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题目新传媒与三网融合的竞合关系与策略组员名单资科四 91703035 陈伯辉 91703029 吴宗儒91703018 黄俊哲 91703022 黄麒恺 演讲摘要 这次请到的是刘幼俐教授,演讲题目为新传媒与三网融合的竞合关系与策略。 首先探讨的是人类看电视的行为,从传播界的角度来谈电视,了解人类对电视的需求,以及现在各种平台的电视,是否能满足消费者在这方面的需求。以致之后谈到各种频道的电视未来的走向与市场的发展,包括VOD、TIVO、数字电视等等,并举出国际间的种种例子说明。 再来提到数字化,政府方面,由于国家的运作方向是由政府来决定,政策是政府在决定,但政府政策的不够确实反而会延误了国家的发展,所以政府的策略应该要明确一点,整合各单位的力量,不要让各单位只像一盘散沙,各作各的,延缓台湾go digital的时间。对于业界而言,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传输和内容要分离,各个电视台主要就是提供观众节目,而传输的平台就由所以的业者共同分担,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节省运输的成本,但由于每个业者间利益的不平衡,大家都想着自己的利益,所以目前实行还有点困难,这方面也关系到了节目的质量,虽然说现在的数字电视可以有400个频道,但后面的频道也都是由前面的频道排列组合,亦或是加上一些广播的节目,所以并没有实质上的增加,所以当业者在运输平台上的成本大幅降低后,就能够提供给观众更多优质的节目。 之后探讨的是数字平台间的互补或取代,来探讨各平台间存在的模式,最后说明IPTV的定义,各国间情形各不相同,包括执照、费率等等问题,并以英国、美国的IPTV发展历史与现在的发展为例说明,最后以大陆的由政府干预科技的情形作为结束演讲详细内容今天要跟大家讲的这个题目是尝试常是把三个主题放在一起,第一个主题是数字电视,第二个主题是三网合一(Triple Play),第三个主题是IPTV。今天有幸被邀请到这里,和各位同学谈论这个话题;至于我是从传播的角度出发,而你们则不一样,可是会发现我们关注的焦点会越来越相近。我这次去大陆复旦大学三个礼拜,李敖刚好也在那边演讲,其实复旦大学对于李敖的消息是封锁的,不是说刻意的,就只是非常低调,我在四处问都问不到,不知道他在哪里演讲,我不是要跟你们谈这个,我是要讲在上海,有个文广集团拿到了中国大陆第一张IPTV的执照,大家心中可能对于IPTV的定义都不太一样,无论如何,如果到GOOGLE或是其它的搜寻引擎打IPTV就可以找到非常多的讯息,那么到底IPTV是什么,你心目中的IPTV、跟我心目中的IPTV又有什么不一样,世界其它国家又是怎么看,待会儿会跟大家一起讲。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电视那么我们先从传播的角度出发,世界对于我们看电视的角度及趋势,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看看你看看我,看我们看电视的角度是否越来越分众、越来两极化,像是有的喜欢看体育频道有的喜欢电影频道,每个人的口味可以非常的不一样,比方说以我在高雄的娘家来讲的话,家里面四个人可是却有五台电视机,大家看的都不一样,可是每次过年过节我回家的时候就会叫大家一起到客厅一起出来看电视,那么到底你觉得电视的作用的entertainment呢还是获得信息的来源呢,这部分我们不讲太多,那是属于看电视的行为。现在来看看电视本身这个科技,我们来问问说到底有线电视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它其实又旧又新又新又旧,当我们再谈到数字的时候,它当然新啦,数字电视digital cable,当谈到传统那种小区共同天线一路发展过来的时候,这就是旧的,除了数字电视,还有所谓的VOD(Video on Demand),就是说,我们从电视的发展可以看到,到现在的数字电视、triple play、IPTV,以台湾来讲的话,我们有许多种的平台(数字的无线、有线、seednet、hiChannel等平台),大陆也是有许多像是天天在线、互连天空等,就是说这些网络上提供像是我们台湾说是视讯,他们那边说是视频点播,hiChannel也有所谓的WebTV,或是联合新闻网的电子报,因为联合新闻网本来是报纸,他们也有广电媒体,所以就作策略联盟,所以可以合作就把这样的内容挂在平台上,那做为user的我们就上去就什么都有,如果今天你是业者的话,你的策略是什么,就是说现在每个人看电视的时间有限,那么我们自己怎么去选择,更何况今天有些平台还是要花钱去消费的,今天就用这个作为开场白。同学当中有没有人家中有买这个数字无线机上盒的,请举一下手,喔只有一位同学,(教授问:你们家为什么会想买这个甲答:因为没接第四台),像是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传播学理论当中就是所谓的替代效果,但是可以看到也有些人家里有买数字无线机上盒也有装第四台,现在这个无线的机上盒是买了缴一次费就可以免费的看下去,现在是只有14台,至于有线电视的话那个还有其它问题我们待会儿再说。我们再问第二个问题,(问:请问家里面有买数字有线机上盒的请举一下手(只有一个举手),你家住在哪里?家里怎么会装呢?答:板桥,没有阿,他就提供给我们问)。我们现在可以发现到一个问题就是说,数字有线也好,无线也好,发展了一阵子了,为什么还是这么少人装呢,你觉得需求到了没有,到底是这样的关系还是内容的关系,技术实际上已经没有问题了,讯号都可以拉到你家了,重点就在于内容,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内容让你感觉到不一样的,我在这边跟各位讲两个小插曲,有一次我去演讲,演讲之后他们送我一个数字的无线机上盒,回到我家后,在阳台上发现天线都已经生锈了,于是跑去找了一个室内的无线碟型天线,装上之后我觉得发现了声音跟效果跟有线的差太远,我觉得这几个频道只是实验性的感觉,因为当这里的customer base很少的时候,厂商干麻要把好的节目放这里,放那里既没广告又没收入,那当现在这里没有好的节目,消费者又何必要看那边的节目呢,这其实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看那边节目也是浪费我的时间而已,何必要看那边呢。又有一次我去演讲他们送我一个有线电视机上盒,他们说教授你回去看看帮我们指点指点,结果回去之后发现我住的地方收的到的capacity只有550兆赫,要收到很稳定的讯号要750兆赫,结果他跟我说:刘教授,你们家只能看到成人频道,我说:喔,那谢谢了,因为我们家的小孩才六岁。这就是说呢,推了半天,结果他说我们那区域还没有upgrade,那对我们消费者来说,Are you willing to pay?那如果答案是yes的人一定也是对这内容是有所期待的。Video on Demand再来我们说到VOD,在国际上有许多国家都已经有提供VOD了;在此我们先来讲一个笑话,再1990年代中期时候,我们台湾的有线电视业者飞到了佛罗里达州Disney的地方,他们想参观对方VOD的trial作的怎样,可是听说要收门票,结果那一团人因为参观要花钱舍不得,而一团人搭飞机到Las Vegas赌博,去赌博就不花钱,反而觉得花钱学习太花钱。那我要讲一点就是说,1990年代中期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已经有40几个点在作VOD的实验,换句话讲就是说科技也没有问题,其实说到了双向互动服务,让我们回到70年代,当时有个非常有名的服务叫做cube,当时已经在电视里面简单的双向服务已经开始了,可是呢,到今天,2005年,看看我们,有哪一个节目是真正互动的呢,去看中华电信的MOD的广告说有双向互动,可是,真正的互动开始了吗,比方说,真正的互动在网络的世界里是要讯号回传的,如果你看那个电视购物里你打电话进去,可是它并没有讯息回传的,那就不算真正的互动,所以说科技已经成熟了,但是消费者院不愿意花钱support去pay去支持这样content的服务。我们在来看看3G,它在一开始要promote的是网内互打免费,凡是情侣、夫妻都来申请,最后他要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因为他希望吸引大家走入未来他看到的future,是加值服务的那一个块,那就是说科技技术够了,可是呢我们不能一切都technology driven,我们应该是要看消费愿不愿意去付费,去support。TIVO我再跟大家介绍一个新科技,因为前半段要讲的是新传媒,我们来看看TIVO,那我们先讲PVR(Personal Video Recorder)、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 ,它就是我们讲的数字个人化的录放机,那在美国它就是叫做TIVO。本来呢,录放机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很多美国人看电视是拿录放机作为拍摄,就是说广告太无聊太长了,有些人认为看电影觉得中间不喜欢被广告打断,这摄影机可以使他看电影得以一气呵成连续看下去不中断;而所谓的PVR它的重点不是放在录放机,它的重点是可以make a wish list,大家记得年初的时候新闻局曾经把有线的电视台定频,所以你们家的频道你曾经熟悉的TVBS的38台现在已经不是了,那当然它还有其它因素我们今天没有时间在跟大家往下分析了喔,表面上是说为观众着想,说前25个是干净的,可是其实这个意义不大,因为PVR已经在市场上出来,在美国、欧洲市场都十分流行,很多家庭里都有这些东西,所以说新闻局作这件事是多此一举;以营销的角度来讲,地点很重要,地点好闭着眼睛就能赚钱了,对于频道来讲,就是channel号码很重要,但是如果碰到这个科技TIVO的时候,我跟你讲这个号码就不重要了,因为自己都可以决定自己喜欢频道的位置,频道的号码,我举个例子说明,假设哪个老师或同学看电视的时候,有人打电话进来觉得很烦,因为正想看这段电视内容,那如果也这个技术,就可以按pause先让新闻暂停,等到你电话讲完的时候在继续play,等于说你看的时间点跟其它人相比可能慢了一点,可是内容都没有漏掉,而且这很方便,有user-friendly,又可以作time shift,最主要就是可以按个人喜好修改,使其个人化。那这同时对广告也会造成影响,如果我们都可以选择性skip广告,那广告商怎么办,大家可以去看看一些现在的网站,有提供免费报导新闻的网站,那他总是要有收入去support它,所以你会发现你在看一则新闻前都会有一段广告绑住,所以说这是广告商在看到这种情况他也会跟着调整。我们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讲的话,我记得2002年的时候,再美国面对一堆学生的时候他们问说:我们为什么要go digital?,他的意思是说为什么要采宽带服务,因为在美国多半地区他们的电话费率是flat fee,就是说他们一个月电话账单再怎么打价钱都是一样的,但是在纽约或其它地方有例外,就是电话讲比较久,费用也不一样;那对那些flat fee的人来说窄频播接就好了阿,就一直挂在那边就好了,何必要用宽带的呢,于是他们就问说:那政府又何必要推宽带呢?,后来我就跟他讲,推宽带是全世界大部分政府,作为一个policy maker所作的选择,美国总统布什在2002年也说,我们要很努力的走向宽带,要铲除路上的障碍,包括美国ACC的chairman也讲过同样的话,因为宽带可以带来更快的进步,增加竞争力。数字电视那么现在再来看看数字电视,有人会有疑问说:我们现在有线电视就很好了阿,为何说一定要数字化呢?如果不数字化可以吗?你政府一定要逼我吗?。我们从消费者的层面及从产业的层面来看看,对于消费者来讲,第一个来说就是频道增加了,频道可以更多,可是对于在台湾的观众来讲,我们从来不觉得电视的量够了,我们老是觉得我们的电视不够好看;我可以跟各位讲,我在上海的这几个礼拜,我看电视是满入迷的,可是一回来到台湾看电视就觉得吵死了,一回来就是遇到立法院又在吵架,当然我觉得那边也有缺点,他那边电视画面干净的不得了,他干净到电视节目都是正面的,我记得他那边节目里面讲了一句话,让我觉得很感动,让我们大家把慈善当作时尚,你听起来会很像口号,可是他们说的很自然,而且大家不要笑的就是说,连他们的连续剧非常好看,以前我去看的时候觉得他们的连续剧很难看,现在我去看就觉得好看,而且他们的situational comedy,我们讲说以我们的这种文化来说我们的演员比较难做出好的情境喜剧,我们演员演不太出来,可是就是说他们连这个剧本、或是其它的纪录片的内容都在进步,anyway,我们不要讲太多关于他们的事情。我们回到这里来,当我们数字化之后频道这么多,大家都满意这个量,那有什么好处,譬如说我今年去国外开会的时候,回来经过日本的时猴去拜访了NHK,他们就讲到了他们无线电视的数字化,重点来讲不是要频道增加,我们台湾这五家无线电视台他们重点来讲都是要增加频道,因为现在采取的是免付费模式,就是像现在一样不用在缴所谓的费用,那广告的大饼是有限的,当你频道增加的时候,既然不加收费用,那唯一的收入就是广告了,那原来五个就觉得收入不够了,那现在14、15个现在只是开放第一单频网,还有个第二单频网,开放出来的时候就会有30个频道,那30个频道都靠广告收入要怎么活阿,很辛苦的,可是对消费者来说,不错阿,现在看14个,将来看30个,一次性的机上盒付一次费用就可以看永远,以后节目越来越好的时候,消费者就可以考虑是否要将有线电视停掉了。讲到互动服务,比方说,大家晚上如果要到ATM转帐,这有点风险的,像是我自己就接到那些电话诈财的电话骗钱的讯息,那如果能自己在家中就能使用ATM转帐而不用到外面去,多方便阿,更何况假设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讲两位喔、主任教授,想讨个好彩头,想买个乐透,可是想说当大学教授去买乐透很奇怪是不是,这不好意思,可是现在在家里面就可以买乐透,这不是很方便吗,便利性的增加来说,更不用说了,你可以在你方便的时候来说,把节目点出来,点选你想要的服务,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服务,当然啦,你的支出也是会增加的,这是很自然的。数字化对谁帮助最大那么有线电视的部分我再跳过去,对于相关产业的影响,那么这个数字化到底对谁最好?卖机上盒的是第一个得利的,对于数字电视来讲,对于电视台来讲他们是最不愿意的,因为,我们来看看,现在电视机的尺寸越来越大,电浆阿液晶阿什么的,现在你们去大卖场看到电浆幕降价降的很厉害,千万不要冲动,2006年以后,政府规定凡是尺寸以上的电视,数字电视的功能一定要内含,所以业者趁现在赶快把库存出清,你们也不要变成那个消费者,到时买的电视不能看无线的数字电视,所以我这边要强调一点就是说,其实最有利的就是呢,做机上盒的那些业者,还有电视机的那些业者,对于电视来讲,他们的诱因是不大的。为什么要数字化回到我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go digital,为什么要数字化,所以每一个国家都认为说,我们全民如果说,恩,我在举另外一个例子,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他的土地越大的话,是不是越难改善数字落差,比方说我们举个例子,以大陆来讲的话,请问你,以一个国家来讲大家收入水平不一样的话,城市有大小,收入有不一样,请问你,家里有电视机的多,还是有计算机的多,当然一定是有电视机的多嘛,所以说数字化之后我们讲电子化政府,电子化政府透过数字电视实现是最快的,我们去年去了八个国家去做有关于数字电视的研究,我们会看那么多国家的模式,大家都认为说每个国家都会有他们不同的理由,anyway,没有一个国家会觉得他要落后,所以说,以我们台湾来讲的话,我们的无线电视台也是被政府刀架在脖子上说:当2006年之前你不数字化的话,那我就把你们的频率收回来,所以大家不得已,被迫去做这件事,所以我刚就讲说,对于业者来讲的影响,面对这样子的数字化,他的节目,他的思维,包括我刚介绍的一些科技,TIVO,PVR,你是不是整个脑筋要跟他改变,包括你的经营模式,你的定价测略,最终都跟着改变,还有广告商的话,你未来会怎么去买广告,都会跟着改变,电视的生态,整个产业链也会跟着改变,那么商机这边,各位你们不是业者,就此带过。政府政策推行的重要对于策略,简单说一下,总而言之这个政策是很重要的,我刚才讲的,台湾我们原本是2006年,我们已经宣布延后了,延到2010年,我记得有一个礼拜我光参加数字电视的座谈就四次,我们政府就是东做一点西做一点,大家像一盘散沙一样,这边做那边做,什么都不行,就像我们讲数字内容,2008年数字内容是我们国家重要发展的政策,工业局,资策会,学生,各做各的,为什么不整合呢,所以说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怎么走,全世界的数字电视的政策,如果碰到无线,有限,卫星电视的话,全世界都会把无线电视当作第一步,他的理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政府,我们要提供你的是,就是做阳光,空气,水,我们要不要提供给你,做政府的我提供给你的底限是什么,打电话是所谓的普及服务,就是你即便住在乡野,做政府的要保障你也可以得到这个服务,看电视也是一样,如果你的讯号收不到的话,政府也要有方案来改善,但是政府的角色并不是说连数字那一块他也要保障你,可是如果说当我们全部的电视都数字化以后,我未来每一个国家不一样,有些是2010,有些是2012,大家关闭模拟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我们为什么关闭模拟呢,既然数字化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模拟的讯号收回来做其它的用途,所以说每一个国家的时程是不一样的,在做法上就不一样。大陆的数字化可是呢大陆真的很希望就跟台湾一样,他得数字是结结实实,它呢数字分三部:第一部数字的有线电视、第二部数字的直拨卫星、第三部数字的无线电视,为什么呢,数字电视的标准化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因为内部的trouble,所以一个发展的策略,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在硬件方面标准怎样,到底政府要不要进来介入,再来内容有什么内容,有什么替代政策,还有数字版权的概念,所以第一阶段,从一个新的传播科技新的传播媒体,他的周边有什么相关软件,外围的设备,这各朝流趋势,也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数字化。美国的数字化例子把两个国家做例子,先拿美国来说,在美国有线电视的普及率远高于直播卫星,有线电视他的普及率是7324是扣掉没有装有线电视的民众,几个电视的平台,以无线电视有大的,有线电视有一万多的有线电视系统contact是最大的,我印象有Aol的合并案,Aol美国在线和conwot的并购是大家都晓得,我记得在2002年我在 BBC的时候,在华盛顿报或其它都会看到这个,几乎都是负面的,因为网络泡沫化的影响,TIMEWALLER这一块是很后悔的,AOL在以前是感觉很有价值,但是到最后都没有赚钱,因为网络那一块都没有赚钱,TIMEWALLER他是实体的,他什么都有他有有线电视、他也是美国前大的企业、时代杂志、电影公司和电影数据库等他什么都有,一个并购案就是你想进入我的市场你想进入我的市场,或反正我手上有内容,两个彼此有优势结合之后可以发挥,所以说这个是很有名的例子。所以以美国的经验来说,到底是世界上telcom + media + internet有哪个成功吗?像上面,这个例子是失败的例子,后来股票下跌,所以后来ALO下去由TIMEWALLER接手。在看ATMT美国最大的ATMT最大的电报电话公司,在1984年要求分家,在1999那个时候并购了美国第一名和第三名的有线电视 TCI和Media 1,之后他不太会经营,而且因为它是股票上市的公司,很简单把原来的管理人才留下就好,但是一个股票公司只要看股票价格上下,所以不需要管。所以说当有线电视要双向的时候,我们看很奇怪喔美国和加拿大cable的普及率远高于ADSL的普及率,台湾、大陆、韩国的ADSL普及率都远高于CABLE的普及率,那么难道这些有线电视的业者不想要做双向吗?他想但是当她想跟他的董事会说要增资,他要买设备,但是他的董事会都不同意,所以你就会放弃,而且当初ATMT买下TCI和Media 1的时候花很大的钱,因为你想买他的时候觉得他很有价值所以会买下比市场上更多的价钱,而且贷款的利息钱、而且股市上看你的账都不好看,所以后来ATMT卖给Contact,市场上最棒的都做不下来,这是一个失败的例子。这是公司和公司的并购,那现在由公司内部要怎么看,现在我有这技术我能提供这服务我为什么不提供,过去电话公司不知道可以提供电话服务、电视公司可以提供宽带上网还可以打电话,这都是以前没有想到的,可是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和英国的业者都在做。节目真的有变多吗?Contact这些节目,数字化这些节目从哪里来,不要以为有那么多,举例来说像HBO,光是HBO可以这样组合那样组合,有HBO COMDE.HBO FAMILY其实就是那些看你怎么组合,其实片源就是那些。假如说分两个付费方式,第一个一个月要交11元美金、第二个要45元美元,第一个只有2030频道,第二个有90频道,他的策略是可以试看看数字有线电视,可以免费拿到你家给你使用,你每月只要40美元,不定才是傻瓜,因为它给你数字的频道有400个频道,定了以后,下个月他就不定了,所以就又送回去,后来的优惠就不能享受,所以这就是一种手法,这400的频道里面,前100就是平常的,后面100就是NVOV就是同一部电影再不同频道演出,在来100是放广播,后面就是录像带,在说他的直播卫星也是几百个,但是不要被骗,其实大体上都是差不多。传输与内容的分离现在台湾五家电视台要数字化,他的经营模式就是才取英国的经营模式。英国的市场,英国应该就是会想到BBC,他的影响力太大了,因为它是公共电视,它主要的营业来源是来自民众买电视付的电视税,而且是固定每年要缴的,BBC是向英国的传统,所以英国的有线电视占有很低,她们都是当地的业者,比起直播卫星的普及率低。英国的FREE NEW,无线电视在英国一开始要付费,但是因为他们看无线就要付费现在有线也要付费,而且她们花太多钱去买国家版权去跟逼资盖逼拼,但是她们失败了关门了,在2002BBC.逼资盖逼合作,她们不反对让他进来,因为BBC比较传统,可能不够进步,比资盖逼比较灵活,所以他有进来,还有第三家compasser,他是传输业者,数字化以后大家说传输和内容要分离,为什么要分离呢?我们现在有很多电视台,如果说数字化以后,每家都花钱去做发射铁塔拉、座数字化的建置,不是很花钱,如果五家合起来花一次的钱就很节省,所以想要学欧洲一样传输和内容分离,就是大家一起建置数字化的建置、一起来发射等,跟MAIL的分离是什么?那剩下的是什么?就是做自己的频道。台湾电视节目的生态这在台湾引起很大的讨论,一开始台湾是很反对,即便是如此,还是五家公司共同成立一家公司,各有20%的股份,可是大家各怀鬼胎,成立传输中心是有可行的,可是共同成立传输平台,也就是营运平台,就是我们一起来经营但这怎么可能,也就是说每个频道压缩之后,假设变3个,大家根据这个研究,听说新闻频道广告卖的最好,台湾之前新闻频道太多,已经东森S台因为如此被砍,原来是8个24小时被砍变成7个,结果第一天又增加了三个富邦台视东森,然后,华视说想要几点钟以后都播新闻,为什么?台湾人真的很奇怪,嘴巴骂新闻太多,但是广告还是一直进,因为说嘴巴骂还是一直看,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要成立一个营运平台是不太可能的,要谁承让是不可能的,新闻频道某个频道做就好是不可能的,其它都去做其它的类型好了,可是我们不是要差异化吗?既然我们搞这个共同营运平台就是要差异化,如果说5个乘于3以后,我们可不可以又搞出5个新闻频道?这样不是太多了,主要是这个类型,只要她们觉得有机会赚钱的,她们是不会让步的,这就是台湾的。台湾采取英国的模式最后,台湾一直追求这个平台出现后,应该是要收费还是不要收费,最后她们是采取不收费,看了英国的FREE VIEW他们采取不收费,上面提过失败的例子之后,我今天没空提荷兰的模式,他是采取收费的,至于说,台湾的观众选择是什么?英国观众的选择是什么?英国有传统的无线电视以外,还有有线电视、直播卫星,以前印象有BBC.ITV,先是有公共电视、还有商业电视,在数字化以后,有这么多平台,就是FREE VIEW就3032的频道,广播还有20个频道,换句话说,你就买一个机上盒,从此就可以看这一些,而且节目内容还蛮丰富的,那后来有业者说,光靠广告收入还蛮辛苦的,因为FREE VIEW是强调干净、全家共赏的,很安全不用担心的,后来推出的差化TV就是每个月都要收费的,看到英国的逼资盖逼,看到无线电视推出FREE VIEW,他就推出FREE TO VIEW,名子很像,就像在大陆买金沙巧克力,包装名子都很像,就像鱼目混珠,就是说既然无线平台推出免费的模式,我们这个卫星电视也提供前面几个频道,你买个机上盒这些也是提供免费的。而且你看FREE VIEW平台最多30到32个,那我直播卫星的话我可以提供几十个,比它多好几倍,他的目的是,你先上我这个平台来之后,你附近的邻居可能会好奇你怎么多了几个channel,而在好奇之下,他们可能也跟着付费了,就像有些英国男人喜欢在下了班之后去pub里看球赛,如果有重要的球赛的话。数字无线电视与购物频道有线电视中,广告是有艺术存在的,所以他有创意。因此购物频道就像一把刀放在这里,叫我们出国,我放在行李的这样一把水果刀,我住在宿舍里面,有这样的水果刀很方便呀!我没有这把刀我用啃的啊?!所以刀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作坏事。购物频道也很方便,我觉得要保障的是消费者的权益,所以说你看,英国对于购物频道没有偏见,我们觉得说为什么非要说购物频道不能到数字电视的平台,难道你这样买了机上盒就不能购物了?所以你要看数字电视就不能购物了?!这就是无线电视的,接下来看有线电视的。他的普及率比较低,他的业者一定要是最大的,我现在讲完了,我把有线电视,我刚刚讲完一块,先讲趋势、再讲科技,那我把数字电视讲了两个国家的经验,再来我们看看所谓的大汇流,所谓的Triple Play。然后说,我刚刚看只有一位同学拿3G的手机,他不管是舍不得用也好,还是没有必要用也好,那上海呢?我刚刚提到说除了他拿的是上海文广集团,现在大陆讲的是集团化嘛!因为WTO进来,他挡不住外面的压力,所以他必须要作一些某方面的开放,我跟你讲,与其在别人进来之前,还不如自己来作大作强,所以他们就搞集团化,那上海呢?整个是一个上海文广集团,所以他们拿到全球国际像IDD执照和手机电视的执照,那我们心里想说,以科技的角度来讲,他根本就是生活的一部份嘛!当我看到他们手机的新闻,他就把新闻的字幕放的很大,假设其实我们看到的字幕很小、很难过,不过呢,因为他把字放大到你看就很舒服,如果你很急于想知道今天电视新闻报的怎么样,你可以看一看,所以他是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跟我们密切相关。美国学界东西岸的差异跟大家讲一个学界的趋势,我自己是美国印地安那大学Telecom的博士,在我回到台湾时,我是1992年回到政大的。当时我跟大家说我是Telecom毕业的,大家就说”喔,你教电子的啊”,在美国其实Telecom你把他想成是广播电视的延伸,他是以广播电视为主,而Telecom点缀一下,有一们课或两门课,可是你今天去看密执安州 University,他的Telecom的课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的课,甚至电玩(Games)的课也越来越多,以及电子商务等等。我在2002年,去华盛顿大学,那边的Telecom跟中西部的完全不一样,他那边的Telecom是”pure” Telecom;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例子,与大家分享,我以前根本不懂电信,我记得以前我写台湾固网的第一篇Paper,那时候也去访问连教授及电信总局高副局长,我还请问他一个非常好笑的问题:我问他”什么是固网”,这是我第一次接处这类的东西。我以前有拜访过美国东岸的学校,他们那边的Telecom就是在讲”电话”,那我看他们开了一门课,是在讲电讯的Management,我以为就像我们在教广电的管理,How to be a manager , How to be a leader等等,电话公司的模式与型态电话公司不是这样的,跟我想象的不一样。电话公司是很大的,每一家公司,只要是中小型企业总会有一个总机吧,而How to manage这个telephone,而他们的学校就是在教这个东西。举个例子,保险公司、信用卡公司或旅行业者,他们电话的管理很重要。例如说有时候可能会要求我们把信用卡的号码打进去,请你把身份证号码打进去,或是把什么打进去,其实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策略;其实是他们的线路忙线中,藉由你输入的过程,让你感觉到你没有在等待的感觉,这是一种管理。电信自由化后的台湾我们再回到汇流,我们这几年谈数字化、宽带、汇流我觉得这三个字是所谓的Key word。大家可以看,电信业的市场整个都在开放,世界各国电信的市场都在”自由化”,而广电在台湾却是倒着走,过去在美国的市场,local 市场会规定电台、电视台不能超过几家,因为他怕垄断,可是当最大的有线电视跟最大的电话公司可以整并的时候,你的意义又何在?所以我们看电信自由化,大家都在汇流嘛,IPTV是非常好的例子,电话公司可以提供电视服务,结果我们的广电这边还是非常严格的。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欧盟整合有一个重要的文件叫Green Paper,每一个国家讲出他的愿景,而我们是2002年才宣布的。大家都是鼓励竞争,鼓励创新的服务,这就好比网络电话,像Skype质量很好,但我在大陆时因为学校的关系,连网很慢。像电信总局他面对网络电话及很多问题,他不像是一般的固网业者,但身为供货商他是不是也应该尽一些义务,那我们如果碰到IP电视的话怎么办?我待会会对照一下美国或是对岸怎么面对这议题。数字汇流的模式我们简单的说,数字汇流有两种简单的讲法,例如宽带上网,他可以是ADSL或Cable Modem提供,也可以是wireless的业者提供,同样一种服务可以由很多业者提供,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媒体已经可以提供更多种服务了,比方说有线电视,以前只是提供电视的转播,后来还可以提供宽带上网,或打电话(Cable Telephony)。刚刚举了AOL、Time Warner 的例子,我们来看从策略的角度来讲,站在公司内部的角度,一个是站在公司内部角度,一个是站在我们要不要去并购的角度,有哪一些因素要思考的。当你要跨过去的时候,首先技术上要可行,很奇怪的台湾的有线电视跟电信业者说ADSL跟Cable Modem的Line是不兼容的,可是我在美国的书上说,可以做到,重点是你在技术上能不能解决。网络效应我们知道新的固网业者就是没有所谓的Last Mile,所谓的最后一哩。台湾ADSL的普及率,80都是HINET的天下,电信自由化这么久了,固网市场开放到今天,大家家里的室内电话几乎都是中华电信的,很奇怪,我们不是有号码可携吗,为什么转换这么久了,其它家都没有人呢?这是一种网络效应,大者横恒大;因为我们觉得太麻烦,如果你是学生ADSL你可能去订SEEDNET,如果以后工作收入稳定可能怕麻烦就去订HINET。所以我们这边说要跨过去,公司要去并购别人或自己公司要提供这些服务时,我们要考虑技术。那有一些固网业者说”那我们寄望WiMAX好了,看是不是能帮我们改善这个问题,那我们在看另一个考虑,就是所谓经济的考虑,我刚提到说如果把有线电视的单向网络变成双向的,那我们划不划得来,那当然要作啦。我2000年在作国科会宽带的研究,我记得我们在访问和信时,大家记得那时他们在美国股票上市,就把整个股价炒起来,这那能去投资阿,我所指的是投资应该在网络上的建设,所以在策略上是不行的,因为你把钱放在网络电视上,那多少年能够摊平?我自己也试过台湾单向的Cable Modem,上网时电话费还是一直在计费,上个网络很紧张,那是经济的考虑。像东森这种大集团,他去买下广播电视,民众日报,他是觉的最后的结果是赚钱,还是说他身为媒体的巨子,觉得什么都要有才算完备,到底事前者还后者,但你并购的也有可能是拖垮你的事业,如果他不能帮你带来利润时他可能就是你的负债。还有另一种说法,我访问上海文广集团时,所有的网络公司,广播频道都在他们底下,数字的有线电视也在他们底下,IPTV的执照也在他底下,手机电视也在他底下,他是唯一的也是垄断的,那我说你怎么去区隔,怎么差异化?再来是文化方面的考虑,电信公司跟第四台的人是不一样的,就像学校里商学院的学生要作Presentation就穿个西装,那其它学院的就不太一样,当初我去念博士时,他第一句话就说,请你们当老师的不要穿拖鞋。那时我参加一个广播媒体大展,我就去AT&T问看看公司怎么训练阿,怎么整合。刚刚提到商学院跟法学院是很不一样的,法学院的课,老师是以Last Name来称呼你,是很制式化的,学院间是很不一样的。你去看电信公司,像远传的附总,后面有一个男生帮他提包包,而电视台不是这样的,像有一些编剧可以不用工作就有好多的收入;美国也是一样,你给我带来收入,那你最大那个阶层是不一样的,主拨的薪水可以高于董事长,所以这两个文化是不一样的,而作为一个Manager你怎么去管理这些不同文化的人,怎么去面对。今天科技可行,他有一个驱动力,我在电信展买了两个网络电话,台湾装一个,国外到那边就装另一个,不必把计算机打开,拿起来就可以打,但在大陆因为刚刚讲过的因素,所以最后又把电话带回来了,所以科技改变让你作得到,再来公司策略,公司要不要往这边发展,当然法规也必须要解禁,这几个是配套的。数位平台的取代与互补那我们要问的是说,同学你们家里有买无线的机上盒,是因为你们家里没有有线电视,所以这对你来说是一个取代的效果,那我现在正在研究不同的数字平台,它到底是取代呢?或是互补?或是其它的效果?这是我最近脑筋一直在想的事情。那么,我们来看看,学术文件里面有两种讲法,一个是一加一等于一,一个是一加一等于三,一加一等一就是说,A跟B汇流之后,这个新的产物就变成一个新的东西,A跟B可能就不见了,而一加一等于三就是说,原来的两个都各自存在,然后新分出来一个。这两个例子都有,比方说第一个例子,相信大家现在手上都没有呼叫器了对不对,我记得以前我念完博士回来的时候,因为我刚回台湾所以申请电话需要时间,那我就拿一个大哥大,那时候大哥大比较大嘛,我那时候拿着大哥大到政大人事室报到的时候,我的电话响了,我就很想把它丢下去,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一个学者拿着手机好奇怪,而且这么大,所以很不好意思;那时候我手上还有另一个呼叫器,那我就干脆用呼叫器算了。那个时候这两个东西还有共同使用过一段时间,大哥大刚出来的时候比较贵,也比较大,那时候大家还要排队等一支手机,门号啊什么的。但是你看今天还有人用呼叫器吗,没有了嘛对不对?被取代了。但是呢,我看大陆,因为大陆的手机是双向付费,就是受话方也要付费,接到电话的人也要付费,所以我记得应该是一两年前,我碰到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用那个手机,接到你的电话讲话很急促的,因为很贵嘛。大陆现在有两种取代方式,一个是叫小零通,就是像我们那个PHS,那像他们民众手上有的就是两个的,一个是手机,一个是小零通,小零通也是范围有限,收讯比较差。我发现有另外一个现象,你们同学有发短讯习惯的请举手,很少对不对?大学生、研究生耶。我跟你讲,在大陆我每天接到一大堆短讯,为什么,因为太便宜了。大学生、研究生也好,他们手机有些是直接用来发短讯的,当然也包括在上课时发短讯,偷偷摸摸的,或是老师开会无聊搞不好也发个短讯。我在台湾也从来不发短讯,因为我觉得好麻烦,讲话就直接讲了,因为不会对对方心理上有那个压力;如果你跟他讲话要害他付钱,会觉得打搅他对他不好意思。所以说这有时候会跟它的费率、定价、方式、策略有关,会影响到我们使用电话机的行为和pattern。有一次有个老师请我到上海交大演讲,上海塞车塞得很厉害,塞了一个小时以上,坐在车上一个小时就是不动,所以人家说台北塞车,我从来不这么觉得;那怎么办呢,那个老师就发短讯给我:刘教授请问你在哪啦?那他发简讯特别快,因为我在台湾没发简讯的习惯,我手机上的字又那么小,就来不及跟他对应。日本人用手机,i-mode,发简讯是很方便的。以上讲的是呼叫器、手机、和短讯之间的关系。那我们再来看互补的部分。家里有装中华电信MOD的举手,一个都没有,好失败喔!我不知道他们今年说要达到三万户达得到吗,已经推了那么久;当初他们在推ADSL的时候是说一年一百万,两百万,三百万到现在。但是我看他们推这个好像也不够积极。回到数字电视,你家里的电视会不会被数字电视取代?譬如计算机上的Hi-channel、Web-TV,你可以称他作广播业者(Web-caster),就是你可以在网络上看到电视的。Anyway,有这么多的平台,我们目前是没有听到有哪一种被消灭,所以他们的存在就可以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IPTV看电视对大家来说一个是信息,一个是娱乐;你看电影的想要很享受的话,是不是觉得一部电影在你的计算机上看是浪费了?根据国外的文献来讲,看电视毕竟还是客厅的行为,上网还是书房的行为,所以台湾有些有线电视的业者很好玩,他在策略上就故意不想提供keyboard给你,为什么?不是讲求互动吗?他希望互动是藉由遥控器,而不给你键盘,因为他怕你把它当作上网的工具,他也不是真的怕你上网,而是因为他要收视率,如果你都拿客厅里的电视机来上网的话,就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他要收视率,要知道你在看什么嘛,所以他是刻意地不给你keyboard。可是我去加拿大的时候就有提供keyboard,你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很方便。我们再来看,电话公司为什么要提供这种电视、视讯的服务,四个主要原因,第一个是因为室内电话的成长有限,不赚钱嘛,他的收入只会被手机或其它的业务抢走,所以他的业务和收入是下降的;再来因为现在的科技或者压缩技术,频宽是愈来愈大,不用太可惜了,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多出来的频宽;第三个呢,根据调查,家庭未来这种视讯的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最后第四个,如果把视讯加到电视,是可以增加规模经济的原因,所以我们在谈triple-play的时候,价格不能高,如果价格高的话人家就不要啊,还有产品要很简单,不能太难操作,再来是要可信赖、安全,因为我们可能利用他来下单啦,或是一些金融服务啊、消费啊,所以我们希望它是安全的、可信赖的,再来是账单最好能单一化,不要每个月都来一堆不同的账单,账单也要整合。最重要的是内容要能创新,有创意,让大家觉得值得。我现在再来说IPTV的定义,我也问了很多人对于IPTV的看法,主管机关认为IPTV只是电视机加机上盒的概念,但就技术上的角度来说,只要你的translation是经由internet protocol这样的协议,所提供的视讯服务,就是IPTV,所以说你可以是经过cable modem,或经过ADSL的line都有可能,这是我问过很多人所得到的归纳,那么我刚才所提到的hiChannel、WebTV也算是一种IPTV啰,只要他用的是ip这种协议的话。IPTV在国际间的例子再来我们看看国际间一些有名的例子,以意大利来讲,意大利的Fastweb-TV算是非常有名的,或者是日本的Yahoo TV,你们可以去Google搜寻,都有很多的数据,那美国呢?我做市场有关的研究喜欢去问业者,问那些做决策的人,因为有些法规如此规定,但市场却不这么走,比方就美国来讲的话,我正好五月去美国开会,我就访问了美国的某家电话公司,它是美国四大电话公司之一,我就问他们说你们现在提供IPTV的服务,要不要申请执照,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大家想想看,台湾的中华电信提供所谓MOD的服务,刚开始出来的时候,电信总局认为不用管,这是一种新科技新服务,对消费者有利,而且因为我们台湾有线电视普及率已经这么高了,它可以作为另外一种平台的选择,所以政府是希望鼓励的,可是呢,有线电视业者也去抗议了,中华电信这么大,所有媒体的营业额加在一起绝对敌不过一个中华电信,在大陆也是一样,所有的媒体产业加在一起敌不过一个中国电信,所以一个是大象,一个是蚂蚁。于是新闻局就介入,最后判断说要用有线电视法来管所谓的中华电信MOD;NCC有个筹备处,他正好委托我做这一部份的研究,就是看各国怎么处理IPTV的问题,我来让大家看看这个趋势会怎么样,电话公司刚开始是语音,他的业务原本是打电话而已,后来就加上了data,之后再加上了video的这个部分,所以大家认为这个是有机会的,如同为什么大家在3G的时候会出这么高的价钱,因为大家认为这是有机会的。也有人说triple play不一定是万灵丹,或是不一定会得利。总而言之,我们的新闻局,还是用有线电视法在管它,当然有好处有坏处,好处就是因为MOD原本就是缺内容,因为他用有线电视法管,所以用所谓的must-carry,就是必要转播频道,就是MOD转换到我家电视台不用付费,互相都不给钱,你来看我的平台,我提供你free的平台,然后我也不付你版权费,大家互相抵销。在我一个缺平台的角色来讲,我是高兴的,所以中华电信这个部分也是得利的。但缺点是费率要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县市去审,昨天晚上我们台北市有线电视费率委员会,才第一次会议,他费率也提上来了。但是电话原本就是全省提供的,但却要每区去审,我告诉你,这每个地方所审出来的费率是不一样的,这有点像主管机关扭曲了这项科技。我们来看美国是怎么样的概念,美国过去发明了一个名词叫open video system,在1996年的电信法就说,如果你是电话公司,你要提供电视的服务的话,有四种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就是,你直接称你自己是OVS(open video system),你就可以提供这种服务了,不用到每个地方去申请执照,可是没有地方政府理它,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中央跟地方对抗的局势,所以地方政府不理他,说你还是必须申请执照。从1996年到今天2005年ip-tv的科技来看,现在这些电话公司业者还是要每个地方去申请执照,这是现阶段。我刚才为什么也提到了voice of ip?因为他是一个information service,那我们有没有可能也把IPTV也当作一个information service,因为IPTV不是一个电话,他提供电视服务,但不完全等于电视,所以要去定义它到底是什么,现在还没有答案。那英国怎么看?看你提供的是什么,如果你只提供video on demand,假设你只是用ADSL的线,提供电视到我们家里来,利用电视机来看,但是要装个机上盒,而不是提供频道的概念,你就不会被管制;如果你提供频道的概念,那你就很像有线电视了,我就会用有线电视或其它相关的法规来管你,可是如果你只做VOD,就个数据库一样,你是一种科技,一种information service,我就不管你让你自己去自立。我们再看大陆是怎么样,以大陆来作结;1996年美国是把电信跟有线电视的藩篱打破,过去不可以互话,从1996年开始可以;台湾是1999年开始说可以互话;大陆在1999年还三令五申说不可以互话,大陆是用政府主管机关去限制科技的发展,中华电信也好,其它电话业者也好,我们台湾还有ip业者来提供这样的服务,但他不让你,那怎么办呢?我们台湾有电信总局和新闻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合用部分协议书
- 房屋转让赠予协议书
- 房屋意向购买协议书
- 房屋遗产赠送协议书
- 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投资与运营管理合同
- 生物制药产品市场拓展战略有限合伙投资合同
- 平行进口汽车销售团队管理与激励合同
- 澳新区域市场股权合作开发与运营管理合同
- 直播平台与移动运营商流量合作合同
- 新能源产业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监管合同
- 《智能控制技术》课件
- 《新闻传播学基础》课件
- 5.1 根本政治制度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人才引进合同书格式范本
- 2025年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项练习:创新性题型 (含解析)
- 预防与解决劳动纠纷
- 2024年03月全国北京银行总行社会招考(315)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揭阳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套【附参考答案】
- 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范本
- 成都市城市下穿隧道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我爱家乡主题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