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健康心理 才能快乐成长(马慧蓉).doc_第1页
拥有健康心理 才能快乐成长(马慧蓉).doc_第2页
拥有健康心理 才能快乐成长(马慧蓉).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拥有健康心理,才能快乐成长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马 慧 蓉(玉屏县长岭九年制学校, 贵州 玉屏554000)摘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的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健康心理,快乐成长当代中学生,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有着独特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观点态度,若是老师、家长不懂尊重,只是简单粗暴的待之,好,则收效甚微;差,则适得其反,甚至酿成许多无法挽回的悲剧。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中学生中,常有下列表现:受不得批评、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心胸狭窄、好嫉妒、慕虚荣、图享受,自私、缺乏奉献精神,封闭、热衷网络生活,焦虑、烦躁、注意力下降,学习缺乏动力,对什么都无所谓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身体有病,父母、老师都会及时送孩子上医院,可若他们的心灵蒙上了灰尘,认知发生了偏差,情感冷漠、行为偏激,谁来帮他们化解内心的冲突、摆脱困境、快乐成长?笔者认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最有效的途径。我县共80多所中小学,仅有民族中学设有一个心理咨询室,且至今还没有一个持证的心理咨询师到岗,其余学校均是一片空白,亟待填补,整个贵州省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即使上级出台文件,要求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派出人员参加心理培训,可教师岗位限定,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就没人上课;再说,高昂的培训经费,也让众多力量单薄的农村学校望而却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被束之高搁,无疑,这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重要因素的缺失。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社会原因:升学、就业、社会竞争的压力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就业、升学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学校、家长普遍只重视智育,把孩子当作机器,灌输知识,强迫学习各种技能,而忽略了孩子内心情感、兴趣、爱的需要,学生在理智上认可,情感上却排斥,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心理冲突长期得不到化解。一些部门对留守学生的关爱措施,多数仅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实处,难以真正让学生受益,那些有心理问题,却又得不到家庭温暖的孩子,适逢一些社会青年的误导,最容易出现问题。2、学校教育与中学生心理需要的错位中学时期正是身心快速发展、个性明显形成,求知欲望十分旺盛的时期。每年除高考、中考外,县里还要组织学年会考,学校每期统考,这就直接影响教师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分配,老师们不得不下大力气抓学生成绩,却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特别是部分人的急功近利,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使得学生苦不堪言;有的教师甚至理直气壮的体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特别是有的智力欠缺的学生,其冷漠、自私、野蛮暴露无遗,试想,这件事会对孩子的一生会产生多大的阴影?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令学生感受到温暖和爱?所给与学生的,与学生内心对安全、温暖、爱的需要,严重错位。3、家庭教育的误区一位教育家说,中国的家长,有80%的不合格,这话虽有点夸张,但不无道理。很多人,在做家长之前、之后,既没自学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更没经过系统的培训,只是凭着自己的本能在做着想当然的事情,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责任,至于孩子们内心的需要,则无暇过问;有的家长对于自己长期给与孩子野蛮、愚昧、自私等等潜移默化的影响,毫无觉察,突然有有一天,当孩子用同样的野蛮和自私回应时,他受不了了,或者咒骂、或者暴打,自然导致一连串问题的发生。还有,近十年来,打工潮日益高涨,农村很多夫妻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常双双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没有履行对“子女教育、监护的责任”,老人年老体衰,自顾尚且不暇,哪有条件和能力照顾、教育孙辈?家庭教育一片空白,孩子放任自流,再接受社会不良影响,难免发生各种令人痛心的事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综上所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国家提倡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教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更应该以人为本,若人的精神、情感都不正常了,还怎么指望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成长的需要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十七大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离不开对学生进行高尚的品德教育 ,而像“自信、坚强、独立、坚韧、冷静、积极、乐观、豁达、认真、专注、坚毅果敢、勇敢顽强等心理品质,也是高尚道德品质的一部分,无疑,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品德素养。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的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增长智慧和才干,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掌握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理性化解心理冲突,提高生活质量和成功指数,进而增强幸福感。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我们在父辈、师长们的身边耳濡目染,难免或多或少的会受家长制作风、师道尊严等思想影响,未能将学生放在与己平等的地位,常常居高临下,说一不二,很难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民主教学,对学生青春的张扬与情绪的波动、困境与期盼、对情感与爱的渴求等缺少宽容,麻木以对,久而久之,一些教师的教育方式成了机械、教条的程式,严重制约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具备正常的情感,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一个心智健全,情感丰富,是非分明的人,不但不会随意破坏社会秩序的,反而会成为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助推力,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1、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级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方面转变观念,真正关注中学生内心的成长与需要,创设各种条件,加强对心理教育师资力量的培训,保障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不以成绩的优劣、家长地位的高低、孩子表面的乖巧论学生,包容、接纳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多样性,尊重生命、尊重个性。2、学校应重视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常识,常规性的开展青春期与爱的教育,安全教育、女生自护教育等等。此外,教师应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教育规律、了解学生成长阶段的各种特点,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成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内心的需要,包容、接纳学生,名副其实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3、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尊重孩子,摈弃粗暴态度和行为;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理解和包容孩子的小毛病,努力做孩子的朋友;还可以活生生的事例,与孩子共同探讨,得到教训。4、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