苏轼的诗歌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成就 三 北宋后期的诗歌 1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 秦观 张耒和晁补之 2 黄庭坚 诗歌成就最突出 与苏轼并称 苏黄 3 江西诗派 是北宋末南宋初 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渐形成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 江西诗派是 破唐 的典范 是典型的宋诗 南宋诗歌以永嘉四灵的出现为界 分前后两个时期 1 南宋前期 P116 127 中兴四大诗人 尤袤 杨万里 范成大 陆游 继北宋后期出现的第二个繁荣时期 诗歌创作特点 一是诗歌创作由 尊杜 宗黄 开始转向师法自然 逐渐摆脱江西诗派末流的影响 表现出独创意识 二是诗歌面向生活 创作题材有所扩大 三是忧时伤乱 爱国主义成为诗歌主题 四 南宋诗歌 2 南宋后期 P169 175 永嘉四灵 徐玑 徐照 翁卷 赵师秀江湖诗人 以戴复古 刘克庄为代表 宋亡前夕 涌现一批爱国诗人 文天祥 汪元量 谢翱 林景熙 郑思肖等 奔赴国难 抒坚贞不屈之志 发 黍离 麦秀 之思 为宋诗留下了光彩夺目的最后一页 小结 宋诗演变的基本线索 宋初三体 欧王苏等 江西诗派 中兴四大家 永嘉四灵 江湖诗人 爱国诗人学习重点 苏轼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南宋中兴四大家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宋初三体 一 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 代表人物有李昉 徐铉 王禹偁等人 主要模仿白居易 元稹 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 内容多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 风格浅切清雅 王禹偁 宋代诗人 散文家 字元之 济州巨野人 晚贬知黄州 世称王黄州 著有 小畜集 代表作 村行 王禹偁是白体诗人中成就最高者 继承和发扬杜甫和白居易诗歌的写实传统 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 忧国忧民的诗篇 诗歌平易流畅 简雅古淡 开宋诗散文化 议论化之先声 自言 本与乐天为后进 敢期子美是前身 清代吴之振 宋诗钞 称其诗 独开有宋风气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二 晚唐体模仿唐代贾岛 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 由于宋人常把贾 姚看成晚唐诗人 所以名之 晚唐体 代表人物是惠崇等 九僧 和潘阆 魏野 林逋 寇准等隐逸山林的处士和僧人 多吟咏山水隐逸之情 风格清新 总体上 诗歌意象单调 形式呆板 多表现闲适 旷逸 愁闷 惆怅之情 情感色彩比较单一 山园小梅 二首 其一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的品格正是 梅妻鹤子 的诗人林逋幽独清高 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一绝 借物来衬 借景来托 使梅成为画面的中心意象 二绝 虚实结合 对比呈现 充分体现 山园 的妙处 表达出 弗趋荣利 趣向博远 精神品格 三绝 诗作中的梅不再是浑身冷香 而是充满 丰满的美丽 很有精神 力度和温度 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三 西昆体以杨亿所编 西昆酬唱集 得名 是宋初诗坛声势最盛的一派 以杨亿 刘筠 钱惟演为代表的馆阁诗人 标榜学习李商隐 兼重唐彦谦 诗歌词藻华美 对仗工整 讲究用典 风格绮靡繁缛 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鲜明的时代精神 欧阳修说 盖自杨刘唱和 西昆集 行 后进学者争效之 风雅一变 谓之昆体 不足之处 一是题材狭窄 缺乏时代气息 二是艺术上立足于模仿 缺乏自立精神 三是带有浓厚的贵族趣味和娱乐倾向 第二节北宋中期诗歌的全面繁荣 一 梅尧臣 1002 1060 字圣俞 世称宛陵先生 又称 梅都官 梅直讲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安徽宣城人 是专力作诗的文人 现存2800多首诗歌 风格平淡古雅 强调 意新语工 诗歌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为题材 加入哲理性的内容 创造出一种内敛的 令人心境平静的美 为宋诗 开山祖师 著有 宛陵先生集 60卷 代表作 汝坟贫女 P138 东溪 等 二 苏舜钦 1008 1048 字子美 自号沧浪翁 河南开封人 诗歌风格豪放雄健 语言畅达 表达了忧时愤世的感慨 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与梅尧臣合称 苏梅 诗中多散文化的句子 生僻艰涩的语汇 怪异奇丽的意象 重视感情的宣泄 而忽略了感情表达方式与语言的推敲 体现出宋诗畅尽而伤直露的特点 如 庆州败 淮中晚泊犊头 等 梅尧臣 苏舜钦 变尽昆体 独创生新 三 欧阳修 欧阳修 1007 1072 字永叔 自号醉翁 又号六一居士 是北宋文坛领袖 对诗风进行革新 对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奠基作用 和梅尧臣 苏舜钦等人共同致力于诗歌创作 力矫 西昆体 的流弊 为宋代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提出 诗穷而后工 的诗歌理论 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受韩愈影响 主张以散文手法和以议论入诗 但韩诗好为古奥 欧诗务趋平易 常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境抒情 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 欧阳修诗歌的创作内容可分三类 1 反映人民生活和军国大事的诗歌 代表作有 食糟民 边户 等 2 表现自己仕途中的各种遭遇 抒发自己的坦荡胸怀和旷达精神 代表作有 戏答元珍 等 3 反映民风民俗以及咏物的诗歌 艺术特色 气格强健 有议论化和散文化倾向 戏答元珍 p143 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 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 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1036年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 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作 诗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 同时也表现出被贬的抗争精神 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写景清新自然 抒情真切感人 四 王安石 1021 1086 字介甫 晚号半山 江西临川人 存诗1500多首 以退居江宁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 宗杜 注重反映现实 多政治诗 咏史诗 明妃曲 后期 诗风含蓄深沉 注重对仗 用典和声律 追求诗歌的艺术美 创立了为严羽在 沧浪诗话 中所标举的 王荆公体 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 如 泊船瓜洲 文学观点 以重道崇经为指导思想 重视诗文的实际功用 诗歌是抒情述志的工具 诗作长于议论说理 熔议论 学问 诗律为一炉 反映宋诗的审美特征 王荆公体 即 半山体 或 半山绝句 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 重炼意 重修辞 在用词 造句 炼字等方面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 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 明妃曲二首 其一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著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 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 是咏昭君最好的诗 好在立意新 认为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而并无真实爱情 是酿成昭君悲剧的真正原因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景抒情小诗 抒发诗人眺望江南 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字面看 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字里行间却寄寓着重返政治舞台 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诗人以其敏锐的感觉和细腻的情思歌咏它 表达了对春来的喜悦 王安石的绝句思想新颖 功夫老到 有人把他同唐代的绝句高手杜牧相提并论 五 苏轼 代表宋诗的最高成就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蚕欲老 麦半黄 山前山后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 白衣仙人在高堂 借 白衣仙人 讽刺那些尸位素餐不关心民瘼的官老爷 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 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 杷头出菌鎌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 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 sh n 一月垅上宿 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 ch ng 载入市 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 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 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 不如却作河伯妇 诗歌在江南秋雨成灾的背景下创作的 描绘江浙一带农民的悲惨生活情景 表达对人民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 对苛税弊政的揭露抨击 前八句写雨灾造成的苦难 后八句写虐政害民更甚于秋涝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诗歌的特色 1 题材广阔 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 有指陈时政得失 咏叹民生苦乐 有时描绘日常生活经历和自然景物来抒发人生情怀 2 众体兼备 尤擅七言古体和律诗绝句 3 苏轼诗有散文化 好议论 充满哲理 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4 风格豪放豁达 想象奇妙 妙喻连珠 使宋诗艺术表现力得到空前提高 第三节北宋后期的诗歌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 苏门弟子相继崛起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 秦观 晁无咎 张耒 苏门六君子 苏门四学士 李廌 zh 陈师道 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 与苏轼并称 苏黄 被推为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 一 黄庭坚 1045 1105 字鲁直 自号山谷道人 又号涪 f 翁 分宁 今江西修水 人 宋英宗治平四年 1067 进士 哲宗元祐年间为校书郎 秘书丞兼国史编修 苏门四学士之一 后两度被贬 卒于宜州 今广西宜山 贬所 江西诗派的创始人 诗歌方面与苏轼并称苏黄 著有 山谷集 代表作 寄黄几复 登快阁 一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 1 论诗以杜甫为宗 反对学李商隐的西昆体 专在形式技巧上下功夫 2 主张创新 文章最忌随人后 自成一家始逼真 3 创作方法上 强调以才学为诗 提倡 无一字无来处 把学诗的具体路径概括为两种方法 夺胎换骨 模拟前人的诗意时 要改换成自己的语言或有所引申发展 点铁成金 取前人之 陈言 时 必须重新熔铸 使之在自己的诗歌中获得新的意蕴 二 诗歌的艺术风貌 山谷体 黄庭坚体 1 意象密集 充满浓厚的文人气和书卷气 2 诗歌创作中求新 求变 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 3 章法回旋曲折 绝不平铺直叙 读来有奇崛之感 4 修辞善于出奇制胜 比喻新警 重视炼字造句 务去陈言 力撰硬语 5 用典多 善于点化前人的诗意或诗句 善于使事用典 6 声律奇峭 好用拗句 喜押险韵 3 重视炼字造句 去陈反俗 务新求奇 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 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 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 隔溪猿哭瘴溪藤 第一句 左传 里记载齐桓公攻到楚国 楚国君主对齐桓公说 君处北海 寡人处南海 没有利害冲突 你为什么攻打我们 第二句化用 汉书 里苏武从北海用鸿雁向家乡传书的典故 传说大雁秋季南飞到湖南衡阳就不再走了 第五句用 史记 里的司马相如很穷 家居徒四壁立 赞扬黄为官清廉 第六句用 左传 里有 三折肱 知为良医 的话 用良医比喻好官 称赞朋友 这首诗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主要特点 善于用典 无一字无来处 有意用拗句 生新瘦硬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 之一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诗除艰涩难读的一类之外 也有一些明白如话的小诗 如这首诗写鄂州那里远处有山光水色 近前有十里荷花 在寂静无人的清风明月之夜到这里享受难得的清凉是一大快事 诗句琅琅上口 轻灵自然 跋子瞻和陶诗 子瞻谪岭南 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 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 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 风味乃相似 二 江西诗派 两宋之交最为流行 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由南宋吕本中作 江西诗社宗派图 而得名 吕本中把以黄庭坚 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 江西诗派 尊黄庭坚为首 下列25人 这派诗人学习杜甫 主张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法 强调形式技巧 讲究章法 主张无一字无来处 多用典 多用拗句 诗风奇峭瘦硬 元代方回在 瀛奎律髓 中提出 一祖三宗 之说 即以杜甫为诗派之祖 而把黄庭坚 陈师道 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 宗 字无己 号后山居士 官秘书省正字 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 生活清贫 常衣食无着 有 闭门觅句 之称 苏门六君子 之一 诗作主要内容是写个人贫困失意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 如 示三子 别三子 平淡中真实的写出对家人亲友的关怀 三 陈师道的诗歌 陈诗简洁精炼 质朴无华 外表浑朴而意味深长 创造了 朴拙 的艺术风格 宁拙毋巧 宁朴毋华 朴拙 示三子 陈师道去远即相忘 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 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 泪尽方一哂 sh n 了知不是梦 忽忽心未稳 此诗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 描述诗人思亲 见亲的心灵感受 语言质朴浑厚 毫无矫饰造作之气 读来感人至深 真可谓至情无文 艺术上达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 陈与义 1090 1138 字去非 号简斋 陈与义景仰杜甫 学习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及沉郁壮阔的风格 南渡以后对杜诗有了更深的体会 逐渐形成了慷慨悲凉的风格 如 雨中再赋海山楼 著有 简斋集 雨中再赋海山楼 百尺阑干横海立 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 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 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在 非复当年单父台 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 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 第四节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 尤袤 杨万里 范成大 一 陆游 中兴四大诗人 成就最高 1125 1210 字务观 自号放翁 山阴人 陆游生当时代剧变 民族矛盾尖锐之际 又卷入政治争斗 屡遭排遣 平生以抗击外敌 恢复中原为己任 爱国热情充溢于作品之中 青年时期他就写过 平生万里心 执戈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 耻复守妻拏 的豪壮诗句 这种信念一贯坚定 老而弥坚 直至他离开人世 陆游自称 六十年间万首诗 诗集自名为 剑南诗稿 现存诗9400多首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新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 戌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 天寒来此听江声 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 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 只有滩声似旧时 陆游借凭吊杜甫 屈原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本诗系1186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时年六十一岁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 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 时光虚掷 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 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尾联以诸葛亮自比 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一起 展现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沈园二首 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 xu n 然 这是两首悼亡诗 写一个75岁的老人对发生在40多年前的一场爱情悲剧的惨痛回味 诗人旧地重游 感怀往事 和泪命笔 寄托哀思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是陆游临终对儿子的遗嘱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的爱国激情 陆游诗歌主题 1 表现自己渴望万里从戎 以身报国的豪迈理想以及壮志难酬 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如 关山月 书愤 等 2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 如 游山西村 等 3 爱情诗 如 沈园二首 等 总之 陆游的诗才气豪健 在诗史上并不多见 爱国主义是一种永恒的情感 近代学者梁启超曾写道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二 杨万里 一个开创新诗风的诗人 1127 1206 字廷秀 号诚斋 吉水 江西 人 荆溪集自序 予之诗 始学江西诸君子 既又学后山五字律 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 晚乃学绝句于唐人 戊戌作诗 忽若有悟 于是辞谢唐人及王 陈 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 而后欣如也 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 师法自然 独出机杼 自成一家 形成了自己活泼 平易 自然的风格 沧浪诗话 称之曰 杨诚斋体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抒发作者热爱生活之情 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 树阴 小荷 蜻蜓的描写 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签是兜鍪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宿灵鹫寺 初疑夜雨忽朝晴 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 在山做得许多声 诚斋体 在创作方式上 善于捕捉在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富于情趣与美感的景象 并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 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 语言自然流畅 风趣活泼 题材内容上 最擅长描写山川风光和自然景色 其次善于描写日常生活的片刻感受 较少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三 范成大 1126 1193 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 吴郡 今江苏吴县 人 其诗初学江西诗派 后融会唐宋名家 自成面目 诗歌的最大成就在于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泛 揭露的社会问题也比较深刻 表现爱国精神 同情百姓疾苦 如 州桥 以善写田园诗闻名后世 其田园诗反映农村生活 富于泥土气息 独具一格 如 四时田园杂兴 诗歌的最大特色是风格多样 兼善众长 既清新妩媚 又奔逸隽伟 不出 精工 二字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停桑阴学种瓜 垂成穑 s 事苦艰难 忌雨嫌风更怯寒 笺 ji n 诉天公休掠剩 半偿私债半输官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响到明 既可看到农村秀丽的风光和农家劳动生活的场面 也能看到农民所遭受的沉重剥削与困苦生活 使田园诗真正成为反映农村生活之诗 在古代田园诗中有重要的意义 四时田园杂兴 采菱辛苦废犁锄 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 近来湖面亦收租 黄纸蠲租白纸催 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 乞汝青铜买酒回 第五节 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 一 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 是指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 他们分别是徐照 字灵晖 徐玑 号灵渊 赵师秀 号灵秀 翁卷 字灵舒 因四人的字 号中都有一个 灵 字 所以叶适称为 四灵 并为之编 四灵诗选 四灵在思想方面 漠视功名富贵 安于贫贱 以陶渊明为师 诗歌内容着重表现大自然的秀丽景色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艺术上追慕晚唐隐逸诗风 崇尚平淡自然的风格 语言精炼 以白描为主要表现手法 薛氏瓜庐 赵师秀 不作封侯念 悠然远世纷 惟应种瓜事 犹被读书分 野水多于地 春山半是云 吾生嫌己老 学圃未如君 二 江湖诗派南宋后期以江湖游士为主要成员 以献诗卖文为生活 基本上依附于权贵的一个文人谒客群体 主要成员有戴复古 刘克庄等 杭州书商陈起把以江湖诗人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汇刻为 江湖集 江湖诗派因而得名 诗歌题材以平民生活和世俗人情为主 风格率真自然 感情直露 戊辰即事 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 今岁和戎百万缣 ji n 从此西湖休插柳 剩栽桑树养吴蚕 此诗讽刺南宋统治者为保苟安的局面 不惜向金人输绢赔款 以至国衰民穷 诗人从青衫 柳 桑蚕等具体事物着笔 委婉地进行讽刺 直中含曲意 使作品委婉含蓄 第六节 宋末诗人 爱国诗人 以文天祥为代表遗民诗人 以谢翱 谢枋得 林景熙 郑思肖为代表 爱国诗人 文天祥 公元1236一1282年 字履善 自号文山 先中状元 后任宰相 有 状元宰相 之称 义无反顾地起兵领导抗元斗争 历经险难 1276年被俘 囚禁三年后在柴市就义 死后 人们在他衣带里发现一张纸条 上写 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 尔今尔后 庶几无愧 为民族大义 宁死不屈 其丹心光耀千载历史 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