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特征及分类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精品资料1. 记叙的值得纪念的往事。与记叙有关的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平叙,叙述角度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用生动形象的语 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 描绘和刻画。常见的描写角度有:形、声、色、(1) 正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 “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 谁? ”(白居易杨柳枝词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又如2. 描写态、味。“ 形”“ 色”是视觉角度;“ 声”是听觉角度; “态”分为动态和静态; “ 味”是触觉角“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 另一方面是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2) 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有动态的描写, 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度。立足点的变化,有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 定景等;角度的 变化,有俯视、 仰视,远景、近 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笔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皎洁的月光静 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落下斑驳的月影,清澈 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响 声。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 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流 连忘返的心情。(3) 白描。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4) 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 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如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 棋子落灯花。 ”最后一句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左等右等,朋友还不来, 已经过了夜半了。百无聊赖之际,便自娱自乐, 一个人摆棋谱玩。一个 “敲”,一个“落”,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 生的焦虑心理。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3. 议论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 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 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处话凄凉。”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4.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 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 感情的抒情方式。 如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中“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 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2) 借物抒情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 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陆 游卜算子 咏梅以梅自喻, 借梅花的悲惨遭遇, 喻指作者报国无门、 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3)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如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 “喜爱”之情。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含义及作用例句及分析1.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 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韦庄的菩萨蛮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2. 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 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 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 用。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 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 “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 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3.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 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 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 绿”和“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 零。4.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 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 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以夸张手法, 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5.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 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身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 遇。6. 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 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 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 ),将此日发生兵变境况危险同昔日在长生殿 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7.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贺铸青玉案:“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以设问做结,以实写虚, 一问一答, 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8.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苏轼定风波: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抱负。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其一):“ 杨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9. 双关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 晴。”“ 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 有情。“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 互文” 也叫“互文见义 ”,指诗弦。”(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10. 互文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 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下马客在船 ”的意思是 “主人客人一起下马,主人客人又一起上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11. 叠词词一般指含有重叠字的词。 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 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这七组叠词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 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在声律上急促跳动, 铿锵有韵, 有节奏感。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巧妙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12. 列锦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 像,用以烘托气氛, 创造意境, 表达情感。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九组名词组合,但见一片萧疏景象。“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典故是文化积累深厚的表现, 宋人山。”(王昌龄出塞 ) 借用飞将军13. 用典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历, 无一句无出处。所以,了解一些常用典故对鉴赏诗歌十分必要。李广的典故 史记李将军传: “(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批评了当时主将的无能。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特征例句及分析1.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 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 寄托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 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 术手法。例如: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 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2. 烘托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3.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 “家家雨”“ 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 衬托夜的深和夜的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静。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中的“ 微雨”“ 暮钟”“ 漠漠”“ 冥冥”“ 浦树远含滋” 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伤感的气氛。例如:琵琶行中 “春江花朝秋月夜,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 用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往往取酒还独倾 ”,以乐景写哀情; 又如, 王维的鸟鸣涧中以动衬静,用“月出4. 反衬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 照。常见的反衬有 “ 以乐景写哀情 ”“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 等。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来衬托山中的宁静。又如,欧阳修踏莎行 :“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5.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 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 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例如:“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 “不知愁”,后面才说她“ 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 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 突出了“闺怨”的主题。6. 虚实结合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 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例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 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知为虚等等。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 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 “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阕实虚。通过设想“行人”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 抒发得淋漓尽致。例如:“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 以小见大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 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 达到以小见大。(杜牧赤壁 )此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句子里“二乔命运”小事,小事与东吴霸业有关,以二乔立意,从而反 映三国之争,此乃大事。8. 借古讽今这在咏史、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例如: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实则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慨叹。诗中含一哲理: 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9. 铺垫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 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 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10. 伏笔照应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合同-劳务派遣合同2篇
- 港盛荷馨苑环评报告
- 方案变更工程联系函(3篇)
- 安全文明标化培训心得课件
- 电路改造工程采购方案(3篇)
- 安全文件宣贯培训课件
- 安全教训培训小结课件
- 分局电视监控工程方案(3篇)
- 房屋工程管理服务方案(3篇)
- 堤防工程运行度汛方案(3篇)
- 委托书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 稀土知识讲座
- 河道堤防冲刷深度计算(新规范)
- 世界现代化理论
- 消防校外机构培训课件
- (完整版)数字1到10的描红(田字格带笔画提示)
- PFMEA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
- 车险综改理赔考试试题题库
- 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课时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件
- GB/T 539-2008耐油石棉橡胶板
- GB/T 11270.1-20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1部分:焊接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