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_2范文_第1页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_2范文_第2页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_2范文_第3页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_2范文_第4页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_2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办公范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第一篇: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以“老牛拉车不回头”的精神一头扎进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5.6万亩、潜在价值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22年的坚守,给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装,这就是一位地委书记,一位老党员从退休后到离开我们之前一直在做的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留恋安逸的退休生活,在艰苦的偏僻山沟,杨善洲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心中不变的信念和追求。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就是杨善洲从地委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人生故事,平凡之中折射出不平凡。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一名坚守并无私奉献的普通党员做出的不平凡的事情。身为预备党员的我,一辈子向他学习,并在工作生活当中不段告诫自己,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虽然现在的我还不能够完全做到,但是我会朝着它去努力。在生活上随时保持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在政教处工作岗位上,扎实干好本职工作,关心和关爱学生,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事,虚心学习,积极求上进。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上,发展优秀少先队员,从思想上、实际行动中做学生的榜样,教育学生朝着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学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创设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在工作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在条件艰苦的大树坳学校环境下,硬件设施稀缺的条件下,努力提升软件方面,把大树坳小学各项工作做好、做实!第二篇:学习杨善洲、杨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杨善洲老书记和杨学同志都是我们施甸人民的骄傲。杨善洲在自己构建的60年精神家园里,把博爱、大爱完完全全洒在自己深爱着的土地上,培植了千千万万棵树苗,为施甸的父老乡亲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家园。杨学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小组长,却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们的一生都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的楷模。20XX年3月24日至25日,我参加了由旺镇组织开展的到杨学家乡、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现场体验活动,再一次深刻感受了他们一心为民、扎根于民的公仆情怀,再一次体会了他们大公无私、谈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一、大山深处最小的“官”,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赞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学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平凡的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木老元乡地处山区,杨学上任前,挂在大山深处的姜寨一组,满山缠绕的羊肠小道,许多还是60度陡峭的坡。两匹牲口要是一个驮东西,见面就错不开,只好远远地吆喝等着。作为党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他深感不安。杨学当选为小组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反复给大家讲 “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动员乡亲们打通连接山外的公路。村里人不信、质疑,山这么高、坡这么陡,路怎么修?“能修一尺是一尺,能修一丈是一丈。”杨学这样回答。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他硬是带领大伙投工投劳修出了一条宽2米多、长3公里的土路。第一辆摩托车进村了,第一辆微型车也进村了,村民们笑了。而杨学,却并不满足。因为姜寨一组户与户之间的路还没通。整个姜寨一组,从凹子地到落坑山都有人居住,房屋都是沿山梁分散而建的,修路难度更大。杨学同样带领群众,通过3年的投工投劳,修了一条从山顶到凹子地的户户通公路。遇到有人家居住的地段,宁愿多修几十米,也要修到村民家门口。25户人家如今打通了21户,唯独到他家80多米的道路至今还未打通,他就走了。大家立誓,就是历经千难万险,一定要打通连接每家每户的最后一米道路。山里本无路。对新开的路,杨学有说不出的心疼。乡亲们清楚地记得,每逢下雨,他总是扛着锄头,到处转着维修路面,唯恐哪段路有所损坏。姜寨村的人民永远记得那个日子。20XX年9月10日上午,杨学带该村村民杨金对地质灾害进行巡查,当巡查到杨关家时,发现杨关家房屋后山墙有异常,及时将杨关一家5口人安全劝离家中;为避免塌下的10多方土,淹到了杨关家的墙,而杨关家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于是就找来了锄头,想清理出一条排水道,当杨学正在捞排水沟时,意外发生,他为此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杨学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他-。他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的光辉形象。杨学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感受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工作高度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感受到了一名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二、八旬老人,用双手让荒山变成了绿洲。杨善洲老书记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住自己的梦想。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老书记走了,却留下了上亿元的林场,更留下了一份厚重的精神礼物。他用自己平凡的生命谱写出不平凡的人生,把生命酿造成一坛醇醇的好酒,为岁月留香,品后让人唇齿芬芳。在向杨善洲老书记事迹学习中,我认为作为一名干部职工,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学习杨善洲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二是学习杨善洲,坚守信念始终如一。什么是信念?我认为,按照正确的政治路线方向,一切为了人民,那就是信念!杨善洲同志坚守自己的信念,走上了大亮山,开始他20年如一日的艰难历程,是什么样的意志支持着一个年迈的老人,我想就是信念,是承诺,是他一生不变的为民情怀,绿染大亮山,点亮了人民群众幸福的明灯。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一心为民,坚守信念的良好品质,用他们的行动路线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栋梁之才。仰望高山可以向上攀登,仰望天宇,可以纵观天文,仰望杨善洲和杨学,可以找到行为的典范。他们无时无刻都在用言行提醒着我们:无论你处在任何位置,一定要为别人做点什么,才算真正的活着。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时刻应该以杨善洲和杨学同志为榜样,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自己的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第三篇:尊敬的党组织: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云南推出了杨善洲这个全国的重大典型,在这个过程中,我本人有幸参与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和组织协调工作,认真学习和体会杨善洲精神的实质和丰富内涵,对我本人触动是很大的,杨善洲是我们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标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回过头来看,那仅仅是初步的,现在又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体会和用心实践,因为学习实践杨善洲精神是与时俱进、常学常新的。杨善洲同志是在云岭大地出生、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杨善洲精神就是高原情怀、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典型体现。我们向杨善洲学习什么?就是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可以说,杨善洲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要学习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当下,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杨善洲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这里,不妨让我们一起重新回顾一下杨善洲一心为民的几个生动故事和几句经典语录:帮赶马人钉马掌,徒步走三乡,手拌粪土做“包衣”,民以食为天,示范“三岔九垄”插秧法,我们自主当“龙王”,为民引来甘泉水,为救灾停建机关办公楼,上大亮山种树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在电影杨善洲和他的先进事迹材料中记载的。杨善洲同志说:“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和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才真实”;“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我们就应该一天也不安宁”;“只要生命不结束,为人民服务就不停止”。这些故事片段和经典语录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从杨善洲同志身上我们看到,在为民方面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始终牢记和践行为民宗旨。杨善洲同志担任领导职务30多年,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他看来,不管做多大的官,都是为人民服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辈子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安危冷暖,把服务人民、造福百姓作为自己一辈子的人生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二是始终和群众在一起,心永远贴在群众的脉搏上,对老百姓饱含深情,总是想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所急。担任地、县领导干部期间,他走遍了保山各县的山山水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基层生产一线和群众的田间地头搞调研、察民情,每一个乡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对各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了如指掌,哪个地方缺粮、哪个地方缺水、哪个地方受灾,他心里总有一本明细账。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没有官架子,很少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