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初中语文复习的方法和措施_第1页
期末初中语文复习的方法和措施_第2页
期末初中语文复习的方法和措施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期末初中语文复习的方法和措施转瞬间又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期末复习, 笔者认为整个复习过程的设计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系统归纳” “确立重点” “安排流程” “设计课例” 。一、系统归纳内容,梳理知识脉络复习中,要明确新课标阐明的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年度的具体目 标,对本学期教学内容有整体把握,同时应指导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并提供给一些线索。如:( 1)归纳本册所有的生字、词语,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2)找出本册的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字、时代、籍贯、评价、作品”等内容。(3)理出本册所学的重要的写作方法,并能找 到相关的实例。( 4)归类整理文言文词句的翻译、理解。(5)列出字词句训练中的重要知识点,等等。有了一定的线索, 学生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 并且达到既巩固基础知识又有新的收获“温故知新” 的目的。二、明确复习重点,强化训练措施要明确教材的重点、 难点和特点, 特别是单元训练的重点, 以此确立复习重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 有些知识和能力学生掌握得较扎实,复习训练时可以淡化, 有些知识和能力学生掌握得较薄弱,必须选取相关材料进行强化训练, 还应该在复习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复习目标;. .和要求。复习时,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搞“题海战术”。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知识点,以点带面, 让学生在复习中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悟规律,掌握学法。例如现代文阅读训练, 在命题时要力求考虑到结构、 内容、写法、语言等多种角度。只要复习材料典型,就能“以一当十”。三、安排复习流程,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时以初中语文知识点为板块进行,整个复习过程应该包含“基础知识梳理”“专项总结和归类”“难点突破”“模拟训练”,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复习流程,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的效率。四、设计复习课型,选择教学方法。要提高复习效率, 还必须讲究复习方法。 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 可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和课型。比如:对某些识记性知识可采用归类复习法; 对某些理解、 分析性的知识, 可根据有关知识的不同特点,采用“比较法”进行复习和训练;. 对一些应用性的知识和阅读简答题,可采用“找规律”的方法进行复习;同时,对一些难点要有专 项突破课;切忌只重基础,忽视阅读和写作的复习。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挡墙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建议老师们尤其是要增加阅读专项题型的梳理归纳,寻找规律和方法。 增加作文审题立意拟标题等的训练。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五柳先生传(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世纪中学田宜芳 ) 复习目标1. 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3.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复习重点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复习难点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难点突破可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法,对课文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应予以注意:“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学情分析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言词汇,在复习本课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重点掌握“晏如” “萧然”“汲汲”“戚戚”等词语,文言文的常用词也适当练习。有些句子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复习过程一、导入复习,板书课题五柳先生传二、出示复习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可据学生情况处理)四、知识点梳理1、文学常识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2、掌握重点字词句(侧重课下注释)3、反复朗读,回答问题( 1)、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画像,因此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 2)、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文章虽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因而写得栩栩如生, 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本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了他“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这三个爱好,这样的爱好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文中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也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短褐穿结,革瓢屡空”描写了他在吃穿方面的简陋。文章把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地刻画了人物。( 3) 、 “ 五 柳 先 生 ” 之 号 是 如 何 得 来 的 ?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 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4)、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醉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5)、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6)、“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文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意思是不一样的。“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实际上应该是“以(之)为”,意思是“把(它)当作”,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7)“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然”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欣然”是高兴的样子,“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五、课堂检测(当堂反馈) 六、布置作业体会课文中个性鲜明的写人手法,并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七、板书设计:性格:娴静少言不慕名利生活:环堵萧然宴如不慕名利五柳先生传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率真自然志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安贫乐道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章成刚导入:前段时间,我们曾经随毛泽东一起欣赏了那雄浑壮阔的北国雪景,也曾经在静谧的夜空下遥望星辰,聆听了江河、叶赛宁温情的倾诉和美妙的憧憬;我们还曾经和郑愁予一道在绵绵的细雨中,感受爱的使者尽情的抚摸,我还曾漫步于广袤的野外,享受过蝈蝈与蛐蛐动听的的乐音。今天,我们将重踏这段美妙的学习旅程, 回顾复习第一单元。希望,同学们在灵动的自然美景面前,能彻底打开混沌的心门。一、课前闯关1. 下列注音正确的是:妖娆襁褓静谧单于 风骚 田圃润如油膏栖息2. 本单元体裁来说属于诗歌,具体说是一词四诗。一词即(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四首诗有中国朦胧诗人(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和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也有外国的,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3. 请说出描写春雨和冬雪的古诗词二、慧眼独具1、这几课缘何被编在一个单元?这几首诗词都是歌咏自然风光的 雪、雨、夜、虫(蝈蝈和蛐蛐) 借自然界平常的景物或以小见大,或托物言志(缘景明情),表达深沉而丰富的情感.2. 作家们都表达了怎样的主旨情感?沁园春雪借雄伟壮阔的雪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创立丰功伟绩的抱负与志向;雨说赋予雨以爱的使者的形象表达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和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星星变奏曲以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冷峻现实的否定和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蝈蝈与蛐蛐以夏天的蝈蝈与冬夜的蛐蛐,歌颂“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自然永恒之美;夜通过对静谧夜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静。三、拾捡智慧(讨论一下吧) 我们究竟从这几首诗词中学到什么? 阅读和仿写吟咏自然类文章的方法。1 、先找(定)基调。再细品(绘)场景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雄浑壮阔场景一、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场景二、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具体表现雄浑壮阔场景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蝈蝈与蛐蛐主旨句:大自然的诗歌从不会死亡 统领全篇场景一:夏天蝈蝈鸣叫 表现突出佐证主旨句场景二:冬夜蛐蛐鸣叫2、抓住典型事物的特征:沁园春雪:长城大河雄浑广阔(铺垫突出)作者博大胸襟山、原蝈蝈与蛐蛐:夏天蝈蝈不知疲倦的鸣叫大地的诗歌从不会死亡冬夜蛐蛐不停的鸣唱3、采用合适的顺序(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和动静结合的手法沁园春雪:先总写北国雪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静) (动) 后分写: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静)大河上下,顿时滔滔(静)实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动)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虚写分外妖娆4 、把握和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如沁园春雪:上片:描写北国雪景抒发对北国热爱(描写抒情) 下片:议论历史英雄抒发志向和抱负(议论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上片记事写景下片议论抒情在古诗词常用套路)5、把握和恰当运用修辞和象征手法:比喻 每一首诗都是一颗颤抖的星星(星星变奏曲) 拟人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蝈蝈与蛐蛐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了啊雨说比喻、对偶、拟人和夸张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象征写作手法:星星(发光,驱走黑暗)象征光明;雨(润物柔和) 爱的使者四、以石攻玉在记忆的长河里,还学过哪些类似的文章?观沧海:(记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动) ,山岛耸峙(静)(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静)实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抒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虚写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采用多种表达方式;2、采用恰当的顺序(先总后分,先虚后实)是文章层次井然,动静结合构筑虚实相生的意境,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加了文章内涵)春盼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反复)(总写)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分写)场景一:春草图场景二:春花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实写)绘春: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了。(虚写) 场景三:春风图场景四:春雨图场景五:迎春图赞春1、先定基调(盼春爱春)再细加描绘2 、虚实结合3、修辞广泛采用增添了文采增添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黄河颂(总写)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分写)惊涛怕岸,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先总后分,层次井然秋天分别描绘三幅图画。即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三幅意境优美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无限热爱之情。象征手法的应用贯穿初中三级始终:行道树(恪敬职守) 象征无私的奉献者黄河(奔流不息) 象征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海燕(不惧暴风雨) 象征大无畏的革命志士五、初显身手1、你认为以下事物可以象征什么人?青松: 四季不凋 象征坚贞的革命志士白杨树: 平凡普通 象征朴实的北方农民落叶: 归根护花 象征慈爱无私的父母和老师2、试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口头说说自己的构思,注意采用场景描写的方式和先总后分的顺序。示例:我的初中生活是在繁忙与充实中度过。构思一:早上中午晚上构思二:自习课上课间构思三:教室寝室饭厅构思四:运动会演讲比赛综合性实践活动构思五:春夏秋冬结语:“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写文章,都需要我们多用点心。读他人文章时 ,要先明其意 主旨,再找其所 “言”之物 景物或载体,后紧抓其序 写作顺序,然后细品其法 写作手法和修辞。一段时间之后,把它们放在一起,勤反思多总结,梳理成智慧。写文章时,先定主旨,再搜集表现主旨的物 事物或景物, 做到 “言”之有物,再采用合适的顺序,使之“言”之有序,适当采用修辞和象征的方法,使之“言”而有雅。阅读与写作能力就是这样提高的。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复习课)蠡县万安中学于媛媛学习目标: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背诵课文,能熟练填空2、文言基础: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3、能力目标:能与同类文言文进行比较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虽遭贬谪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学习重点:能熟练地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旷达情怀学习难点:与同类文章进行比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背诵法、比较法、情景陶冶法教学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启示我们学习知识不仅要复习,而且关键是在复习中要有新的体会或发现,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复习醉翁亭记这篇课文,也希望每个同学在这一堂复习课上能够有不同于学习时的新的体会或发现。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复习了岳阳楼记小石潭记这两篇文言文,同学们也一定积累了一些复习文言文的要领,那么下面哪些同学来说一说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在复习时要抓住哪些要点呢?(点名回答)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而这个目的又是在我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去搜索去寻找的,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的目的更加明确。我由孔子的一句话导入本节课的复习,一方面让学生联系了以前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区分了复习课与新授课的目标。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适当补充和评价二、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多媒体展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同学朗读,教师再逐条解析1、文学常识、主题。2 、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通假字、多义词、其他重点实词。3 、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主旨句、关键句、名句、特殊句式。4 、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三、复习作者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读准上面的文字,由作者欧阳修的谥号导出作者,点名提问作者的字、号、朝代、“”之一,再在屏幕上展示出来,由学生齐读。教师再强调出重点。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四、文体知识醉翁亭记,小石潭记 ,它们都有一个“记”字, 它们的文体都是“记”。 、“记” 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五、背诵课文1、这个环节我采用了情景陶冶法,让学生在一组组图片的展示中背诵课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又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景物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教师在学生中巡视,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2、检查背诵第一三段点名背诵,第二四段齐背,背诵完后对同学们的背诵进行评价,可以是老师评价也可以使学生评价3、考考学生的记忆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总会有一些同学课文背得很熟练,可是却总是写错别字,于是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希望引起学生对文字的重视。()其西南诸峰, , ,琅琊也。() ,在乎山水之间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非丝非竹, ,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 ,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太守也。实施情况:两个同学一组,填完后互相检查,教师再点名回答或齐答。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询问一些同学在互查的过程中,彼此出现的问题,出现的错别字,以便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4、在上面环节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考考你的理解力”这一环节,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 文中描写琅琊山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美国大唱所谓“人权”,其实 ,目的在于干涉别国内政。()文中表现作者将游览之乐融入到宴饮之中的句子是 , 。这个环节必须要建立在背诵课文和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也就是中考时考查的“理解性默写”一类试题。六、疑难字词句的翻译选择文中典型的字词和句子并将他们展示在屏幕上,以提问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结束后给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在屏幕上将以下字词展示出来:、对下列划横线的字词注音并解释辄() 野 蔌() 阴 翳()伛 偻()觥筹()、一词多义()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乐:而乐亦无穷()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游人去而禽鸟乐()、句子翻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学生活动】在小组内练习结束后,回答逐步回答以上问题,可能是被点名回答,也可能是共同回答。在学生填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的填写情况,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样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因材施教。提问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友情提示:文言文句子翻译,尤其是在考试中,尽量要做到,字字有着落, 补充所需,调整语序,译完之后,还需仔细,句子流畅,再行搁笔。七、回顾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亭周围的环境:环滁皆山琅琊酿泉有亭翼然亭的得名: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2、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亦无穷3、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4、写归:太守归、众宾从游人去,禽鸟乐(一) 1、引入: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学生活动】学生在老师展示以上脉络的同时,共同按照此脉络图再一次背诵相关的文字,熟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通过脉络图的展示,教师可以使学生对本文的内容和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二)我们通过刚才的脉络图,回顾了文章内容。看到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现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分析作者的政治理想,体会作者旷达的情怀。、设疑: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答案:醉能同其乐、分析:本文通过描绘滁洲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记叙了太守与百姓游山宴饮的乐趣,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被贬的失 意心境。、拓展:乐是本文的文眼,而“醉”字在文中也多次闪现,醉和乐的关系是什么?参考: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八、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本文都是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而 且这两篇散文都是作者因为倡导改革当时弊政而被贬官降职后的作品。这两篇佳作在立 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既有相近之处,又有迥然不同之点,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各具其妙。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分析一下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共性和不同。【学生活动】首先请两位同学背诵这两篇散文,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和启发。然后各组代表发言论述本组集体意见或分歧。最后教师总结讨论情况并归纳两篇散文的异同。、比较写作背景与思想感情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 现河南邓州 ) 。文章以作”记”为名 , 借题发挥,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 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醉翁亭记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拓展:对联的比较 说明:这是近几年在中考里出现较多的题型,因为它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联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联二:琅琊山幽深秀丽联三: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参考:()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洞庭湖壮阔浩淼/岳阳楼壮美雄奇()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共饮(同游,同醉) 九、作业:请从两文中各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思路链接:文章中称得上好的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1、含义深刻2、句式整齐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4、用词讲究,表意精当5、多层面、多角度,记叙、描写、抒情表达全面充分与学生交流:送几句名言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 , 在于给予 , 而不是在于接受 , 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人只有献身社会 , 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课后反思: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或愤世嫉 俗,退隐江湖,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进退皆忧, 以天下为己任。比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 情山水,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第 1 课时: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这是一堂复习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我深深感受到较之于常规教学的优越性:容量较大, 任务较重,如果使用常规教学肯定不能完成,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 了学生的知识面,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课件的使用制约了课堂的思路,有些放不 太开,灵活性不够,尤其是最后与岳阳楼记的比较阅读,时间显得很仓促,于是我 随机对此项教学任务进行了压缩,如果我再教读本文,对于这个问题我另开设一个课时, 除了与岳阳楼记进行比较外可以再另外找出其他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效果会更好 一些。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复习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 1 2 课字词 46 个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积累与运用 ” 16分 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1 、注音 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 课时配题检测)2 、形式字 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3 、修改错别字 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4 、词语的运用 (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5 、填空题(新加题型) 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6 、综合能力考察 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7 、文学常识 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默写 ”(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 分 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 、20 课。文言文阅读 精读课文篇目, 5 、10 、20 课。 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现代文阅读 课外 2 篇 20 分 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作 50 分 会写记叙文, 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 写人写事均可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1 、文学常识整理要求:( 1 )、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 地位 籍贯等 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2 、解释词语22 个:第 1 课 16 个 1 、确凿2 、长吟3 、轻捷4、攒5 、机关6 、敛7 、鉴赏8 、人迹罕至9 、秕谷10 、书塾11 、方正12 、消释13 、宿儒14 、同窗15 、人声鼎沸16 、拗第 2 课17 、骊歌第 3 课18 、木屐目标册第6 页 4 个: 19 、讪笑20 、沮丧21 、简陋22 、来势汹汹3 、形似字归纳( 1 )辩辨辫瓣(2 )蓬篷逢缝( 3 )肿仲钟种冲(4 )惧沮俱狙阻组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1 、词语积累31 个2 、词类活用6 个异书奇宾客利日3 、通假字 1 个扳4 、“之”的用法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邑人奇之(代词,他)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5 、翻译6 、理解(目标)文言文练习1家庭作业:解释词语22 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文言文解词 30 个,词类活用6 个,通假字 1 个。课后补测:第 2 课时二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复习重点: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2 40 个 3 6 课二、默写木兰诗1-3段三、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1 、文学常识整理要求:( 1 )、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 地位 籍贯等 以书下为主)( 2 )、写心得2 、解释词语12 个:第 7 课1 、征发2、哽第 9 课3 、炽痛4 、标直5 、嗥鸣6、谰语7 、亘古8 、污秽目标册: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3 、目标册重点四、木兰诗1 、词语解释22 个2 、通假字 2 个1 、帖2 、火3 、翻译、理解4 、默写见文言文练习2五、家庭作业:注音40 个,解释词语12 ,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文言文解释词语22 个,通假字2 个课后补测:第 3 课时三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复习重点:三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概括、理解。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3 53 个 7 10 课二、默写木兰诗4-7段三、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1 、文学常识整理要求:( 1 )、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 地位 籍贯等 以书下为主)( 2 )、写心得2 、解释词语15 个:书上 14 个1 、马革裹尸2 、弥高3 、锲而不舍4 、兀兀穷年5 、沥6 、群蚁排衙7 、迥乎不同8、气冲斗牛9 、杂乱无章10 、含蓄11 、踌躇12 、巴望13 、磐石14 、义愤填膺目标册上 1 个: 12 课: 救济3 、目标册重点练习4 、形似字归纳:( 1 )筹( 2 )慕( 3 )愧踌墓魂畴稠暮幕魄魁惆绸募傀( 4 )锲( 5 )迭契选楔揳跌( 6 )炯迥( 7 )籍藉四、现代文阅读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作业:注音53 个解词 15 个,文学常识5 个,各一遍。阅读笨男孩和钮扣,完成练习。课后反思:第 4 课时四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口技复习目标: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口技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复习重点:四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词语积累、翻译、理解。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4 46 个 11 12 课二、默写口技1-3段三、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1 、文学常识整理要求:( 1 )、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 地位 籍贯等 以书下为主)( 2 )、写心得2 、解释词语36 个:书上 34 个:1 、归省2、乐土3 、行辈4 、犯上5 、惮6 、絮叨7 、礼数8 、撺掇9 、委实10 、凫水11 、依稀12 、宛转,悠扬13 、自失14 、弥散15 、漂渺(缥缈)16 、旺相17 、渴睡18 、向午19 、棹20 、楫21 、亢奋22 、晦暗23 、羁绊24 、蓦然25 、冗杂26 、叹为观止27、戛然而止28 、本色当行29 、颦蹙30 、粲然31 、嗔视32 、叱咤风云33、尽态极妍34 、惊鸿目标册上 2 个: 16 课: 纠葛怠慢3 、目标册重点练习4 、形似字归纳:躁燥噪澡藻四、口技词语积累 39 个一词多义 5 个乳妙绝呼指通假 1 个坐翻译课文理解文意作业:解词 36 个,文学常识5 个,各一遍。文言文词语课后反思:第 5 课时五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复习重点: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二、默写口技4-5段三、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1 、文学常识整理要求:( 1 )、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 地位 籍贯等 以书下为主)( 2 )、写心得2 、解释词语21 个:书上 15 个:1 、拽2 、毛骨悚然3、怏怏不乐4、毋宁5 、吞噬6 、语无伦次7、羸弱8 、告罄9 、虞10 、斫11 、泅12 、砭骨13 、履践14 、崔巍15 、阴霾目标册上 5 个:闻所未闻海市蜃楼踉踉跄跄声情并茂孜孜不倦3 、目标册重点练习四、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作业:解词 21 个,文学常识5 个,各一遍。阅读五把钥匙的秘密,完成练习。课后反思:第 6 课时六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复习重点:六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自己体会、收获。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5二、默写未过关段落三、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1 、文学常识整理要求:( 1 )、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 地位 籍贯等 以书下为主)( 2 )、写心得2 、解释词语22 个:书上 21 个:目标册上 1 个:不动声色3 、目标册重点练习四、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信任的境界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作业:解词 22 个,文学常识5 个,各一遍。阅读给自己树一面旗帜,完成练习。课后反思:第 7 课时文言文伤仲永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伤仲永,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具体步骤:一、常规字词复习6二、默写未过关木兰诗口技段落三、二、做伤仲永检测20 分钟四、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五、三、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六、四、家庭作业七、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八、课后反思:第 8 课时文学常识复习复习目标:复习文学常识复习方式:学生做练习,师生讲评。复习重点:熟练掌握每课出处、作家、评价、代表作品等。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二、默写未过关段落或词条三、文学常识复习利用自习课做文学常识练习2 页,活动课内的内容可以参考教科书课内师生共同订正答案,边订正,边复习记忆。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四、家庭作业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课后反思:第 9 课时现代文阅读2 篇复习目标:阅读现代文2 篇复习方式:利用自习课做练习,课内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复习重点:现代文理解,根据训练要点、让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依文答题,谈自己体会、收获要思想态度端正。一、常规字词复习7二、默写未过关段落三、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五把钥匙的秘密学生阅读 20 分钟,要求:1 、把握作者思路2 、把握内容和层次学生阅读后教师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家庭作业:复习口技,翻译课文。课后反思:第 10 课时文言文口技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口技,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具体步骤:一、常规字词复习8二、默写未过关字词三、二、利用自习课,做口技检测一节课四、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25 分钟五、三、利用自习课,做文言文专项训练20 分钟六、学生讲评为主15 分钟七、四、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八、家庭作业九、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十、课后反思:作文复习2 课时第 1 课时: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练习写开头和结尾。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复习重点:明确开头结尾的写法,会修改,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复习具体步骤:一、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1 、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2 、同学评议优点,总结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3 、评议不足之处,加以修改。二、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开头方式归纳: 1 、开门见山式2 、引用名言式3 、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4 、对比等写法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开头,最重要的是点题。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结尾方式归纳: 1 、画龙点睛式2 、引用名言式3 、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4 、对比等写法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结尾,最重要的是扣题。在开头的基础上,要有所延伸和升华。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朗读范文写事 1 班张爱旌的难忘的一次家长会写人 2 班杜小娟的我的好朋友四、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五、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课后反思:第 2 课时: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修改开头和结尾。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复习重点:修改开头结尾,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复习具体步骤:一、复习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二、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1 、多媒体展示优秀的开头和结尾,强化范例的作用2 、同学评议优点,找出自己开头结尾的不足三、范例展示,强调首尾及过度语段写事 1 班张爱旌的难忘的一次家长会写人 2 班杜小娟的我的好朋友四、学生 “根据中心 ”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五、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评议、修改。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精选(有参考) 一、词汇积累(要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掌握)攒 拗 巅 叟 哽 惮 踱 棹 撇 蘸 拽 泅瞅 雏 铰 抽觑鬣 确 凿 菜 畦 桑葚臃肿 脑髓 蝉蜕骊歌花圃 丑陋讪 笑 幽寂延绵狂澜屏障哺 育 懊悔祈 祷 逼狭阴抑炽痛嗥鸣斑 斓 谰语怪诞 亘古默契田垄蚱 蜢污秽 宰割 筹划 彷徨仰慕 衰微 赫然 迭起重荷 深邃 踌躇巴望锁闭归省行辈撺 掇 凫水飞溅 亢奋晦 暗 羁绊蓦然 冗杂烧灼幽暗惬意 疏密 包罗 朱砂 清扬 咿哑 端凝 颦蹙 粲然 嗔视 无垠 癫狂 凛 冽 吞噬 销蚀 羸弱 告磬 斫痕 日规 抵御 砭骨 履践 崔巍 垂蔓 眼睑 眸子 抽搐 沟壑 不羁 剽悍 窥伺 疮痍阔 绰 观瞻妍丽庇阴怂恿 筛糠 脐带真谛 遒劲 犷野 颚骨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荒草萋萋亦复如是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 心 贯 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不见天日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大彻大悟参差不齐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息息相通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冻饿之虞 知足安命 聊以自慰斑斑驳驳 生意葱茏 相得益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过之无不及二、课文理解(将重点地方画上横线,便于巩固)1、鲁迅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